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运输包装及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125839发布日期:2019-11-13 02:06阅读:5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运输包装及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包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运输包装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集合运输包装又称组合运输包装,是指在单位运输包装的基础上,为适应运输、装卸工作的要求,将若干单件运输包装组合成一件大包装的方式。这对于提高装卸效率、节省费用具有积极的意义。常用的集合运输包装有:集装包/袋、托盘和集装箱等,托盘是一种很重要的集装器具,在物流运输包装领域应用量非常大。

就目前发展而言,托盘式集合运输包装在使用过程中,通常使用捆扎、胶合束缚、裹包及上述三种方式相互配合使用等几种方式,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1.资源消耗。在托盘上堆码一定层数的货物后,需要对货物进行裹包固定,以保证运输过程不出现散落的情况,裹包过程使用最多的是聚乙烯、聚氯乙烯等可拉伸和可收缩的塑料薄膜,裹包完后需要对托盘上的货物进行包装捆扎,在捆扎过程中需要使用金属带或非金属带,且需冷轧带钢进行固定,而上述的塑料薄膜、捆扎带、冷轧带钢在使用过程中都是一次性消耗品,拆卸货物时都会被剪断做废物处理。

2.难以重复使用。由于在拆卸托盘上捆扎的货物时,首先需要剪断捆扎带,致使该捆扎带及紧固捆扎带接头的冷轧带钢都无法再次使用,剪断困扎带后再将裹包的塑料薄膜撕烂或者划断,以方便拿取运装的货物,这也致使裹包的塑料薄膜无法再次使用。

3.环境污染。裹包用的塑料薄膜和非金属捆扎带(多以聚乙烯、聚丙烯树脂、尼龙、聚酯为原料经挤出单向拉伸制得)都属于难降解的聚合物制成,在回收过程中需要耗费较大人力、物力和时间去处理,如果回收不彻底或回收不当或随意丢弃,会给周边环境带来很大污染。

4.操作不便性。托盘上的货物在裹包时,通常需要两个人合作进行才能很好的裹包货物,并且在捆扎过程中通常也需要搬运较重的捆扎带、紧固工具等,操作具有一定不便性,耗费时间比较长,货物多时需要一定数量的操作人员共同处理。

5.增加运营成本。由于捆扎带、裹包塑料薄膜属于一次性消耗品,在日常使用中需要较大数量的库存备货、需要场地存储,并需要一定数量的操作人员进行作业,在企业管理中无疑会增加很大一部分运营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其中一个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运输包装,其操作便捷快速、省时省力省人、可重复使用、对环境友好、能有效减少资源损耗,减少环境污染、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运输包装,包括:托盘、模塑隔板、裹包网和打包带,所述托盘上设置有限位护角,所述限位护角设置在托盘的四角,用于固定摆放在托盘上的物品位置;所述模塑隔板上设置有模塑凹槽,所述模塑凹槽依包装产品外观制作而成,用于保证堆码货物上层位置的稳固;所述裹包网呈方格网状结构,并具有一定收缩性能,用于紧固托盘上堆码的货物;所述打包带设置有紧固扣和长度调节装置,实现所述托盘上堆码货物的捆扎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托盘上设置的限位护角由护角、滑槽、固定栓和螺丝组成,所述滑槽通过所述螺丝固定在托盘上,滑槽上平面与托盘上平面齐平,所述护角安装在所述滑槽内,可在滑槽内移动位置,所述固定栓设置在护角上,用于控制护角在滑槽上的固定和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护角、滑槽和固定栓为金属件。

进一步地,所述护角可以从所述滑槽中取下。

进一步地,所述托盘上还设置有固定环扣或固定挂钩,所述固定环扣或固定挂钩为金属件,通过螺丝固定在托盘的四边上,每边设置有两组固定环扣或固定挂钩。

进一步地,所述模塑隔板上设置有打包带限位槽,用于限定打包带在模塑隔板上的位置,模塑隔板每边设置有2-4个限位槽,优选2个限位槽。

进一步地,所述裹包网的两端设置有金属挂钩,裹包网的网结上设置有固定环扣。

进一步地,所述裹包网由含有松紧带的涤棉绳结网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打包带上设置的紧固扣与托盘上的固定环扣或固定挂钩配合使用,实现托盘上堆码货物的捆扎固定。

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运输包装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托盘平放在地板上,并将托盘上的限位护角调节到两两相距最大位置,并使用固定栓固定托盘上任一角落上的限位护角;

(2)以固定好的限位护角为基准码放第一件货物,货物的一角与护角对齐摆放,固定好第一件货物位置;

(3)以第一件货物为基准横向码放货物,致托盘横向位的限位护角,调节限位护角的位置并固定,以限制码放货物横向位置;

(4)以第一件货物为基准纵向码放货物,致托盘纵向位的限位护角,调节限位护角的位置并固定,以限制码放货物纵向位置;

(5)将货物横、纵码放至托盘上最后一个限位护角处,调节限位护角的位置并固定,以限制码放货物在托盘上的整体位置;

(6)以第一层码放货物为基准进行货物的多层堆叠,至允许最大层数;

(7)将模塑隔板放置在堆码货物最上层,使最上层货物至于隔板的模塑槽内,保证堆码货物上层位置的稳固;

(8)打开裹包网,环绕堆码货物并拉紧,将裹包网一端的金属挂钩挂靠在对应网结上的固定环扣,完成堆码货物的裹包;

(9)将打包带按横纵方向放置在模塑隔板上的限位槽内,将打包带两端的紧固扣固定在托盘对应位置的固定环扣或固定挂钩上;

(10)拉紧靠近长度调节装置一端的打包带至不能再拉紧,使用长度调节装置固定打包带长度,完成货物的捆扎;

(11)运输托盘上的货物至目的地并卸货;

(12)松开打包带上的长度调节装置,将打包带调节到最长或能从托盘上的固定环扣或固定挂钩上取下的长度,并取下所有打包带收好;

(13)松开裹包网,取下模塑隔板,搬离托盘上堆码的货物;

(14)将托盘、裹包网、打包带和模塑隔板配套整理收好,以备下次使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重复使用,减少资源消耗。将原来的裹包塑料薄膜和不能调节长度的捆扎带替换为本发明的裹包网和可调节长度的打包带后,裹包网和打包带操作简单,可重复使用,减少资源消耗。

2.减少环境污染。由于裹包网和打包带都能重复使用,不在使用原来的塑料薄膜和捆扎带,减少了一次性消耗品的使用率,降低了固体废弃物的产生,减少环境污染。

3.操作便捷、省时省力。裹包网和打包带都可以单人操作使用,并且轻便,不需要其他辅助工具,操作方便快捷,打包捆扎快速。

4.减少运营成本。由于上述包装用品能重复使用,只需要少量备品防止使用过程中的损坏替换、减少存储场地和备货量,同时单人即可快速便捷操作,为企业管理减少很大一部分运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托盘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取下护角后的托盘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限位护角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模塑隔板反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模塑隔板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裹包网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打包带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整体包装立体效果图

图中:1.托盘,11.限位护角,111.护角,112.滑槽,113固定栓,114.螺丝,12.固定环扣或固定挂钩,2.模塑隔板,21.模塑凹槽,22.限位槽,3.裹包网,31.挂钩,32.固定环扣,4.打包带,41.长度调节装置,42紧固扣。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的具体含义。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7所示,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运输包装,包括:托盘1、模塑隔板2、裹包网3和打包带4,所述托盘1上设置有限位护角11,所述限位护角11设置在托盘1的四角,用于固定摆放在托盘1上的物品位置;所述模塑隔板2上设置有模塑凹槽21,所述模塑凹槽21依包装产品外观制作而成,用于保证堆码货物上层位置的稳固;所述裹包网3呈方格网状结构,并具有一定收缩性能,用于紧固托盘1上堆码的货物;所述打包带4设置有紧固扣42和长度调节装置41,实现所述托盘1上堆码货物的捆扎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托盘1上设置的限位护角11由护角111、滑槽112、固定栓113和螺丝114组成,所述滑槽112通过所述螺丝114固定在托盘1上,滑槽112上平面与托盘1上平面齐平,所述护角111安装在所述滑槽112内,可在滑槽112内移动位置,所述固定栓113设置在护角111上,用于控制护角111在滑槽112上的固定和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护角111、滑槽112和固定栓113为金属件。

进一步地,所述护角111可以从所述滑槽112中取下。

进一步地,所述托盘1上还设置有固定环扣或固定挂钩12,所述固定环扣或固定挂钩12为金属件,通过螺丝114固定在托盘1的四边上,每边设置有两组固定环扣或固定挂钩12。

进一步地,所述模塑隔板2上设置有打包带4限位槽22,用于限定打包带4在模塑隔板2上的位置,模塑隔板2每边设置有2-4个限位槽22,优选2个限位槽22。

进一步地,所述裹包网3的两端设置有金属挂钩31,裹包网3的网结上设置有固定环扣32。

进一步地,所述裹包网3由含有松紧带的涤棉绳结网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打包带4上设置的紧固扣42与托盘1上的固定环扣或固定挂钩12配合使用,实现托盘1上堆码货物的捆扎固定。

如图8所述为本发明的整体包装立体效果。

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运输包装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托盘1平放在地板上,并将托盘1上的限位护角11调节到两两相距最大位置,并使用固定栓113固定托盘1上任一角落上的限位护角11;

(2)以固定好的限位护角11为基准码放第一件货物,货物的一角与护角111对齐摆放,固定好第一件货物位置;

(3)以第一件货物为基准横向码放货物,致托盘1横向位的限位护角11,调节限位护角11的位置并固定,以限制码放货物横向位置;

(4)以第一件货物为基准纵向码放货物,致托盘1纵向位的限位护角11,调节限位护角11的位置并固定,以限制码放货物纵向位置;

(5)将货物横、纵码放至托盘1上最后一个限位护角11处,调节限位护角11的位置并固定,以限制码放货物在托盘1上的整体位置;

(6)以第一层码放货物为基准进行货物的多层堆叠,至允许最大层数;

(7)将模塑隔板2放置在堆码货物最上层,使最上层货物至于隔板的模塑凹槽21内,保证堆码货物上层位置的稳固;

(8)打开裹包网3,环绕堆码货物并拉紧,将裹包网3一端的金属挂钩31挂靠在对应网结上的固定环扣32,完成堆码货物的裹包;

(9)将打包带4按横纵方向放置在模塑隔板2上的限位槽22内,将打包带4两端的紧固扣42固定在托盘1对应位置的固定环扣或固定挂钩12上;

(10)拉紧靠近长度调节装置41一端的打包带4至不能再拉紧,使用长度调节装置41固定打包带4长度,完成货物的捆扎;

(11)运输托盘1上的货物至目的地并卸货;

(12)松开打包带4上的长度调节装置41,将打包带4调节到最长或能从托盘上的固定环扣或固定挂钩12上取下的长度,并取下所有打包带4收好;

(13)松开裹包网3,取下模塑隔板2,搬离托盘1上堆码的货物;

(14)将托盘1、裹包网3、打包带4和模塑隔板2配套整理收好,以备下次使用。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