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标机的标签带滚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75527发布日期:2019-05-03 19:52阅读:436来源:国知局
贴标机的标签带滚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贴标机的标签带滚筒。



背景技术:

在产品完成检测或准备包装之后,往往需要贴上各种标签,传统的大多采用人工进行贴标,采用人工贴标的方式比较枯燥,而且有时会贴错、贴偏,这样严重影响产品的美观。随着自动化流水线作业的发展,自动贴标机也越来越普及,现有技术中标签大多粘在标签带上并缠绕在料卷上,在贴标工作时将标签从标签带上分离出来,然后进行贴标作业。

现有技术中贴标机的标签带滚筒大都仅具有拉紧标签、转换标签方向的作用。

但是,由于电气或设备等原因,贴标机上的标签带可能会出现卡带的现象,而此时,若用于送标的电机以及卷绕回收标签带的电机仍持续工作,会导致标带滚筒上的标签带在强外力的作用下绷断,断掉的标签带掉入贴标机内部,影响贴标机故障维修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能够及时检测到卡带现象的贴标机的标签带滚筒。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创造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提供一种贴标机的标签带滚筒,其包括支撑管,支撑管顶部设置有限位板,限位板上设置有过孔,过孔内放置有呈“7”字型的支杆,支撑管的侧壁上设置有一组限位孔,一组限位孔位于限位板的下方,一组限位孔上放置有一限位感应块,限位感应块一端延伸至支撑管外;支杆的一端与限位感应块连接,支杆的另一端通过轴承设置有滚筒,支杆上部设置有一受力块,支杆位于受力块和限位板之间的部分设置有一弹簧,支撑管侧壁位于一组限位孔下方的部分设置有与限位感应块配合的接近开关。

优选地,一组限位孔为条形孔。

优选地,限位感应块呈长方体形。

优选地,支杆与限位感应块螺纹连接,支杆延伸至限位感应块的下方,支杆位于限位感应块下方的部分设置有锁紧螺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贴标机出现卡带的时候,滚筒上表面受到的外力大于正常工作时受到的外力,使得滚筒、受力块、支杆和限位感应块同步向下移动一距离,进而限位感应块触碰到接近开关,接近开关将接收到的信号传递给贴标机的电气控制部分,进而控制贴标机停机。本实用新型及时检测到了卡带现象,防止了标签带的绷断,并且弹簧还能够缓冲停机后由于电机惯性导致的标签带进一步绷紧。

附图说明

图1为具体实施例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其中,1、支撑管;2、接近开关;3、限位孔;4、锁紧螺母;5、限位感应块;6、支杆;7、限位板;8、过孔;9、弹簧;10、受力块;11、滚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说明,以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应该清楚,下文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在不脱离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任何创造性劳动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该贴标机的标签带滚筒包括支撑管1,支撑管1顶部设置有限位板7,限位板7上设置有过孔8,过孔8内放置有呈“7”字型的支杆6,支撑管1的侧壁上设置有一组限位孔3,一组限位孔3位于限位板7的下方,一组限位孔3上放置有一限位感应块5,限位感应块5一端延伸至支撑管1外;支杆6的一端与限位感应块5连接,支杆6的另一端通过轴承设置有滚筒11,支杆6上部设置有一受力块10,支杆6位于受力块10和限位板7之间的部分设置有一弹簧9,支撑管1侧壁位于一组限位孔3下方的部分设置有与限位感应块5配合接近开关2。

在实施时,本方案优选一组限位孔3为条形孔,限位感应块5呈长方体形。

另外,支杆6与限位感应块5螺纹连接,支杆6延伸至限位感应块5的下方,支杆6位于限位感应块5下方的部分设置有锁紧螺母4。采用上述结构,使得受力块10和限位板7之间的距离可控,增强了本实用新型的适应性。

应用本实用新型时,支撑管1设置在贴标机上,接近开关2与贴标机的电气控制部分连接。若贴标机出现卡带,滚筒11上表面受到的外力大于正常工作时受到的外力,使得滚筒11、受力块10、支杆6和限位感应块5同步向下移动一距离,使得限位感应块5触碰到接近开关2,接近开关2将接收到的信号传递给贴标机的电气控制部分,进而控制贴标机停机,防止标签带绷断,断掉的标签带散落到贴标机内部,影响贴标机故障维修的效率。并且弹簧还9能够缓冲停机后由于电机惯性导致的标签带进一步绷紧。故障清除后,本实用新型在弹簧9的作用下,自动恢复至正常状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