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靴衬式电梯导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44862发布日期:2020-11-19 19:27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一种靴衬式电梯导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靴衬式电梯导靴,主要应用在电梯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梯导靴是电梯导轨与轿厢之间的可以滑动的尼龙块,它可以将轿厢固定在导轨上,让轿厢只可以上下移动,电梯导靴分为靴衬式电梯导靴以及滚轮式电梯导靴,通常情况下,导靴上部还有油杯,减少靴衬与导轨的摩擦力。其具体结构如下:参照图1,靴衬式电梯导靴包括导靴座101、靴衬102,导靴座101的正端面具有呈u型的安装座103,靴衬102与安装座103形状匹配,靴衬102两个侧部102-1的外表面紧贴固定在安装座103的两个侧部103-1的内表面,靴衬102中部102-2的外表面紧贴固定在安装座103中部103-2的内表面。在安装时,靴衬102与安装座103之间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装配,并使用粘贴胶将两者黏合固定,这种过盈装配的方式操作起来较为不易,同时固定效果一般。

公开号cn209906139u公开了一种导靴装置及电梯系统,导靴装置包括导靴,导靴设有安装座,安装座的槽壁设有第一连接部;及靴衬,靴衬设有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与第一连接部配合连接、使靴衬设于安装座内。电梯系统包括前述的导靴装置。导靴和靴衬安装时,通过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配合,将靴衬设于安装座内,配合牢靠紧固,且结构简单,安装操作方便,降低生产成本。虽然该方案解决了靴衬与安装座之间固定效果一般的问题,然而装配方式还通过过盈配合,依然存在安装不易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靴衬式电梯导靴,解决了现有技术过盈配合安装的难度,并且靴衬与安装座之间具有可靠的固定效果。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靴衬式电梯导靴,包括导靴座以及靴衬,所述导靴座的正端面具有呈u型的安装座,所述靴衬固定在所述安装座内,所述靴衬中部与两个侧部内表面相连的折痕处设有方形槽,所述方形槽大致指向靴衬外表面对应的拐角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靴衬式电梯导靴,装配方式和现有技术相同,依然采用靴衬与安装座过盈配合,但是和现有技术的区别在于靴衬在内表面的两个折痕处设有方形槽,因此,在安装时可将靴衬的两个侧部向内挤压呈梯形,再将靴衬塞入安装座内进行固定,相比现有技术强行将靴衬塞入安装座而言,操作难度降低很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方形槽的槽底设有连通的储油槽,所述储油槽的截面呈圆形或椭圆形。利用方形槽连通靴衬内表面的这一设置,在这基础之上在方形槽的槽底设置储油槽,在安装好靴衬后,将润滑油注入储油槽,方形槽还能起到流通润滑油至靴衬内表面,起到润滑靴衬与导轨的作用,可节省设置油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靴衬的顶面、底面位于方形槽与储油槽处设置有嵌入的油封,起到将方形槽与储油槽密封的作用避免润滑油泄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靴衬两个侧部的外表面垂直设置有至少两个固定柱,所述安装座对应所述固定柱设置有匹配的通孔,所述固定柱穿过所述通孔并且部分位于安装座之外。相比现有技术使用粘贴胶的黏合固定或者公开号cn209906139u提供的在靴衬与安装座分别设置配合的对接凸起、凹槽,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柱插入通孔的安装方式,靴衬与安装座之间的接触面积更大,显然安装牢固性更为可靠,能有效减少靴衬式电梯导靴运行时靴衬沿安装座的位移。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座沿所述通孔向外设置有一段外表面具有螺纹的安装管,所述安装管装配有螺纹配合的安装筒,安装筒可避免固定柱裸露在外,起到保护固定柱的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筒的铜盖内端面安装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受压缩并顶住固定柱的顶端面。靴衬为软质弹性材料,长时间使用后会出现磨损,靴衬与导轨之间就会出现缝隙,因此压缩弹簧可在靴衬一定的磨损范围内将其推向导轨,以确保两者之间的紧密贴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柱侧壁的下部与所述靴衬侧部的外表面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个加强筋,所述通孔对应所述加强筋处开设有槽口。考虑到固定柱作为固定连接靴衬与安装座的部件,其受到冲击较为频繁,因此设置加强筋可以加强固定柱的结构强度,避免其出现断裂的情况。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通孔面向靴衬的一端沿圆周设有一圈环形槽,所述固定柱、所述靴衬侧部外表面对应所述通孔、所述环形槽处设有一层保护壳,设置保护壳同样可以起到加强固定柱结构强度的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座中部的内表面沿竖直方向设有燕尾槽,所述靴衬中部外表面具有对应所述燕尾槽的突出部,燕尾槽与突出部的设置,可以进一步加强靴衬与安装座之间的安装牢固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座侧部的外表面与所述导靴座正端面之间设有至少一个加强板,强化了安装座与导靴座的整体结构强度,使其使用寿命得到延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靴衬在内表面的两个折痕处设有方形槽,可通过挤压靴衬缩小其尺寸,便于塞入安装座进行固定安装,相比现有技术安装的难得较小;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连通的储油槽以及方形槽,一方面方形槽一槽两用,起到方便安装以及流通润滑油的双重作用,另一方面还可省去油杯,节省材料并且缩小靴衬式电梯导靴所占据的安装空间;

(3)本实用新型区别于现有技术的固定方式,使用固定柱穿过安装座侧部进行固定,使得靴衬与安装座具有更大的接触面积,固定效果较好;

(4)本实用新型在固定柱设置固定筒以及压缩弹簧,可使得靴衬始终保持紧密贴合导轨的状态,避免靴衬与导轨之间出现缝隙;

(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两种方案用以加强固定柱的结构强度,可避免固定柱在频繁冲击下出现断裂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靴衬式电梯导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案例1靴衬式电梯导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案例1靴衬式电梯导靴摘取油封时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实施案例1固定柱与安装座的剖视示意图;

图5为实施案例2固定柱与安装座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案例1:

参照图2-图4,本实用新型,靴衬式电梯导靴,包括导靴座1、靴衬2,所述导靴座1的正端面具有安装座3,所述安装座3呈u型的结构,所述安装座3包括相互垂直的两个侧部31以及中部32,所述中部31垂直于所述导靴座1的正端面,两个侧部31垂直于所述导靴座1的正端面,在本实施案例中,为节省用料降低生产成本,以导靴座1的正端面作为安装座3的中部32,两个侧部31对称固定在导靴座1正端面的左右两侧。靴衬2包括两个侧部21以及中部22,并且对应固定在安装座3的中部32以及两个侧部31的内表面。

所述靴衬2中部22与两个侧部21内表面相连的折痕处设有方形槽41,所述方形槽41大致指向靴衬2外表面对应的拐角边,所述方形槽41的槽底有连通的储油槽42,所述储油槽42的截面呈圆形,或者设置为椭圆形亦可。所述储油槽42用来取代现有技术的油杯,存储润滑油并供应给所述靴衬2与导轨,所述方形槽41的作用有两个:第一,由于所述靴衬2与所述安装座3为过盈配合,因此将靴衬2硬塞入安装座3费时费力,而靴衬2具有方形槽41,可在所述靴衬2安装入安装座3之前,将靴衬2的两侧部21外端以相对的方向挤压呈梯形,从而缩小靴衬2的实际宽度,再将靴衬2塞入就相对容易许多;第二,所述方形槽41可以将储油槽42所存储的润滑油流通输送至靴衬2与导轨之间,起到中间传输的作用。

在本实施案例中,综合考虑靴衬2挤压的幅度以及润滑油流通的速度,对方形槽41与储油槽42的尺寸有所限定,所述方形槽41与所述储油槽42的整体深度为靴衬2厚度的3/5-3/4,所述方形槽41的宽度为总深度的1/6-1/5,所述储油槽42的横截面积与方形槽41的面积比为4:3-2:1。

在所述靴衬2的顶面、底面位于方形槽41与储油槽42处设置有嵌入的油封43,起到将方形槽41与储油槽42密封的作用避免润滑油泄漏,为了提高油封43的密闭性,油封43使用具有弹性的橡胶材质,并且油封43与方形槽41、储油槽42为过盈配合。

所述靴衬2两个侧部21的外表面的上部以及下部垂直设置有两个固定柱23,所述安装座3对应所述固定柱23设置有匹配的通孔33,沿所述通孔33向外设置有一段外表面具有螺纹的安装管34,所述固定柱23穿过通孔33以及安装管34,并且部分裸露出所述安装管34,所述安装筒35的铜盖内端面安装有压缩弹簧36,所述压缩弹簧36受压缩并顶住固定柱23的顶端面。

现有技术中,靴衬2与安装座3之间的固定方式采用粘贴胶的黏合固定、或者在靴衬2与安装座3分别设置配合的对接凸起、凹槽,这种固定方式虽然在静态下较为可靠,但是在电梯运行时靴衬2还是会随电梯移动方向,相对安装座3向上或向下初选5-10mm的位移,随长期时候固定的稳定性会随之降低并且固定部分极易出现老化受损的问题,而本实施案例通过固定柱23插入通孔33的安装方式,相比现有技术,靴衬2与安装座3之间的接触面积更大,显然安装牢固性更为可靠,能有效减少靴衬式电梯导靴运行时靴衬2沿安装座3的位移。值得注意的是,之所以本实施案例能够以固定柱23穿过安装座3侧部的方式固定,是由于靴衬2能够挤压成梯形,将两个同一水平的固定柱23之间的间距缩短至安装座3的宽度,否则无法实现这种固定方式。

另外,由于靴衬2为软质弹性材料,绝大部分采用高分子高耐磨型复合型塑料,长时间使用后会出现磨损,靴衬2与导轨之间就会出现缝隙,因此压缩弹簧36可在靴衬2一定的磨损范围内将其推向导轨,以确保两者之间的紧密贴合,显然,当超出磨损范围,压缩弹簧36的作用就会逐渐减小,此时需要更换靴衬2。

考虑到电梯运行时,固定柱23受到的冲击较大,因此强化固定柱23的结构强度是十分有必要的,在本实施案例中,所述固定柱23侧壁的下部与所述靴衬2侧部的外表面之间设置有四个加强筋23-a,四个所述加强筋23-a关于固定柱23呈十字交叉设置,所述通孔33对应所述加强筋23-a处开设有槽口33-a,通过加强筋23-a可以强化固定柱23的结构刚性,避免冲击过大所导致固定柱23断裂的情况。

所述安装座3中部的内表面沿竖直方向设有燕尾槽37,所述靴衬2中部22外表面具有对应所述燕尾槽37的突出部24,燕尾槽37与突出部24的设置,可以进一步加强靴衬2与安装座3之间的安装牢固性。

所述安装座3侧部的外表面与所述导靴座1正端面之间设有四个加强板11,并且四个所述加强板11等间距设置,其强化了安装座3与导靴座1的整体结构强度,使其使用寿命得到延长。

实施案例2:

与实施案例1强化固定柱23结构强度的方式不同,其余与实施案例1相同。在本实施案例中,参照图5,所述通孔面向靴衬2的一端沿圆周设有一圈环形槽33-b,所述固定柱、所述靴衬侧部外表面对应所述通孔33、所述环形槽处设有一层保护壳23-b,保护壳23-b可以使用金属材质,设置保护壳23-b同样可以起到加强固定柱结构强度的作用。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领域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