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底部重力缓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44856发布日期:2020-11-19 19:27阅读:36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梯底部重力缓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梯底部重力缓冲装置。



背景技术:

电梯,是指服务于建筑物内若干特定的楼层,其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于水平面或与铅垂线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轨道运动的永久运输设备,其工作原理:曳引绳两端分别连着轿厢和对重,缠绕在曳引轮和导向轮上,曳引电动机通过减速器变速后带动曳引轮转动,靠曳引绳与曳引轮摩擦产生的牵引力,实现轿厢和对重的升降运动,达到运输目的。轿厢在下落到底坑时就需要制动,让其停止运动,而制动就会产生突然的停顿,为缓解强烈的缓冲,因此,提出一种电梯底部重力缓冲装置。

目前使用的电梯底部重力缓冲装置,主要依靠弹簧进行缓冲,然而弹簧需要具备一定的硬度,缓冲起来比较僵硬,依然存在下顿感,由于底坑内环境比较潮湿,弹簧长时间处于潮湿的环境中很容易出现生锈,影响使用寿命和缓冲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电梯底部重力缓冲装置,通过在撑台上设置有液压筒和顶杆组合,利用液压油进行缓冲,便于保证轿厢平稳着底,通过在下梁杆之间设置有液压油储存筒,用于存放液压油,当轿厢下降时,起到双缓冲的作用,同时保证轿厢上升后顶杆平稳复位,便于下次缓冲,将弹簧安装于密封的筒内,与液压油配合使用,消除下顿感,提高缓震效果,同时提高弹簧的使用寿命,从而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和缺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梯底部重力缓冲装置,包括框架机构和缓冲机构,所述框架机构包括两个长方体结构的下梁杆、固定板、三角铁和“c”型结构的撑台,两个所述下梁杆的两端及中部之间均焊接有所述固定板,且所述下梁杆的两端均焊接有所述三角铁,用于固定和安装,两个所述下梁杆的两端之间通过设有的螺栓固定有所述撑台,用于撑起液压筒,所述下梁杆上设置有两组所述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液压筒、液压油储存筒和导油管,所述撑台的中部插设焊接有所述液压筒,用于液压缓冲,两个所述下梁杆之间固定有所述液压油储存筒,且所述液压筒的底端通过设有的所述导油管连通于所述液压油储存筒上,便于液压油流动。

优选的,所述液压筒的内插设有顶杆,且所述顶杆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固定有顶盘和第一压盘。

优选的,所述第一压盘的底部固定有第一弹簧,且所述第一弹簧的底端固定于所述液压筒的底部内壁上。

优选的,所述液压油储存筒远离所述导油管的一端内壁上固定有第二弹簧,且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二压盘。

优选的,两个所述顶盘上贴固有橡胶垫。

优选的,所述三角铁的两个侧板上均开设有螺栓孔。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在撑台上设置有液压筒和顶杆组合,利用液压油进行缓冲,便于保证轿厢平稳着底。

2、通过在下梁杆之间设置有液压油储存筒,用于存放液压油,当轿厢下降时,起到双缓冲的作用,同时保证轿厢上升后顶杆平稳复位,便于下次缓冲,将弹簧安装于密封的筒内,与液压油配合使用,消除下顿感,提高缓震效果,同时提高弹簧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缓冲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下梁杆;2、固定板;3、三角铁;4、撑台;5、液压筒;6、液压油储存筒;7、导油管;8、顶杆;9、顶盘;10、第一压盘;11、第一弹簧;12、第二弹簧;13、第二压盘;14、橡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梯底部重力缓冲装置,包括框架机构和缓冲机构,框架机构包括两个长方体结构的下梁杆1、固定板2、三角铁3和“c”型结构的撑台4,两个下梁杆1的两端及中部之间均焊接有固定板2,且下梁杆1的两端均焊接有三角铁3,便于固定和安装,两个下梁杆1的两端之间通过设有的螺栓固定有撑台4,用于撑起液压筒5,下梁杆1上设置有两组缓冲机构,缓冲机构包括液压筒5、液压油储存筒6和导油管7,撑台4的中部插设焊接有液压筒5,两个下梁杆2之间固定有液压油储存筒6,且液压筒5的底端通过设有的导油管7连通于液压油储存筒6上,利用液压油进行缓冲。

优选的,液压筒5的内插设有顶杆8,且顶杆8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固定有顶盘9和第一压盘10,用于挤压液压油。

优选的,第一压盘10的底部固定有第一弹簧11,且第一弹簧11的底端固定于液压筒5的底部内壁上,用于双重缓冲。

优选的,液压油储存筒6远离导油管7的一端内壁上固定有第二弹簧12,且第二弹簧12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二压盘13,用于液压缓冲。

优选的,两个顶盘9上贴固有橡胶垫14,减小碰撞力度。

优选的,三角铁3的两个侧板上均开设有螺栓孔,用于安装。

本实施例中,电梯底部重力缓冲装置的安装步骤及缓冲原理如下:

安装步骤:首先,将装置安装到底坑的架板上,利用三角铁3上的螺纹孔进行固定,通过液压油储存筒6上的注油管将液压油注入到液压油储存筒6和液压筒5内,让液压油基本充满液压筒5,半充满液压油储存筒6,此时的第一压盘10贴在液压筒5的上壁,第二压盘13位于液压油储存筒6的中部。

缓冲原理:轿厢下落时,其底部压在橡胶垫14上,随着轿厢的下降,顶杆8带着第一压盘10下降,将第一弹簧11压缩,同时将液压油压入液压油储存筒6内,液压油储存筒6内的液压油不断增加,进一步推着第二压盘13挤压第二弹簧12,随着液压油的缓慢推进和弹簧的压缩,从而进行缓冲,当轿厢升起后,第二弹簧11和第二弹簧12复位,液压油回到液压筒5的内部,准备进行下次缓冲,利用液压油和弹簧组合,双重缓冲,下降幅度平稳,没有下顿感,且有利于保护弹簧,提高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梯底部重力缓冲装置,包括框架机构和缓冲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机构包括两个长方体结构的下梁杆(1)、固定板(2)、三角铁(3)和“c”型结构的撑台(4),两个所述下梁杆(1)的两端及中部之间均焊接有所述固定板(2),且所述下梁杆(1)的两端均焊接有所述三角铁(3),两个所述下梁杆(1)的两端之间通过设有的螺栓固定有所述撑台(4),所述下梁杆(1)上设置有两组所述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液压筒(5)、液压油储存筒(6)和导油管(7),所述撑台(4)的中部插设焊接有所述液压筒(5),两个所述下梁杆(1)之间固定有所述液压油储存筒(6),且所述液压筒(5)的底端通过设有的所述导油管(7)连通于所述液压油储存筒(6)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底部重力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筒(5)的内插设有顶杆(8),且所述顶杆(8)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固定有顶盘(9)和第一压盘(1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梯底部重力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盘(10)的底部固定有第一弹簧(11),且所述第一弹簧(11)的底端固定于所述液压筒(5)的底部内壁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底部重力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油储存筒(6)远离所述导油管(7)的一端内壁上固定有第二弹簧(12),且所述第二弹簧(12)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二压盘(13)。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梯底部重力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顶盘(9)上贴固有橡胶垫(14)。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底部重力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铁(3)的两个侧板上均开设有螺栓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梯底部重力缓冲装置,包括框架机构和缓冲机构,两个下梁杆的两端及中部之间均焊接有固定板,且下梁杆的两端均焊接有三角铁,两个下梁杆的两端之间通过设有的螺栓固定有撑台,撑台的中部插设焊接有液压筒,两个下梁杆之间固定有液压油储存筒,且液压筒的底端通过设有的导油管连通于液压油储存筒上。有益效果:通过在下梁杆之间设置有液压油储存筒,用于存放液压油,与弹簧配合缓震,当轿厢下降时,起到双缓冲的作用,同时保证轿厢上升后顶杆平稳复位,便于下次缓冲,将弹簧安装于密封的筒内,与液压油配合使用,消除下顿感,提高缓震效果,同时提高弹簧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李留涛;张瑛琪;闫振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瑞普兰德电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3.31
技术公布日:2020.11.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