自锁功能可移动皮带机及装车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27897发布日期:2019-04-05 21:54阅读:504来源:国知局
自锁功能可移动皮带机及装车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卸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锁功能可移动皮带机及装车系统。



背景技术:

在运输方式的选择上,一般的,运输量大的物资采用铁路运输,铁路运输的最基本特点是多列货车纵向排列在铁道线上。而且,铁路货车中的敞车特别适合运输散粒货物,该类货物现有的装车方式一般采用铲车,即通过铲车一铲一铲的将货物铲入货车内。这样存在两个缺陷:效率低,容易损坏货车车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装车系统,包括自锁功能可移动皮带机,以解决现有的铁路货车装载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自锁功能可移动皮带机,包括轨道、输送机架体、驱动电机;所述轨道有至少两条,沿所述轨道的延伸方向设有齿条;所述输送机架体垂直于所述轨道设置在轨道的上方,在输送机架体的底部设有用于与轨道配合的滚轮和用于与齿条配合的齿轮,用于驱动齿轮的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输送机架体上;使用时,所述轨道分别设于待装敞车的两侧,所述输送机架体设置在待装敞车的上方,以使输送机架体能够跨待装敞车。

优选的,还包括用于安装所述轨道的增高台,增高台的高度应满足:当输送机架体安装在轨道上时,输送机架体与待装敞车之间留有间隙。

设计一种装车系统,包括对应设置在待装敞车上方的带闸下料口、平行于待装敞车设置的转运输送机,及前述的自锁功能可移动皮带机;所述自锁功能可移动皮带机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输送机架体机头端的集料装置,当需要从输送模式切换为装车模式时,所述驱动电机驱动齿轮转动,以使输送机架体移出从带闸下料口落下的物料的下落径路范围内,当需要从装车模式切换为输送模式时,所述驱动电机驱动齿轮转动,以使输送机架体移入从带闸下料口落下的物料的下落径路内,承接从带闸下料口落下的物料,并输送至集料装置的入口处经集料装置汇聚后落在转动输送机的输送面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具有装车模式和输送模式两种工作状态,在装车模式下,能够提高铁路货车装载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自锁功能可移动皮带机的装车系统的前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自锁功能可移动皮带机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装车系统的输送模式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装车系统的装车模式示意图。

图中,1-带闸下料口,11-增高台,12-增高台,21-轨道,22-轨道,23-轨道,24-齿条,3-自锁功能可移动皮带机,31-输送机架体,32-滚轮,331-滚筒,332-滚筒,333-隋轮,334-输送带,34-张紧装置,35-集料装置,36-齿轮,37-驱动电机,4-转动输送机,91-铁路轨道,92-敞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以下实施例只是用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一种自锁功能可移动皮带机,参见图1-4,包括轨道21、轨道22、轨道23、输送机架体31、输送组件和驱动电机37,并根据需要附设张紧装置34和/或集料装置35;其中,轨道22和轨道23可以只存在一条,采用轨道22和轨道23能够增强对输送机架体31的支撑稳定性。输送组件为现有技术,包括设置在输送机架体31机尾端的滚筒331、设置在输送机架体31机头端的滚筒332、套装在滚筒331和滚筒332上的输送带334和用于增强输送带334和滚筒333之间摩擦力的隋轮333。轨道21、轨道22和轨道23均选用工字钢。

自锁功能可移动皮带机应有至少两条平行的轨道,如轨道21、轨道22和轨道23均两两平行,沿轨道21的延伸方向设有齿条24,齿条24可以设置在轨道21、轨道23和/或轨道23的侧面或底面,也可以固定在其它静止物上,齿条24设置成一条即可满足需要,本实施例中,齿条24有两条,固定设置在增高台12上。齿条24的端部设有无齿牙限位块。齿条34的长度应根据需要输送机架体31移动的距离设定。

输送机架体31垂直于轨道21设置在轨道21的上方,在输送机架体31的底部设有用于与轨道21配合的滚轮32和用于与齿条24配合的齿轮36,用于驱动齿轮36的驱动电机37安装在输送机架体31上。本实施例中,驱动电机37的输出轴分别露出于驱动电机37的两端,其输出轴的两端均安装有齿轮36,齿轮36与上方的齿条24啮合连接。当仅存在一条齿条24时,驱动电机37选择常规型号即可。由于输送机架体31是通过齿轮36和齿条24构成的齿轮齿条副作为传动机构的,即输送机架体31与轨道的连接方式同时包括滑动连接和啮合连接,因此,其在驱动电机37未工作时,仍存在摩擦力,因此,具有自锁功能。当齿轮36运动到齿条24的端部时,由于轨道21、轨道22和轨道23通过滚轮32对输送机架体31的支撑作用,输送机架体31无法下沉使齿轮26越过无齿牙限位块。但是,无齿牙限位块并不必然需要存在,如采用位置开关(以限位开关为例)控制驱动电机37的电源电路时也能够使可移动皮带机在达到目标位置时停止转动。

使用时,轨道21设于待装敞车92的一侧,轨道22和轨道23设于待装敞车92的另一侧,对应于铁路运输时,轨道21设于铁路轨道91的一侧,轨道22和轨道23设于铁路轨道91的另一侧,输送机架体31设置在待装敞车92的上方,以使输送机架体31能够跨待装敞车92。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安装轨道21的增高台11,用于安装轨道22和轨道23的增高台12,增高台11和轨道23的高度应满足:当输送机架体31安装在轨道21、轨道22和轨道23上时,输送机架体31与待装敞车92之间留有间隙。敞车92并不仅限于铁路上的敞车,而对应于带顶部开口的运输车辆。采用增高台11和增高台12,相较于在输送机架体31与滚轮32之间通过支柱连接的方式更稳定,输送机架体31的高度低,便于维修,而且,增高台11和增高台12还可以采用混凝土砌体的方式建造,成本低,不易氧化锈蚀。

在图1中,张紧装置34包括基座、水平穿设在基座上的固定杆、紧固螺栓,其中,基座与输送机架体31焊接固定,固定杆的一端设有螺杆,固定杆的另一端枢接有滚筒331,为便固定杆保持水平状态,可以选用两个基座以使基座上的螺栓孔形成水平导引孔,还可以有固定杆的下方设置支杆。组装时,固定杆从输送机架体的内侧向端头处穿过基座上的螺栓孔,将紧固螺栓旋装在螺杆上,这样,通过旋紧紧固螺栓,就能使滚筒331靠近基座,从而使输送带334张紧。

在图1中,集料装置35设置在输送机架体31机头端,为一漏斗,滚筒332设置在漏斗的上进料口上方,这样,与动力电机连接的滚筒332带动输送带334(以人的观察方向)顺时针转动时,从输送带334上滑落的物料就进入集料装置35内,并从较上进料口小的下进料口漏出。

实施例2:一种装车系统,参见图1-4,包括对应设置在待装敞车92上方的带闸下料口1、平行于待装敞车92设置的转运输送机4,及实施例1中所述的的自锁功能可移动皮带机3。

带闸下料口1为现有技术,图1中示出了带闸下料口1的一种结构,包括下料漏斗、铰接固定在下料漏斗上的闸门、铰接在静止物上的液力执行器及用于液压系统,液压系统包括油箱、齿轮泵、换向阀,油箱、齿轮泵、换向阀的P口和T口通过油管形成油回路,换向阀的A口和B口与液力执行器的油嘴对应连接,液力执行器的缸体枢接在下料漏斗上,液力执行器的活塞杆端部与闸门铰接连接。

转运转送机4为常见的带式输送机。

自锁功能可移动皮带机3还包括设置在输送机架体31机头端的集料装置35,集料装置35的收料口设置在自锁功能可移动皮带机3的机头端,集料装置35的下料口设置在转运输送机4的输送工作面上方。

根据自锁功能可移动皮带机3与带闸下料口1、待装敞车92的相对位置关系,装车系统形成有输送模式和装车模式,如图3为输送模式,图4为装车模式,以图3-4为例,当需要从输送模式切换为装车模式时,通过控制换向阀控制带闸下料口1的闸门关闭,驱动电机37驱动齿轮36转动,齿轮36与齿条24形成运动副,由于齿条24固定,则齿轮36相对齿条24运动,并带动输送机架体31向右运动,以使输送机架体31移出从带闸下料口1落下的物料的下落径路范围内,如图4,这时,通过控制换向阀控制带闸下料口1的闸门开启,物料从下料漏斗落下,由于自锁功能可移动皮带机3未阻碍物料落入待装敞车内,故为装车模式状态。当需要从装车模式切换为输送模式时,通过控制换向阀控制带闸下料口1的闸门关闭,驱动电机37驱动齿轮36转动,以使输送机架体31移入从带闸下料口1落下的物料的下落径路内,然后通过控制换向阀控制带闸下料口1的闸门开启,物料从下料漏斗落下,输送带334承接从带闸下料口1落下的物料,并输送至集料装置35的入口处经集料装置35汇聚后落在转动输送机4的输送面上。在上述过程中,通过控制换向阀控制带闸下料口1的闸门关闭的原因是当带闸下料口1的闸门为开启状态时,物料有可能落在自锁功能可移动皮带机3的机体的其它部位,而不是输送带上,可能损坏自锁功能可移动皮带机3。

上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还可以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具体参数进行变更,形成多个具体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常见变化范围,在此不再一一详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