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式青梅下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73298发布日期:2020-06-05 19:17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一种旋转式青梅下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林果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旋转式青梅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如今的人们越来越注重食品的品质,因此对于食品的检测分选显得尤为重要。青梅作为一种含有氨基酸、柠檬酸、丙酮酸等多种具有营养和保健功效物质的林果,对其进行精深加工成为青梅企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因为需要对青梅进行逐一检测,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实现逐一下料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旋转式青梅下料装置,本旋转式青梅下料装置能够实现青梅的逐一下料,方便后续的青梅品质的逐一检测以及分选。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旋转式青梅下料装置,包括下料模块,所述下料模块包括装料箱、圆形的下料转盘和电机;

所述装料箱的中部设有用于放置下料转盘的圆形凹槽,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凹槽中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下料转盘的中部连接且电机用于驱动下料转盘在装料箱的凹槽内旋转;

所述下料转盘上表面等角度均匀分布有多列下料孔以及等角度均匀分布有多个凸起一,每列下料孔沿下料转盘的径向分布,每相邻两列下料孔之间均设有凸起一,所述凸起一的上表面与下料转盘表面呈一定角度设置;

所述装料箱的四周等角度开设有多个与凹槽连通的出料口,每个出料口的内部沿着径向对称分布两个四分之一圆柱且两个四分之一圆柱之间形成有凹陷的出料通道,所述出料通道靠近凹槽中部的一端高于靠近出料口的一端,所述出料通道与出料口连通,四分之一圆柱和出料通道均位于凹槽内。

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下料转盘的中部还设有凸起二,所述凸起二的四周与下料转盘上表面呈钝角设置,所述下料孔和凸起一均位于凸起二的外侧。

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凸起一的上表面为倒v型,凸起一的上表面与下料转盘表面呈钝角设置。

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下料转盘上表面等角度均匀分布有4列下料孔以及等角度均匀分布有4个凸起一,每列下料孔有3个。

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装料箱的四周等角度开设有3个与凹槽连通的出料口。

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每个所述出料口的外侧均设有与其连通的滑槽,所述滑槽位于装料箱上。

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还包括下料传送带,所述下料传送带的数量与滑槽的数量相同,且每个滑槽均通向一个下料传送带。

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下料传送带的表面设有若干个栅格。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本技术装置可以实现青梅的逐一下料,能够使得每颗青梅在传送带上的位置相对固定,方便后续的青梅品质的逐一检测与分选。

(2)本技术的出料口内部沿着径向对称分布两个四分之一圆柱,可以保证每次只有下料孔在出料通道正上方的时候才有3颗青梅落下并从出料口滚出,当有青梅被卡在下料孔和四分之一圆柱之间时,下料转盘转动,此时青梅会被圆柱的弧面顶到下料转盘的表面,有效防止青梅被卡在进料口从而对青梅造成二次破坏。

(3)本技术的下料转盘上等角度均布的4列共12个下料孔,同一时间内只有一列3个下料孔会有青梅落下,且从出料口是按先后顺序滚出的,因此可以分别落在下料传送带上三个不同的栅格中,实现了青梅的逐一下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施例下料模块的爆炸图。

图4为本实施例下料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a)为本实施例下料转盘的俯视图。

图5(b)为本实施例下料转盘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施例装料箱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图1至图6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出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旋转式青梅下料装置,包括下料模块2和下料传送带1,所述下料模块2包括装料箱2-2、圆形的下料转盘2-1以及电机。

如图3和图4所示,其中装料箱2-2的中部设有用于放置下料转盘2-1的圆形凹槽2-2-1,所述电机(未示出)安装在所述凹槽2-2-1中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下料转盘2-1的中部连接且电机用于驱动下料转盘2-1在装料箱2-2的凹槽2-2-1内旋转。如图5所示,所述下料转盘2-1上表面等角度均匀分布有多列下料孔2-1-2以及等角度均匀分布有多个凸起一2-1-1,每列下料孔2-1-2沿下料转盘2-1的径向分布,每相邻两列下料孔2-1-2之间均设有凸起一2-1-1,所述凸起一2-1-1的上表面与下料转盘2-1表面呈一定角度设置。所述装料箱2-2的四周等角度开设有多个与凹槽2-2-1连通的出料口2-2-3,每个出料口2-2-3的内部沿着径向对称分布两个四分之一圆柱2-2-2且两个四分之一圆柱2-2-2之间形成有凹陷的出料通道2-2-5,出料通道2-2-5靠近凹槽2-2-1中部的一端高于靠近出料口2-2-3的一端,出料通道2-2-5与出料口2-2-3连通,四分之一圆柱2-2-2和出料通道2-2-5均位于凹槽2-2-1内。出料通道2-2-5的宽度是大略大于青梅直径,然后青梅从下料孔2-1-2落下的时候,落在出料通道2-2-5上(青梅不会被两个四分之一圆柱2-2-2夹住,因为被两个四分之一圆柱2-2-2夹住青梅不会滚动,出料通道2-2-5靠近圆心部分高,越靠近出料口2-2-3越低,使得落在出料通道2-2-5上的青梅能够向着出料口2-2-3滚动)。

如图5(a)和图5(b)所示,本实施例的下料转盘2-1的中部还设有凸起二2-1-3,所述凸起二2-1-3的四周与下料转盘2-1上表面呈钝角设置,所述下料孔2-1-2和凸起一2-1-1均位于凸起二2-1-3的外侧。

如图5(a)和图5(b)所示,本实施例的凸起一2-1-1的上表面为倒v型,凸起一2-1-1的上表面与下料转盘2-1表面呈钝角设置。

如图5(a)和图5(b)所示,本实施例的下料转盘2-1上表面等角度均匀分布有4列下料孔2-1-2以及等角度均匀分布有4个凸起一2-1-1,每列下料孔2-1-2有3个。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装料箱2-2的四周等角度开设有3个与凹槽2-2-1连通的出料口2-2-3。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每个所述出料口2-2-3的外侧均设有与其连通的滑槽2-2-4,所述滑槽2-2-4位于装料箱2-2上。滑槽2-2-4靠近外部一端比靠近出料口2-2-3的一端低。

所述下料传送带1的数量与滑槽2-2-4的数量相同,且每个滑槽2-2-4均通向一个下料传送带1。本实施例的下料传送带1的表面设有若干个栅格1-1。

经过吹干表面水分的青梅进入到旋转式青梅下料装置。旋转式青梅下料装置工作时,当一列下料孔2-1-2位于出料通道2-2-5正上方的时候,三个青梅从三个下料孔2-1-2掉下(若某列下料孔2-1-2位于某个出料通道2-2-5的上方但不是正上方,此时如果有青梅落在下料孔2-1-2中,此时青梅不会掉落到出料通道2-2-5,而是会被四分之一圆柱2-2-2顶住,并随着下料转盘2-1的转动被顶到下料转盘2-1表面或者从出料口2-2-3落下),并沿着出料口2-2-3外侧的滑槽2-2-4滚到下料传送带1上,同一时间内只有1个出料口2-2-3会有3颗青梅依次滚出。下料传送带1上均布有栅格1-1,在下料传送带1的运转下,从出料口2-2-3出来的3颗青梅可以分别落在三个栅格1-1中,栅格1-1中的青梅运动到下料传送带1的另一端,进入到另一工段。

本实施例的下料传送带1运转的驱动方式采用现有常用的电机驱动方式。

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上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任何对本技术做出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想到的替换、变形、改进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