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防坠装置及电梯安全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44840发布日期:2020-11-19 19:27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梯防坠装置及电梯安全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梯防坠装置及电梯安全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安全钳及限速器是电梯的安全保护装置,电梯运行过程中,当电梯运行速度超过电梯允许的运行速度时会触发限速器动作,限速器钢丝绳通过电梯安全钳提拉机构使电梯安全钳动作,安全钳动作使电梯轿厢减速并制停。

在使用过程中现有的电梯安全保护装置存在如下问题:

当电梯运行速度达到额定速度的115%时才会触发限速器动作,才能带动电梯安全钳提拉机构拉动安全钳动作,进而制停轿厢,安全钳的动作存在较长时间的滞后,因而可能发生轿厢坠落直掉几层楼的险境。而且限速器存在诸多失效因素,如异物进入限速器轮、钢丝绳磨损、钢丝绳打滑松脱等,因此电梯仍存在超速坠落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梯防坠装置,结构设计合理、巧妙,成本低,安全性能高,当电梯有坠落风险时能瞬间感应失重状态并触发安全钳动作,反应快,灵敏度高,且不影响现有电梯安全部件的正常运行。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电梯防坠装置,用于提拉触发电梯安全钳动作,所述电梯防坠装置包括重块、固定框架、推动件和压缩弹簧,其中,固定框架用于安装重块,重块相对固定框架可上下移动,推动件固定在重块上用于推动触发安全钳提拉机构动作,压缩弹簧设置于重块下方被重块重力压缩。

本实用新型电梯防坠装置在电梯有坠落风险或处于完全坠落状态时,重块将和电梯轿厢处于轻微失重或严重失重状态,重块施加于压缩弹簧向下的压力减小甚至消失,压缩弹簧失去外部压力恢复原状,重块在压缩弹簧回弹力的作用下向上移动,固定在重块上的推动件向上推动安全钳提拉机构提拉安全钳动作,夹住导轨使电梯轿厢紧急制动。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框架包括分设于重块上、下方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重块上固定设置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贯穿重块和两支撑板,所述重块沿导向杆相对固定框架上下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框架上设置有导向槽,所述重块上相对导向槽的位置设置有导向凸起,所述重块沿导向槽相对固定框架上下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杆两端设有防脱件,以防止导向杆脱出支撑板。

进一步的,所述重块上方设置有帮助重块复位的复位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杆上套设有导向套,所述压缩弹簧套设于导向套上。

进一步的,所述推动件为l型折弯板,其中一折弯面与重块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框架上设有避让推动件的让位缺口,以保证推动件的顺畅移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梯安全保护装置,包括安全钳以及与安全钳相适配的安全钳提拉机构,以及电梯防坠装置,电梯防坠装置推动触发所述安全钳提拉机构动作,从而提拉触发安全钳动作。

进一步的,所述安全钳可设置多个,对称设置于轿架两侧,各对应的安全钳提拉机构之间还设置有同步连杆实现安全钳同步动作。

进一步的,所述安全钳提拉机构包括提拉杆和提拉手,提拉杆一端与安全钳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提拉手固定连接,所述电梯防坠装置安装于提拉手下方,所述推动件设置于所述提拉手靠近提拉杆一端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电梯防坠装置能瞬间感应失重状态,在电梯尚未达到限速器115%额定速度前触发安全钳动作,反应快、灵敏度高,有效降低电梯坠落风险,避免轿厢掉落几层楼才制停的情况发生;该电梯防坠装置安装于提拉手正下方,各部件与安全钳提拉机构之间留有间隙互不接触,电梯防坠落装置不会干涉现有电梯安全部件的正常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梯安全保护装置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梯防坠装置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梯防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梯防坠装置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梯防坠装置在电梯正常运行时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电梯防坠装置在电梯超速坠落时的示意图。

图中:1、上梁;2、下梁;3、安全钳;41、同步连杆;42、提拉手转轴;43、提拉手;44、提拉杆;5、电梯防坠装置;51、重块;52、导向套;53、导向杆;54、侧封板;55、压缩弹簧;56、第一支撑板;56a、让位缺口;57、第二支撑板;58、推动件;59、防脱件;510、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一种电梯安全保护装置,包括对称设于轿架两侧的安全钳3,每一安全钳3上方对应设置有相适配的安全钳提拉机构,以及与安全钳提拉机构配合的电梯防坠装置5。安全钳3安装在下梁2下方,当电梯运行速度异常导致轿厢出现失重状况时,电梯防坠装置5推动安全钳提拉机构动作,从而提拉其相对应的安全钳3制停轿厢。两安全钳提拉机构之间还设置有同步连杆41,实现轿架两侧的安全钳3的提拉动作同步。

安全钳提拉机构包括提拉杆44以及提拉手43,提拉杆44一端与安全钳3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提拉手43的一端固定连接,提拉手43的另一端设置有提拉手转轴42,同步连杆41与提拉手43之间通过提拉手转轴42转动连接。

电梯防坠装置5包括重块51、固定框架、推动件58和压缩弹簧55。其中,固定框架用于安装重块51,重块51设置于提拉手43下方,相对固定框架可上下移动。推动件58固定在重块51上,随重块51的上下移动而移动,用于推动触发提拉手43动作。压缩弹簧55设置于重块51下方,被重块51重力压缩。

本实施例中的固定框架包括分设于重块51上、下方的第一支撑板56和第二支撑板57,以及固定于两支撑板端部用于封闭两支撑板的两侧封板54,电梯防坠装置5安装时只需将两侧封板54与相对应的上梁1螺栓连接即可,操作便利省时。重块51上固定设置有导向杆53,导向杆53贯穿重块51和两支撑板,重块51沿导向杆53相对固定框架上下移动。此外,重块51上方设置有帮助重块51复位的复位弹簧510。

本实施例中的导向杆53设置有两根,对称安装在重块51上,使重块上下移动更加平稳顺畅,同时以避开上方提拉手43的方式安装,避免重块51在上下移动的过程中导向杆53与提拉手43发生碰撞、摩擦,不影响现有安全部件的正常功能。导向杆两端设有防脱件59,在本实施例中导向杆53两端部设有螺纹,防脱件59为螺母,且为双螺母加强结构,与导向杆53两端部的螺纹紧固连接,以防止导向杆53脱出支撑板。导向杆53上套设有导向套52,压缩弹簧55和复位弹簧510套设于导向套52上,压缩弹簧55设置于重块51底部与第二支撑板57之间,复位弹簧510设置于防脱件59与第一支撑板56之间。

导向套52的设置一方面可将重块51与导向杆53的固定;另一方面导向套52表面较为光滑,可与两支撑板上的孔相配合带动重块51上下移动。此外,也可取消导向套结构,但重块51与导向杆53需固定连接为一体结构,且导向杆53表面需保持光滑,以避免导向杆53与两支撑板上的孔摩擦产生较大阻力,使得重块51无法正常上下移动。

如图3和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推动件58为l型折弯板,一折弯面与重块5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另一折弯面朝向提拉手43方向5弯折。推动件58设置于提拉手43靠近提拉杆44一端的下方,从而推动触发提拉手43动作更加省力、灵敏。第一支撑板56上设有避让推动件58的让位缺口56a,以保证推动件58的顺畅移动。

电梯防坠装置可根据提拉手43下方的空间大小灵活设置,当提拉手43下方空间较大可设置较大重块时,电梯防坠装置也可只对应一个安全钳设置,无需每个安全钳对应设置。

如图5所示,当电梯正常运行时,重块51处于重力作用下,夹设于重块51底部与第二支撑板57之间的压缩弹簧55以及夹设于防脱件59与第一支撑板56之间的复位弹簧510在重块51重力作用下被压缩,推动件58与提拉手43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提拉手43未被推动触发。

如图6所示,当电梯有坠落风险时,重块51将和电梯轿厢处于轻微失重或严重失重状态,重块51施加于压缩弹簧55和复位弹簧510向下的压力减小甚至消失,压缩弹簧55和复位弹簧510失去外部压力恢复原状,重块51在压缩弹簧55和复位弹簧510回弹力的作用下向上移动,固定在重块51上的推动件58也向上移动从而推动提拉手43绕提拉手转轴42向上转动,带动与提拉手43另一端固定的提拉杆44提拉安全钳3动作,夹住导轨使电梯轿厢紧急制动。

当电梯轿厢在安全钳3作用下紧急制动后,轿厢停止向下坠落,重块51恢复正常重力状态,压缩弹簧55和复位弹簧510在重块51的重力作用下被重新压缩,重块51恢复图5所示状态,推动件58与提拉手43之间再次保持一定的距离。此时,安全钳3夹住导轨不能自动复位,轿厢也不再下移坠落,等待救援人员排除故障恢复即可。

此外,将导向杆替换为导向槽和导向凸起为本实用新型电梯防坠装置的另一实施例。具体地,在固定框架上设置导向槽,在重块上相对导向槽的位置设置导向凸起,通过导向凸起与导向槽的配合,重块可沿导向槽相对固定框架上下移动。

本实用新型电梯防坠装置能瞬间感应失重状态,在电梯尚未达到限速器115%额定速度前触发安全钳动作,降低电梯坠落风险,避免轿厢掉落几层楼才制停的情况发生;该电梯防坠装置安装于提拉手正下方,各部件与安全钳提拉机构之间留有间隙互不接触,电梯防坠落装置不会干涉现有电梯安全部件的正常功能;此外,该电梯防坠落装置在限速器与限速器钢丝绳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可避免轿厢意外坠落,加强电梯的安全保护作用。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适当的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