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磁力声能的气力输送管清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88167发布日期:2020-12-15 08:28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磁力声能的气力输送管清灰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清灰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磁力声能的气力输送管清灰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业系统中,会涉及气力输送物料工艺系统,如煤粉管、叔灰管等,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粉状物料会粘结在输送管内壁,如果没有有效措施进行清理,结壁会越积越厚,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物料输送管堵塞,影响系统正常稳定运行。

现有技术采取磁力声能清灰器对管道进行清灰处理,其原理是发声盘通过压缩空气驱动,通过层层导音管的作用,产生不同频率的声波,再通过扩音器送入使用区间,准确找到不同物料的共振频率点,使得物料在磁力声能的作用下环绕剥离或产生自发性运动脱离,从而达到预防和清理的目的,保证整个生产系统连续进行。

但是,现有的磁力声能清灰器无法针对细管径管道的清灰处理,使得细管径管道清理难度大,因此,需要设计一款新型的针对细管径管道的清灰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磁力声能的气力输送管清灰装置,有效的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磁力声能的气力输送管清灰装置,包括发生盘、导音管、扩音器、自适应导能管和引流管,上述导音管的一端与上述发生盘连接,另一端与上述扩音器的缩口端连接并连通,上述自适应导能管为与上述扩音器相匹配的喇叭状管壳结构,其扩口端与上述扩音器的扩口端连接并连通,上述引流管的一端与上述自适应导能管的缩口端连接并连通,另一端用于与输送管管壁上开设的通孔连接并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设计合理,能够有效的对细径输送管道内壁进行清灰处理,克服了细径管道清灰困难的问题。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上述扩音器的扩口端以及上述自适应导能管的扩口端分别设有外翻的法兰,且二者的法兰相互贴合后,并通过贯穿二者的螺栓连接固定。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实现二者的快速拆装组合。

进一步,上述自适应导能管的缩口端与上述引流管的一端焊接固定。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二者连接处密封性好,连接牢固。

进一步,上述自适应导能管的扩口端包裹于上述扩音器的扩口端边缘外,并相互密封接触,且二者相互焊接固定。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二者连接处密封性较好,连接比较牢固。

进一步,上述引流管倾斜设置,且其中心线与上述自适应导能管的中心线之间呈钝角设置。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设计合理,利于声能在输送管内的传导,清灰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基于磁力声能的气力输送管清灰装置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基于磁力声能的气力输送管清灰装置的其他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发生盘,2、导音管,3、扩音器,4、自适应导能管,5、引流管,6、输送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如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的基于磁力声能的气力输送管清灰装置包括发生盘1、导音管2、扩音器3、自适应导能管4和引流管5,上述导音管2的一端与上述发生盘1连接,另一端与上述扩音器3的缩口端连接并连通,上述自适应导能管4为与上述扩音器3相匹配的喇叭状管壳结构,其扩口端与上述扩音器3的扩口端连接并连通,上述引流管5的一端与上述自适应导能管4的缩口端连接并连通,另一端用于与输送管6管壁上开设的通孔连接并连通。

工作原理:

发声盘1通过压缩空气驱动,通过导音管2的作用,产生不同频率的声波,再通过扩音器3送入自适应导能管4,再经自适应导能管4使得声能快速方便的通过引流管5进入输送管6内部,最终引起输送管6内壁的粘附灰尘杂质共振,从而达到灰尘及杂质脱落、分离的目的。

上述自适应导能管4为常规的喇叭状管壳设计,其作用是通过其朝向引流管5逐渐窄缩的结构设计,能够使得经扩音器3扩口端输出的声能在其内部达到快速传导输送的目的。

上述引流管5的管径应小于输送管6的管径,从而能够良好的与输送管6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引流管5的的管径根据实际输送管6的管径选取,现场装配时,选择声能输送适配的磁力声能清灰器(也就是发生盘1、导音管2和扩音器3此种构造的产品),然后在现场选取适配尺寸的自适应导能管4及引流管5相互连接,最后再将自适应导能管4与扩音器3完成连接装配即可。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上述扩音器3的扩口端以及上述自适应导能管4的扩口端分别设有外翻的法兰,且二者的法兰相互贴合后,并通过贯穿二者的螺栓连接固定。

该实施方式中,扩音器3的扩口端以及上述自适应导能管4的扩口端通过法兰的结构对接,使得二者之间连接快速、方便。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上述自适应导能管4的缩口端与上述引流管5的一端焊接固定(二者均为金属管)。

该实施方式中,自适应导能管4与引流管5连接处牢固、密封,利于声能的良好输送传导。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上述自适应导能管4的扩口端包裹于上述扩音器3的扩口端边缘外,并相互密封接触,且二者相互焊接固定。

该实施方式中,自适应导能管4包裹扩音器3扩口端的设计使得二者之间连接处密封性较好,并且连接也比较牢固。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上述引流管5倾斜设置,且其中心线与上述自适应导能管4的中心线之间呈钝角设置。

该实施方式中,在装配时,引流管5的中心线与输送管6的中心线应在同一平面内,也就是说引流管5沿输送管6的轴向延伸方向倾斜,更利于经引流管5进入的声能在输送管6内的传导,器清灰效果更佳,并且,不影响输送管6内物料输送,利于整个管道输送系统长期稳定运行。

需要说明的是,在于输送管6装配固定时,在输送管6上根据引流管5的尺寸开适配的通孔,并在确保引流管5与输送管6的倾斜角度后,将引流管5的另一端沿输送管6的延伸方向平切,最后将引流管5另一端伸入通孔中,并确保引流管5另一端端部与输送管6内壁平齐,最后完成引流管5与通孔边沿的焊接密封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磁力声能的气力输送管清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发生盘(1)、导音管(2)、扩音器(3)、自适应导能管(4)和引流管(5),所述导音管(2)的一端与所述发生盘(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扩音器(3)的缩口端连接并连通,所述自适应导能管(4)为与所述扩音器(3)相匹配的喇叭状管壳结构,其扩口端与所述扩音器(3)的扩口端连接并连通,所述引流管(5)的一端与所述自适应导能管(4)的缩口端连接并连通,另一端用于与输送管(6)管壁上开设的通孔连接并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磁力声能的气力输送管清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扩音器(3)的扩口端以及所述自适应导能管(4)的扩口端分别设有外翻的法兰,且二者的法兰相互贴合后,并通过贯穿二者的螺栓连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磁力声能的气力输送管清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适应导能管(4)的缩口端与所述引流管(5)的一端焊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磁力声能的气力输送管清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适应导能管(4)的扩口端包裹于所述扩音器(3)的扩口端边缘外,并相互密封接触,且二者相互焊接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磁力声能的气力输送管清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5)倾斜设置,且其中心线与所述自适应导能管(4)的中心线之间呈钝角设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清灰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磁力声能的气力输送管清灰装置。本实用新型的基于磁力声能的气力输送管清灰装置包括发生盘、导音管、扩音器、自适应导能管和引流管,所述导音管的一端与所述发生盘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扩音器的缩口端连接并连通,所述自适应导能管为与所述扩音器相匹配的喇叭状管壳结构,其扩口端与所述扩音器的扩口端连接并连通,所述引流管的一端与所述自适应导能管的缩口端连接并连通,另一端用于与输送管管壁上开设的通孔连接并连通。优点:结构设计合理,能够有效的对细径输送管道内壁进行清灰处理,克服了细径管道清灰困难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李石;丁强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晟时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4.20
技术公布日:2020.12.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