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开式格宾石笼水上吊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42223发布日期:2020-04-17 22:29阅读:1125来源:国知局
底开式格宾石笼水上吊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水上水下工程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底开式格宾石笼水上吊装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格宾石笼水上吊装技术主要是采用钢筋骨架加固石笼网,然后用钢丝绳或帆布带利用起重船吊至河床,再利用潜水员潜入水下脱钩。但这种方式因潜水员水下配合吊装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同时因雇用潜水员、增加钢筋骨架、钢丝绳或帆布带不能重复利用而大增加了工程投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重复利用的底开式格宾石笼水上吊装装置。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底开式格宾石笼水上吊装装置,包括具有第一吊装孔的石笼骨架,所述石笼骨架为上下两端开口的箱体结构,在石笼骨架底部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可开合的第一箱门和第二箱门,第一箱门和第二箱门关闭后封闭所述石笼骨架的下端开口;所述第一箱门上固定设有向第二箱门延伸、并可限制第二箱门打开的第一限位部;所述石笼骨架的另一相对两侧外壁分别设有锁止机构,该锁止机构包括卡栓和活动栓;所述卡栓的一端铰接在石笼骨架的外壁,另一端设有第二吊装孔,在卡栓上还固定设有第一限位销;所述活动栓的中部铰接在石笼骨架的外壁,活动栓的上端压在卡栓上,第一限位销限位于活动栓的一侧;在第一箱门上、且对应于第一限位销设有第二限位销,所述活动栓的下端向第二限位销的方向延伸,形成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销限位于第二限位部的上方。

进一步,所述石笼骨架侧面之间设有加强肋,该加强肋凸出于石笼骨架侧面,在石笼骨架侧面与加强肋之间形成一台阶。

进一步,所述卡栓铰接在石笼骨架侧面,所述活动栓铰接在加强肋上。

进一步,所述卡栓的自由端向下延伸,形成第三限位部,该第三限位部限位在台阶上。

进一步,所述第一箱门和第二箱门上设有第三吊装孔。

进一步,所述第一箱门和第二箱门的一端通过海面铰接在石笼骨架的底部对应侧。

进一步,所述第一限位部设置在第一箱门自由端的底部。

进一步,所述石笼骨架侧面采用厚钢板制成,所述加强肋采用肋方钢制成。

采用如上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通过在底部设置可开合的第一箱门和第二箱门,并设置可锁止第一箱门和第二箱门的锁止机构,其底部第一箱门和第二箱门可自动打开,不需要潜水员配合脱勾,石笼骨架、吊绳等均可重复利用,作业安全,节约投资,并且提高吊装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底开式格宾石笼水上吊装装置一种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底开式格宾石笼水上吊装装置另一种状态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石笼骨架,11为第一吊装孔,12为加强肋,2为第一箱门,21为第二限位销,22为第三吊装孔,23为第一限位部,3为第二箱门,4为卡栓,41为铰接端,42为第一限位销,43为第二吊装孔,44为第三限位部,5为活动栓,51为第二限位部,6为大钩,7为副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请参见图1和图2,本申请底开式格宾石笼水上吊装装置,包括具有第一吊装孔11的石笼骨架1,石笼骨架1为上下两端开口的箱体结构,在石笼骨架1底部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可开合的第一箱门2和第二箱门3,第一箱门2和第二箱门3关闭后封闭所述石笼骨架1的下端开口;第一箱门2上固定设有向第二箱门3延伸、并可限制第二箱门3打开的第一限位部23;石笼骨架1的另一相对两侧外壁分别设有锁止机构,该锁止机构包括卡栓4和活动栓5;卡栓4的一端铰接在石笼骨架1的外壁,另一端设有第二吊装孔43,在卡栓4上还固定设有第一限位销42;活动栓5的中部铰接在石笼骨架1的外壁,活动栓5的上端压在卡栓4上,第一限位销42限位于活动栓5的一侧;在第一箱门2上、且对应于第一限位销42设有第二限位销21,所述活动栓5的下端向第二限位销21的方向延伸,形成第二限位部51,所述第二限位销21限位于第二限位部51的上方。

本申请通过在石笼骨架1的下端设置可开合的第一箱门2和第二箱门3,第一箱门2和第二箱门3关闭后封闭石笼骨架1的下端开口,在本申请装置吊装至合适位置后,可打开第一箱门2和第二箱门3,将装在石笼骨架1内的石笼抛出,石笼骨架1可回收进行重复利用。在石笼骨架1上还设置锁止机构,该锁止机构包括卡栓4和活动栓5,卡栓4的一端铰接在石笼骨架1的外壁,使卡栓4可绕铰接端41转动;活动栓5的中部铰接在石笼骨架1的外壁,活动栓5的上端压在卡栓4上,其两端通过第一限位销42和第二限位销21限位;通过卡栓4和活动栓5的配合,可使第一箱门2保持在关闭状态。在第一箱门2上设有向第二箱门3延伸的第一限位部23,在第一箱门2和第二箱门3关闭时,第一限位部23位于第二箱门3的底部,在第一箱门2关闭的情况下,第二箱门3在第一限位部23作用下保持在关闭状态。在卡栓4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吊装孔43,在需要打开第一箱门2和第二箱门3时,通过收紧第二吊装孔43上的吊绳,使卡栓4的另一端绕铰接端41向上转动,从而使活动栓5失去第一限位销42和第二限位销21的限位作用,第一箱门2和第二箱门3在重力作用下打开。采用本申请吊装装置,不需要潜水员配合脱勾,石笼骨架1、吊绳等均可重复利用,作业安全,节约投资,并且提高吊装效率。

在一种实施例中,石笼骨架1侧面之间设有加强肋12,该加强肋12凸出于石笼骨架1侧面,在石笼骨架1侧面与加强肋12之间形成一台阶。石笼骨架1侧面采用厚钢板制成,加强肋12采用肋方钢制成。卡栓4铰接在石笼骨架1侧面的厚钢板上,活动栓5铰接在肋方钢上,从而使活动栓5与卡栓4不在同一平面上,活动栓5的上端可压在卡栓4上。

在一种实施例中,卡栓4的自由端向下延伸,形成第三限位部44,该第三限位部44限位在台阶上。通过设置第三限位部44,防止卡栓4向下转动,保证在锁止状态下,卡栓4位于水平状态。

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箱门2和第二箱门3上设有第三吊装孔22,在吊装时,可在第三吊装孔22内穿设吊绳,防止第一箱门2和第二箱门3打开。在需要打开第一箱门2和第二箱门3时,拉紧第二吊装孔43上的吊绳,放松第三吊装孔22内的吊绳即可。

第一箱门2和第二箱门3的一端可通过活页铰接在石笼骨架1的底部对应侧,第一箱门2和第二箱门3均可绕其铰接端41360°转动,以方便第一箱门2和第二箱门3的打开。

第一限位部23设置在第一箱门2自由端的底部,在第一箱门2和第二箱门3关闭时,第一限位部23位于第二箱门3的底部,以限位及支持第二箱门3,防止第二箱门3打开。第一限位部23可沿第一箱门2自由端设置一个或间隔设置多个。

吊绳可以是钢线或帆布带。

本申请吊装装置在使用时,关闭第一箱门2和第二箱门3,使卡栓4的第三限位部44限位在台阶上,活动栓5的上端限位在第一限位销42上,活动栓5的第二限位部51限位在第二活动销上,将石笼装在石笼骨架1内,分别在第一吊装孔11、第二吊装孔43和第三吊装孔22内安装吊绳,将第一吊装孔11的吊绳钩在大钩6上,第三吊装孔22的吊绳钩在副钩7上,将吊装装置吊至水上吊装位置,通过人工将第三吊装孔22的吊钩取下,将第二吊装孔43内的吊绳钩在副钩7上,拉紧该第二吊装孔43内的吊钩即可实现石笼的抛投。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系统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系统、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系统、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