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式电梯限速保护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电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40412发布日期:2019-11-05 23:00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体式电梯限速保护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电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安全保护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一体式电梯限速保护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电梯。



背景技术:

电梯限速器是一种用于防止电梯轿厢超速运行的安全保护装置,通常安装在电梯轿厢上,伴随于电梯轿厢运动,当电梯超速达到电梯限速器的预设速度时,电梯限速器使电梯轿厢停止运行。

现有技术中的电梯限速器,其通过牵引绳带动绳轮运动的,在牵引绳带动绳轮运动的状态下使设置在绳轮上的一对离心锤随绳轮运动。当电梯轿厢处于正常的速度范围上行或下行时,离心锤不足以撞击锁扣,锁扣对棘轮进行锁定,使棘轮不随绳轮运动,进而不对安全钳产生作用;反之,当电梯轿厢超速运行时,绳轮的速度也相应提高,离心锤的离心力增大,导致外甩的幅度显著增大并撞击锁扣,使锁扣解除对棘轮的锁定,棘轮随绳轮运动,从而由连接于棘轮与安全钳之间的钢丝绳或提杆使安全钳动作,将电梯轿轿厢锁定在井道壁的导轨上。

然而,牵引绳在使用过程中会存在晃摆情况,牵引绳频繁对电梯轿厢的外壁产生鞭打,会使电梯轿厢容易受损外,还会影响牵引绳与绳轮的配合效果。除此之外,由于牵引绳与绳轮之间的配合效果的持久性难以保障,当牵引绳出现伸长或收缩情形时,其与绳轮之间的摩擦力会发生变化,因而绳轮的运动速度不足以持久地维持在预期的设计程度,而绳轮运动的稳定性会影响离心锤的运动,进而对安全钳的即时制动产生相应的影响;而且电梯限速器还需要张紧装置对钢丝绳的张紧力进行控制,张紧装置占用井道空间的同时还影响井道布置,导致电梯限速器,张紧装置,钢丝绳的定位安装效率较低,影响电梯的安装速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体式电梯限速保护装置,该一体式电梯限速保护装置能够保护电梯轿厢,保障电梯轿厢紧急刹停功能的持久稳定且平稳制动,提高安装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一体式电梯限速保护装置,其包括:

单向定量液压泵,其具有驱动端、液压泵输入端和液压泵输出端;

沿井道导轨运动的滚轮,其与所述驱动端驱动连接;

油箱,其与所述液压泵输入端连接;

常开压力阀,其输入端与所述液压泵输出端连通,输出端与所述油箱连通;

当电梯正常运行时,所述单向定量液压泵和所述常开压力阀形成正常油路,使得油液经所述常开压力阀重新回流至所述油箱中;

常闭压力阀,其与所述液压泵输出端连通;

制动液压缸,其与所述常闭压力阀连通;

安全钳,其与所述制动液压缸驱动连接;

当电梯超速下行时,所述单向定量液压泵、所述常闭压力阀和所述制动液压缸依次连通形成保护油路,使得油液流入所述制动液压缸内,以驱动所述安全钳工作。

进一步,所述常开压力阀的工作油压值和所述常闭压力阀的工作油压值相等。

进一步,当电梯正常运行时,所述液压泵输出端的第一输出油压低于所述常开压力阀和所述常闭压力阀的工作油压值,所述常开压力阀处于开启状态,所述常闭压力阀处于关闭状态;

当电梯超速下行时,所述液压泵输出端的第二输出油压高于所述常开压力阀和所述常闭压力阀的工作油压值,所述常开压力阀处于关闭状态,所述常闭压力阀处于开启状态。

进一步,所述井道导轨包括:设置在井道左侧的第一井道导轨,以及设置在井道右侧的第二井道导轨;

所述安全钳包括:沿所述第一井道导轨运动的第一安全钳,以及沿所述第二井道导轨运动的第二安全钳;

所述制动液压缸包括:与所述第一安全钳驱动连接的第一制动液压缸,以及与所述第二安全钳驱动连接的第二制动液压缸。

进一步,当电梯超速下行时,所述液压泵输出端的第二输出油压高于所述第一制动液压缸和所述第二制动液压缸的驱动油压值。

进一步,所述一体式电梯限速保护装置还包括单向阀;

所述保护油路包括:第一油路段、第二油路段和第三油路段;

所述第一油路段的一端与所述液压泵输出端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常闭压力阀的输入端连通;

所述第二油路段的一端与所述常闭压力阀的输出端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单向阀的输入端连通;

所述第三油路段的一端与所述单向阀的输出端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制动液压缸连通。

进一步,所述一体式电梯限速保护装置还包括手动液压阀,所述手动液压阀包括:

手动液压阀输入端,其与第三油路段连通;

手动液压阀输出端,其与所述油箱连通;

当安全钳复位时,所述手动液压阀输入端与所述手动液压阀输出端连通。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电梯,其包括上述的一体式电梯限速保护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式电梯限速保护装置,其通过取消了牵引绳和钢丝绳的部分,直接通过沿井道导轨的滚轮驱动单向定量液压泵工作,将机械能转换为压力能再将压力能转换为机械能的方式,即时触发安全钳对电梯进行紧急刹停。本实用新型由于取消了牵引绳,解决了牵引绳使用过程中,频繁晃动对电梯轿厢的外壁产生鞭打的问题,提高了电梯轿厢的使用寿命,与此同时,不会再因为牵引绳与绳轮之间的摩擦力发生变化而导致安全钳的即时制动受到影响。本实用新型由于取消了钢丝绳,继而取消了张紧装置的设置,降低安装成本的同时提高了安装效率,更减少了本实用新型占用的井道空间。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式电梯限速保护装置与电梯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式电梯限速保护装置在电梯正常运行时的油路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式电梯限速保护装置在电梯超速下行时的油路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式电梯限速保护装置的安全钳复位时的油路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式电梯限速保护装置与井道导轨连接时的正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式电梯限速保护装置与井道导轨连接时的侧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式电梯限速保护装置的安全钳在电梯正常运行时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式电梯限速保护装置的安全钳在电梯超速下行时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单向定量液压泵 110驱动端 120液压泵输入端

130液压泵输出端

200井道导轨 210第一井道导轨 220第二井道导轨

300滚轮

400常开压力阀

500常闭压力阀

600制动液压缸 610第一制动液压缸 620第二制动液压缸

700安全钳 710第一安全钳 720第二安全钳

730拉杆 740楔块

750固定块

800单向阀

900手动液压阀 910手动液压阀输入端 920手动液压阀输出端

1000油箱 1100正常油路 1200保护油路

1201第一油路段 1202第二油路段 1203第三油路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

现有技术中的电梯限速器,其通过牵引绳来带动绳轮运动,再利用离心锤的离心运动,通过钢丝绳触发安全钳工作,从而将电梯轿厢锁定在井道壁的导轨上。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电梯限速器,其牵引绳在使用过程中会存在晃摆情况,牵引绳频繁地对电梯轿厢的外壁产生鞭打,容易造成电梯轿厢损坏。而且,当牵引绳出现伸长或收缩情形时,其与绳轮之间的摩擦力会发生变化,导致绳轮的运动速度不足以持久地维持在预期的设计程度,进而对安全钳的即时制动产生相应的影响。除此之外,电梯限速器还需要张紧装置对钢丝绳的张紧力进行控制,张紧装置占用井道空间的同时还影响井道布置,导致电梯限速器,张紧装置,钢丝绳的定位安装效率较低,影响电梯的安装速度。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一体式电梯限速保护装置,如图1、图2、图3、图5和图6所示,该一体式电梯限速保护装置包括:

单向定量液压泵100,其具有驱动端110、液压泵输入端120和液压泵输出端130;

沿井道导轨200运动的滚轮300,其与所述驱动端110驱动连接;

油箱1000,其与所述液压泵输入端120连接;

常开压力阀400,其输入端与所述液压泵输出端130连通,输出端与所述油箱1000连通;

当电梯正常运行时,所述单向定量液压泵100和所述常开压力阀400形成正常油路1100,使得油液经所述常开压力阀400重新回流至所述油箱1000中;

常闭压力阀500,其与所述液压泵输出端130连通;

制动液压缸600,其与所述常闭压力阀500连通;

安全钳700,其与所述制动液压缸600驱动连接;

当电梯超速下行时,所述单向定量液压泵100、所述常闭压力阀500和所述制动液压缸600依次连通形成保护油路1200,使得油液流入所述制动液压缸600内,以驱动所述安全钳700工作。

具体地,如图1、图5和图6所示,该一体式电梯限速保护装置设置在电梯轿厢上,滚轮300与井道导轨接触并沿井道导轨的长度方向运动,其中,滚轮与所述单向定量液压泵100的驱动端110驱动连接,滚轮转动时会驱动所述单向定量液压泵100工作,使液压泵输入端120吸入油箱1000内的油液,并通过液压泵输出端130将带有压力能的油液输出至常开压力阀400和常闭压力阀500中。

如1和图2所示,当电梯正常运行时,滚轮300以正常速度转动,所述液压泵输出端130的第一输出油压低于所述常开压力阀400和所述常闭压力阀500的工作油压值,此时,所述常开压力阀400处于开启状态,所述常闭压力阀500处于关闭状态,所述单向定量液压泵100和所述常开压力阀400形成正常油路1100,所述液压泵输出端输出的油液经所述常开压力阀重新回流至所述油箱中。由于油液只在正常油路中流动,不进入到保护油路中,因此,安全钳700如图7所示,所述安全钳700的楔块740不对井道导轨200进行夹紧,使电梯继续正常运行。

如1和图3所示,当电梯超速下行时,滚轮300的转动速度加快,所述单向定量液压泵100对油液进行压缩,增大油液的压力能,所述液压泵输出端130的第二输出油压高于所述常开压力阀400和所述常闭压力阀500的工作油压值,此时,所述常开压力阀400处于关闭状态,所述常闭压力阀500处于开启状态,所述单向定量液压泵100、所述常闭压力阀500和所述制动液压缸600依次连通形成保护油路1200,使得油液流入所述制动液压缸600内,以驱动所述安全钳700工作。其中,如图3所示,油液经保护油路进入所述制动液压缸内,制动液压缸对拉杆730进行提起,如图8所示,制动液压缸驱使楔块740沿固定块750的斜面向上运动,楔块向上运动时,楔块与井道导轨的距离收窄,从夹紧井道导轨,对电梯进行锁定。

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式电梯限速保护装置通过上述方式对超速下行的电梯进行紧急刹停,保护电梯轿厢内乘客的安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取消了牵引绳和钢丝绳的部分,直接通过沿井道导轨的滚轮驱动单向定量液压泵工作,将机械能转换为压力能再将压力能转换为机械能的方式,即时触发安全钳对电梯进行紧急刹停。本实用新型由于取消了牵引绳,解决了牵引绳使用过程中,频繁晃动对电梯轿厢的外壁产生鞭打的问题,提高了电梯轿厢的使用寿命,与此同时,不会再因为牵引绳与绳轮之间的摩擦力发生变化而导致安全钳的即时制动受到影响。本实用新型由于取消了钢丝绳,继而取消了张紧装置的设置,降低安装成本的同时提高了安装效率,更减少了本实用新型占用的井道空间。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确保该一体式电梯限速保护装置能够及时运行,所述常开压力阀400的工作油压值和所述常闭压力阀500的工作油压值相等,当第二输出油压高于工作油压值时,所述常开压力阀即时关闭,使得油液直接流入所述常闭压力阀中。

其中,为了确保能够同时提拉左右两侧的安全钳700,保证第一安全钳710、第二安全钳720同时工作,使电梯轿厢得到平稳的制动,本发明的一体式电梯限速保护装置的单向定量液压泵100到达第一制动液压缸610和第二制动液压缸620的油路管道和油压压力均相同。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进一步,所述井道导轨200包括:设置在井道左侧的第一井道导轨210,以及设置在井道右侧的第二井道导轨220;

所述安全钳700包括:沿所述第一井道导轨210运动的第一安全钳710,以及沿所述第二井道导轨220运动的第二安全钳720;

所述制动液压缸600包括:与所述第一安全钳710驱动连接的第一制动液压缸610,以及与所述第二安全钳720驱动连接的第二制动液压缸620,通过在井道左侧的第一井道导轨上设置第一制动液压缸和第一安全钳,以及在井道右侧的第二井道导轨上设置第二制动液压缸和第二安全钳,使第一安全钳和第二安全钳能够同步对电梯轿厢的左右两侧进行紧急刹停,且限制电梯轿厢的左右移动,让电梯运行更加平缓稳定。

当电梯超速下行时,所述液压泵输出端130的第二输出油压高于所述第一制动液压缸610和所述第二制动液压缸620的驱动油压值,以使第一安全钳和第二安全钳同时工作。

进一步,为了保证保护油路中的油液不会经常闭压力阀倒流至油箱中,如图3所示,所述一体式电梯限速保护装置还包括单向阀800;

所述保护油路1200包括:第一油路段1201、第二油路段1202和第三油路段1203;

所述第一油路段1201的一端与所述液压泵输出端130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常闭压力阀500的输入端连通;

所述第二油路段1202的一端与所述常闭压力阀500的输出端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单向阀800的输入端连通;

所述第三油路段1203的一端与所述单向阀800的输出端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制动液压缸600连通。

优选地,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式电梯限速保护装置能够循环使用,该一体式电梯限速保护装置还包括手动液压阀900,所述手动液压阀900包括:

手动液压阀输入端910,其与第三油路段1203连通;

手动液压阀输出端920,其与所述油箱1000连通;

正常状态下,所述手动液压阀处于关闭状态,所述手动液压阀输入端和所述手动液压阀输出端不连通。当电梯超速下行时,油液能够经保护油路迅速进入制动液压缸中,保证紧急刹停。

当安全钳700复位时,开启所述手动液压阀,所述手动液压阀输入端910与所述手动液压阀输出端920连通,从而使制动液压缸内的油液经管路和手动液压阀回流至油箱中,使油液循环再用。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电梯,其包括上述的一体式电梯限速保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改动或变形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形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