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09793发布日期:2019-07-31 20:15阅读:361来源:国知局
包装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组件,尤其涉及用于液体饮料包装、具有包装配件的包装组件。



背景技术:

液体食品,如牛奶和酸奶,以及半液体食品,如果汁,通常在小容积消费包装容器中销售。该包装容器用来在传输和处理过程中贯穿价值链而保护食品。这种包装容器由包装材料的连续卷形成,该材料卷可被切开以形成坯料,或者被纵向地密封以形成包装材料的管,然后在灌装内容物的同时密封成形,最终在折叠工位折叠成最终的包装的形状。对于液体或者半液体食品,目前的包装容器是由纸基复合包装材料制成的,该包装材料具有纸纤维芯并且该芯被一层或多层阻挡材料围绕,如聚合物涂层和/或金属膜,从而得到复合包装材料。该阻挡材料用来保护芯材料不与容纳的产品接触并且还保护产品不受围绕包装容器的气体和湿气的影响。

近些年来,针对一些涉及人体健康的重要商品,例如食品、医药、婴幼儿奶粉等,国家提出了明确的质量体系管理要求与溯源信息系统建设要求。在产品上设置相关的标识,包括点阵码、条形码、二维码或数字码等作为防伪溯源的标识,通过手持设备对标识进行扫描可极大的方便商品防伪溯源。包装上设置的唯一性标识,还可以用于消费者参加促销活动、商品真伪验证等目的。但是,直接暴露在产品外包装表面的标识,往往出现产品被出售前,标识就已经被盗扫的情况。为防范标识被盗扫,生产商通常会采取措施对标识进行遮挡,一种常用的方式是使用刮刮银油墨遮挡标识。消费者购买后通常需要借助较为坚硬的工具或指甲逐一刮除刮刮银油墨,不仅费时费力,还容易损坏标识,剥落的刮刮银油墨碎屑还会粘附在指甲或散落在周围环境中,为清洁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包装组件,包装组件中对其中的产品配备有包装配件,包装配件可以帮助方便、快捷的剥离对产品包装上标识的遮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包装组件,包括:产品包装,每件所述产品包装上具有一个唯一标识,所述标识上方具有遮挡层,所述包装组件中还包括包装配件,所述包装配件用于剥离所述标识上方的所述遮挡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包装组件中所述包装配件的数量与所述产品包装的数量相一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包装组件中的所述包装配件为整体包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包装组件中的所述包装配件为单独包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包装配件为不干胶贴,所述不干胶贴包括基材、粘胶和底纸,所述粘胶位于基材背面,所述粘胶与所述底纸粘合且可分离。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包装配件为刮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不干胶贴的粘胶面积不小于所述遮挡层的面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基材背面至少有一条边的部分边缘或者一个角为不具有粘胶的空白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基材具有一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不具有粘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包装配件被附设在所述产品包装上。

本实用新型的包装组件,在产品包装上具有遮挡层和唯一标识,遮挡层可以防止标识被盗扫。包装组件中还包括包装配件,包装配件使消费者使用时能够快速、方便地将遮挡层从标识上剥离,降低了以往手工刮除遮挡层的难度和破坏标识的风险,同时也更为清洁。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产品包装的立体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产品包装所使用的复合包装材料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产品包装的立体图。

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的产品包装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

1-产品包装 2-包装配件 3-不干胶贴

11-基层 12-印刷层 13-标识

14-光油 15-遮挡层 16-防水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图示及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包装组件中的产品包装立体图。每件产品包装在字母A所示区域印有一个唯一标识13,图1中标识13被遮挡层15完全遮挡。图2所示为字母A所示区域产品包装所使用的复合包装材料横截面示意图。产品包装1所使用的复合包装材料按照由内及外的顺序依次为基层11、印刷层12、标识13、光油14、遮挡层15和防水层16。唯一标识13可以是点阵码、条形码、二维码、数字字符串中的任一种或从中任选一种以上进行组合,但不局限于此。标识13可以在复合包装材料生产过程中,通过喷涂或印刷的方式形成于复合包装材料的印刷层表面。由于标识13具有唯一性,可用于关联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产地、生产时间、生产线等信息,进行产品追溯。此外,标识13还可以关联产品兑奖信息、进行用户积分或者真伪验证等,由于此类信息不仅具有唯一性而且不可重复使用,为避免盗扫需要对标识13进行遮挡。一种遮挡方式是在复合包装材料的生产阶段,在标识13上方印刷遮挡层15,遮挡层15不透明并可被刮除,消费者购买后只需将遮挡层15刮除就可以识读标识13。遮挡层15的形成可以采用印刷刮刮银油墨层,还可以采用印刷至少一层的白墨和/或黑墨。遮挡层15的墨层结构较为疏松,遮挡层15与标识13之间的结合力小于复合包装材料其他各层之间的结合力,如遮挡层15与防水层16间的结合力,标识13与印刷层12间的结合力,印刷层12与基层11间的结合力,使得在外力作用下遮挡层15从标识13的表面分离。优选在标识13和遮挡层15之间设有光油14,如UV光油。设置光油14的情况下,遮挡层15与光油14之间的结合力小于复合包装材料其他各层之间的结合力,如遮挡层15与防水层16间的结合力,光油14与标识13间的结合力,标识13与印刷层12间的结合力,印刷层12与基层11间的结合力,使得在外力作用下遮挡层15从光油14的表面分离。光油14的面积不小于标识13和/或遮挡层15的面积,光油14在标识13表面形成光滑、致密的保护层,能够避免使用包装配件去除遮挡层15时破坏标识13,也使遮挡层15更易于从标识13上方剥离。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产品包装的立体图。与图2不同的是,图3中产品包装上的标识13被遮挡层15部分遮挡,且标识13被遮挡层15遮挡以外的部分不能够被识读设备识别。

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带有包装配件2的产品包装的立体图。图4中包装配件2包括不干胶贴3,不干胶贴3包括基材、粘胶和底纸,基材的背面设有粘胶并通过粘胶与底纸粘合,底纸与粘胶粘合一面的表面覆有塑料薄膜,使粘合后基材和粘胶在外力作用下能够与底纸分离。底纸通过粘胶与基材粘合后,可以将底纸的另外一面粘在产品包装1上,使不干胶贴3直接附设在产品包装1上;还可以将不干胶贴3装入包装袋内,再将包装袋附设在产品包装1上,在此情况下,包装配件2还包括不干胶贴3的包装袋。

优选不干胶贴3中粘胶的面积不小于产品包装1上遮挡层15的面积,使不干胶贴3能够将遮挡层15完整剥离。不干胶贴1的基材背面的粘胶的面积优选小于基材的面积,使基材背面至少留有一条边的部分边缘或者至少一个角为不具有粘胶的空白处,使得将不干胶贴3贴在产品包装1上遮挡层15所在位置时,不干胶贴3与产品包装1的表面有未贴合的空隙,便于将不干胶贴3从产品包装表面揭下;还可以将不干胶贴3的基材上设置一延伸部,延伸部与基材连接处的强度可以确保延伸部不会从基材上断裂或脱离,延伸部的背面不具有粘胶,将不干胶贴3覆盖至遮挡层15所在位置后,延伸部可作为揭下不干胶贴3时的手持位置,使揭下不干胶贴3的操作更容易,也防止过程中不慎接触到粘胶从而降低了粘胶粘度导致遮挡层15剥离不彻底。延伸部可做成不同的形状和大小,如半圆形、三角形或条带形等。

包装配件2还可以是具有一定硬度能够起到刮除作用的刮片,如使用塑料、金属或橡胶材质、可降解材料制作成的具有平头或尖头部位的刮片。由于刮片可以重复使用,在例如整箱出售的产品包装1时可以只配备1个或少量刮片。

在包装配件2采用不干胶贴3的情况下,每个包装组件中包括的包装配件2的数量与产品包装1的数量相等,或略多于产品包装1的数量。包装组件中包含的包装配件2可以采取整体包装,即将包装组件中的所有包装配件2集中包装在一个包装容器中,如包装盒或包装袋。消费者每次从整体包装中分别取出包装配件2进行使用。包装配件2也可以被单独包装,即将每个包装配件2分别进行独立包装。采用单独包装的包装配件2可以附设在每个产品包装1上,如采用粘贴的方式,将单独包装的包装配件2的外包装袋或包装纸粘贴在每个产品包装1的外表面,消费者使用时可以直接将包装袋或包装纸取下并打开,取出其中的包装配件2用于剥离遮挡层15,当然也可以将不干胶贴3的底纸直接粘贴到产品包装1上。

本实用新型特别适用于液体饮料的包装,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本实用新型同时也适用于其他纸基包装的产品,例如食品、医药方面的产品。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