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持转向机构及电线转向夹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87706发布日期:2020-05-26 17:39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夹持转向机构及电线转向夹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夹持机械领域,具体涉及夹持转向机构及电线转向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细长的产品在加工中,或者应用中,需要对两头处理;例如电线在应用时,例如电线两端沾锡,铆端子,或者需要对电线两端处理时,每处理一端时,需要机械手或者夹持机构夹持电线的端部,待该端部处理(如沾锡,或者铆端子),夹持机构或者机械手夹持电线的另一端时,需要转向机构对电线转向、掉头;传统的转向输送机构中的两输送轴为光轴,因此在对电线输送转向时,会造成电线上下倾斜,因此在夹持机构夹持电线的另一端时,造成夹持不到,或者夹持的位置有所偏离,从而导致后续的加工工序无法正常运行。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夹持转向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夹持转向机构及电线转向夹持装置,来解决现有的夹持转向机构容易造成电线上下偏离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夹持转向机构,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一端向上延伸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延伸有安装部和设置有一滑轨,所述滑轨上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安装部上转动连接有主动输送轴,所述滑块上转动连接有从动输送轴;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的电机,驱动主动输送轴旋转;设置在所述连接部另一侧的气缸,驱动所述滑块平移,使所述从动输送轴靠近或远离所述主动输送轴方向移动;所述从动输送轴的上端设有上限位台阶,所述主动输送轴的上端设有下限位台阶;或者,所述主动输送轴的上端设有上限位台阶,所述从动输送轴的上端设有下限位台阶;所述从动输送轴往所述主动输送轴输送物件时,所述上限位台阶限位物件的顶端,所述下限位台阶限位物件的底端。

进一步,所述电机的转轴上设有主动带轮,所述主动输送轴的下端设有从动带轮,同步带连接所述主动带轮和所述从动带轮。

进一步,所述滑轨与所述连接部滑动连接,所述滑块固定连接在所述滑轨上,所述安装部上设避空所述滑轨的避空孔位。

进一步,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滑轨的端部之间设置有连接件。

进一步,所述主动输送轴和所述从动输送轴的上端均设有导向部,所述导向部为圆锥形结构。

进一步,所述夹持转向机构,还包括气动滑台,所述气动滑台驱动所述安装板上下移动。

进一步,所述安装部的前、后两侧还设有“l”型的下支撑板,所述滑块的前、后两侧还设有“l”型的上限位板;所述下支撑板与所述上限位板之间形成支撑限位间隙。

电线转向夹持装置,包括所述的夹持转向机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夹持转向机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夹持机构或者机械手夹持电线的端部放置在主动输送轴和从动输送轴之间时,气缸推动从动输送轴往主动输送轴方向移动,使从动输送轴和主动输送轴夹持电线,电机驱动主动输送轴旋转,从而带动电线移动,使得主动输送轴和从动输送轴夹持电线的另一端;在输送的过程中,通过上限位台阶和下限位台阶限位电线的顶端和底端;因此在输送的过程中,能有效避免电线偏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夹持转向机构的立体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夹持转向机构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夹持转向机构所述主动输送轴部分的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夹持转向机构所述安装部和所述滑块部分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

在下文中,阐述了多种特定细节,以便提供对构成所描述实施例基础的概念的透彻理解。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况下来实践。在其他情况下,没有具体描述众所周知的处理步骤。

请参照图1-3,夹持转向机构,包括安装板1,所述安装板1的一端向上延伸有连接部2,所述连接部2的延伸有安装部3和设置有一滑轨4,所述滑轨4上滑动连接有滑块5;所述安装部3上转动连接有主动输送轴6,所述滑块5上转动连接有从动输送轴7;设置在所述安装板1上的电机8,驱动主动输送轴6旋转;设置在所述连接部2另一侧的气缸9,驱动所述滑块5平移,使所述从动输送轴靠近或远离所述主动输送轴6方向移动;所述从动输送轴7的上端设有上限位台阶70,所述主动输送轴6的上端设有下限位台阶60;所述从动输送轴7往所述主动输送轴6输送物件时,所述上限位台阶70限位物件的顶端,所述下限位台阶60限位物件的底端。夹持机构或者机械手夹持电线的端部放置在主动输送轴6和从动输送轴7之间时,气缸9推动从动输送轴7往主动输送轴6方向移动,使从动输送轴7和主动输送轴6夹持电线,电机8驱动主动输送轴6旋转,从而带动电线移动,使得主动输送轴6和从动输送轴夹持电线的另一端;在输送的过程中,通过上限位台阶70和下限位台阶60限位电线的顶端和底端;因此在输送的过程中,能有效避免电线偏离。

夹持转向机构的另一实施例,其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主动输送轴6的上端设有上限位台阶所述从动输送轴7的上端设有下限位台阶。

进一步,所述电机8的转轴上设有主动带轮80,所述主动输送轴6的下端设有从动带轮81,同步带82连接所述主动带轮80和所述从动带轮81。

进一步,所述滑轨4与所述连接部2滑动连接,所述滑块5固定连接在所述滑轨4上,所述安装部3上设避空所述滑轨4的避空孔位。

进一步,所述气缸9的活塞杆与所述滑轨4的端部之间设置有连接件90。

进一步,所述主动输送轴6和所述从动输送轴7的上端均设有导向部,所述导向部为圆锥形结构。通过导向部,便于电线放入到主动输送轴6与从动输送轴7之间。

进一步,所述夹持转向机构,还包括气动滑台10,所述气动滑台10驱动所述安装板1上下移动。通过气动滑台10推动夹持转向机构整体上下移动,因此便于其夹持和输送电线。

进一步,参照图4,所述安装部3的前、后两侧还设有“l”型的下支撑板30,所述滑块5的前、后两侧还设有“l”型的上限位板50;所述下支撑板30与所述上限位板50之间形成支撑限位间隙。电线在转向输送的过程中,电线穿过支撑限位间隙,下支撑板30对电线起到支撑限位作用,上限位板50对电线起到限位作用,进一步地避免电线上下错位。

电线转向夹持装置,包括所述的夹持转向机构。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做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夹持转向机构,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一端向上延伸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延伸有安装部和设置有一滑轨,所述滑轨上滑动连接有滑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上转动连接有主动输送轴,所述滑块上转动连接有从动输送轴;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的电机,驱动主动输送轴旋转;设置在所述连接部另一侧的气缸,驱动所述滑块平移,使所述从动输送轴靠近或远离所述主动输送轴方向移动;所述从动输送轴的上端设有上限位台阶,所述主动输送轴的上端设有下限位台阶;或者,所述主动输送轴的上端设有上限位台阶,所述从动输送轴的上端设有下限位台阶;所述从动输送轴往所述主动输送轴输送物件时,所述上限位台阶限位物件的顶端,所述下限位台阶限位物件的底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的转轴上设有主动带轮,所述主动输送轴的下端设有从动带轮,同步带连接所述主动带轮和所述从动带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与所述连接部滑动连接,所述滑块固定连接在所述滑轨上,所述安装部上设避空所述滑轨的避空孔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滑轨的端部之间设置有连接件。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夹持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输送轴和所述从动输送轴的上端均设有导向部,所述导向部为圆锥形结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动滑台,所述气动滑台驱动所述安装板上下移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的前、后两侧还设有“l”型的下支撑板,所述滑块的前、后两侧还设有“l”型的上限位板;所述下支撑板与所述上限位板之间形成支撑限位间隙。

8.电线转向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夹持转向机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转向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夹持转向机构,夹持转向机构,包括安装板,安装板的一端向上延伸有连接部,连接部的延伸有安装部和设置有一滑轨,滑轨上滑动连接有滑块;安装部上转动连接有主动输送轴,滑块上转动连接有从动输送轴;设置在所安装板上的电机,驱动主动输送轴旋转;设置在连接部另一侧的气缸,驱动所述滑块平移,使从动输送轴靠近或远离主动输送轴方向移动;从动输送轴的上端设有上限位台阶,主动输送轴的上端设有下限位台阶;或者,主动输送轴的上端设有上限位台阶,从动输送轴的上端设有下限位台阶;从动输送轴往主动输送轴输送物件时,上限位台阶限位物件的顶端,下限位台阶限位物件的底端。

技术研发人员:杨太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银钢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4.26
技术公布日:2020.05.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