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皮带输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48472发布日期:2020-04-28 20:26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平皮带输送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输送结构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平皮带输送结构。



背景技术:

平皮带输送结构广泛应用于家电、电子、电器、机械、烟草、注塑、邮电、印刷、食品、汽车、快递等各行各业,用来输送松散物料或成件物品。

目前,平皮带输送结构一般由平皮带、输送型材以及驱动组件组成,驱动组件驱动平皮带转动,从而带动置于平皮带上方需要输送的物品。

现有技术中,当平皮带输送结构使用过久时,会造成平皮带磨损,为了保证输送效果,这时就需要对平皮带进行更换;但是,输送型材一般都是呈一个整体布置的,这样,在对环形皮带更换时,存在对平皮带安装拆卸不方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平皮带输送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对平皮带安装拆卸不方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平皮带输送结构,包括输送型材、平皮带、驱动机构以及从动机构;所述输送型材呈条状布置;所述输送型材的上部具有输送通道,所述平皮带穿射所述输送通道,并在输送型材上方形成输送面;所述平皮带的一端套设在所述驱动机构上,所述平皮带的另一端套设在所述从动机构上;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输送型材的前端可拆卸连接,所述从动机构与所述输送型材的后端可拆卸连接,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平皮带运转。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主动轮以及电机,所述从动机构包括被动轮,所述主动轮与所述被动轮置于所述输送通道的两端,所述平皮带的一端套设在所述主动轮上,所述平皮带的另一端套设在所述被动轮上,所述平皮带的上表面形成所述输送面;所述电机驱动所述主动轮转动,所述主动轮转动驱动所述平皮带运转,所述平皮带驱动所述被动轮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主动轮的上方封盖有封盖板,所述封盖板的中部具有开口,所述主动轮的上方嵌入所述开口中,且所述主动轮的边缘与所述开口之间具有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主动轮旁布置有第一张紧轮,所述第一张紧轮的高度略低于所述主动轮;所述被动轮旁设置有第二张紧轮,所述第二张紧轮的高度略低于所述被动轮;所述第一张紧轮与所述第二张紧轮布置在所述主动轮与所述被动轮之间,所述第一张紧轮与所述第二张紧轮等高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型材包括第一输送型材与第二输送型材,所述第一输送型材与所述第二输送型材呈平行对立布置,所述第一输送型材的驱动机构内具有第一主动轮,所述第二输送型材的驱动机构内具有第二主动轮,所述电机布置在所述第一输送型材的前端,所述第一输送型材的的前端还设置有传动轴承,沿所述输送型材的宽度方向,第一主动轮与所述第二主动轮分别套设在所述传动轴承的两端,当所述电机驱动所述传动轴承转动时,所述第一主动轮与所述第二主动轮同步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型材的上部形成有凹陷槽,所述凹陷槽朝向所述输送型材的长度方向延伸,并贯穿所述输送型材的前端面与后端面,形成所述输送通道;沿所述输送型材的横向方向,所述输送通道的两个侧壁的顶部分别形成有摩擦盖板上卡条,两个所述摩擦盖板上卡条相向延伸,并呈水平空置布置;所述摩擦盖板上卡条的下方具有摩擦盖板下卡条,所述摩擦盖板上卡条与所述摩擦盖板下卡条呈间隔布置,所述摩擦盖板上卡条与所述摩擦盖板下卡条中间围合形成有卡合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凹陷槽内卡合有摩擦盖板,所述摩擦盖板包括呈条形布置的板体以及固定板,所述板体具有朝上布置的承载面,所述承载面用于承载平皮带;所述承载面上具多条呈均匀布置的收集槽,多条所述收集槽均匀在所述承载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板体具有朝下布置的底端面,所述固定板沿所述板体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固定板的上端与所述板体的底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的下端朝向背离所述底端面方向延伸呈弯折状布置,并卡合在卡合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输送型材的侧壁与第二输送型材的侧壁上均设置有t型槽,所述t型槽内嵌入有t型螺钉,所述第一输送型材与所述第二输送型材之间通过所述t型螺钉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型材的中部具有通孔,所述通孔沿所述输送型材的长度方向延伸布置,并贯穿所述输送型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平皮带输送结构,在输送型材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驱动机构以及从动机构,并且驱动机构和从动机构都是和输送型材卡拆卸连接的,这样,当我们需要更换平皮带时,只需将驱动机构或者从动机构从输送型材上卸下,即可完成对平皮带的装卸,简单便捷,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平皮带输送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平皮带输送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输送型材与主动轮、被动轮以及平皮带配合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输送型材的立体图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输送型材的截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输送型材与摩擦盖板相配合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摩擦盖板的承载面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较佳实施例。

平皮带输送结构,包括输送型材100、平皮带110、驱动机构30以及从动机构40;输送型材100呈条状布置;输送型材100的上部具有输送通道130,平皮带110穿射输送通道130,并在输送型材100上方形成输送面;平皮带110的一端套设在驱动机构30上,平皮带110的另一端套设在从动机构40上;驱动机构30与输送型材100的前端可拆卸连接,从动机构40与输送型材100的后端可拆卸连接,驱动机构30驱动平皮带110运转。

上述提供的平皮带110传输结构,在输送型材10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驱动机构30以及从动机构40,并且驱动机构30和从动机构40都是和输送型材100卡拆卸连接的,这样,当我们需要更换平皮带110时,只需将平皮带110传输结构10两端的驱动机构30或者从动机构40从输送型材100上卸下,即可完成对平皮带110的装卸,简单便捷,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驱动机构30以及从动机构40与输送型材100的可拆卸连接,不仅限于某一种特定的连接方式,可以是螺丝螺母之间的螺纹连接,也可以是卡扣连接。

具体的,在输送型材10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安装孔124,在从动机构40以及驱动机构30上具有固定孔,安装孔124与固定孔对齐布置,安装孔124内具有内螺纹,螺钉依次穿过固定孔以及安装孔124对驱动结构或从动结构实现固定;另外,多个输送型材100之间也可以通过安装孔124相互固定,进而可以组合成多种长度规格的输送型材100,以满足不同使用环境。

驱动机构30包括主动轮81以及电机90,从动机构40包括被动轮84,主动轮81与被动轮84置于输送通道130的两端,平皮带110的一端套设在主动轮81上,平皮带110的另一端套设在被动轮84上,平皮带110的上表面形成输送面;电机90驱动主动轮81转动,主动轮81转动驱动平皮带110运转,平皮带110驱动被动轮84转动,进而实现平皮带110的平稳运转。

在平皮带110输送过程中,平皮带110上的产品难免会掉落一些碎渣或是其它小颗粒,久而久之,堆积在平皮带110上,就会对平皮带110的运转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在主动轮81的上方封盖有封盖板,封盖板的中部具有开口,主动轮81的上方嵌入开口中,且主动轮81的边缘与开口之间具有间隙,这样,当皮带上的碎渣转动到间隙处时,就会从间隙处掉落,从而能有效避免碎渣的堆积。

另外,主动轮81旁布置有第一张紧轮82,第一张紧轮82的高度略低于主动轮81;被动轮84旁设置有第二张紧轮83,第二张紧轮83的高度略低于被动轮84;第一张紧轮82与第二张紧轮83布置在主动轮81与被动轮84之间,第一张紧轮82与第二张紧轮83等高布置,这样,在平皮带110输送过程中,第一张紧轮82以及第二张紧轮83分别从两端抵触平皮带110,进而将平皮带110张紧,输送效果更佳。

输送型材100包括第一输送型材与第二输送型材,第一输送型材与第二输送型材呈平行对立布置,第一输送型材的驱动机构30内具有第一主动轮81,第二输送型材的驱动机构30内具有第二主动轮81,电机90布置在第一输送型材的前端,第一输送型材的的前端还设置有传动轴承80,沿输送型材100的宽度方向,第一主动轮81与第二主动轮81分别套设在传动轴承80的两端,当电机90驱动传动轴承80转动时,第一主动轮81与第二主动轮81同步转动,这样,只需要安装一个电机90,就可以同时驱动两条平皮带110同时进行输送,可以有效节约耗能,降低输送成本。

输送型材100是模块化、标准化的设计,我们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组合拼接,以达到我们的使用要求。

同样的,上述输送型材100也可以是三条、四条输送型材100进行输送,并且整条输送线最大长度可达25米,最大承载250kg,最高输送速度可达20米/min,可堆积输送,进而具有更大的输送效率。

输送型材100的上部形成有凹陷槽,凹陷槽朝向输送型材100的长度方向延伸,并贯穿输送型材100的前端面与后端面,形成输送通道130;沿输送型材100的横向方向,输送通道130的两个侧壁的顶部分别形成有摩擦盖板上卡条120,两个摩擦盖板上卡条120相向延伸,并呈水平空置布置;摩擦盖板上卡条120的下方具有摩擦盖板下卡条122,摩擦盖板上卡条120与摩擦盖板下卡条122呈间隔布置,摩擦盖板上卡条120与摩擦盖板下卡条122中间围合形成有卡合区域121,在传输过程中,平皮带110是置于输送型材100内部的,因此在传输过程中更加安全,同时也能避免外物对平皮带110造成干扰,使平皮带110的传输更加稳定有序。

凹陷槽内卡合有摩擦盖板140,摩擦盖板140包括呈条形布置的板体以及固定板,板体具有朝上布置的承载面,承载面用于承载平皮带110;承载面上具多条呈均匀布置的收集槽,多条收集槽均匀在承载面上,摩擦盖板140可以起到对平皮带110的支撑作用,这样,在平皮带110运转时,摩擦盖板140可以将平皮带110与输送型材100分隔开来,进而不会对输送型材100造成磨损,进而延长输送型材100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收集槽还可以对平皮带110与摩擦盖板140摩擦产生的碎屑或者平皮带110上掉落的碎屑进行收集,进而避免在传输过程中碎屑的干扰。

再者,收集槽包括多条第一收集槽260以及多条第二收集槽261,相邻的两个第一收集槽260之间呈平行间隔布置,相邻的两个第二收集槽261之间呈平行间隔布置;第一收集槽260与第二收集槽261相互交错呈网状布置,这样,收集槽遍布整个承载面,不管碎屑掉落在哪个地方,都可以进行及时有效地收集。

沿承载面的长度方向,承载面的边部分别设有形成有汇集槽263,第一收集槽260的两端分别与汇集槽263汇通,第二收集槽261的两端分别与汇集槽263汇通,这样,掉落在第一收集槽260与第二收集槽261的碎屑可以汇通到汇集槽263内,便于对碎屑进行收集以及清理。

汇集槽263的槽底与第一收集槽260以及第二收集槽261的底部平齐布置,便于碎屑从第一收集槽260以及第二收集槽261中向汇集槽263内转移。

板体具有朝下布置的底端面,固定板沿板体的长度方向布置,固定板的上端与板体的底端面固定连接,固定板的下端朝向背离底端面方向延伸呈弯折状布置,并卡合在卡合区域121,输送型材100内部具有与固定板相契合的形状及结构,可以将固定板牢牢卡合。

第一输送型材的侧壁与第二输送型材的侧壁上均设置有t型槽123,t型槽123内嵌入有t型螺钉128,第一输送型材与第二输送型材之间通过所述t型螺钉128固定连接,同时t型槽123的布置还可以大幅降低输送型材100的重量,方便对平皮带110传输结构的搬运及转移,同时也能减低耗材,进而降低制造成本。

输送型材100的下部的两侧均设有定位孔125,用于对输送型材100进行固定。

另外,输送型材100的中部具有通孔1001,通孔1001沿输送型材100的长度方向延伸布置,并贯穿输送型材100,这样,进一步降低输送型材100的重量,另一方面,通孔1001与安装孔124连通,这样,在进行安装的过程中,通孔1001具有较大的操作空间,因此可以从通孔1001内进行安装操作,可减小在安装过程中受输送型材100的限制,安装更加方便。

电机90为伺服电机,伺服电机是指在伺服系统中控制机械元件运转的发动机,是一种补助马达间接变速装置。可使控制速度,位置精度非常准确,可以将电压信号转化为转矩和转速以驱动控制对象。转子转速受输入信号控制,并能快速反应,在自动控制系统中作执行元件,且具有机电时间常数小、线性度高的优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