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狭小空间超大口径管道运输专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72092发布日期:2020-09-18 19:43阅读:80来源:国知局
一种狭小空间超大口径管道运输专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属于狭小空间管道运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狭小空间超大口径管道运输专用装置。



背景技术:

在火力发电厂正常投入运行以后,所有设备、管道等配套设施已竣工安装到位,因此施工空间较小,不便于进行超大口径管道的移动。在检修工作中如果要进行大口径管道更换施工由于空间较狭小造成管道水平和垂直移动将会极其困难。

在以往的施工中,通常是将妨碍管道移动空间范围内的设备进行拆除,使用两台液压装置或者底部铺设铁板配套圆形钢管作为滚动轮进行移动。由于大口径管道每米重量高达到0.7吨,配管一般不低于7米,因此每根管道重量达到5吨重而且长度较长,采用传统运输方法费时费力,如果运输不当会造成管道倾倒、损坏设备、人员挤伤等危险。

发明人发现,目前在狭小空间移动管道的方式存在以下缺点:

1.使用两台手动液压装置,手动液压装置尺寸较小,运输大口径管道时候时只能卧式放置,两台液压装置分别放在管道前后两侧,运输时需要一人牵引,多人辅助,防倾倒、防液压装置上翘翻装置。现场施工空间较小,在液压小装置需要转弯时候俩台液压装置前后不协调非常容易造成下装置倾斜管道脱落。且在运输过程中,推拉液压装置的人员耗费体力较大。

2.使用底部铺设底板,配合圆形钢管时,可以将管道水平放置,但是在管道前进过程中如果钢管排放和使用不协调也容易造成管道滑落地面,同时在需要转弯移动时候非常困难。

3.由于管道较长在管道需要从其中一侧竖立起来时候,以上两种方案更难操作而且极易造成管道倾斜、发生人员挤伤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狭小空间超大口径管道运输专用装置;实现了狭小空间内超大口径管道连续不间断的平移和垂直运输的需要,避免二次倒运提高了劳动效率,节省了人力,提高了管道运输安全性。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狭小空间超大口径管道运输专用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狭小空间超大口径管道运输专用装置,包括承载移动装置和支撑移动装置,所述承载移动装置底部设置于轨道上,所述承载移动装置和支撑移动装置之间间隔设定距离,支撑移动装置设置于承载移动装置运载方向的后方,且支撑移动装置沿承载移动装置的运载方向进行移动;

所述承载移动装置包括第一承力底板,所述第一承力底板底部设置多个万向轮,第一承力底板顶部设置多个支撑侧板,支撑侧板顶部设置有可更换的管道支撑板以调节管道支撑板的弧度,管道支撑板与支撑侧板可拆卸连接。

本公开的管道运输专用装置的工作原理是:

承载移动装置对管道起主要承载作用,支撑移动装置辅助支撑管道;运输大口径管道时,将管道放置于承载移动装置上,并支撑于支撑移动装置,承载移动装置沿轨道行走,支撑移动装置沿承载移动装置的运载方向随之移动,完成对大口径管道的运输;

在大口径管道倾斜起吊时,吊装大口径管道一侧,支撑移动装置支撑大口径管道另一侧,支撑移动装置随着管道的提升进行移动,直至管道完全起吊脱离地面。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管道支撑板呈弧形,多个支撑侧板顶部的管道支撑板同轴设置。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管道支撑板的轴向与承载移动装置的运载方向同向。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多个所述万向轮成对设置于第一承力底板底部两侧。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位于所述第一承力底板后部的一对万向轮之间连接有万向轮固定杆以限制万向轮转向。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承力底板前端与导向牵引装置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轨道设置双排,双排轨道并列设置,且双排轨道之间间距与一对万向轮之间的间距相等。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轨道由多个轨道块拼接连接而成。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移动装置包括第二承力底板,第二承力底板底部设置多个导向轮,所述第二承力底板顶部设置承力板,所述承力板安设有支撑板。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板呈弧形。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承力板顶部设置凹槽,支撑板设置于凹槽内。

本公开的有益效果为:

1、本公开的管道运输装置,设置承载移动装置和支撑移动装置相配合,二者同时使用,承载移动装置主要承载大口径管道,支撑移动装置对管道进行支撑,二者协调配合进行超长度管道运输。

2、本公开的管道运输装置,承载移动装置的支撑板可适应不同直径的大口径管道,且其具有导向牵引作用,装置结构设计承重合理,安装固定牢固可靠。

3、本公开的管道运输装置,支撑移动装置在管道单侧起吊过程中,随着管道的起吊匀速移动起到辅助保护作用。

4、本公开的管道运输装置,结构简单,牢固可靠、使用方便,能够长期多次使用,维护成本低。

5、本公开的管道运输装置,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6、本公开的管道运输装置,减少了管道运输、起吊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提高了安全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图1为承载移动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侧视图;

图4为支撑移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承力底板,2、支撑侧板,3、钢丝绳挂耳,4、重型万向轮,5、导向牵引装置,6、管道支撑板,7、万向轮固定杆,8、第二承力底板,9、导向轮,10、承力板,11、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为了方便叙述,本公开中如果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公开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正如背景技术所介绍的,发明人发现,现有移动大口径管道的方式操作困难而且极易造成管道倾斜、发生人员挤伤安全事故,为了解决如上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狭小空间超大口径管道运输专用装置。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狭小空间超大口径管道运输专用装置,包括承载移动装置和支撑移动装置,所述承载移动装置底部设置于轨道上,所述承载移动装置和支撑移动装置之间间隔设定距离,支撑移动装置设置于承载移动装置运载方向的后方,且支撑移动装置沿承载移动装置的运载方向进行移动;

所述承载移动装置包括第一承力底板,所述第一承力底板底部设置多个万向轮,第一承力底板顶部设置多个支撑侧板,支撑侧板顶部设置有可更换的管道支撑板以调节管道支撑板的弧度,管道支撑板与支撑侧板可拆卸连接。

实施例1

下面结合附图1-附图4对本实施例公开的管道运输装置做进一步的说明;

狭小空间超大口径管道运输专用装置,包括承载移动装置和支撑移动装置,承载移动装置底部设置于轨道上,承载移动装置和支撑移动装置之间间隔设定距离,支撑移动装置设置于承载移动装置运载方向的后方,且支撑移动装置沿承载移动装置的运载方向进行移动。

如图1所示,承载移动装置主要承载管道重量,其包括第一承力底板1,第一承力底板1底部设置多个万向轮,万向轮采用重型万向轮4,本实施例中在第一承力底板1底部分别设置4个重型万向轮4,4个重型万向轮4成对设置于第一承力底板1底部两侧,如图2所示,位于第一承力底板1后部的一对重型万向轮4之间连接有万向轮固定杆7以限制万向轮转向。万向轮固定杆7可采用φ12mm钢管,可阻挡重型万向轮4左右转向,此为采用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第一承力底板1底部前侧两个重型万向轮起左右导向作用。

第一承力底板1前端设置钢丝绳挂耳3,钢丝绳挂耳3与导向牵引装置5连接,由导向牵引装置5带动承载移动装置移动,保证承载移动装置从容转向。

如图1、图3所示,第一承力底板1顶部设置多个支撑侧板2,支撑侧板2顶部设置有可更换的管道支撑板6以调节管道支撑板6的弧度,管道支撑板6与支撑侧板2可拆卸连接。通过更换不同弧度的管道支撑板6,根据管道直径的大小调节弧度,可适应不同直径的大口径管道运输,防止管道运输中发生晃动,提高系统装置安全性。

管道支撑板6呈弧形,多个支撑侧板2顶部的管道支撑板6同轴设置。管道支撑板6的轴向与承载移动装置的运载方向同向。运载管道时,将大口径管道放置于管道支撑板6上,通过承载移动装置移动进而运输大口径管道。

承载移动装置第一承力底板1、支撑侧板2由#20工字钢焊接组成,承力范围10±0.5t,大口径管道重量约为0.7t/m,一般为7-10m,能够满足运输要求。

本实施例中,轨道由多个轨道块拼接连接而成,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铺设,保证管道运输时能够顺利转弯。轨道设置双排,双排轨道并列设置,且双排轨道之间间距与一对万向轮之间的间距相等。双排轨道主要起安全防护作用,通过预先布置好双排轨道,使承载移动装置能够按照设计好的路线进行移动,防止狭小空间内管道移动时碰到现场其他设备。

管道运输前,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提前设计管道运输路线,铺置好双排轨道,提高运输效率。轨道间距与承载移动装置横向重型万向轮间距相同,保证承载移动装置4只重型万向轮能够卡在轨道中,确保管道运输过程中的安全、稳定性。

如图4所示,支撑移动装置对管道进行辅助支撑,辅助承载移动装置进行运输,在超长管道运输过程中保证不发生前后翘头现象,同时具体在管道需要倾斜起吊时候在管道另外一侧起保护作用;其包括第二承力底板8,第二承力底板8底部设置多个导向轮9,第二承力底板8顶部设置承力板10,承力板10安设有支撑板11。支撑板11呈弧形,以更好的与大口径管道配合。

承力板10顶部设置凹槽,支撑板11设置于凹槽内,承力板10对应于凹槽两侧形成凸起挡块,在大口径管道运输时,大口径管道置于凹槽内支撑板11上,运输过程更为安全。

在运输至指定位置,大口径管道倾斜起吊过程中,支撑移动装置可作为底部支撑,随管道提升,向前移动,直至管道完全起吊,脱离地面,对大口径管道起到辅助防护作用。

本公开的管道运输专用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是:

承载移动装置对大口径管道起主要承载作用,支撑移动装置辅助支撑大口径管道;运输大口径管道时,将大口径管道放置于承载移动装置上,多个管道支撑板6将大口径管道进行支撑,同时支撑移动装置也对大口径管道辅助支撑,承载移动装置沿轨道行走,支撑移动装置沿承载移动装置的运载方向随之移动,完成对大口径管道的运输;

在大口径管道倾斜起吊时,吊装大口径管道一侧,支撑移动装置支撑大口径管道另一侧,支撑移动装置随着管道的提升进行移动,直至管道完全起吊脱离地面。

使用本公开的运输装置,在小空间内运输大口径管道时没有倾倒的危险,可以顺利的转弯,直接运输到指定的位置而且可以单侧垂直起吊时候进行辅助保护。在运输过程中,操作运输装置的人员也不会耗费太多的体力,能够有效提升工作效率。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公开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以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