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型油墨拾色分区储放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83887发布日期:2020-09-29 09:40阅读:96来源:国知局
智能型油墨拾色分区储放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油墨储存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型油墨拾色分区储放系统。



背景技术:

印刷机是印刷文字和图像的机器,现代印刷机一般由装版、涂墨、压印、输纸等机构组成。它的工作原理是:先将要印刷的文字和图像制成印版,装在印刷机上,然后由人工或印刷机把墨涂敷于印版上有文字和图像的地方,再直接或间接地转印到纸或其他承印物上,从而复制出与印版相同的印刷品。印刷机的发明和发展,对于人类文明和文化的传播具有重要作用。

印刷过程中,需要不同颜色的油墨进行印刷,由于印刷的需求,结束一版印刷后剩余大部分油墨,需要将其存放在库房内。储存油墨时应尽量远离火源、热源、以防发生意外事故,油墨储放应避免将油墨存放在户外,防止油墨在低温下发生胶凝现象,如果油墨发生胶凝现象,可以将其转移到温度较高的库房内,或者置入热水中,使不溶物恢复原状即可。在油墨的存储和管理中还应遵循"先入先出"的原则,即先购入的油墨最先使用,以防油墨由于存放时间过长而影响其使用。油墨也有一定的保质期,如果存放太长,油墨配方中的各种成分可能会发生分离、沉淀现象,因此,油墨不宜长期保存,一般保存期限以1年左右为宜,否则可能影响印刷质量,甚至引起印刷故障。

但是,目前油墨储存并没有确定的场所,也不能根据油墨的型号的颜色进行分区摆放,导致操作人员不能很好的管理储存的油墨,也不能将印刷剩余的油墨进行很好的利用,导致部分油墨储存时间过久,油墨变质不能使用,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型油墨拾色分区储放系统,能够有效解决印刷剩余油墨不便于管理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型油墨拾色分区储放系统,包括油墨拾色装置、油墨储放装置;所述油墨拾色装置上设置有分光测色仪、油墨抽取装置、油墨安置台;所述油墨安置台设置在油墨抽取装置下方,所述油墨抽取装置上设置有油墨抽取管,所述油墨抽取装置内设置有油墨检测皿,所述油墨储放装置上设置有油墨储放箱,所述油墨储放箱上设置标识牌,所述油墨储放装置上设置有存储控制主机,所述存储控制主机上设置有物料显示器,所述存储控制主机与分光测色仪分别连接在中央控制系统上。

进一步的,所述分光测色仪上连接有标签打印仪。

进一步的,所述油墨储放箱内设置有计重装置,所述计重装置通过连接线与存储控制主机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标识牌上设置有led灯,所述led灯通过连接线与存储控制主机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油墨储放箱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过连接线与存储控制主机相连接,所述油墨储放箱侧壁上设置有电加热丝,所述电加热丝与存储控制主机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包括储放系统和拾色分区系统,在进行油墨储放时,先使用分光测色仪进行检测油墨的色相,然后根据系统的记录数据进行油墨分类,根据分类将油墨按照色相进行分类摆放,便于管理,并且系统可以根据油墨入库的时间进行记录,该系统在调取油墨时,会根据油墨需求色相和入库时间进行检索,便于管理人员提取油墨,管理直观、高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油墨储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油墨拾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油墨储放装置、2-油墨储放箱、3-标识牌、4-计重装置、5-存储控制主机、7-物料显示器、8-测色仪显示器、9-分光测色仪、10-标签打印仪、11-打印仪出签口、12-油墨拾色装置、13-油墨抽取装置、14-油墨桶、15-油墨安置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一种智能型油墨拾色分区储放系统,包括油墨拾色装置12、油墨储放装置1;所述油墨拾色装置12上设置有分光测色仪9,分光测色仪9根据实际需求在市场上进行选择合适的型号即可,此外,根据实际储存需求,为了更精确的检测油墨的参数,可以设置色差分析仪等设备,与系统连接即可,油墨拾色装置12上还设置有油墨抽取装置13、油墨安置台15;所述油墨安置台15设置在油墨抽取装置13下方,进行油墨色相检测时,将油墨桶14放置在油墨安置台15上,然后利用油墨抽取装置13抽取油墨,所述油墨抽取装置13上设置有油墨抽取管,所述油墨抽取装置13内设置有油墨检测皿,进行检测时,利用油墨抽取管抽取油墨桶14内的油墨,将油墨转移至油墨检测皿内,然后放入分光测色仪9进行色相检测即可,检测结果通过测色仪显示器8显示,并且同步上传至系统内记录数据,检测完成后清洗油墨提取装置13和油墨检测皿,所述分光测色仪9上连接有标签打印仪10,分光测色仪9检测完成后,通过标签打印仪10打印出色相标签,色相标签由打印仪出签口11取出,然后将色相标签贴在油墨桶14上即可,所述油墨储放装置1上设置有油墨储放箱2,油墨储放箱2根据储存数量的需求设置,油墨储放箱2的高度不超过1.7米,避免管理人员存放不便,所述油墨储放箱2上设置标识牌3,标识牌3上标记油墨储放箱2的号码,所述油墨储放装置1上设置有存储控制主机5,所述存储控制主机5上设置有物料显示器7,所述存储控制主机5与分光测色仪9分别连接在中央控制系统上,通过检测后的油墨数据由系统上传,在存储控制主机5上也可查到对应的油墨数据,所述油墨储放箱2内设置有计重装置4,所述计重装置4通过连接线与存储控制主机5相连接,将油墨桶14放入油墨储放箱2后,计重装置感应测量到油墨的重量并上传至存储控制主机5,所述标识牌3上设置有led灯,所述led灯通过连接线与存储控制主机5相连接,在进行油墨储放时,油墨经过测色后,系统内保留有测色数据,同时系统根据存储控制主机5记录的油墨储放箱2的数据,检测空的油墨储放箱2,存储控制主机5操作面板上设置存放油墨和提取油墨的按键,管理人员点击存放油墨,系统检测到可以储放油墨的油墨储放箱2,然后控制led灯亮起,管理人员将油墨桶14放入对应的油墨储放箱2中后,计重装置4测量到油墨重量,系统上传对应的标号、重量、油墨色相等数据,led灯熄灭,即完成油墨的储放;在提取油墨时,在存储控制主机5的操作面板上点击提取油墨,并点击需要提取的油墨色系和重量,然后系统根据记录的数据及重量检测到满足条件的油墨储放箱,将其led灯亮起,管理人员提取油墨即可。本实施例能够系统全面的管理存储油墨,数据记录齐全,方便管理人员的储放和提取,系统高效可靠。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油墨储放箱2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过连接线与存储控制主机5相连接,所述油墨储放箱2侧壁上设置有电加热丝,所述电加热丝与存储控制主机5相连接,由于油墨储存适宜温度为20℃左右,天气较冷时,温度传感器传感器检测到油墨储放箱2内温度低于10℃后,启动电加热丝进行加热,避免油墨储放箱2内温度过低,从而避免油墨发生胶凝现象,电加热丝的启动温度和停止温度可以根据储放环境温度进行对应调节,以确保油墨储放条件适宜为主。本实施例能够确保油墨储放条件的恒定,避免油墨因储存环境的变化导致油墨品质发生质变。

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的实施例,指的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括在本申请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来说,结合任一实施例描述一个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时,所要主张的是结合其他实施例来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者特点也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