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的用于室外电缆存放与使用集一体的放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07062发布日期:2021-04-09 12:56阅读: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的用于室外电缆存放与使用集一体的放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放线装置,具体的是涉及一种多功能的用于室外电缆存放与使用集一体的放线装置,主要是用于房建工程电缆施放、市政管网电缆、智能化工程中电缆、光缆等施放,属于电力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电缆施放是电气工程施工中必备工序之一,因其电缆自身重量大,在施工现场施放时搬动、转动、抽放电缆都要耗用大量人力和辅助机具才能实现电缆的施放工作,费时、耗力,且在搬动过程中还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目前一般都是通过人工对电缆线进行放出,电缆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组成,因为电缆线较重,所以需要多人一起配合方可将电缆线放出,如此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且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安全性低的缺点,同时,传统电缆安装需要专门一个放线人员将电缆用双手或其他方式握住,根据安装人员的安装路径及方向旋转电缆,这样当电缆太重放线人员会费很大的力气才能放线,而且放线人员放出来的电缆线有很多弯曲不易安装,也需要操作人员花费更大的力气拉动线缆,给放线增加了难度,从而导致放线的效率低下。

更重要的是,现在的电缆放线装置由于没有设计相应的移动装置结构,在未缠绕电缆时虽然能够方便快速的对其放线装置进行移动搬运,但一旦电缆缠绕后,该放线装置移动就较为困难,往往需要几名施工人员一起进行搬运,加大了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的同时还存着了较大的安全隐患。

总之,现有技术中的人工放线装置放线比较费力,极大地影响了施工进度,且放线过程中极易出现放线困难混乱和电缆的破损而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在下一次放线时需要耗费很大的精力去整理导线或是重新更换已损坏电缆,对下一次放线工作造成了极大的不便;同时,目前现有的放线装置存放电缆的数量有限,不能同时存放多种不同型号或是大量的电缆,需要使用多个放线装置进行存放,从而致使不环保且占地空间大的同时也不便于快速使用。

因此,需研制一种实用性较强以及工作可靠性较高的用于室外电缆存放与使用集一体的放线装置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关键所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目前一般都是通过人工对电缆线进行放出,如此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搬运移动困难、且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安全性低的诸多缺陷与不足,本实用新型对此进行了改进和创新,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安装、放线更省力、放线速度更快速,通过移动装置电缆放出,更方便操作人员将电缆拉出,提高电缆使用安全性,同时,本实用新型可以同时摆放大量同种型号或分类整理摆放不同型号的电缆。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安装、放线更省力、放线速度更快速,能够保证电缆整体结构完整度不受破损的同时还能够省时省力、减少劳动强度、提高电缆使用安全性的这样一种多功能的用于室外电缆存放与使用集一体的放线装置。

本实用新型还一个发明目的是可根据实际需要,电缆会根据安装人员拉扯的进度有规律、整齐的转动,在施放电缆时只需一个轻松的拉力就可带动电缆放线器(3)自行转动,从而大大减轻传统电缆施放过程中间隔两米就要有人力进行接力拖拽的方法,提高施放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为解决上述问题并达到上述的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的用于室外电缆存放与使用集一体的放线装置是通过采用下列的设计结构以及采用下列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多功能的用于室外电缆存放与使用集一体的放线装置,包括支撑架(1),所述支撑架(1)的顶部垂直设置有多根立柱(2),各立柱(2)上均安装有电缆放线器(3),相邻的电缆放线器(3)之间呈高低不同的阶梯状布置;所述支撑架(1)的底部设有移动装置(4),移动装置(4)安装于支撑架(1)的底部四角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另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架(1)是由四根支撑腿(11)和垂直连接于四根支撑腿(11)顶部的两根彼此呈平行设置的边梁(12)以及连接于两根边梁(12)之间的若干根连接加强梁(13)三个部件相互拼搭连接而成的长形栅栏结构框架主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立柱(2)整体为棒状体或是柱状体构件,该棒状体或是柱状体构件的固定端与支撑架(1)之间为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电缆放线器(3)包括轴承(31)和环形设置于轴承(31)上的电缆承载旋转放线支架(32),电缆承载旋转放线支架(32)为方向盘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轴承(31)包括内环和外环,其中,内环的固定端与立柱(2)固定穿套连接,内环的自由端与外环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再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电缆承载旋转放线支架(32)是由若干根等距或不等距地呈放射状布置的撑杆(321)和环形圈(322)两个部件相互连接构成,其中,撑杆(321)的一端连接轴承(31),另一端连接环形圈(322)。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还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撑杆(321)为棒状体构件;所述环形圈(322)是由一根棒状体构件经弯折加工形成的环形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又再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立柱(2)和电缆放线器(3)的外表面上均套设有电缆防滑护套(5);所述电缆防滑护套(5)为橡胶防滑护套,在该橡胶防滑护套的外部设有数个连体结构的橡胶防护突起物。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还又再更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移动装置(4)为定向轮或是万向轮,在该定向轮或是万向轮上设有与之相搭配完成工作的刹车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还又再更加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支撑架(1)、立柱(2)和电缆放线器(3)以及移动装置(4)的外表面上均从内至外依序喷涂有注塑层和防锈层以及警示层,警示层上涂有荧光粉。

工作原理是:上述设计结构的一种多功能的用于室外电缆存放与使用集一体的放线装置在进行使用之前,需要将其进行制作并加以安装作为备用。

安装时,操作人员只需将该放线装置搬运至指定的位置进行摆放待为使用。

使用之前,操作人员将其设置于支撑架(1)底部的移动装置(4)打开,使其处于打开状态,随即操作人员将其该放线装置通过设置于底部的移动装置(4)通过相应的搬运设备搬运至需要缠绕整理的电缆(6)堆放位置进行摆放进行电缆(6)的收线,收线之前将其该装置的移动装置(4)处于制动状态,随即进行收线,收线时,先抽出电缆(6)的一端,安装人员扯住此端进行拉扯,电缆(6)转动,给轴承(31)一个正向力,然后轴承(31)带动电缆承载旋转放线支架(32)转动,从而达到电缆(6)根据安装人员拉扯的进度有规律、整齐的转动,实现电缆的收线,收线完成后当需要对电缆(6)进行使用时,操作人员只需将缠绕有电缆(6)的该放线装置通过人工或是相应的搬运设备将其搬运至指定的电缆施工位置进行使用。

使用之前,操作人员将其本实用新型通过底部的移动装置(4)移动或是通过相应的搬运设备将其搬运至需要缠绕整理的电缆(6)堆放位置进行摆放进行电缆(6)的收线,收线时,先抽出电缆(6)的一端,安装人员扯住此端进行拉扯,电缆(6)转动,给轴承(31)一个正向力,然后轴承(31)带动电缆承载旋转放线支架(32)转动,从而达到电缆(6)根据安装人员拉扯的进度有规律、整齐的转动,实现电缆的收线,收线完成后当需要对电缆进行使用时,操作人员只需将缠绕有电缆(6)的该放线装置通过人工或是相应的搬运设备将其搬运至指定的电缆施工位置进行使用。

使用时,操作人员逐渐从电缆放线器(3)上将电缆(6)抽出使用,具体的是操作人员先抽出电缆(6)的一端,并扯住此端进行拉扯,电缆(6)转动,给轴承(31)一个反向力,然后轴承(31)带动电缆承载旋转放线支架(32)转动,从而达到电缆(6)根据安装人员拉扯的进度有规律、整齐的转动,实现电缆的放线。放线过程中,电缆(6)盘套在电缆承载旋转放线支架(32)和立柱(2)上,施工人员通过转动电缆承载旋转放线支架(32)或拉动电缆头使绕紧的电缆(6)展开,使电缆承载旋转放线支架(32)在放线的时候与轴承(31)一样做圆周运动,不会发生碰撞,使放线的效果更好,提高了放线的效率。在上述的整个实施操作过程中,由于未使用的电缆(6)一直缠绕于轴承(31)和电缆承载旋转放线支架(32)上,且底端位于电缆承载旋转放线支架(32)空间内,因此在整捆电缆(6)剩余不多时,即使散开也会被限制在轴承(31)与电缆承载旋转放线支架(32)所形成的空间内,不会对周围距离较近的施工人员造成人员伤亡;同时支撑架(1)的设置使其电缆(6)不会直接跟地面接触,避免了电缆(6)被污染的问题,移动装置(4)的设计极大的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最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施工完毕后,操作人员只需将本实用新型通过人工打开底部的移动装置(4)移动至指定位置或是搬运设备将其搬运至指定的位置进行清理修复,随后操作人员将其该装置搬运至存储仓库进行存储,以备下次循环周转使用。

本实用新型不限局于布放电缆,还可以布放光缆、钢丝、钢绞线等等盘绕在盘具上的物体的布放。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安装、放线更省力、放线速度更快速,通过移动装置的设计能够实现最大限度的达到使用时省时省力、减少劳动强度;通过旋转将电缆放出,更方便操作人员将电缆拉出,提高电缆使用安全性;同时,本实用新型可以同时摆放大量同种型号或分类整理摆放不同型号的电缆;

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安装、放线更省力、放线速度更快速,通过防滑护套的设计能够保证电缆整体结构完整度不受破损的同时还能够省时省力、减少劳动强度、提高电缆使用安全性;

3、本实用新型能快速、高效的根据电缆所要敷设路径选取最近位置进行现场组装,最大程度缩短电缆搬动距离,降低人力消耗;

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构造新颖合理,通过发电机定子与转子的工作原理启发而发明本实用新型一种设计结构的放线装置,在电缆施放过程中,可根据实际需要,电缆会根据安装人员拉扯的进度有规律、整齐的转动,在施放电缆时只需一个轻松的拉力就可带动电缆放线器自行转动,从而大大减轻传统电缆施放过程中间隔2米就要有人力进行接力拖拽的方法,提高施放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5、本实用新型电缆放线装置结构简单、易安装、放线更省力、放线速度更快速,通过旋转装置将电缆放出,更方便操作人员将电缆拉出,可减少人力,提高安全性,达到了省时省力、减少劳动强度的效果;

6、本实用新型具有制作简单,操作灵活,施工现场转场运输方便的优势,施放电缆时只需给一个轴向始发力,即可拖动电缆轻松到达电缆安放路径,省时省力,方便快捷,大大提高的施工工效,同时,该装置无需使用电力或燃料驱动,节能环保、安全可靠;

7、本实用新型可实现电缆规律整齐的放线,放出来的电缆线易安装,且安装人员可根据安装的位置随意挪动;实现了安装的便捷性,并通过旋转轴和导向滚轮带动电缆放线器转动,实现了电缆放线的高效性;

8、本实用新型不仅适用于一次电缆,更适用于二次电缆、导线、绝缘导线、光缆等所有使用盘型结构存储的物品。此外,本实用新型既可以放线,也可以收线;

9、本实用新型的外部上涂防锈漆,因此可以防止生锈的同时也延长了整个装置的使用寿命,实现环保的同时也节省了资源,同时,在装置的外部涂有可以自发光的荧光材料,可以在夜间或者黑暗室内以及地下施工环境清楚地标示该放线装置的位置,能有效地起到安全提示的作用,提高醒目度,易于人们辨别,增加施工和生活中的安全性;

10、本实用新型构造简易、设计合理新颖,将电缆分类别分规格的悬挂缠绕在本实用新型上,便于对电缆的各种规格型号辨识,能从源头杜绝电缆使用错误的情况;

11、本实用新型利用竖直存放的设计代替传统的平铺存放,有效地提高了空间的利用率,减少了平面占地空间,使得在相同面积大小范围内可存放更多电缆;将加工完成的电缆按照不同的规格、尺寸分类放置,这种分门别类的存放方式有利于电缆的储存管理,也为后期的物流运输工作提供了便利;此外,通过设置移动装置,增强了整个装置的移动性,满足了电缆集中搬运的需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设计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设计结构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其中,图中标号:1—支撑架,11—支撑腿,12—边梁,13—连接加强梁;

2—立柱;

3—电缆放线器,31—轴承,32—电缆承载旋转放线支架,321—撑杆,322—环形圈;

4—移动装置;

5—电缆防滑护套;

6—电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造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更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说明书附图所示的一种多功能的用于室外电缆存放与使用集一体的放线装置,包括支撑架1,所述支撑架1的顶部垂直设置有多根立柱2,各立柱2上均安装有电缆放线器3,相邻的电缆放线器3之间呈高低不同的阶梯状布置;所述支撑架1的底部设有移动装置4,移动装置4安装于支撑架1的底部四角处。

进一步的,支撑架1是由四根支撑腿11和垂直连接于四根支撑腿11顶部的两根彼此呈平行设置的边梁12以及连接于两根边梁12之间的若干根连接加强梁13三个部件相互拼搭连接而成的长形栅栏结构框架主体。

进一步的,立柱2整体为棒状体或是柱状体构件,该棒状体或是柱状体构件的固定端与支撑架1之间为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电缆放线器3包括轴承31和环形设置于轴承31上的电缆承载旋转放线支架32,电缆承载旋转放线支架32为方向盘状。

具体的,轴承31包括内环和外环,其中,内环的固定端与立柱2固定穿套连接,内环的自由端与外环转动连接。

具体的,电缆承载旋转放线支架32是由若干根等距或不等距地呈放射状布置的撑杆321和环形圈322两个部件相互连接构成,其中,撑杆321的一端连接轴承31,另一端连接环形圈322。

更具体的,撑杆321为棒状体构件;所述环形圈322是由一根棒状体构件经弯折加工形成的环形构件。

进一步的,在立柱2和电缆放线器3的外表面上均套设有电缆防滑护套5;所述电缆防滑护套5为橡胶防滑护套,在该橡胶防滑护套的外部设有数个连体结构的橡胶防护突起物。

故由于在电缆6与立柱2和电缆放线器3的相互接触连接处位置设置有外部带有防护突起物的电缆防滑护套5,不仅可以起到防护作用,保证电缆6和立柱2以及电缆放线器3结构完整度的同时也可以增大连接处的摩擦力,从而使电缆6可靠稳固地缠绕于立柱2以及电缆放线器3上。

进一步的,移动装置4为定向轮或是万向轮,在该定向轮或是万向轮上设有与之相搭配完成工作的刹车装置。

进一步的,在支撑架1、立柱2和电缆放线器3以及移动装置4的外表面上均从内至外依序喷涂有注塑层和防锈层以及警示层,警示层上涂有荧光粉。

在注塑层上注塑有高分子耐磨材料;所述防锈层包括环氧富锌底漆和氯化橡胶面漆以及位于环氧富锌底漆和氯化橡胶面漆之间的环氧云铁中间漆;所述警示层为黄色或黑色的反光警示带或反光色膜或反光漆。

同时,在本实用新型中,所指的连接均为固定连接或者是活动连接或可拆卸连接,其中,固定连接为焊接连接或者是直接加工为一体成型结构;活动连接或可拆卸连接为铰接连接、螺纹连接、卡口连接、插拔连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更为具体的实施方式是:

上述设计结构的一种多功能的用于室外电缆存放与使用集一体的放线装置在进行使用之前,需要将其进行制作并加以安装作为备用。

安装时,操作人员只需将该放线装置搬运至指定的位置进行摆放待为使用。

使用之前,操作人员将其设置于支撑架1底部的移动装置4打开,使其处于打开状态,随即操作人员将其该放线装置通过设置于底部的移动装置4通过相应的搬运设备搬运至需要缠绕整理的电缆6堆放位置进行摆放进行电缆6的收线,收线之前将其该装置的移动装置4处于制动状态,随即进行收线,收线时,先抽出电缆6的一端,安装人员扯住此端进行拉扯,电缆6转动,给轴承31一个正向力,然后轴承31带动电缆承载旋转放线支架32转动,从而达到电缆6根据安装人员拉扯的进度有规律、整齐的转动,实现电缆的收线,收线完成后当需要对电缆6进行使用时,操作人员只需将缠绕有电缆6的该放线装置通过人工或是相应的搬运设备将其搬运至指定的电缆施工位置进行使用。

使用之前,操作人员将其本实用新型通过底部的移动装置4移动或是通过相应的搬运设备将其搬运至需要缠绕整理的电缆6堆放位置进行摆放进行电缆6的收线,收线时,先抽出电缆6的一端,安装人员扯住此端进行拉扯,电缆6转动,给轴承31一个正向力,然后轴承31带动电缆承载旋转放线支架32转动,从而达到电缆6根据安装人员拉扯的进度有规律、整齐的转动,实现电缆的收线,收线完成后当需要对电缆进行使用时,操作人员只需将缠绕有电缆6的该放线装置通过人工或是相应的搬运设备将其搬运至指定的电缆施工位置进行使用。

使用时,操作人员逐渐从电缆放线器3上将电缆6抽出使用,具体的是操作人员先抽出电缆6的一端,并扯住此端进行拉扯,电缆6转动,给轴承31一个反向力,然后轴承31带动电缆承载旋转放线支架32转动,从而达到电缆6根据安装人员拉扯的进度有规律、整齐的转动,实现电缆的放线。放线过程中,电缆6盘套在电缆承载旋转放线支架32和立柱2上,施工人员通过转动电缆承载旋转放线支架32或拉动电缆头使绕紧的电缆6展开,使电缆承载旋转放线支架32在放线的时候与轴承31一样做圆周运动,不会发生碰撞,使放线的效果更好,提高了放线的效率。

在上述的整个实施操作过程中,由于未使用的电缆6一直缠绕于轴承31和电缆承载旋转放线支架32上,且底端位于电缆承载旋转放线支架32空间内,因此在整捆电缆6剩余不多时,即使散开也会被限制在轴承31与电缆承载旋转放线支架32所形成的空间内,不会对周围距离较近的施工人员造成人员伤亡;同时支撑架1的设置使其电缆6不会直接跟地面接触,避免了电缆6被污染的问题,移动装置4的设计极大的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最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施工完毕后,操作人员只需将本实用新型通过人工打开底部的移动装置4移动至指定位置或是搬运设备将其搬运至指定的位置进行清理修复,随后操作人员将其该装置搬运至存储仓库进行存储,以备下次循环周转使用。

本实用新型不限局于布放电缆,还可以布放光缆、钢丝、钢绞线等等盘绕在盘具上的物体的布放。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多功能的用于室外电缆存放与使用集一体的放线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进行了描述,以上工作原理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