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放线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67576发布日期:2020-04-21 17:45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一种放线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施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放线架。



背景技术:

在输电线路架设及维修的过程中,常常需要用到放线架,但现有的放线架,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着移动不便、稳定性较差的缺陷。

公告号为cn207209562u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立式线缆盘放线架,它包括底座支撑钢管,所述底座支撑钢管的顶部固定有支撑底板,所述支撑底板的顶部中心固定有中轴钢管,在支撑底板上固定有推力球轴承组件,所述推力球轴承组件通过两组对称布置的挡板限位固定在支撑底板上,所述推力球轴承组件的顶部放置有上承重板,所述上承重板的顶部放置有锥形散线套件,所述锥形散线套件上可选择的安装有承载圆盘。此放线架通过在原有的放线架基础上进行改进,在提保证了放线架正常工作的同时,延长了使用寿命,而且有效的降低了对线缆的浪费。然而,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的过程中,却存在着移动不便的缺陷,此外,若是不小心或因发生意外而致使整个装置发生侧翻,便会极易导致线缆盘从有中轴钢管上脱落,而不是将这个装置重新扶起就可以继续使用了,而是必须将线缆盘重新安装在中轴钢管上才可以。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放线架,不仅能够不能够方便地进行移动,且具有良好的稳固性,而且还能克服装置发生侧翻后致使线缆盘脱离掉落的缺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放线架,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上的若干个放线模块,所述单个放线模块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的第一轴杆、通过第一轴承与第一轴杆的下端转动连接且用于放置线缆盘的承载托盘、设置在第一轴杆下端的限位单元和设置在底座侧端的移动单元;

所述移动单元包括分别设置在底座侧端的连接杆、设置在连接杆底部且设置有轮刹的万向轮和设置在底座上的推杆,所述底座的侧端与连接杆通过固定单元进行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来对第一轴杆的下端进行固定的固定筒。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单元包括与第一轴杆下端通过第二轴承转动连接的l型的限位横杆、与限位横杆套合连接的限位竖杆、设置在限位横杆与限位竖杆连接处的若干个拧紧螺栓、设置在限位竖杆上端用于供线缆通过的通孔和竖向设置在限位竖杆顶部的第一限位螺栓。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单元包括与第一轴杆下端套合连接的第一限位杆、与第一限位杆远离第一轴杆的一端相连接的第二限位杆、横向设置在第二限位杆上端的第二限位螺栓和设置在第二限位螺栓靠近第一轴杆一端的限位压板,第一限位杆远离轴杆的一端与第二限位杆的下端套合连接,第一限位杆与第二限位杆的连接处通过螺栓和螺母进行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侧端与连接杆的腰部设置有至少两对彼此相适应的连接孔,连接螺栓依次贯穿上述连接孔从而将连接杆与底座连接到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上端还设置有防护单元。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单元包括与第一轴杆的上端相连接的防护套、横向设置在防护套侧端的防护杆。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下端还设置有稳固单元。

进一步的,所述单个稳固单元包括与底座相连接的第二轴杆、与第二轴杆相转动连接的稳固支板。

进一步的,所述稳固单元还包括设置在底座侧端与稳固支板侧端的若干对固定套、贯穿固定套从而对底座与稳固支板进行固定的固定插杆、设置在稳固支板侧端的把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第一,在放线的过程中,若是需要中途停止放线,又要避免线缆发生松散从而致使线缆变得杂乱甚至缠绕在一起,便可以通过限位单元来对线缆进行固定。

第二,传统的放线架,在使用的过程中若想进行移动,便只能通过抬动的方式,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却可以通过移动单元,采用推动的方式实现位置的转移,从而使得整个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的移动更加方便、省时、省力。

第三,由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稳固单元具备打开、收纳的灵活特性,故而不仅可以用于增强整个装置的平衡稳固性,还可以方便地进行收纳,从而降低所需的占用空间,以此来为运输提供便捷性。

第四,由于第一轴杆的上端设置了防护单元,故而,即便整个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生了侧翻,但在防护单元的阻碍作用下,也不会使得线缆盘从第一轴杆上掉落,从而避免重新安装线缆盘的麻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固定套和固定插杆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底座上的固定套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稳固支板上的固定套和把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底座和稳固支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的进行放线的过程中移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的进行移动的过程中移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方式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清楚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

实施例一

如图1、2、3、4、5、6、7所示,一种放线架,包括底座1和设置在底座上的若干个放线模块,所述单个放线模块包括设置在底座1上的第一轴杆2、通过第一轴承3与第一轴杆2的下端转动连接且用于放置线缆盘4的承载托盘5、设置在第一轴杆2下端的限位单元和设置在底座1侧端的移动单元;

所述移动单元包括分别设置在底座1侧端的连接杆6、设置在连接杆6底部且设置有轮刹的万向轮7和设置在底座1上的推杆8,所述底座1的侧端与连接杆6通过固定单元进行固定。

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用来对第一轴杆2的下端进行固定的固定筒9,所述第一轴杆2的下端与固定筒9螺纹连接。

所述限位单元包括与第一轴杆2下端通过第二轴承10转动连接的l型的限位横杆11、与限位横杆11套合连接的限位竖杆12、设置在限位横杆11与限位竖杆12连接处的若干个拧紧螺栓13、设置在限位竖杆12上端用于供线缆14通过的通孔15和竖向设置在限位竖杆12顶部的第一限位螺栓16。

所述底座1的侧端与连接杆6的腰部设置有两对彼此相适应的连接孔17,两个连接螺栓18分别依次贯穿上述连接孔17从而将连接杆6与底座1连接到一起,所述连接螺栓18与连接孔17螺纹连接。

所述底座1的上端还设置有防护单元。

所述防护单元包括与第一轴杆2的上端相连接的防护套19、横向设置在防护套19侧端的防护杆20。

所述防护套19与第一轴杆2的顶部螺纹连接,所述防护杆20与防护套19螺纹连接。

所述底座1的下端还设置有稳固单元。

所述单个稳固单元包括与底座1相连接的第二轴杆21、与第二轴杆21相转动连接的稳固支板22。

所述稳固单元还包括设置在底座1侧端与稳固支板22侧端的若干对固定套23、贯穿固定套23从而对底座1与稳固支板22进行固定的固定插杆24、设置在稳固支板22侧端的把手25。

具体的,使用的过程中,先将底座1放置到地面上,将连接杆6倒置,即令连接杆6上设置有万向轮7的一端朝上,且令连接杆6上的连接孔17与底座侧端的连接孔17对齐,然后通过连接螺栓18依次贯穿设置在连接杆6上的连接孔17和设置在底座侧端的连接孔17,进而将连接杆6固定在底座1的侧端,从而使得底座1能够直接与地面相接触;

接着,取下固定插杆24,使得稳固支板22与底座1发生分离,然后借助于推杆8使得底座1被抬起或翘起,进而拉动把手25,使得稳固支板22绕着第二轴杆21发生旋转,从而使得稳固支板22与底座1呈现出交叉的姿态,从而提高整个装置的稳固性,稳固支板的中间轴线22与底座1的中线轴线之间的夹角大小应根据线缆14的放线方向具体调节,而非单一固定;

随即,令第一轴杆2的下端与固定筒9螺纹连接,从而实现第一轴杆2与底座1的间接连接,将线缆盘4从上至下套在第一轴杆2上,并通过承载托盘5对线缆盘4进行托载;

然后,令防护套19与第一轴杆2的上端螺纹连接,令防护杆20与防护套的侧端螺纹连接;

接着,令限位竖杆12的下端与限位横杆11远离第一轴杆2的一端套合连接,并通过拧紧螺栓13对限位竖杆12与限位横杆11的连接处进行固定,之后,向上拧动第一限位螺栓16,使得通孔15的孔径大小足够线缆14从其间顺畅地通过;

在放线的过程中,若是需要中途暂停放线,但又想避免线缆14因失去束缚而变得松散,此时,便可向下拧动第一限位螺栓16,使得线缆14无法在通孔15中发生移动,从而避免线缆盘4上的线缆变得松散甚至变得纷乱嘈杂。

在本装置的使用过程中,若是需要进行整体的移动,只需先将稳固支板22收纳进底座1中,并通过固定插杆24将稳固支板22与底座1固定到一起,再取下连接螺栓18,将连接杆6再次水平旋转一百八十度,即令连接杆6上设置有万向轮7的一端朝下,并令万向轮7与地面直接接触,然后重新插上连接螺栓18,令底座1脱离地面,然后推动推杆8,使得装置开始移动。

实施例二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限位单元包括与第一轴杆2下端套合连接的第一限位杆26、与第一限位杆26远离第一轴杆2的一端相连接的第二限位杆27、横向设置在第二限位杆27上端的第二限位螺栓28和设置在第二限位螺栓28靠近第一轴杆2一端的限位压板29,第一限位杆26远离第一轴杆2的一端与第二限位杆27的下端套合连接,第一限位杆26与第二限位杆27的连接处通过螺栓和螺母进行固定。

在放线的过程中,若是需要中途暂停放线,只需横向拧动第二限位螺栓28,使得限位压板29向着靠近线缆盘4的方向移动,并在此时调节一下线缆14的位置,使得线缆14的高度与第二限位螺栓28的高度相适应,之后,继续拧动第二限位螺栓28,令限位压板29与线缆14紧密贴合,进而将线缆14压在线缆盘4上,从而避免线缆14发生松散甚至变得杂乱无章。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