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装单元及用其制成的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66505发布日期:2020-12-04 13:59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一种包装单元及用其制成的容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包装单元及用其制成的容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包装材料市场发展迅猛,不断的有新的形式的包装容器涌入市场,包装容器的外观及使用的舒适度成为了吸引消费者的比较重要的因素。现有的容器多是使用纸板作为基材的复合材料进行制作,一块完整的复合材料可通过合理的折痕独立的折叠形成容器,这种复合材料以片材或者卷材的形式出现,并投入到生产线中生产。

制造容器的目的一是能够储存具有较强流动性的物体,二是能够方便使用者的使用。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市场上慢慢出现容器开口处带有“瓶嘴”或“瓶颈”的容器,这类容器的本体独立于“瓶嘴”或“瓶颈”。该类容器的制作工艺目前公开的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本体成型后,“瓶嘴”或“瓶颈”以注塑的形式与本体结合,“瓶嘴”或“瓶颈”与基材的材质不同。这种制作工艺的主要缺陷是因注塑工艺导致的成本高,工艺复杂。在这类容器的制作中加入注塑工艺,其效率低下耗时长,具有拔模斜度,污染环境,而且还需要清理注塑产生的残渣,容易产生注塑味道的残留;另一种是容器预留通孔处设有铝箔,容器本体成型并灌装完成后,再在预留通孔处加装“瓶嘴”或“瓶颈”。对于需要无菌环境要求的容器,此时加装“瓶嘴”或“瓶颈”之前,预留通孔因冷却水冷却、传送带传输等环节而受到污染,加装“瓶嘴”或“瓶颈”时并没有再次消毒灭菌的过程,而且加装“瓶嘴”或“瓶颈”时会使用到化学胶等,使用者在饮用时,预留通孔处的铝箔会接触容器内容物,内容物亦会接触化学胶,此时很容易导致二次污染的问题,对人体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包装单元,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包括有呈板状的单元本体,其特征在于,单元本体上还设置有流通组件,流通组件至少包括有瓶嘴和盖子,盖子用以启闭瓶嘴,单元本体上开设有通孔,瓶嘴设置在通孔处并与通孔连通。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使用颈部代替瓶嘴,颈部呈管状,盖子用以启闭颈部。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流通组件还包括有瓶嘴,瓶嘴设置颈部的顶端,颈部设置在通孔处并与通孔连通。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流通组件通过连接件与单元本体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连接件为粘合板。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颈部为多面体几何结构或旋转体几何结构。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多面体几何结构为棱柱结构或棱台结构,或与前述结构相似的结构。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旋转体几何结构为圆柱结构或圆台结构,或与前述结构相似的结构。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流通组件穿过通孔并从通孔向外伸出,且连接件热封在单元本体下方。

一种包装单元,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包括有呈板状的单元本体,其特征在于,单元本体上还设置有流通组件,流通组件包括瓶嘴,单元本体上开设有通孔,瓶嘴设置在通孔处并与通孔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器,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利用上述任一包装单元制成。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包装单元的制备工艺相比于注塑工艺时间短效率高,成本低;省去了对注塑残渣的清理工艺,避免注塑味道的残留。在制备工艺过程中,加装流通组件在灌装之前或同时,且无需使用化学胶等,很好的避免了使得饮用过程中因灌装完成后再加装流通组件而产生的二次污染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单元本体的结构示意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包装单元的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包装单元的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变形例的包装单元的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形成容器后的结构示意主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图5的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图5的流通组件的主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图7的俯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图7的立体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例的流通组件的旋转体几何结构的立体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半成品状态的底部未封口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半成品状态的侧面未封口结构示意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一个完整的并且能够进行发售的容器会经历制造、灌装、密封方可形成,在本实施例中将不同的流程环节作为形成容器的独立单元进行表示,其中包装单元即是容器在包装制造过程中形成容器的最小个体,包装单元能够通过开设在其自身的折叠线来形成容器,本实施例仅针对包装单元。

本实施例提供第一种技术方案。包装单元包括单元本体1和流通组件,单元本体1是常规的板状,该板状单元本体为本领域常见的片材或经本领域常见的卷材裁切而来,且呈现的状态为平铺状;该单元本体可以为单层结构,但更多情况下为多层结构复合而成。

根据需要,以单元本体1平放的状态为例,若其顶面作为容器的外部,则底面可以作为容器的内部;根据预期的容器的形状,在单元本体1上划分不同的区域作为容器的各个面。单元本体1上预先开设了通孔2,该通孔2可以在划分为顶面的区域内。在单元本体1上的通孔2处安装流通组件,流通组件至少包括有瓶嘴10与盖子4,但若从瓶嘴10处进行灌装,则可不预先安装盖子4,待灌装完毕后加装盖子4。瓶嘴10设置在单元本体1的通孔2处,保证其与通孔2之间流通通畅,优选的是,瓶嘴10通过连接件5与单元本体1固接,连接件5可采用任何已知的结构与形状,仅需满足两者固接即可;瓶嘴10与单元本体1的固接方式可采用任何现有技术,例如热封,所述的热封工艺为现有加工工艺,具体可包括但不限于普通热压封合、熔断封合、脉冲封合、超声波封合、高频热封、感应热封合等方式。在灌装之前,该容器便已安装流通组件,无需后期安装,避免了二次污染的问题。

本发明中所称的盖子可以为本领域任何能够起到密封效果的结构,包括但不限于封口膜、拉环盖、撕拉环、拉伸盖。

本实施例还存在如下示例。

在本实施例的基础上,若采用常规的折叠线布置,则经过折叠后必然会形成如图9和图10所示的情况。图9示出了一种容器半成品,该半成品底部未封口,通孔2以及流通组件被预设在了该半成品的顶部,底部未封口的目的在于将流通组件密封以及半成品其他区域密封后,再从底部灌装,待底部灌装完毕后密封即可。图10示出了另一种容器半成品,该半成品的一个侧面未进行密封,当流通组件和半成品其他区域密封后,再从该未密封的侧面进行灌装,灌装完毕后密封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在单元本体1上预设一区域为顶面,在该顶面上开通孔2也是预设操作,该通孔2也可开设在其他预设区域,例如容器的立面上。除上述示例之外,还存在其他示例,例如根据折线将顶面规划成非平面形状(如各种异面形状等),如此,该顶面便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顶面,而是由多个面组成,因此通孔2并不是设置在传统意义上的顶面。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涉及包装单元在制造过程中的一种状态,该状态的理解与第一实施例中的半成品的理解不同。该状态为:一种包装单元,包括有呈板状的单元本体,其特征在于,单元本体上还设置有流通组件,流通组件包括瓶嘴,单元本体上开设有通孔,瓶嘴设置在通孔处并与通孔连通。

该状态是利用实施例一中的包装单元进行制备容器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种状态,可能存在多种出现该状态的情形,本实施例具体描述其中一种情形,但不局限于这一种情形:当需要从容器顶部,即瓶嘴10处灌装时,容器其余面应当提前密封,流通组件的盖子4不能预制,需在灌装完毕后,再在瓶嘴10处加装盖子4,盖子4的加装方式可采用任何可以实现的现有技术。也就是说盖子是本专利中必不可缺的,在这一状态中未出现盖子,仅仅代表的是制备容器过程中的某一中间时刻的状态,而非容器形成后的最终状态。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为第一实施例的优选技术方案,使用颈部3替换瓶嘴10发挥作用。其中颈部3呈管状,本发明中所称管状是指中空且上下贯通的供内容物流通的通道,起到了类似管道的作用。盖子4用以启闭颈部。在本实施例中虽然使用颈部代替了瓶嘴10,但是仅通过现有的方式,便足以使颈部被盖子密封,盖子密封颈部的方式可采用多种现有方式,例如粘合在颈部开口处等。这种形式的包装单元制成的容器更加方便使用者饮用,同时也可减少容器内物体,尤其是流动性较差的半固半液的内容物在容器内的残留。

本实施例中还存在另一变形例:所述流通组件还包括有颈部3,颈部3呈管状。颈部3除代替瓶嘴10设置在单元本体1上,瓶嘴10设置颈部的顶端,盖子4用以启闭瓶嘴10。

优选的,流通组件通过连接件5固接在单元本体1的通孔处,该优选例包含有三个方案,即a.瓶嘴10通过连接件5与单元本体连接、b.颈部3通过连接件5与单元本体连接、c.颈部顶端设置瓶嘴10,颈部3再通过连接件5与单元本体1连接。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连接件可采用任何现有技术,优选为粘合板。该优选的选择同样适用于第一实施例。所述连接件的形状可以采用任何能够实现的形状,包括但不限于方形、圆形、椭圆形等等,其材质可与颈部3或瓶嘴10的材质相同,也可是其他任何能与单元本体1固接的材质。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为第一或第三实施例的优选例。

以带颈部3的流通组件为例,流通组件固接在单元本体1的具体方式为将流通组件从单元本体1的底部对准通孔2,并向上插入通孔2,流通组件继续运动直至从通孔2伸出,当流通组件的颈部3完全伸出时,流通组件通过粘合板固接在单元本体1的底部(即上述平放状态下的单元本体1的底面)。

第一实施例中的瓶嘴10同理。

实施例五

在本实施例中,颈部3的形状与结构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任何合理的形状与结构方案。优选的,颈部3可以为多面体几何结构或旋转体几何结构。其中多面体几何结构可以具体的优选为棱柱结构或者棱台结构,更或者是与棱柱结构、棱台结构相类似的其他结构与形状;旋转体几何结构可以具体优选为圆柱结构或者圆台结构,更或者是与圆柱结构或者圆台结构相类似的其他结构与形状。

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为第三实施例的变形例。

图1所示的多条折叠线α仅为示例,实际上在图1中,除通孔2外,其余线条均为折叠线。图1中示出的折叠线α仅为折叠线的的优选布置方式,具体折叠方法与折叠线设置的逻辑可参照专利名称为“一种液体食品包装容器、包装材料”、专利号为201721224296.0的实用新型专利(下称已有专利),但是本实施例的折叠线α并不限于该方式,所有可通过折叠线形成容器的折叠方式均可应用到本实施例中,故而在本发明创造中不再累述。

在第三实施例中,通孔2开设在被划分为顶面的区域内,已有专利中也对应有该区域,即上底面11。上底面11是本发明创造中的顶面,通孔2必然开设在此,但该区域是通过折叠线划分出来的,因此在折叠线布置方式不变的情况下,通孔2的尺寸完全可以占据整个区域,即整个顶面。

故而存在通孔2的尺寸极限是整个顶面的情况,该情况可被理解为“单元本体1上开设有通孔2”的下位概念,也可被理解为“通孔2可以在划分为顶面的区域内”的下位概念。

实施例七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使用上述实施例的包装单元制造容器的方法,该方法同时也包含了包装单元是通过何种方式制得的。

该方法具体描述如下:包装单元本体1以卷材的形式输送至生产线,所述卷材可以为单排也可为多排,所述多排可为横向排列也可为纵向排列;按照容器预期的尺寸对卷材进行裁切,裁切成若干个包装单元;再对裁切完毕后形成的包装单元本体1上进行压痕、冲孔,所述压痕为压出供折叠的痕迹,冲孔即冲出通孔2,两者为独立步骤,可同时进行也可分别进行;在通孔2上加装流通组件,安装流通组件后,流通组件所在的面被密封;沿着压痕进行折叠,容器的基本形状形成;在形成容器的基本形状后,对无需进行灌装的面封合,对进行灌装的面保留开口,暂不进行封合;从进行灌装的面保留的开口进行灌装;灌装后将开口封合;最后对成型的容器进行挤压或热定型等方式整形,减少容器的单元本体1折合后产生的弹性变形。

为便于理解,对第一种成型方法的步骤进行简述,简述的步骤是1.上料、2.裁切、3a.压痕、3b.冲孔、4.加装流通组件、5.折叠、6.初步封合、7.灌装、8、全面封合、9.挤压或热定型整形。

步骤1为卷材,需经步骤2裁切成为包装单元本体1,再经步骤3a进行压痕、步骤3b进行冲孔,在步骤3b形成的通孔2上进行步骤4的加装流通组件。其中步骤3分为两步,即步骤3a和步骤3b。步骤4结束后即形成本实施例中的包装单元。

步骤4中流通组件所在的面已经完成密封,流通组件所在的面不作为灌装面。

步骤5的初步封合仅是对非灌装面的封合,而预留灌装面进行灌装,在此之前就已经封合过的面,无需经过步骤5再次封合。当步骤6灌装完毕后再将灌装面封合,即完成全部面的封合。所述预留灌装面可以为容器的侧面,也可以为容器的底面。

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本实施例中的包装单元本体1在上料之前经过预处理,所述预处理为压痕和/或冲孔。当包装单元本体1在上料之前可进行步骤3a压痕和步骤3b冲孔,也可仅进行步骤3a压痕或仅进行步骤3b冲孔,即在上料之后省略了步骤3a和/或步骤3b,其余步骤不变。

实施例八

本实施例是第七实施例的变形例,在上述实施例中加装流通组件是在步骤4中,本实施例基于此进行变形。在本实施例所加装流通组件时仅安装颈部3或瓶嘴10,暂时不安装盖子4;待容器折叠成型后,除流通组件所在的面以外,其他所有的面均进行封合,封合后在容器开口处——即流通组件的瓶颈顶端进行灌装,最后安装盖子4完成最终的密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