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板运输整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61285发布日期:2019-11-29 16:59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极板运输整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极板运输整理装置。



背景技术:

铅酸蓄电池行业作为能源行业发展必不可少的阶段,随着国家对行业的环保要求提高,整个铅酸蓄电池行业对自动化的需求也相应的提高。目前,大部分大型铅酸蓄电池生产工厂还在采用人工收集极板,工作强度大,工作环境恶劣,效率低,为降低电池生产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保障操作人员身心健康的迫切需求,同时鉴于市场的需求和行业的匮乏,一种极板自动收集整理的设计与开发对于铅酸蓄电池行业的完全自动化和环保化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极板运输整理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现有技术中人工收集、整理和转移铅酸蓄电池电池极板效率低下以及人工成本高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极板运输整理装置,包括:第一输送机构,悬接在上一机构的下游,依次吸附上一机构输送的单个极板并将极板输送至下一机构;至少一个接料机构,可升降地设置在第一输送机构的下方,用于收集第一输送机构投放的单个极板以形成极板集群并将极板集群输送至下一机构;第二输送机构,设置在接料机构的下方,用于接收接料机构所收集的极板集群并将收集的极板集群输送至下料位。

进一步地,第一输送机构包括:第一输送支架;吸附输送组件,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输送支架上,用于吸附在上一机构上输送的极板并投放到接料机构;第一驱动组件,与至少一个吸附输送组件传动连接,驱动吸附输送组件转动。

进一步地,吸附输送组件包括:多个滚动件,可滚动地横向设置在第一输送支架上;吸附皮带,可转动地套设在多个滚动件上,用于吸附或投放极板;吸附驱动组件,使吸附皮带的表面形成负压以吸附极板;泄压控制组件,使负压的值减少以投放被吸附在吸附皮带下的极板至接料机构。

进一步地,每个接料机构包括:接料叉,可竖向运动地设置在第一输送机构下方且可竖向穿过第二输送机构的一端,设有多个并排设置的悬臂杆,接料叉用于收集第一输送机构投放的单个极板;升降组件,设置在接料叉的根部,驱动接料叉进行竖向往复运动;极板引导组件,设置在第一输送机构下方且设置在接料叉上方,用于使极板被整齐摆放在接料叉上。

进一步地,每个接料机构还包括:自动计数组件,设置在第一输送机构下方,用于计算接料叉上的极板的数量。

进一步地,升降组件包括:升降机架;升降座,可升降地设置升降机架中且设置在接料叉的另一端上;传动连接组件,设置在升降座中或可转动地设置在升降座中;限位组件,设置在升降机架中且与升降座滑动连接,用于保持升降座沿竖向往复运动;升降驱动组件,通过与传动连接组件传动连接以使升降座做竖向往复运动或驱动传动连接组件转动以使升降座做竖向往复运动。

进一步地,每个极板引导组件包括:引导板,设置在接料叉的上方且设置在第一输送机构的下方;引导孔,设置在引导板中且引导孔的尺寸大于极板的尺寸;斜立板,立设在引导板上且周设在引导孔,斜立板与引导板所在平面形成倾斜夹角,倾斜夹角为45°,斜立板用于引导极板,使得极板被摆放在接料叉的预定位置上;振动组件,设置在引导板下,用于使得引导板产生振动以使搭在斜立板上的极板被振落至接料叉上。

进一步地,第二输送机构包括:第二输送支架;至少一组集群输送组件,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二输送支架中,每组集群输送组件对应一个接料机构,集群输送组件用于输送极板集群;至少一组第二驱动组件,与集群输送组件传动连接,用于驱动集群输送组件转动;至少一组举升组件,可升降地嵌入设置在集群输送组件的一端,每组举升组件对应一组集群输送组件,用于举升集群输送组件上的极板集群。

进一步地,每组集群输送组件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链轮;多道并排设置的传送拖链组件,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二输送机构下方且套设在对应的链轮上,每个悬臂杆可穿过相邻的两道传送拖链组件之间的空隙,传送拖链组件用于输送接料机构收集的极板集群。

进一步地,每组举升组件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立式举升板,每个立式举升板可升降地设置在相邻两道传送拖链组件之间空隙中,立式举升板的顶面用于承载并顶升极板集群;举升驱动组件,设置在立式举升板下方,举升驱动组件为气压驱动组件,举升驱动组件用于驱使立式举升板做升降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通过吸附运输、极板堆集、水平输送等动作对单片电池极板进行归集形成极板集群;通过振动组件对极板集群进行振动对齐动作,使得极板的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都可以对齐,实现了自动整理对齐极板的功能;通过接料组件对对极板集群进行计数并垂直运输,实现了多维度的运输,改变运输路径以减少设备的占地面积,同时也方便极板集群进入下一个加工机构;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人工整理极板效率低的问题,也解决了企业用人难的问题,提高了极板的整理效率并降低了劳动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极板运输整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极板运输整理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极板运输整理装置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极板运输整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5是本实用新型接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输送机构;2-接料机构;3-第二输送机构;4-第三输送机构;5-上一机构;6-极板;11-第一输送支架;12-吸附输送组件;21-接料叉;22-升降组件;23-极板引导组件;31-第二输送支架;32-集群输送组件;33-举升组件;121-滚动件;122-吸附皮带;123-吸附驱动组件;124-泄压控制组件;211-悬臂杆;221-升降机架;222-升降座;223-传动连接组件;224-限位组件;225-升降驱动组件;231-引导板;232-引导孔;233-斜立板;234-振动组件;321-传送拖链组件;331-立式举升板;332-举升驱动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现有技术中人工收集、整理和转移铅酸蓄电池电池极板效率低下以及人工成本高的问题,本申请提出一种极板运输整理装置。

如图1、图2、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极板运输整理装置,包括:第一输送机构1,悬接在上一机构5的下游,依次吸附上一机构5输送的单个极板6并将极板6输送至下一机构;至少一个接料机构2,可升降地设置在第一输送机构1的下方,用于收集第一输送机构1投放的单个极板6以形成极板6集群并将极板6集群输送至下一机构;第二输送机构3,设置在接料机构2的下方,用于接收接料机构2所收集的极板6集群并将收集的极板6集群输送至下料位。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极板运输整理装置设有三个接料机构2。

如图1、图2、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输送机构1包括:第一输送支架11;吸附输送组件12,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输送支架11上,用于吸附在上一机构5上输送的极板6并投放到接料机构2;第一驱动组件,与至少一个吸附输送组件12传动连接,驱动吸附输送组件12转动。

如图1、图2、图3所示,具体地,吸附输送组件12包括:多个滚动件121,可滚动地横向设置在第一输送支架11上;吸附皮带122,可转动地套设在多个滚动件121上,用于吸附或投放极板6;吸附驱动组件123,设置在第一输送支架11的一侧,用于使得吸附皮带122表面形成气压差,进而利用气压差来吸附极板6;泄压控制组件124,使负压的值减少以投放被吸附在吸附皮带122下的极板6至接料机构2,用于调整吸附皮带122表面的气压,进而形成吸附极板6和投放极板6的功能。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三个泄压控制组件124设置在吸附皮带122的上方,对应地把极板6投放到三个工位上,提高了极板6输送至下一机构的效率。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泄压控制组件124为梭动阀,吸附驱动组件123为气缸,第一驱动组件为电机。

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了配合吸附输送组件12的结构,本整理装置设有三个接料机构2。每个接料机构2包括:接料叉21,可竖向运动地设置在第一输送机构1下方且可竖向穿过第二输送机构3的一端,设有多个并排设置的悬臂杆211,接料叉21用于收集第一输送机构1投放的单个极板6,在本实施例中,接料叉21含有四个悬臂杆211。此处的悬臂杆211用于盛放单个极板6并形成极板6集群,并与第二输送机构3的集群输送组件32的上游端相适应,使得接料叉21前部可以由上而下穿过集群输送组件32的上游端。升降组件22,与接料叉21的另一端传动连接,驱动接料叉21进行竖向往复运动;极板引导组件23,设置在第一输送机构1下方且设置在接料叉21上方,用于使极板6被整齐摆放在接料叉21上;自动计数组件,设置在第一输送机构1下方,用于计算接料叉21上的极板6的数量;升降驱动组件225还包括两个竖向位置检测组件,设置在限位组件224的一侧,用于检测所述接料叉21的运动位置,然后通过升降驱动组件225控制接料叉21的移动范围。

如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升降组件22包括:升降机架211;升降座222,可升降地设置升降机架211中且设置在接料叉21的另一端上;传动连接组件223,设置在升降座222中或可转动地设置在升降座222中;限位组件224,设置在升降机架211中且与升降座222滑动连接,用于保持升降座222沿竖向往复运动;升降驱动组件225,通过与传动连接组件223传动连接以使升降座222做竖向往复运动或驱动传动连接组件223转动以使升降座222做竖向往复运动。

具体地,当升降驱动组件225为气缸时,传动连接组件223为传力杆,升降驱动组件225设置在升降机架211上,传动连接组件223的一端连接在升降驱动组件225的输出端上,传动连接组件223的另一端连接在升降座222上,升降驱动组件225驱动升降座222做竖向往复运动。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当升降驱动组件225为电机时,传动连接组件223为传动杆、传动轮和传动条,升降驱动组件225设置在升降座222上,升降座222设有传动轮,传动杆穿过升降座222并竖直设置在升降机架211中,传动杆可与传动轮滑动连接,升降驱动组件225通过驱使传动杆上的传动轮转动,进而使得升降座222做竖向往复运动。传动杆为丝杆,传动轮为带轮或齿轮,传动条为皮带或链条。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每个极板引导组件23包括:引导板231,设置在接料叉21的上方且设置在第一输送机构1的下方;引导孔232,设置在引导板231中且引导孔232的尺寸大于极板6的尺寸;斜立板233,立设在引导板231上且周设在引导孔232,斜立板233与引导板231所在平面形成倾斜夹角,倾斜夹角为45°;斜立板233用于引导极板6,使得极板6被摆放在接料叉21的预定位置上;振动组件234,设置在引导板231下,用于使得引导板231产生振动以使搭在斜立板233上的极板6被振落至接料叉21上,此处的振动组件234为振动机。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输送机构3包括:第二输送支架31;至少一组集群输送组件32,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二输送支架31中,每组集群输送组件32对应一个接料机构2,集群输送组件32用于输送极板6集群;至少一组第二驱动组件,与集群输送组件32传动连接,用于驱动集群输送组件32转动;至少一组举升组件33,可升降地嵌入设置在集群输送组件32的一端,每组举升组件33对应一组集群输送组件32,用于举升集群输送组件32上的极板6集群。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输送机构3包含了三组集群输送组件32、三组第二驱动组件和三组举升组件33。其中,第二驱动组件为电机。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每组集群输送组件32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链轮;多道并排设置的传送拖链组件321,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二输送机构3下方,每个悬臂杆211可穿过相邻的两道传送拖链组件321之间的空隙,传送拖链组件321用于输送接料机构2收集的极板6集群。每组集群输送组件32包含有四道并排设置的传送拖链组件321。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每组举升组件33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立式举升板331,每个立式举升板331可升降地设置在相邻两道传送拖链组件321之间空隙中,立式举升板331的顶面用于承载并顶升极板6集群;举升驱动组件332,设置在立式举升板331下方,举升驱动组件332为气压驱动组件,举升驱动组件332用于驱使多个并排设置的立式举升板331做升降运动。举升驱动组件332为气缸。每组举升组件33包含有四个并排设置的立式举升板331。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三输送机构4设置在在第二输送支架31的一侧且设置在接料机构2之前,第三输送机构4上方有一个第二输送机构3的输出工位,用于在接料机构2出现异常接料时,把第二输送机构3中的极板6输出,避免第二输送机构3中的极板6出现极板6错误堆集的情况。

第三输送机构4包括:第三输送支架;第三输送组件,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三输送支架中,用于输送极板6;第三驱动组件,与第三输送组件传动连接,用于驱动第三输送组件转动;第三输送组件包含多个滚筒和套设在滚筒上的皮带。在本实施例中,第三驱动组件为电机。

根据极板运输整理装置的具体结构和实际工作需要,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实施本实用新型,和/或不同方面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改进。

这样,上述设置通过吸附运输、极板堆集、水平输送等动作对单片电池极板进行归集形成极板集群;通过振动组件对极板集群进行振动对齐动作,使得极板的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都可以对齐,实现了自动整理对齐极板的功能;通过接料组件对对极板集群进行计数并垂直运输,实现了多维度的运输,改变运输路径以减少设备的占地面积,同时也方便极板集群进入下一个加工机构;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人工整理极板效率低的问题,也解决了企业用人难的问题,提高了极板的整理效率并降低了劳动生产成本。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