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材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51420发布日期:2020-06-26 21:34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一种线材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材输送领域,特别是一种线材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对线材输送时,往往通过一个或两个驱动轮来驱动线材按照即定的速度与张力来输送。但是在实际使用中,往往会因为其中一个或者两个驱动轮的转速过快而使线材被拉得过紧甚至断裂。故如何能及时感知到线材的张紧状态并对驱动轮的转速进行调节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线材输送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一种线材输送装置,用于输送绕材,所述线材输送装置包括一个张力感知模块,分别设置在该张力感知模块两侧的一个主动轮组件,以及一个从动轮,所述张力感知模块包括一个回位装置,一个由该回位装置驱动恢复原位的张力感知曲柄,以及一个设置在该张力感知曲柄一侧并用于感应该张力感知曲柄的位置变化的感应组件,所述张力感知曲柄包括一个与回位装置连接的第一柄,一个与该第一柄成一定角度设置的第二柄,一个与所述第一柄和第二柄固定连接的枢轴,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第二柄上并远离所述枢轴的一端的过线轮,所述感应组件包括一个设置在枢轴上的偏心轮,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枢轴一侧的距离感应器,所述距离感应器用于感应偏心轮与距离感应器之间的距离,所述主动轮组件包括一个主动轮,一个驱动该主动轮转动的驱动电机,以及一个用于接收距离感应器信号以驱动所述驱动电机或回位装置动作的调节模块,所述线材依次绕过所述从动轮、过线轮和主动轮并在所述主动轮的驱动下输送该线材,所述距离感应器感应与偏心轮之间的位置关系以调整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从而调整所述主动轮的转速同时驱动所述回位装置以使张力感知曲柄回到原始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回位装置为弹簧回位油缸或者回位气缸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回位装置与第一柄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柄和第二柄所成的夹角为90度。

进一步地,所述枢轴远离偏心轮的一端连接设有一个轴承。

进一步地,所述主动轮以及从动轮相对水平面的高度高于所述枢轴相对水平面的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柄绕所述枢轴转动的最大角度为30度。

进一步地,所述距离感应器与所述调节模块电气连接。

进一步地,当所述距离感应器与所述偏心轮之间的距离小于设定值时所述调节模块调整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以使主动轮的转速增大。

进一步地,当所述距离感应器与所述偏心轮之间的距离大于设定值时所述调节模块调整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以使主动轮的转速增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线材输送装置设置偏心轮和距离感应器能及时感知张力感知曲柄的位置变化,即当偏心轮和距离感应器的距离小于所述距离感应器的设定值时则通过调节模块接收距离感应器的信号并对主动轮的转速进行调节来降低线材上的张力,同时驱动所述回位装置以使所述张力感知曲柄回归到原位以进行下一次调节,从而能即时且有效地防止线材在输送过程中被拉紧甚至断裂的情况出现。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线材输送装置的正常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线材输送装置上所输送的线材被拉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说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请参考图1和图2,其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线材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线材输送装置用于线材10的输送,并包括一个张力感知模块11,分别设置在所述张力感知模块11两侧的一个主动轮组件12,以及一个从动轮13。所述张力感知模块11、主动轮组件12、以及从动轮13通过所述线材10串联在一起。可以想到的是,所述线材输送装置还包括其他的一些功能模块,如电气连接组件,处理器,安装组件等等,其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习知的技术,在此不再一一详细说明。

所述张力感知模块11包括一个回位装置111,一个与该回位装置111连接的张力感知曲柄112,以及一个设置在该张力感知曲柄112一侧的感应组件113。所述回位装置111可以为弹簧回位油缸或者回位气缸中的任意一种所述弹簧回位油缸或者回位气缸本身应当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习知的技术。所述回位装置111用于使所述张力感知曲柄112的回归至原始位置,即当所述张力感知曲柄112离开初始位置后,所述回位装置111能将该张力感知曲柄112推回到原始位置,这样就能保证整个线材输送装置的正常运作。

所述张力感知曲柄112包括一个与所述回位装置111连接的第一柄1121,一个与该第一柄1121成一定角度固定设置的第二柄1122,以及一个与所述第一柄1121和第二柄1122固定连接的枢轴1123。所述回位装置111与第一柄1121的连接方式可以为铰接或枢接。所述第一柄1121和第二柄1122所成的夹角为90度,90度的夹角能减少力在第一柄1121和第二柄1122上的分散,使得张力感知曲柄112的结构稳定性更强。所述张力感知曲柄112还包括一个过线轮1124,过线轮1124使张力感知曲柄112与线材10的输送,张力的调节完美的契合起来。

所述感应组件113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枢轴1123上的偏心轮1131,以及一个设置在枢轴1123一侧的距离感应器1132,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枢轴1123远离偏心轮1131的一端的轴承(图未示)。所述轴承具体为滚珠轴承,滚珠轴承的设置能使得枢轴1123在转动时,轴承座不发生转动,滚珠轴承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习知的技术,故在此不再赘述。所述偏心轮1131本身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应当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习知的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在本实施例中,偏心轮1131的中心不在旋转点上,故偏心轮1131在随所述枢轴1123转动时,所述偏心轮1131与距离感应器1132之间的距离会发生变化。这种距离的变化可以被距离感应器1132感知,从而使所述距离感应器1132输出驱动信号。所述距离感应器1132可以预先设定的一个设定值,当所述偏心轮1131与该距离感应器1132之间距离小于该设定值时,所述距离感应器1132便输出一个控制信号给下述的调节模块123。至于距离感应器1132设定设定值的功能与方法,其本身应当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因为其是距离感应器1132本身自有的功能。所述枢轴1123转动的角度由回位装置111和所述张力感知曲柄112的安装方式及结构等决定,本实施方式中,与所述枢轴1123连接的第一柄1121由回位装置111驱动,绕所述枢轴1123转动的角度最大为30度。可以想到的是,不同的安装方式,结构,第一柄1121绕枢轴1123转动的最大角度可以为其他任何一个合理值。

所述主动轮组件12包括一个主动轮121,一个驱动该主动轮121旋转的驱动电机122,以及一个用于接收距离感应器1132的输出信号以控制所述驱动电机122与回位装置111的调节模块123。所述调节模块123与所述距离感应器1132、所述回位装置111、以及所述驱动电机122电气连接。所述调节模块123可以为plc、单片机等具有接收传感器信号、处理信号、以及输出控制信号的器件,其本身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习知的技术,在此不再赘述。至于该调节模块123所输出的何种控制信号,其可以由计算机程序语言来编程控制,而计算机程序语言应当为一种现有技术,只要知道本实用新型的思想,本领域技术人员就应当可以编制出执行上述控制信号的程序。

在工作时,所述线材10依次绕过所述从动轮13、过线轮1124和主动轮121,如图1所述,其为线材输送装置正常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当线材10在输送的过程中被拉紧时,即此时主动轮121的转速过快,张力感知曲柄112处于图2的线材被拉紧的状态,此时,偏心轮1131与距离感应器1132的距离发生变化,需要说明的是,偏心轮1131与距离感应器1132之间的距离变大或变小其由偏心轮1131和距离感应器1132的位置关系有关,本实施例中,由于其位置设置关系,当线材10被拉伸时,偏心轮1131与距离感应器1132的距离变大,此时,距离感应器1132传递信号给调节模块123,调节模块123调节驱动电机122调慢主动轮121的转速,并控制回位装置111将张力感知曲柄112推回正常状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线材输送装置设置偏心轮和距离感应器能及时感知张力感知曲柄的位置变化,即当偏心轮和距离感应器的距离小于所述距离感应器的设定值时则通过调节模块接收距离感应器的信号并对主动轮的转速进行调节来降低线材上的张力,同时驱动所述回位装置以使所述张力感知曲柄回归到原位以进行下一次调节,从而能即时且有效地防止线材在输送过程中被拉紧甚至断裂的情况出现。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精神内的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都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