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偏机构及带纠偏功能的储片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33532发布日期:2020-06-02 19:13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纠偏机构及带纠偏功能的储片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属于纠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纠偏机构及带纠偏功能的储片机构。



背景技术:

卷绕机通常包括放卷机构和收卷机构。基材在送料及卷绕过程中,如果相对于设定的基准位发生偏移,将会导致最终的成品外观及性能到不到制定的要求。

为了纠正极片的偏移,现有卷绕机通常在极片的行走路径上设置纠偏机构,但是现有的纠偏机构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一种纠偏机构及带纠偏功能的储片机构,以解决现有的纠偏机构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纠偏机构,纠偏机构包括:固定板;转动板,与所述固定板转动设置;导向辊组件,安装于所述转动板,并位于所述转动板背离所述固定板一侧,用于传导基材;推杆,抵设于所述转动板,并位于所述转动板朝向固定板一侧;驱动组件,驱动所述推杆推动所述转动板相对于所述固定板转动,带动所述导向辊组件摆动,以对所述基材进行纠偏。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弹性件,位于所述固定板和所述转动板之间,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固定板和所述转动板,以带动所述转动板抵设于所述推杆;第一驱动件,驱动端连接所述推杆,驱动所述推杆移动,以推动所述转动板转动。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所述弹性件为拉簧,所述拉簧一端连接于所述固定板、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转动板。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所述推杆抵设于所述转动板一端连接有滚轮。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所述转动板朝向所述固定板一侧固定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表面开有凹槽,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滚轮,转动连接于所述推杆一端,且所述滚轮与所述凹槽滚动连接;第一驱动件,驱动端连接所述推杆,驱动所述推杆往复移动,以带动所述转动板来回转动。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丝杆,平行于所述推杆设置;传动螺母,螺纹连接于所述丝杆,并连接于所述推杆;动力件,驱动所述丝杆转动,并带动所述传动螺母沿所述丝杆长度方向移动。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所述固定板上安装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基材的偏移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带纠偏功能的储片机构,所述储片机构包括上述任意一种纠偏机构。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所述导向辊组件包括:移动板,滑动设置于所述转动板上;第一导向辊组,固定设置所述转动板,且位于所述移动板移动路径的一端;第二导向辊组,设置于所述移动板上,随所述移动板往复移动,以靠近或者远离所述第一导向辊组;其中,所述基材交替缠绕于所述第一导向辊组和所述第二导向辊组。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导向辊组和/或所述第二导向辊组包括若干导向辊,所述导向辊表面包覆有摩擦系数高的材料。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通过驱动组件驱动推杆推动转动板相对于固定板转动,即可带动导向辊组件摆动,进而对基材进行纠偏,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且对纠偏过程易于控制。另外,本申请的纠偏机构占用空间小,应用于卷绕机,可使卷绕机更加紧凑,能获得更稳定的纠偏效果,提升电芯制造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申请的纠偏机构的一实施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的纠偏机构的一实施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的纠偏机构的另一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的纠偏机构的另一实施例的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的储片机构的一实施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2,图1是本申请的纠偏机构的一实施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的纠偏机构的一实施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纠偏机构100,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固定板110、转动板120、导向辊组件130、推杆140及驱动组件150。其中,转动板120与固定板110转动设置;导向辊组件130安装于转动板120,并位于转动板120背离固定板110一侧,用于传导基材;推杆140抵设于转动板120,并位于转动板120朝向固定板110一侧;驱动组件150驱动推杆140推动转动板120相对于固定板110转动,带动导向辊组件130摆动,以对基材进行纠偏。

通过驱动组件150驱动推杆140推动转动板120相对于固定板110转动,即可带动导向辊组件130摆动,进而对基材进行纠偏,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且对纠偏过程易于控制。另外,本申请的纠偏机构100占用空间小,应用于卷绕机,可使卷绕机更加紧凑,能获得更稳定的纠偏效果,提升电芯制造质量。

具体地,如图1所示,固定板110上竖直间隔设置有两个支座112,两个支座112上转动安装有转轴113,转轴113上固定设置有连接块114,连接块114与转动板120固定连接,从而转动板120通过转轴113转动连接于固定板110。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驱动组件150包括弹性件151和第一驱动件152。第一驱动件152的驱动端连接推杆140,驱动推杆140移动,以推动转动板120转动;弹性件151位于固定板110和转动板120之间,弹性件151的两端分别连接固定板110和转动板120,以带动转动板120抵设于推杆140。在第一工作状态下,第一驱动件152驱动推杆140推动转动板120,转动板120相对于固定板110转动,转动板120和固定板110间的夹角增大,导向辊组件130朝向第一方向摆动,进而对基材进行纠偏,并且弹性件151驱动转动板120抵紧于推杆140上,避免转动板120发生晃动造成导向辊组件130发生偏移;在第二工作状态下,第一驱动件152驱动推杆140收回,弹性件151驱动转动板120相对于固定板110转动,转动板120与固定板110间的夹角减小,且转动板120抵紧于推杆140上,从而转动板120朝向固定板110转动,导向辊组件130朝向第二方向摆动,进而对基材进行纠偏。通过第一驱动件152驱动推杆140,并和弹性件151配合,可驱动转动板120来回转动,进而带动导向辊组件130摆动对基材进行纠偏。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弹性件151为拉簧,拉簧一端连接固定板110、另一端连接于转动板120,拉簧拉动转动板120朝向固定板110转动。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推杆140抵设于转动板120一端连接有滚轮121,滚轮121滚动抵设于转动板120朝向固定板110一侧,推杆140通过滚轮121抵设于转动板120,从而减小推杆140与转动板120间的摩擦力,并且减少推杆140和转动板120的磨损,提高了结构的使用寿命。

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图3是本申请的纠偏机构的另一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的纠偏机构的另一实施例的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仅示意了推杆140和转动板120之间的部分结构,其余部分可参考图1。驱动组件150可以不包括弹性件151,仅包括第一驱动件152,具体地,转动板120朝向固定板110一侧固定设置有安装板122,安装板122表面开有凹槽1221,驱动组件150包括滚轮121,设置于推杆140一端,且滚轮121与凹槽1221滚动连接,第一驱动件152的驱动端连接推杆140,驱动推杆140往复移动,以带动转动板120来回转动,进而带动导向辊组件130摆动对基材进行纠偏。由于滚轮121位于凹槽1221内,驱动组件150可带动转动板120来回摆动,且驱动组件150驱动停止时,推杆140和转动板120可保持相对固定。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驱动件152包括丝杆1521、传动螺母1522和动力件1523,丝杆1521平行于推杆140设置,传动螺母1522螺纹连接于丝杆1521,并连接于推杆140,动力件1523驱动丝杆1521转动,并带动传动螺母1522沿丝杆1521长度方向移动,从而传动螺母1522带动推杆140移动。推杆140可以直接连接于传动螺母1522,或者推杆140和传动螺母1522可以通过连接板1524间接连接。

其中,传动螺母1522保持沿丝杆1521长度方向移动,而不随丝杆1521自转,具体地,推杆140与固定板110滑动连接,从而推杆140保持沿其长度方向移动,进而传动螺母1522保持沿丝杆1521长度方向移动;或者,动力件1523通过支架1525连接于固定板110,推杆140与支架1525滑动连接,从而推杆140保持沿其长度方向移动,进而传动螺母1522保持沿丝杆1521长度方向移动,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有其他限制传动螺母1522随丝杆1521自转的方式,此处不作限定。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动力件1523可以是伺服电机、步进电机或者其他可驱动丝杆1521自转的机构,优选为伺服电机。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驱动件152还可以是电缸或者其他驱动推杆140直线运动的驱动件,此处不作限定。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固定板110上安装有传感器111,传感器111用于检测基材的偏移量,即可以检测基材边缘或者中心线的位置,从而检测基材是否发生偏移。当传感器111检测到基材偏移后,驱动组件150驱动推杆140伸出或者缩回,从而带动转动板120转动,进而带动导向辊组件130摆动,导向辊组件130上的基材也随导向辊组件130摆动,即可纠偏基材位置。驱动组件150可根据传感器111检测到的基材的偏移量,控制驱动推杆140移动的量,进而控制导向辊组件130摆动的纠偏量。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导向辊组件130包括若干导向辊134,导向辊134用于传导基材,导向辊134为包胶辊,即导向辊134的外表面覆有摩擦系数高的材料,具体地,可以为聚氨酯材料,从而导向辊134外表面具有较大的摩擦力,可更好的传导基材,防止基材打滑。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场景中,当传感器111检测到基材偏移后,驱动组件150驱动推杆140伸出或者缩回,以驱动转动板120相对于固定板110转动,弹性件151驱动转动板120相对于固定板110转动,从而转动板120抵紧于推杆140上,避免转动板120发生晃动造成导向辊组件130发生摆动。通过转动板120转动带动导向辊组件130摆动,导向辊组件130上的基材也随导向辊组件130摆动,即可纠偏基材位置。

请参阅图5,图5是本申请的储片机构的一实施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带纠偏功能的储片机构200,如图4所示,储片机构200包括上述任意一种纠偏机构100。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储片机构200的导向辊组件130包括移动板131、第一导向辊组132和第二导向辊组133。移动板131滑动设置于转动板120上;第一导向辊组132固定设置于转动板120,且位于移动板131移动路径的一端;第二导向辊组133设置于移动板131上,且随移动板131往复移动,以靠近或远离第一导向辊组132,其中,基材交替缠绕于第一导向辊组132和第二导向辊组133,第一导向辊组132和第二导向辊组133间的基材为基材储存量,所以当移动板131带动第二导向辊组133靠近或远离第一导向辊组132时,第一导向辊组132和第二导向辊组133间的基材储存量随之减少或者增加。本申请的储片机构200不仅具有储片功能,还能实现纠偏,且布局占用空间小,并且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第一导向辊组132和/或第二导向辊组133包括若干导向辊134,导向辊134为包胶辊,即导向辊134的外表面覆有摩擦系数高的材料,具体地,可以为聚氨酯材料,从而导向辊134外表面具有较大的摩擦力,可更好的传导基材,防止基材打滑。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