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测试的多功能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20827发布日期:2019-10-19 03:35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手机测试的多功能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检测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手机测试的多功能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在手机检测的技术领域,常常需要将待检测的手机或手机屏幕固定在载板上进行检测,传统的载板通过将待检测手机或屏幕的外形与载板上的凹槽或定位柱配合来进行定位,此种载板固定在工作台上后不可移动,只能对手机或手机屏幕的某一平面进行检测,而不能对其它侧面进行检测;且载板只能固定同型号的手机或手机屏幕,若生产线更换了待检测手机或屏幕的型号,则载板也需要相应的更换。因此,这种载板使用时极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手机测试的多功能固定装置,旨在解决现有载板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手机测试的多功能固定装置,包括:

一载板,载板固定在手机测试机的工作台上。

垂直翻转模块,垂直翻转模块固定在载板上。垂直翻转模块包括:第一电机、第一驱动轴及箱体,第一电机固定在载板上,第一驱动轴转动设置在箱体的两侧壁,第一电机与第一驱动轴传动连接。

水平旋转模块,水平旋转模块设置在垂直翻转模块的一侧,且水平旋转模块与第一驱动轴的第一端连接。水平旋转模块包括:固定板、底座、连接板、第二电机及第二驱动轴。固定板与第一驱动轴的第一端连接,底座固定在固定板的侧壁上,连接板固定在固定板及底座的底部,第二电机固定在底座上。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转动设置在底座内,第二驱动轴的第一端转动设置在底座内,第二电机与第二驱动轴的第一端传动连接。

吸盘模块,吸盘模块转动设置在水平旋转模块上。吸盘模块包括:托板及若干吸盘扣,第二驱动轴的第二端穿过底座,托板固定在第二驱动轴的第二端,若干吸盘扣固定在托板上。

真空通道,真空通道包括气嘴、第一气流通道、第二气流通道、第三气流通道、第四气流通道及第五气流通道。气嘴的第一端与外部真空发生器连接,第一驱动轴呈中空设置形成第一气流通道,气嘴的第二端穿过箱体,并与第一气流通道的第一端连接。第二气流通道设置在固定板内,第二气流通道的第一端与第一气流通道的第二端连接。第三气流通道设置在底座内,第三气流通道的第一端与第二气流通道的第二端连接。第二驱动轴呈中空设置形成第四气流通道,第四气流通道的第一端与第三气流通道的第二端连接。第五气流通道设置在托板内,第五气流通道的第一端与第四气流通道的第二端连接,第五气流通道的第二端与若干吸盘扣连接。

优选地,第一电机与第一驱动轴通过皮带轮传动连接。

优选地,箱体的侧壁上设有电源接口,第一驱动轴上设有旋转电刷,电源接口与旋转电刷电连接。

优选地,第一驱动轴上套设有导电套筒,导电套筒通过挡板固定在箱体内,导电套筒与旋转电刷电连接,且导电套筒与第一电机及第二电机电连接。

优选地,水平旋转模块设有防护罩和盖板,防护罩及盖板固定在底座顶部。

优选地,底座顶部设有第一容置槽,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及第二驱动轴的第一端转动设置在第一容置槽内,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二驱动轴的第一端通过皮带轮传动连接。

优选地,第一容置槽内设有若干滚轮,若干滚轮与皮带轮滚动接触。

优选地,第一容置槽内设有光电开关,光电开关穿过盖板,托板上设有与光电开关对应的挡光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结构紧凑、简单、易于操作且可靠性高;

2、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同时动作,响应速度快。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手机测试的多功能固定装置一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垂直翻转模块的内部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水平旋转模块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吸盘模块的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一驱动轴的剖面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固定板的剖面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底座的背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二驱动轴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托板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手机测试的多功能固定装置。

参照图1-9,图1为本实用新型手机测试的多功能固定装置一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垂直翻转模块的内部结构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水平旋转模块的爆炸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吸盘模块的结构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一驱动轴的剖面结构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固定板的剖面结构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底座的背部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二驱动轴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托板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手机测试的多功能固定装置,包括:载板100、垂直翻转模块200、水平旋转模块300、吸盘模块400及真空通道,载板100固定在手机测试机的工作台上。

如图2所示,垂直翻转模块200固定在载板100上,其包括:第一电机210、第一驱动轴220及箱体,第一电机210固定在载板100上,第一驱动轴220转动设置在箱体的两侧壁,第一电机210与第一驱动轴220传动连接。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为使传动更加平稳,第一电机210与第一驱动轴220通过皮带轮传动连接。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为解决导电排线的绕线问题,方便导电排线连接,箱体的侧壁上设有电源接口230,第一驱动轴220上设有旋转电刷221,电源接口230与旋转电刷221电连接。第一驱动轴220上套设有导电套筒222,导电套筒222通过挡板固定在所述箱体内,导电套筒222与旋转电刷221电连接,且导电套筒222与第一电机210电连接。

如图3所示,水平旋转模块300的第一端转动设置在垂直翻转模块200的一侧,且水平旋转模块300与第一驱动轴220的第一端连接,其包括:固定板310、底座320、连接板330、第二电机340及第二驱动轴350。固定板310与第一驱动轴220的第一端连接,底座320固定在固定板310的侧壁上,连接板330固定在固定板310及底座320的底部,第二电机340固定在底座320上并与导电套筒222电连接。第二电机340的输出轴转动设置在底座320内,第二驱动轴350的第一端转动设置在底座320内,第二电机340与第二驱动轴350的第一端传动连接。

具体地,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为防止灰尘等杂质进入到该多功能固定装置内,从而影响使用寿命,水平旋转模块300设有防护罩360和盖板370,防护罩360及盖板370固定在底座320顶部。

具体地,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为使该多功能固定装置的结构更加紧凑,底座320的顶部设有第一容置槽,第二电机340的输出轴及第二驱动轴350的第二端转动设置在第一容置槽内,第二电机340的输出轴与第二驱动轴350的第二端通过皮带轮传动连接。

具体地,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为防止皮带轮松脱,第一容置槽内设有若干滚轮380,若干滚轮380与皮带轮滚动接触,使皮带轮压紧。

如图4所示,吸盘模块400转动设置在水平旋转模块300上,其包括:托板410及若干吸盘扣420,第二驱动轴350的第一端穿过底座320,托板410固定在第二驱动轴350的第二端,若干吸盘扣420固定在托板410上。

具体地,如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为方便控制水平旋转模块300旋转的角度和提高测试精度,水平旋转模块300的第一容置槽内设有光电开关390,光电开关390穿过盖板370,吸盘模块400的托板410上设有与光电开关390对应的挡光板411。工作时,第二电机340驱动第二驱动轴350转动,并带动托板410旋转,当挡光板411旋转至光电开关390位置时,第二电机340停止转动,待检测手机或手机屏幕上旋转至待检测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为使结构更加紧凑和简单,该手机测试的多功能固定装置还设有真空通道。真空通道将外部真空发生器与垂直翻转模块200、水平旋转模块300及吸盘模块400连通,其包括:气嘴510、第一气流通道520、第二气流通道530、第三气流通道540、第四气流通道550及第五气流通道560。气嘴510的第一端与外部真空发生器连接。

如图5所示,第一驱动轴220呈中空设置形成第一气流通道520,如图1和图2所示,气嘴510的第二端穿过箱体,并与第一气流通道520的第一端连接。

如图6所示,第二气流通道530设置在固定板310内,第二气流通道530的第一端与第一气流通道520的第二端连接。

如图7所示,底座320内设有导流孔,底座320底部设有第二容置槽,导流孔和第二容置槽形成第三气流通道540,第三气流通道540的第一端与第二气流通道530的第二端连接。

如图8所示,第二驱动轴350呈中空设置形成第四气流通道550,第四气流通道550的第一端置于第二容置槽内,并与第三气流通道540的第二端连接。

如图9所示,第五气流通道560设置在托板410内,第五气流通道560的第一端与第四气流通道550的第二端连接,第五气流通道560的第二端与若干吸盘扣420连接。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将待检测手机或手机屏幕通过吸盘模块400上的吸盘扣420固定,以实现对不同尺寸或外形的待检测手机或手机屏幕进行检测;当需要对待检测手机或手机屏幕的空间上其它位置进行检测时,第一电机210驱动垂直翻转模块200动作,带动待检测手机或手机屏幕翻转,第二电机340驱动水平旋转模块300动作,带动待检测手机或手机屏幕水平旋转,使得待检测手机或手机屏幕调整至所需位置,从而实现对待检测手机或手机屏幕的空间上其它位置进行检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结构紧凑、简单、易于操作且可靠性高;

2、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同时动作,响应速度快。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