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装柜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16249发布日期:2019-05-07 21:38阅读:423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装柜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货物装柜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装柜平台。



背景技术:

货物在运输前一般需要装柜,装柜过程中需要叉车托举至货柜高度,再由人工将货物单件从叉车搬运到货柜中,整齐排列好,装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装柜的人工成本增加,而且货物的配送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自动装柜平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自动装柜平台,它包括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表面设置有支撑槽;所述支撑槽的内部设置有滑动组件和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用于驱动滑动组件沿支撑槽的长度方向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组件由若干个滑动块拼件组成;所述滑动块拼件沿支撑槽的宽度方向依次排列;相邻两个滑动块拼件之间均固定连接;所述滑动块拼件由若干个滑动块组成;所述滑动块沿支撑槽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相邻两个滑动块之间均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组件上均布有若干个辊筒安装槽组;所述辊筒安装槽组沿支撑槽的宽度方向均匀排列;所述辊筒安装槽组由若干个辊筒安装槽组成;所述辊筒安装槽沿支撑槽的长度方向均匀排列;所述辊筒安装槽由上辊筒安装槽和下辊筒安装槽组成;所述上辊筒安装槽设置在滑动组件的上表面;所述下辊筒安装槽设置在滑动组件的底表面;所述上辊筒安装槽与下辊筒安装槽相接通;所述上辊筒安装槽的内腔设置有上辊筒;所述上辊筒的筒身顶部伸出到滑动组件的上表面;所述上辊筒的筒身一部分伸入到下辊筒安装槽的内腔;所述上辊筒的两轴头端均与上辊筒安装槽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所述下辊筒安装槽的内腔设置有下辊筒;所述下辊筒安装槽的左右两侧壁上均设置有腰形孔;所述腰形孔的长度方向沿支撑槽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下辊筒的两轴头分别插入到左右两侧的腰形孔内;所述上辊筒的轴心与下辊筒的轴心之间相互平行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上辊筒的两轴头上均设置有单向轴承;所述上辊筒的轴头与单向轴承的内圈相固定连接;所述上辊筒安装槽的内侧壁与单向轴的外圈相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的底部均布有若干个万向轮。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的底部均布有升降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槽上固定有龙门架;所述龙门架横跨在支撑槽上;所述龙门架上设置有升降挡板;所述升降挡板的两端分别与龙门架的左右两侧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龙门架的两左右立柱上均固定有激光器。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自动装柜平台,支撑架的顶表面设置有支撑槽;支撑槽的内部设置有滑动组件和动力装置;动力装置用于驱动滑动组件沿支撑槽的长度方向滑动。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支撑槽的内底壁与货柜的内底壁持平对准后,通过叉车把货物堆叠排列在滑动组件上,利用动力装置驱动滑动组件在支撑槽内滑动,使滑动组件和滑动组件上的货物一起送入到货柜内,然后把通过动力装置把滑动组件单独从货柜内拔出,把货物留在货柜内,实现自动装柜平台的自动装货,极大限度地提高装柜效率和货物的配送效率,降低劳动强度,降低装柜的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滑动组件的前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滑动组件的后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支撑槽;2、万向轮;3、升降装置;4、龙门架;5、升降挡板;

6、激光器;7、滑动组件;701、滑动块;701a、上辊筒安装槽;

701b、腰形孔;701c、下辊筒安装槽;702、上辊筒;703、下辊筒;

8、动力装置;9、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自动装柜平台,它包括有支撑架9;所述支撑架9的顶表面设置有支撑槽1;所述支撑槽1的内部设置有滑动组件7和动力装置8;所述动力装置8用于驱动滑动组件7沿支撑槽1的长度方向滑动;(在本实用新型时中,动力装置8与现有技术无本质区别,用于实现滑动组件7在在支撑槽1上来回滑动,故此不再详说;)支撑槽1的内底壁与货柜的内底壁持平对准后,通过叉车把货物堆叠排列在滑动组件7上,利用动力装置8驱动滑动组件7在支撑槽1内滑动,使滑动组件7和滑动组件7上的货物一起送入到货柜内,然后把通过动力装置8把滑动组件7单独从货柜内拔出,把货物留在货柜内,实现自动装柜平台的自动装货,极大限度地提高装柜效率和货物的配送效率,降低劳动强度,降低装柜的人工成本。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滑动组件7由若干个滑动块拼件组成;所述滑动块拼件沿支撑槽1的宽度方向依次排列;相邻两个滑动块拼件之间均固定连接;所述滑动块拼件由若干个滑动块701组成;所述滑动块701沿支撑槽1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相邻两个滑动块701之间均固定连接;滑动块701之间通过螺栓锁紧固定,方便滑动块701的独立拆装更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滑动组件7上均布有若干个辊筒安装槽组;所述辊筒安装槽组沿支撑槽1的宽度方向均匀排列;所述辊筒安装槽组由若干个辊筒安装槽组成;所述辊筒安装槽沿支撑槽1的长度方向均匀排列;所述辊筒安装槽由上辊筒安装槽701a和下辊筒安装槽701c组成;所述上辊筒安装槽701a设置在滑动组件7的上表面;所述下辊筒安装槽701c设置在滑动组件7的底表面;所述上辊筒安装槽701a与下辊筒安装槽701c相接通;所述上辊筒安装槽701a的内腔设置有上辊筒702;所述上辊筒702的筒身顶部伸出到滑动组件7的上表面;所述上辊筒702的筒身一部分伸入到下辊筒安装槽701c的内腔;所述上辊筒702的两轴头端均与上辊筒安装槽701a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所述下辊筒安装槽701c的内腔设置有下辊筒703;所述下辊筒安装槽701c的左右两侧壁上均设置有腰形孔701b;所述腰形孔701b的长度方向沿支撑槽1的长度方向设置;腰形孔701b的宽度等于下辊筒703轴头的宽度;所述下辊筒703的两轴头分别插入到左右两侧的腰形孔701b内;所述上辊筒702的轴心与下辊筒703的轴心之间相互平行设置;下辊筒安装槽701c与下辊筒703两端之间均留有一缝隙;确保下辊筒703能在下辊筒安装槽701c内转动,又能够使下辊筒703的轴头不能够从腰形孔701b内松出;货物通过叉车堆叠摆放在滑动组件7的上辊筒702上,在滑动组件7受到动力装置8驱动并沿货柜方向运动的过程中,下辊筒703在支撑槽1上滑动,降低滑动组件7与支撑槽1之间的阻力,同时上辊筒702与下辊筒703分离,把滑动组件7和货物一起送入到货柜内指定位置后;然后把滑动组件7从货柜内抽出,滑动组件7抽出时,由于货柜箱的内底壁对下辊筒703的摩擦力使下辊筒703转动,下辊筒703转动的同时,由于货柜箱的内底壁对下辊筒703的摩擦力使下辊筒703整体沿自动装柜平台的输出方向滑动,也就是下辊筒703的轴头在腰形孔701b上滑动,直到下辊筒703的筒身与上辊筒702的筒身接触后,由下辊筒703带动上辊筒702转动,使货物沿自动装柜平台的输出端运动,实现自动卸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上辊筒702的两轴头上均设置有单向轴承;所述上辊筒702的轴头与单向轴承的内圈相固定连接;所述上辊筒安装槽701a的内侧壁与单向轴的外圈相固定连接;上辊筒702仅能够在滑动组件7上单向转动,防止动力装置8在驱动滑动组件7入柜的过程中,货物由于惯性而相对上辊筒702滑动向,从而导致货物向自动装柜平台输出端的反方向运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支撑架9的底部均布有若干个万向轮2;万向轮2用于整个自动装柜平台在路面上行走,以及调整自动装柜平台的方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支撑架9的底部均布有升降装置3;升降装置3为液压升降装置,用于驱动支撑架7做升降运动,使支撑槽7的内底壁与货柜的内底壁对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支撑槽1上固定有龙门架4;所述龙门架4横跨在支撑槽1上;所述龙门架4上设置有升降挡板5;所述升降挡板5的两端分别与龙门架4的左右两侧滑动连接;龙门架4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升降挡板5做升降运动的驱动装置,在货物送入柜内后,滑动组件7需要货柜中抽出,利用升降挡板5把货物挡在货柜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龙门架4的两左右立柱上均固定有激光器6;激光器6用于使支撑槽1与集装柜对准,根据激光照射在车厢内部的位置进行判断自动装柜平台是否与货柜对准,保证自动装柜过程中的准确送料。

工作原理

根据激光器6发出光线,利用万向轮2调整整个设备的方向,升降装置3为液压升降装置,用于驱动支撑架7做升降运动,使支撑槽7的内底壁与货柜的内底壁对准,支撑槽1的内底壁与货柜的内底壁持平对准后,通过叉车把货物堆叠排列在滑动组件7上,而货物则与上辊筒702接触,滑动组件7利用动力装置8驱动滑动组件7使在下辊筒703支撑槽1内滑动,滑动组件7和滑动组件7上的货物一起送入到货柜内,然后把通过动力装置8把滑动组件7从货柜内拔出过程中,由于货柜箱的内底壁对下辊筒703的摩擦力使下辊筒703转动,下辊筒703转动的同时,由于货柜箱的内底壁对下辊筒703的摩擦力使下辊筒703整体沿自动装柜平台的输出方向滑动,也就是下辊筒703的轴头在腰形孔701b上滑动,直到下辊筒703的筒身与上辊筒702的筒身接触后,由下辊筒703带动上辊筒702转动,使货物沿自动装柜平台的输出端运动,再配合龙门架4上的驱动装置,驱动升降挡板5,利用升降挡板5把货物挡在货柜内,把货物留在货柜内,实现自动装柜平台的自动装货。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实现自动装柜平台的自动装货,极大限度地提高装柜效率和货物的配送效率,降低劳动强度,降低装柜的人工成本。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