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冲包装装置及包装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69029发布日期:2021-02-18 21:53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缓冲包装装置及包装组件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包装产品领域,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够服务器提供多重缓冲保护的缓冲包装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由于电商在我国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足不出户就能在网上买到覆盖到生活中方方面面的几乎所有的日常用品。网购技术的日益发展一方面充分提高了人们的生活便利性,同时,对一些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但又不太适合运输的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运输要求和需求。比如服务器等,这种兼顾了体积大、重量重、精密度高的产品,其运输过程中,不仅要保证物理外观不受外力撞击而完好无损,还要保证其内部构造不会因为运输过程中的撞击而受到影响。
[0003]
众所周知,若使用现有技术中的普通充气缓冲包装袋为服务器这种体积大、重量重、并且精密度高的产品提供缓冲保护的话,一方面,由于现有技术中的普通充气缓冲包装袋的缓冲结构由于技术原因都相对简单,因为无法提供相对周密的缓冲保护;与此同时,由于服务器包含的附件和配件比较多,现有技术中的普通充气缓冲包装袋无法同时容纳多个物品,或者即使把所有物品放到一起装到现有技术中的充气缓冲包装袋中,由于物品与物品之间没有有效隔离,因此一旦受到外力冲击,会导致物品与物品之间因相互碰撞而导致彼此受到损坏。另外,即使用多个充气缓冲包装袋为多元件的待运输产品提供缓冲保护的话,一方面会增加待运输产品的包装成本,另一方面也会由于体积的增加而导致运输成本的急剧增加。
[0004]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提出一种新的缓冲包装装置,以解决上述提及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种缓冲包装装置及包装组件,其中所述缓冲包装装置能够为一待包装物品提供全方位的缓冲保护,从而使产品在运输或存储过程中不会因受到外力撞击作用而受到损坏。
[0006]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种缓冲包装装置及包装组件,其中所述缓冲包装装置能够为所述待包装物品在每个方位都提供多层保护,从而使所述待包装物品即使受到外力作用也不会轻易被损坏。
[0007]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种缓冲包装装置及包装组件,其中所述缓冲包装装置能够为所述待包装物品提供不同的元件容纳腔,从而使所述缓冲包装装置能够为多零件的产品提供缓冲保护。
[0008]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种缓冲包装装置及包装组件,其中所述缓冲包装装置能够根据所述待包装物品的体积为之提供不同尺寸的容纳空间,从而使所述待包装物品中的各元件都能被适当保护。
[0009]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种缓冲包装装置及包装组件,其中所述缓冲包装装置提供的不同容纳空间被为实施为叠加设置,从而使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缓冲包装装置在为所述待包装物品提供缓冲保护的前提下尽可能缩小所述待包装物品的运输或存储尺寸,从而降低对所述待包装物品的运输或存放成本。
[0010]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种缓冲包装装置及包装组件,其中所述缓冲包装装置在为所述待包装物品的每个方向提供多层保护的同时,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根据产品元进行划分区域,从而使所述待包装物品中的每个元件都被能够被放置于与之相适配的容纳空间,从而提高所述缓冲包装装置的综合使用率。
[0011]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种缓冲包装装置及包装组件,其中所述缓冲包装装置通过相互配合的方式为所述待包装物品提供缓冲保护,所述缓冲包装装置能够被实施为分体结构或可拆分式结构,从而提高所述待包装物品在包装过程中的取放便利性。
[0012]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种缓冲包装装置及包装组件,其中所述缓冲包装装置通过结构设计而保证在为所述待包装物品形成多层缓冲保护的同时就能形成不同的容纳空间,从而提高所述缓冲包装装置的材料使用率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包装成本。
[0013]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种缓冲包装装置及包装组件,其中所述缓冲包装装置能够承受所述待包装物品相对较大的重量,即使所述待包装物品本身较重,本实用新型所述缓冲包装装置也能为其提供长时间的缓冲保护。
[0014]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种缓冲包装装置及包装组件,其中所述缓冲包装装置通过多个部分相互叠合的方式为所述待包装物品提供缓冲保护,因此不仅形成多层缓冲结构,而且便于生产和充气。
[0015]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种缓冲包装装置及包装组件,其中所述缓冲包装装置是通过多个结构互相配合而为所述待包装物品提供缓冲,因此当其中一个包装结构被破坏时只要对该结构进行单独更换即可,无需对整个缓冲包装装置进行更换,因此能够提高所述换成包装装置的使用寿命,以此降低对所述待包装物品的包装成本。
[0016]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种缓冲包装装置及包装组件,其中所述缓冲包装装置能够在受到较大的惯性力作用下依旧为所述待包装物品提供缓冲保护,从而保证所述待包装物品不会因自身重量过大等原因而导致被损坏。
[0017]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种缓冲包装装置及包装组件,其中所述待包装物品被实施为一服务器,由于服务器不仅自身重量较重,而且内部结构复杂、元件精密度高,因此要尽可能避免被碰撞,因此通过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缓冲包装装置能够为其提供完整的缓冲保护。
[0018]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种缓冲包装装置及包装组件,其中所述包装组件不仅能够为所述待包装物品提供进一步的保护,而且还能提高对所述待包装物品的运输效率,从而降低所述待包装物品的运输成本。
[0019]
为达上述至少一实用新型优势,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一种缓冲包装装置,用于包装至少一待包装物品,所述缓冲包装装置包括至少一支撑充气体和一限位充气体,所述支撑充气体和所述限位充气体相互叠合形成至少一容纳空间,所述待包装物品被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其中所述容纳空间的周围分别包括多层缓冲结构以提供对所述待包装物品的多重缓冲保护并实现对所述待包装物品的隔离。
[0020]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充气体和所述限位充气体共同形成一充气主体,所述充气主体包括至少一侧部充气结合体,所述侧部充气结合体被贴合于所述待包装物品的至少一侧部,且对所述待包装物品的外周提供缓冲保护。
[0021]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充气体包括至少一侧部支撑体和至少两个端部支撑体,两个端部支撑体被设置于各所述侧部支撑体的两端;其中所述限位充气体包括至少一侧部限位体和至少两个端部限位体,两个所述端部限位体被设置于各所述侧部限位体的两端,当所述限位充气体被叠合于所述支撑充气体上时,两个所述端部限位体贴合于所述侧部支撑体的两侧,所述侧部限位体贴合于两个所述端部支撑体之间,以使所述侧部支撑体、所述端部支撑体、所述侧部限位体和所述端部限位体形成侧部充气结合体。
[0022]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侧部支撑体包括至少一侧部支撑体内侧部和至少两个侧部支撑体外侧部,两个侧部支撑体外侧部被粘合于所述侧部支撑体内侧部的两端。
[0023]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侧部支撑体外侧部包括至少一侧部支撑体内层和至少一侧部支撑体外层,所述侧部支撑体内层被粘结合于所述侧部支撑体内侧部上,所述侧部支撑体外层被转动连接于所述侧部支撑体内层。
[0024]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端部支撑体包括至少一端部支撑体内侧部和至少一端部支撑体外侧部,所述端部支撑体内侧部被设置于所述侧部支撑体内侧部,且所述端部支撑体内侧部和所述侧部支撑体内侧部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端部支撑体外侧部被粘合于所述端部支撑体内侧部背离所述侧部支撑体内侧部的一侧。
[0025]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所述端部支撑体外侧部包括至少一端部支撑体外层,所述端部支撑体外层和所述端部支撑体内侧部相互垂直设置。
[0026]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端部支撑体外层呈s型排列,且分别与所述端部支撑体内侧部和所述侧部支撑体外侧部相连接。
[0027]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侧部限位体包括至少一侧部限位体内侧部和至少两个侧部限位体外侧部,两个所述侧部限位体外侧部被粘合于所述侧部限位体内侧部的两端,以使所述侧部限位体内侧部和所述侧部限位体外侧部形成所述侧部充气结合体。
[0028]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侧部限位体外侧部包括至少一侧部限位体内层和至少一侧部限位体外层,所述侧部限位体内层被粘合于所述侧部限位体内侧部,所述侧部限位体外层被设置于所述侧部限位体内层。
[0029]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侧部限位体外层和所述侧部限位体内层相互垂直设置,以使所述侧部限位体外层和所述侧部限位体内层形成所述侧部充气结合体。
[0030]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侧部限位体外层和所述侧部限位体内层相互平行设置。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端部限位体包括至少一端部限位体内侧部、至少一端部限位体外侧部和端部限位体缓冲腔,所述端部限位体内侧壁一体延伸于所述端部限位体外侧部,并和所述侧部限位体外侧部形成所述端部限位体缓冲腔。
[0031]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充气体和所述限位充气体各分隔成多个储气单元,所述支撑充气体和所述限位充气体的所述储气单元的延伸方向不同。
[0032]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充气体和所述限位充气体的所述储气单元的延伸方向相垂直。
[0033]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充气体沿着垂直于所述储气单元的延伸方向折叠
形成所述侧部支撑体和所述端部支撑体;所述限位充气体沿着垂直于所述储气单元的延伸方向折叠形成所述侧部限位体和所述端部限位体。
[0034]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待包装物品被设置为一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包括一主机、一导轨和一附件盒。
[0035]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充气体包括一第一充气单元,所述限位充气体包括一第二充气单元和一第三充气单元,通过将所述第二充气单元和所述第三充气单元卡合于所述第一充气单元而形成所述第一容纳空间,以用于将所述主机放置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
[0036]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容纳空间形成于所述第二充气单元,所述第三容纳空间形成于所述第三充气单元,且所述第二充气单元和所述第三充气单元并排设置以使所述第二容纳空间和所述第三容纳空间彼此连通,从使所述导轨能够被放置于所述第二容纳空间和所述第三容纳空间。
[0037]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四容纳空间形成于所述第三充气单元,且所述第四容纳空间和所述第三容纳空间彼此隔绝,从而使所述附件盒能够被单独地放置于所述第四容纳空间。
[0038]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充气单元包括一侧部支撑体和两端部支撑体,其中两所述端部支撑体分别被设置于所述侧部支撑体的两侧,从而使两所述端部支撑体相对于所述侧部支撑体形成对称结构。
[0039]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侧部支撑体被设置为包括至少3层缓冲结构。
[0040]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任一所述端部支撑体包括至少3层以上缓冲结构。
[0041]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任一所述端部支撑体沿所述主机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尺寸范围为80-150mm。
[0042]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充气单元的两侧分别形成一第一端部限位体缓冲腔,且所述第一端部限位体缓冲腔分别与所述端部支撑体呈垂直设置。
[0043]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充气单元的两侧分别形成一第二端部限位体缓冲腔,且所述第二限位体缓冲器分别与所述端部支撑体呈垂直设置。
[0044]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部限位体缓冲器或所述第二端部限位体缓冲腔沿所述第二充气单元或所述第三充气的充气方向的宽度范围分别为 35-100mm。
[0045]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一种包装组件,用于包装至少一待包装物品,所述包装组件包括一缓冲包装装置和一盒体,其中所述缓冲包装装置包括至少一支撑充气体和一限位充气体,所述支撑充气体和所述限位充气体相互叠合形成至少一容纳空间,所述待包装物品被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其中所述容纳空间的四周分别包括多层缓冲结构,所述盒体具有一空间,所述缓冲包装装置被设置于所述盒体内。
[0046]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盒体的形状和结构分别与所述缓冲包装装置的形状和结构一致,且所述盒体内的体积与所述缓冲包装装置的体积适配,以使所述缓冲包装装置正好被容纳于所述盒体形成的所述空间内。
[0047]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盒体被实施为一纸箱。
附图说明
[0048]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包装组件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0049]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包装组件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0050]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包装组件的上述优选实施例中缓冲包装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0051]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包装组件的上述优选实施例中的缓冲包装装置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0052]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包装组件的上述优选实施例中的缓冲包装装置的使用的结构示意图。
[0053]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包装组件的上述优选实施例中的缓冲包装装置的第一充气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54]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包装组件的上述优选实施例中的缓冲包装装置的第二充气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55]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包装组件的上述优选实施例中的缓冲包装装置的第三充气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6]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0057]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58]
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0059]
如图1至图5所示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缓冲包装装置的各立体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一种包装组件10,以用于对至少一待包装物品20进行包装,从而为所述待包装物品20在运输或存放过程中受到的外力冲击提供缓冲保护。
[0060]
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包装组件10的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包装组件10包括一缓冲包装装置11,所述缓冲包装装置11包括一支撑充气体和一限位充气体,其中所述支撑充气体和所述限位充气体相互叠合而形成一充气主体以及至少一容纳空间,所述待包装物品20被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充气主体包括至少一侧部充气结合体,所述侧部充气结合体被贴合与所述待包装物品的至少一侧部,且对所述待包装物品20的各侧部进行缓冲保护。所述支撑充气体和限位充气体能够被充气膨胀,进而为存储在所述容纳空间内的所述待包装物品 20提供空气缓冲,有效防止物品在输送过程中因碰撞而损坏。
[0061]
换句话说,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缓冲包装装置10中,通过将所述第一充气单元111、所述第二充气单元112、所述第三充气单元113分别设置为多层缓冲结构,从而为容置于其内的所述待包装物品20的四周提供多层缓冲保护。
[0062]
详细而言,如图2至图8所示,所述支撑充气体包括一第一充气单元111,所述限位充气体包括一第二充气单元112和一第三充气单元113。通过所述第一充气单元111、所述第二充气单元112和所述第三充气单元1113配合形成一第一容纳空间1110来存储所述待包装物品20。
[0063]
如图2和图4所示,所述第一充气单元111包括一侧部支撑体1111和两端部支撑体1112,两个所述端部支撑体1112位于所述侧部支撑体1111的两端,且两个所述端部支撑体1112位于所述侧部支撑体1111的同一侧,以使所述侧部支撑体1111和两个所述端部支撑体1112之间形成容纳所述待包装物品20的第一卡槽11101。
[0064]
所述第二充气单元112包括一第一侧部限位体1121和两第一端部限位体 1122,两个所述第一端部限位体1122位于所述第一侧部限位体1121的两端且对称设置,以使所述第一侧部限位体1121和两个所述第一端部限位体1122之间形成容纳物品的第二卡槽11102。其中任一所述端部支撑体1112沿所述侧部支撑体1111延伸方向的宽度范围被设置为80-150mm,以及所述端部支撑体1112突出于所述侧部支撑体1111以形成所述第一容纳空间1110的高度尺寸可由容纳与其内的物品的厚度决定。
[0065]
在所述第一充气单元111和所述第二充气单元112组装成型后,所述第一侧部限位体1121和所述侧部支撑体1111垂直设置,即两个所述第一端部限位体 1122的中心连线与两个所述端部支撑体1112的中线连线相垂直,以使第一卡槽 11101和第二卡槽11102相对设置,并形成所述第一容纳空间1110。可见,当所述待包装物品20存储在所述第一容纳空间1110后,所述待包装物品20的周围分别受所述侧部支撑体1111、所述端部支撑体1112、所述第一侧部限位体1121 和所述第一端部限位体1122缓冲,以提升缓冲效率。
[0066]
所述第一充气单元111和所述第二充气单元112可为分体结构,在包装时,可以将所述待包装物品20放置在所述第一充气单元111上的所述第一卡槽 11101内,然后再将所述第二充气单元112放置在所述第一充气单元111上,以使所述第二卡槽11102和所述第一卡槽11101相对形成容纳所述待包装物品20 的所述容纳空间1110。当然,所述第一充气单元111和第二充气单元112可相互连接,例如,将所述侧部支撑体1111与一所述第四缓冲器1122连接,使所述第二充气单元112能够相对所述侧部支撑体1111与所述第四缓冲器1122的连接处转动,以便将所述待包装物品20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空间1110内,还有效提升包装效率。
[0067]
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同的是,该变形实施例中的所述第一侧部限位体1121 和所述侧部支撑体1111平行设置,即每个所述第一端部限位体1122和一个所述端部支撑体1112相对设置,使所述第一充气单元111和所述第二充气单元112 之间形成环形结构,之后可将所述待包装物品20插设在该环形结构内,以使所述待包装物品20存储在所述第一容纳空间1110。其中,所述第一端部限位体1122 可与其相对的所述第一侧部限位体1121粘结,防止在搬运过程出现分离现象。
[0068]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充气单元113包括一第二侧部限位体1131和两第二端部限位体1132,两个所述第二端部限位体1132位于所述第二侧部限位体1131 的两侧,且两个所
述第二侧部限位体1131位于所述第二侧部限位体1131的同一侧,以使所述第二侧部限位体1131和两个所述第二端部限位体1132之间形成容纳所述待包装物品20的所述第三卡槽11103。
[0069]
其中,所述第三充气单元113和所述第一充气单元111的组装配合可参照上述所述第一充气单元111和所述第二充气单元112组装,例如所述第二侧部限位体1131和所述侧部支撑体1111垂直设置,或者所述第二侧部限位体1131和所述侧部支撑体1111平行设置,在此不再赘述。
[0070]
当所述第一充气单元111、所述第二充气单元112和所述第三充气单元113 组装成型时,所述第二充气单元112和所述第三充气单元113并排设置,且分别与所述第一充气单元111垂直设置,即所述第一侧部限位体1121和所述第二侧部限位体1131并排,且位于两个所述端部支撑体1112之间,所述侧部支撑体 1111分别位于两个所述端部支撑体1112和两个所述第一端部限位体1122之间。
[0071]
其中两个所述第一端部限位体1122之间的距离和两个所述第二端部限位体 1132之间的距离可相等,且分别为小于两个所述端部支撑体1112之间的距离,可见所述第一容纳空间1110呈长方体结构,可存储呈长条型的所述待包装物品 20。当然,所述第一容纳空间1110可存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所述待包装物品20,进而提升存储效率。还可在相邻的两个所述待包装物品20之间放置泡沫、充气体等缓冲件,防止相邻的两个所述待包装物品20之间发生碰撞,进而造成所述待包装物品20损坏。
[0072]
所述第二充气单元112和所述第三充气单元113可一体成型,具体地,所述第一侧部限位体1121和所述第二侧部限位体1131相对连接以形成侧部限位体,每个第一端部限位体1122分别与一个第二端部限位体1132相对连接以形成端部限位体。进而使第一充气单元111、所述第二充气单元112和所述第三充气单元 113组装配合后,所述侧部限位体、所述端部限位体、所述侧部支撑体1111和所述端部支撑体1112形成侧部充气结合体,并所述侧部限位体、所述端部限位体、所述侧部支撑体1111和所述端部支撑体1112能够与待包装物品20贴合。
[0073]
另外,当所述待包装物品20存储在所述第一容纳空间1110允许存在空隙,只要所述待包装物品20在所述第一容纳空间1110内不受搬运而产生较大晃动即可。例如,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待包装物品20呈长方体,所述第一容纳空间1110呈长方体结构,其中,两个所述端部支撑体1112和所述待包装物品20 之间存在空隙,而所述待包装物品20的其它侧面分别受到所述侧部支撑体1111、所述第一侧部限位体1121、所述第一端部限位体1122、所述第二侧部限位体1131 和所述第二端部限位体1132缓冲限制,即环绕在所述待包装物品20周侧,有效减少所述待包装物品20在所述第一容纳空间1110内的晃动情况。
[0074]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侧部支撑体1111、所述端部支撑体1112、所述第一侧部限位体1121、所述第一端部限位体1122、所述第二侧部限位体1131和所述第二端部限位体1132的形状与所述待包装物品20相适配,例如当所述待包装物品 20和所述侧部支撑体1111的接触面呈平面时,则所述侧部支撑体1111呈一字型。当所述待包装物品20和所述侧部支撑体1111的接触面呈曲面时,则所述侧部支撑体1111呈弧形。
[0075]
如图2所示,所述侧部支撑体1111包括一侧部支撑体内侧部11111和两侧部支撑体外侧部,两个所述端部支撑体1112位于所述侧部支撑体内侧部11111 的同一侧,且位于设
置在所述侧部支撑体内侧部11111的两端,所述侧部支撑体内侧部11111背离所述端部支撑体1112的一侧设置有两个侧部支撑体外侧部,两个所述侧部支撑体外侧部位于所述侧部支撑体内侧部11111的两端且对称设置,其中,所述待包装物品20放置在侧部支撑体内侧部11111上,通过设置所述侧部支撑体内侧部11111和所述侧部支撑体外侧部,相应增加了所述侧部支撑体1111的厚度,有效提升了侧部支撑体1111对所述待包装物品20的缓冲效率。
[0076]
两个所述侧部支撑体外侧部之间存在空隙,或者两个所述侧部支撑体外侧部可一体成型。另外,所述侧部支撑体外侧部可采用粘结或扣接等方式固定在所述侧部支撑体内侧部11111上,或者堆叠在一起,在此不受限制。
[0077]
继续参考图2,侧部支撑体外侧部包括侧部支撑体内层11112和侧部支撑体外层11113,侧部支撑体内层11112可粘结在侧部支撑体内侧部11111上,侧部支撑体外层11113可转动地设置在侧部支撑体内层11112上。
[0078]
所述端部支撑体1112包括端部支撑体内侧部11121和端部支撑体外侧部,端部支撑体内侧部11121设置在侧部支撑体内侧部11111的端部,并与所述侧部支撑体内侧部11111垂直设置,使两个所述端部支撑体内侧部11121和所述侧部支撑体内侧部11111之间形成第一卡槽11101。端部支撑体外侧部可粘结在端部支撑体内侧部11121上,包括至少一端部支撑体外层,所述端部支撑体外层可与所述端部支撑体内侧部11121相垂直,当然也可不规则排列设置在所述端部支撑体内侧部11121上。所述端部支撑体外层的层数越多,则所述端部支撑体1112 结构强度越好,则对物品的缓冲性能最好。其中,所述端部支撑体外层为至少三层以上。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端部支撑体外层为五层,分别为第一缓冲层11122、第二缓冲层11123、第三缓冲层11124、第四缓冲层11125和第五缓冲层11126,所述第一缓冲层11122、所述第二缓冲层11123、所述第三缓冲层11124、所述第四缓冲层11125和所述第五缓冲层11126依次连接形成s型结构。其中,所述第一缓冲层11122和端部支撑体内侧部11121相连接,第五缓冲层11126和所述侧部支撑体内层11112相连接。通过设置端部支撑体外侧部,可支撑端部支撑体内侧部11121,以使端部支撑体内侧部11121能够定型在侧部支撑体内侧部11111 上,进而有效提升侧部支撑体1111的缓冲效率。
[0079]
进一步地,所述侧部支撑体内侧部11111、所述端部支撑体内侧部11121、所述第一缓冲层11122、所述第二缓冲层11123、所述第三缓冲层11124、所述第四缓冲层11125、所述第五缓冲层11126、所述侧部支撑体内层11112和所述侧部支撑体外层11113依次连接的一体结构,可见,所述第一充气单元111可通过折叠形成上述结构。
[0080]
因此,可在所述第一充气单元111设置至少一第一充气阀,通过第一充气阀向第一充气单元111充气,以使第一充气单元111膨胀并通过折叠形成如图2 所示的所述第一充气单元111结构。还可在所述第一充气单元111在未充气的状态下,在相邻的缓冲部之间设置弯折痕,例如在所述第一缓冲层11122和所述第二缓冲层11123之间,以及所述第二缓冲层11123和所述第三缓冲层11124之间设置弯折痕,以使所述第一充气单元111定型,然后通过一充气阀向第一充气单元111充气,以使第一充气单元111膨胀并通过折叠形成如图2所示的所述第一充气单元111结构。在一个实例中,第一充气阀的数量为两个,且设置在所述侧部支撑体外层连接所述侧部支撑体外侧部的相反端上。
[0081]
当然,也可随意组合形成上述结构,例如,所述侧部支撑体内侧部11111、所述端部支撑体内侧部11121、所述第一缓冲层11122、所述第二缓冲层11123、所述第三缓冲层11124
为一体结构,该一体结构相对设置一所述第一充气阀。所述第四缓冲层11125、所述第五缓冲层11126、所述侧部支撑体内层11112和所述侧部支撑体外层11113为一体结构,该一体结构相对设置一所述第一充气阀,通过采用上述结构,有效提升充气效率,并且有效防止某一体结构漏气而影响其它结构的缓冲效果。
[0082]
同理,所述第一充气单元111可由至少一第一充气管道组装,所述第一充气管道包括至少一第一充气口,所述第一充气口设置有所述第一充气阀,通过所述第一充气阀并透过所述第一充气口向所述第一充气管道内部充气,以使所述第一充气管道膨胀。两个或多个所述第一充气管道并排排列以形成所述第一充气单元 111,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充气管道之间形成一延长的连接缝,从而藉由这些连接缝将所述第一充气单元111分成多个单独的所述第一充气管道,这些连接缝可由热封工艺形成。这样在一个所述第一充气管道被损坏而漏气时,其它所述第一充气管道可以不受影响。另外,多个所述第一充气管道也可以相互连通,这样只需一个所述第一充气阀,就可以对所有所述第一充气管道充气。
[0083]
之后可沿着所述连接缝的垂直方向折叠所述第一充气单元111,以使所述第一充气单元111形成如图2所示的结构。或者沿着所述连接缝方向折叠所述第一充气单元111,以使所述第一充气单元111形成如图2所示的结构。
[0084]
如图2和6所示,所述第一充气单元111可由两部分组成,包括一第一充气体111a和一第二充气体111b。
[0085]
所述第一充气体111a包括一第一充气部11111a、一第二充气部111112a、一第三充气部111113a、一第四充气部111121a、一第五充气部111122a、一第六充气部111123a、一第七充气部111124a、一第八充气部111125a和一第九充气部111126a,所述第一充气部11111a、所述第四充气部111121a、所述第五充气部111122a、所述第六充气部111123a、所述第七充气部111124a、第八充气部111125a、所述第九充气部111126a、所述第二充气部111112a和所述第三充气部111113a依次连接,其中,所述第二充气部111112a位于所述第一充气部 11111a和所述第三充气部111113a之间,所述第四充气部111121a和分别与所述第一充气部11111a、所述第五充气部111122a、所述第六充气部111123a、所述第七充气部111124a、第八充气部111125a、所述第九充气部111126a、所述第二充气部111112a和所述第三充气部111113a相垂直。其中,所述第五充气部 111122a、所述第六充气部111123a、所述第七充气部111124a、第八充气部 111125a和所述第九充气部111126a呈s型排列。并且所述第一充气部11111a 和所述第四充气部111121a之间形成第一限位部11101a。
[0086]
其中,所述第一充气部11111a、所述第四充气部111121a、所述第五充气部 111122a、所述第六充气部111123a和所述第七充气部111124a可一体成型,并在所述第一充气部11111a与所述第四充气部111121a连接的相反端设第一充气阀。所述第八充气部111125a、所述第九充气部111126a、所述第二充气部111112a 和所述第三充气部111113a可一体成型,并在所述第三充气部111113a和所述第二充气部111112a连接的相反端设置第一充气阀。
[0087]
所述第二充气体111b包括一第十充气部11111b、一第十一充气部111112b、一第所述十二充气部111113b、一第十三充气部111121b、一第十四充气部 111122b、一第十五充气部111123b、一第十六充气部111124b、一第十七充气部 111125b和一第十八充气部111126b,所述第十充气部111111b、所述第十三充气部111121b、所述第十四充气部
111122b、所述第十五充气部111123b、所述第十六充气部111124b、所述第十七充气部111125b、所述第十八充气部111126b、所述第十一充气部111112b和所述第十二充气部111113b依次连接,其中,所述第十一充气部111112b位于所述第十充气部11111b和所述第十二充气部 111113b之间,所述第十三充气部111121b分别与所述第十充气部11111b、所述第十四充气部111122b、所述第十五充气部111123b、所述第十六充气部111124b、所述第十七充气部111125b、所述第十八充气部111126b、所述第十一充气部 111112b和所述第十二充气部111113b相垂直。其中,所述第十四充气部111122b、所述第十五充气部111123b、所述第十六充气部111124b、所述第十七充气部 111125b和所述第十八充气部111126b呈s型排列,并且所述第十充气部11111b 和所述第十三充气部111121b之间形成第二限位部11101b。
[0088]
其中,所述第十充气部111111b、所述第十三充气部111121b、所述第十四充气部111122b、所述第十五充气部111123b和所述第十六充气部111124b可一体成型,并在所述第十充气部111111b和所述第十三充气部111121b连接的相反端设置第一充气阀。所述第十七充气部111125b、所述第十八充气部111126b、所述第十一充气部111112b和所述第十二充气部111113b可一体成型,并在所述第十二充气部111113b和所述第十一充气部111112b连接的相反端设置第一充气阀。
[0089]
当所述第一充气体111a和所述第二充气体111b组装时,两者相对设置,并且所述第一充气部11111a上设置第一阀体的端部和所述第十充气部111111b上设置第一阀体的端部相连接,并使第一限位部11101a和第二限位部11101b配合形成第一卡槽11101。
[0090]
如图2所示,所述第二充气单元112包括一第一侧部限位体1121和两第一端部限位体1122。
[0091]
其中,所述第一侧部限位体1121包括第一侧部限位体内侧部11211和两个第一侧部限位体外侧部,两个第一侧部限位体外侧部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侧部限位体内侧部11211的同一侧,且位于所述第一侧部限位体内侧部11211的两端,所述第一侧部限位体内侧部11211和两个所述第一侧部限位体外侧部之间形成所述第二卡槽11102,即所述待包装物品20与所述第十缓冲部11211相接触。通过采用上述结构,有效提升了所述第一侧部限位体1121的厚度,进而提升缓冲效率。
[0092]
两个第一侧部限位体外侧部之间存在空隙,以形成用于存储所述待包装物品 20的一第二容纳空间11201,还使两个第一侧部限位体外侧部和第一侧部限位体内侧部11211形成侧部充气结合体,具体地,当所述第二充气体112和所述第一充气体111组装时,第二容纳空间11201朝上设置,此时可将所述待包装物品 20放置在所述第二容纳空间11201即可。
[0093]
所述两个第一侧部限位体外侧部可粘结在第一侧部限位体内侧部11211上,包括第一侧部限位体内层11212和第一侧部限位体外层11213,所述第一侧部限位体内层11212和所述第一侧部限位体外层11213可粘结在一起。且所述第一侧部限位体内侧部11211、所述第一侧部限位体内层11212和所述第一侧部限位体外层11213相互平行。
[0094]
所述第一端部限位体1122在所述第一侧部限位体1121长度方向延伸的距离为35~100mm,即所述第一端部限位体缓冲腔11202沿所述第二充气单元112的充气方向的宽度尺寸范围为35-100mm,以保持第一端部限位体1122的强度。
[0095]
所述第一端部限位体1122包括第一端部限位体内侧部11221、第一端部限位体外
侧部11223和第一端部限位体缓冲腔11202,以使所述第一端部限位体内侧部11221一体延伸于所述第一端部限位体外侧部11223,并和所述第一侧部限位体外侧部形成所述第一端部限位体缓冲腔11202。其中所述第一端部限位体内侧部11221和第一端部限位体外侧部11223之间还连接有第六缓冲层11222。所述第一端部限位体内侧部11221和所述第一端部限位体外侧部11223相平行,且分别与所述第六缓冲层11222、第一侧部限位体外侧部相垂直。通过采用上述结构,有效提升所述第一端部限位体1122的缓冲效率。
[0096]
在所述第二充气单元112结构中,所述第一侧部限位体内侧部11211和两个第一端部限位体内侧部11221之间形成所述第二卡槽11102。
[0097]
所述第一侧部限位体外层11213、所述第一侧部限位体内层11212、所述第一端部限位体外侧部11223、所述第六缓冲层11222、所述第一端部限位体内侧部11221和所述第一侧部限位体内侧部11211可为一体结构,可见,所述第二充气单元112可通过折叠形成上述结构。
[0098]
因此,可在所述第二充气单元112上设置至少一第二充气阀,通过第二充气阀向所述第二充气单元112充气,以使所述第二充气单元112膨胀并通过折叠形成如图2所示的所述第二充气单元112结构。还可在所述第二充气单元112未充气的状态下,在相邻的缓冲部之间设置弯折痕,例如在所述第一侧部限位体外层 11213和所述第一侧部限位体内层11212之间弯折痕,以使所述第二充气单元112 定型,然后通过第二充气阀向所述第二充气单元112充气,以使所述第二充气单元112膨胀形成如图2所示的所述第二充气单元112结构。在一个实例中,所述第二充气阀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第十二缓冲部11213连接所述第十一缓冲部11212的相反端上。
[0099]
当然,也可随意组合形成上述结构,例如,所述第一侧部限位体外层11213、所述第一侧部限位体内层11212、所述第一端部限位体外侧部11223为一体结构。所述第六缓冲层11222、所述第一端部限位体内侧部11221和所述第一侧部限位体内侧部11211为一体结构。因此可对各个一体结构进行独立充气,通过采用上述结构,有效提升充气效率,并且有效防止某一体结构漏气而影响其它结构的缓冲效果。
[0100]
同理,所述第二充气单元112可由至少一第二充气管道组装,所述第二充气管道包括至少一第二充气口,所述第二充气口设置有所述第二充气阀,通过所述第二充气阀并透过所述第二充气口向所述第二充气管道内部充气,以使所述第二充气管道膨胀。两个或多个所述第二充气管道并排排列以形成所述第二充气单元 112,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充气管道之间形成一延长的连接缝,从而藉由这些连接缝将所述第二充气单元112分成多个单独的所述第二充气管道,这些连接缝可由热封工艺形成。这样在一个所述第二充气管道被损坏而漏气时,其它所述第二充气管道可以不受影响。另外,多个所述第二充气管道也可以相互连通,这样只需一个所述第二充气阀,就可以对所有所述第二充气管道充气。
[0101]
之后可沿着所述连接缝的垂直方向折叠所述第二充气单元112,以使所述第二充气单元112形成如图2所示的结构。或者沿着所述连接缝方向折叠所述第二充气单元112,以使所述第二充气单元112形成如图2所示的结构。
[0102]
当第二充气单元112和第一充气单元111组装配合时,所述第二充气管道可与所述第一充气管道相垂直。当然所述第二充气管道可与所述第一充气管道相平行。
[0103]
如图2和7所示,所述第二充气单元112可由两部分组成,包括一第三充气体112a和
一第四充气体112b。
[0104]
所述第三充气体112a包括一第十九充气部11211a、第二十充气部11212a、第二十一充气部11213a、一第二十二充气部11221a、一第二十三充气部11222a 和一第二十四充气部11223a,所述第二十一充气部11213a、所述第二十充气部 11212a、所述第二十四充气部11223a、所述第二十三充气部11222a、所述第二十二充气部11221a和所述第十九充气部11211a依次连接形成如图7所示的所述的第三充气体112a结构。
[0105]
其中,所述第二十二充气部11221a、所述第二十三充气部11222a和第二十四充气部11223a之间形成第一孔部11202a,所述第二十二充气部11221a和所述第十九充气部11211a之间形成第三限位部11102a。
[0106]
所述第二十一充气部11213a、所述第二十充气部11212a、所述第二十四充气部11223a、所述第二十三充气部11222a、所述第二十二充气部11221a和所述第十九充气部11211a可为一体结构,可在所述第二十一充气部11213a连接所述第二十充气部11212a的相反端设置第二充气阀,通过第二充气阀可向所述第三充气体112a内部充气,以使第三充气112a膨胀。当然也可采用多个第二充气阀对第三充气体112a充气,以提升充气效率。还可将第三充气体112a分隔成多个独立的一体结构,并且每个独立的一体结构可独立进行充气,有效防止某一充气部漏气而影响其它充气部的使用效果。
[0107]
所述第四充气体112b包括一第二十五充气部11211b、一第二十六充气部 11212b、一第二十七充气部11213b、一第二十八充气部11221b、一第二十九充气部11222b和一第三十充气部11223b,所述第二十七充气部11213b、所述第二十六充气部11212b、所述第三十充气部11223b、所述第二十九充气部11222b、所述第二十八充气部11221b和所述第二十五充气部11211b依次连接形成如图7 所示的所述第四充气体112b结构。
[0108]
所述第二十八充气部11221b、所述第二十九充气部11222b和所述第三十充气部11223b之间形成第二孔部11202b,所述第二十五充气部11211b和所述第二十八充气部11221b之间形成第四限位部11102b。
[0109]
所述第二十七充气部11213b、所述第二十六充气部11212b、所述第三十充气部11223b、所述第二十九充气部11222b、所述第二十八充气部11221b和所述第二十五充气部11211b可为一体结构,可在所述第二十七充气部11213b连接所述第二十六充气部11212b的相反端设置第二充气阀,通过第二充气阀可向所述第三充气体112a内部充气,以使第三充气112a膨胀。当然也可采用多个第二充气阀对第三充气体112a充气,以提升充气效率。还可将第四充气体112b分隔成多个独立的一体结构,并且每个独立的一体结构可独立进行充气,有效防止某一充气部漏气而影响其它充气部的使用效果。
[0110]
当所述第三充气体112a和所述第四充气体112b组装时,两者相对设置,并且所述第十九充气部11211a和所述第二十五充气部11211b相连接,以使所述第三限位部11102a和所述第四限位部11102b之间配合形成第二卡槽11102,还使所述第二十充气部11212a和所述第二十六充气部11212b之间配合形成第四卡槽 11201b,所述第四卡槽11201可存储物品。
[0111]
如图2所示,第三充气单元113包括一第二侧部限位体1131和两第二端部限位体1132。
[0112]
其中,所述第二侧部限位体1131包括第二侧部限位体内侧部11311和两个第二侧
部限位体外侧部,两个第二侧部限位体外侧部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侧部限位体内侧部11311的同一侧,且位于所述第二侧部限位体内侧部11311的两端,所述第二侧部限位体内侧部11311和两个所述第二侧部限位体外侧部之间形成第三卡槽11103,即所述待包装物品20与所述第二侧部限位体内侧部11311相接触。通过采用上述结构,有效提升了所述第二侧部限位体1131的厚度,进而提升缓冲效率。
[0113]
两个第二侧部限位体外侧部之间存在空隙,以形成用于存储所述待包装物品 20的第三容纳空间11301,还使两个第二侧部限位体外侧部和第二侧部限位体内侧部11211形成侧部充气结合体,具体地,当所述第三充气体113和所述第一充气体111组装时,第三容纳空间11301朝上设置,此时可将所述待包装物品20 放置在所述第三容纳空间11301即可。当所述第三充气单元113与所述第二充气单元112配合时,第三容纳空间11301和第二容纳空间11201相对设置来增加存储空间的面积,例如存储较长尺寸的物品。当然第三容纳空间11301可相对第二容纳空间11201独立存储物品。
[0114]
所述两个第二侧部限位体外侧部可粘结在第二侧部限位体内侧部11311上,包括第二侧部限位体内层11312和第二侧部限位体外层11313,所述第二侧部限位体内层11312和所述第二侧部限位体外层11313可粘结在一起。且所述第二侧部限位体内侧部11311、所述第二侧部限位体内层11312和所述第二侧部限位体外层11313相互平行。当然,第二侧部限位体外层11313可与所述第二侧部限位体内层11312相垂直,以使两者之间形成侧部充气结合体,即所述第二侧部限位体内层11312上形成第四容纳空间11303,以存储所述待包装物品20。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二侧部限位体内侧部11311上设置有两个第二侧部限位体外侧部结构,其中一个所述第二侧部限位体外侧部结构中,第二侧部限位体外层11313 可与所述第二侧部限位体内层11312相平行,另一个所述第二侧部限位体外侧部结构中,第二侧部限位体外层11313可与所述第二侧部限位体内层11312相垂直,并且与其相对的第二侧部限位体内侧部11311部分漏气,以降存储在第四容纳空间11303内的物品的水平高度,以便后续收纳在盒体内部。
[0115]
所述第二端部限位体1132可在所述第二侧部限位体1131长度方向延伸的距离范围为35~100mm,即所述第二端部限位体缓冲腔11302沿所述第三充气单元 113的充气方向的宽度尺寸范围为35-100mm,以保持所述第二端部限位体1132 的强度。
[0116]
所述第二端部限位体1132包括第二端部限位体内侧部11321、第二端部限位体外侧部11323和第二端部限位体缓冲腔11302,以使所述第二端部限位体内侧部11321一体延伸于所述第二端部限位体外侧部11323,并和所述第二侧部限位体外侧部形成所述第二端部限位体缓冲腔11302。其中所述第二端部限位体内侧部11321和第二端部限位体外侧部11323之间还连接有第七缓冲层11322。所述第二端部限位体内侧部11321和所述第二端部限位体外侧部11323相平行,且分别与所述第七缓冲层11322、第二侧部限位体外侧部相垂直。通过采用上述结构,有效提升所述第二端部限位体1132的缓冲效率。
[0117]
在所述第三充气单元113结构中,所述第二侧部限位体内侧部11311和两个第二端部限位体内侧部11321之间形成所述第三卡槽11103。
[0118]
其中,当第三充气单元113和第二充气单元112一体成型后,所述第一侧部限位体内侧部11211和第二侧部限位体内侧部11311一体成型形成侧部限位体内侧部。所述第一侧部限位体外侧部和所述第二侧部限位体外侧部一体成型形成侧部限位体外侧部。所述第一
侧部限位体内层11212和所述第二侧部限位体内层 11312一体成型形成侧部限位体内层。所述第二侧部限位体外层11213和第二侧部限位体外层11313一体成型形成侧部限位体外层。第一端部限位体内侧部 11221、第一端部限位体外侧部11223、第一端部限位体缓冲腔11202、第二端部限位体内侧部11321、第二端部限位体外侧部11323和第二端部限位体缓冲腔 11302同理,在此不作赘述。
[0119]
第二侧部限位体外层11313、所述第二侧部限位体内层11312、第二端部限位体外侧部11323、所述第七缓冲层11322、第二端部限位体内侧部11321、第二侧部限位体内侧部11311可为一体成型,可见第三充气单元113可通过折叠形成上述结构。
[0120]
因此,可在所述第三充气单元113上设置至少一第三充气阀,通过所述第三充气阀向所述第三充气单元113充气,以使所述第三充气单元113膨胀并通过折叠形成如图2所示的所述第三充气单元113结构。还可在所述第三充气单元113 未充气的状态下,在相邻的缓冲部之间设置弯折痕,例如在所述第二侧部限位体外层11313和所述第二侧部限位体内层11312之间设置弯折痕,以使所述第三充气单元113定型,然后通过所述第三充气阀向所述第三充气单元113充气,以使所述第三充气单元113膨胀形成如图2所示的所述第三充气单元113结构。在一个实例中,所述第十八缓冲部11313连接所述第十七缓冲部11312的相反端设置有第三充气阀。
[0121]
当然,也可随意组合形成上述结构。例如所述第二侧部限位体外层11313、所述第二侧部限位体内层11312、所述第二端部限位体外侧部11323、所述第七缓冲层11322为一体结构,因此可对各个一体结构进行独立充气,通过采用上述结构,有效提升充气效率,并且有效防止某一体结构漏气而影响其它结构的缓冲效果。
[0122]
同理,所述第三充气单元113可由至少一第三充气管道组装,所述第三充气管道包括至少一第三充气口,所述第三充气口设置有所述第三充气阀,通过所述第三充气阀并透过所述第三充气口向所述第三充气管道内部充气,以使所述第三充气管道膨胀。两个或多个所述第三充气管道并排排列以形成所述第三充气单元 113,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三充气管道之间形成一延长的连接缝,从而藉由这些连接缝将所述第三充气单元113分成多个单独的所述第三充气管道,这些连接缝可由热封工艺形成。这样在一个所述第三充气管道被损坏而漏气时,其它所述第三充气管道可以不受影响。另外,多个所述第三充气管道也可以相互连通,这样只需一个所述第三充气阀,就可以对所有所述第三充气管道充气。
[0123]
之后可沿着所述连接缝的垂直方向折叠所述第三充气单元113,以使所述第三充气单元113形成如图2所示的结构。或者沿着所述连接缝方向折叠所述第三充气单元113,以使所述第三充气单元113形成如图2所示的结构。
[0124]
当第三充气单元113和第一充气单元111组装配合时,所述第三充气管道可与所述第一充气管道相垂直。当然所述第三充气管道可与所述第一充气管道相平行。
[0125]
如图2和图8所示,所述第三充气单元113可由两部分组成,包括一第五充气体113a和一第六充气体113b。
[0126]
所述第五充气体113a包括一第三十一充气部11311a、一第三十二充气部 11312a、一第三十三充气部11313a、一第三十四充气部11321a、一第三十五充气部11322a和一第三十六充气部11323a,所述第三十三充气部11313a、所述第三十二充气部11312a、所述第三十六充气部11323a、所述第三十五充气部11322a、所述第三十四充气部11321a和所述第三十
一充气部11311a依次连接形成如图8 所示的所述第五充气体113a结构。
[0127]
其中,所述第三十一充气部11311a和所述第三十二充气部11312a相平行,且所述第三十三充气部11313a和所述第三十二充气部11312a相垂直,且两者之间形成容纳部11312a来放置物品。所述第三十六充气部11323a、所述第三十五充气部11322a、所述第三十四充气部11321a之间形成第三孔布11302a,所述第三十四充气部11321a和所述第三十一充气部11311a之间形成第五限位部 11103a。
[0128]
所述第三十三充气部11313a、所述第三十二充气部11312a、所述第三十六充气部11323a、所述第三十五充气部11322a、所述第三十四充气部11321a和所述第三十一充气部11311a可为一体结构麦克在所述第三十三充气部11313a连接所述第三十二充气部11312a的相反端设置第三充气阀,通过第三充气阀可向第五充气体113a充气,以使第五充气体113a膨胀。当然也可采用多个第三充气阀对第五充气体113a充气,以提升充气效率。还可将第五充气体113a分隔成多个独立的一体结构,并且每个独立的一体结构可独立进行充气,有效防止某一充气部漏气而影响其它充气部的使用效果。
[0129]
所述第六充气体113b包括一第三十七充气部11311b、一第三十八充气部11312b、一第三十九充气部11313b、一第四十充气部11321b、一第四十一充气部11322b和一第四十二充气部11323b,所述第三十九充气部11313b、所述第三十八充气部11312b、所述第四十二充气部11323b、所述第四十一充气部11322b、所述第四十充气部11321b和所述第三十七充气部11311b依次连接形成如图8 所示的所述第六充气体113b结构。
[0130]
所述第三十七充气部11311b、所述第三十八充气部11312b和所述第三十九充气部11313b相平行,且粘结在一体。所述第四十充气部11321b、所述第四十一充气部11322b和所述第四十二充气部11323b之间形成第四孔部11302b。所述第三十七充气部11311b和所述第四十充气部11321b之间形成第六限位部 11103b。
[0131]
所述第三十九充气部11313b、所述第三十八充气部11312b、所述第四十二充气部11323b、所述第四十一充气部11322b、所述第四十充气部11321b和所述第三十七充气部11311b可为一体结构,可在所述第三十九充气部11313b连接所述第三十八充气部11312b的相反端设置第三充气阀,通过第三充气阀向所述第六充气体113b充气,以使第三充气阀膨胀。当然也可采用多个第三充气阀对第六充气体113b进行充气,以提升充气效率。还可将第六充气体113b分隔成多个独立的一体结构,并且每个独立的一体结构可独立进行充气,有效防止某一充气部漏气而影响其它充气部的使用效果。
[0132]
当所述第五充气体113a和所述第六充气体113b组装时,两者相对设置,并且所述第三十一充气部11311a和所述第三十七充气部11311b相连接,以使第五限位部11103a和第六限位部11103b之间配合形成第三卡槽111103,还使所述第三十一充气部11311a和所述第三十七充气部11311b之间形成第五卡槽11301,第五卡槽11301可存储物品。
[0133]
如图1所示,所述缓冲包装装置10被设置为与一盒体12共同作用而形成一包装组件100,从而为所述待包装物品20提供进一步的缓冲保护。其中所述包装组件100中的所述盒体12具有一空间120,用于承载所述可充气主体11,以使所述可充气主体11定型在盒体12内部,以便运输。其中,可充气主体11可采用粘结等的方式固定在盒体12内部,例如第一充气单元111粘结在盒体12 内部,以使可充气主体11稳固在盒体12内部。
[0134]
在所述包装组件100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盒体12的形状和结构分别与所述缓冲
包装装置10的形状和结构一致,且所述盒体10内的体积与所述缓冲包装装置10的体积适配,以使所述缓冲包装装置10能够正好被容纳于所述盒体12 形成的所述空间120内。详细而言,如图2所示,所述盒体12具有四个侧面1211、 1212、12313和12414,四个侧面依次连接形成中空结构。所述盒体12还包括两个端部,如顶端部和底端部,以使盒体12形成一容纳可充气主体11的封闭空间 120。其中顶端部包括四个底封1221、1222、1223和1224,其两两相对,用于卡合在一起。从而在将可充气主体11放置盒体12,并通过四个底封卡合并密封盒体12。
[0135]
优选地,所述盒体12与所述缓冲包装装置10为过盈配合,由于所述缓冲包装装置10为充气缓冲体,因此在组装时可以通过轻微压缩的方式使所述缓冲包装装置10被嵌合于所述盒体12形成的所述空间120内。当所述缓冲包装装置 10被装设于所述盒体12的所述空间120之后,由于所述缓冲包装装置10的具有弹性变形的特征,因此在进入所述盒体12的所述空间120后会因为弹力而紧紧固定于所述盒体12之内,从而使所述包装体100在运输过程中即使受到外力的冲击也不会因为所述缓冲包装装置10在所述盒体12的所述空间120内晃荡而对所述待包装物品20产生二次损坏。
[0136]
更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盒体12被实施为一长方体纸箱。由于形状规则的盒体12在运输过程中更容易被摆放和堆叠,而且纸箱本身也具有一定的缓冲效果,并且纸箱的外部也可以根据内部产品进行标注,因此通过设置形状规则的纸箱作为所述盒体12,不仅能够进一步提高运输效率,节省运输成本,而且有利于使用者对运输过程中的物品进行管控。
[0137]
除此以外,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所述盒体12的形状、结构、材质以及与所述缓冲包装装置10的配合方式进行改变,比如改成间隙配合或过渡配合等。只要在本实用新型上述揭露的基础上,采用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近似的技术方案,解决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近似的技术问题,并且达到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近似的技术效果,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以此为限。
[0138]
参考图1至图5,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缓冲包装装置10的上述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待包装物品20被实施为一服务器20,所述服务器包括一第一物品21(即主机)、一第二物品22(即导轨22)以及一第三物品23(即附件盒),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缓冲包装装置10和所述盒体12对所述服务器进行包装时,可先将所述第一充气单元111放置在所述盒体12内部,然后将所述第一物品21放置在所述第一充气单元111上的所述第一卡槽11101内,然后分别将所述第二充气单元 111和所述第二充气单元112和所述第一充气单元111组装,以使所述第一物品 21存储在所述第一容纳空间1110内,随后将所述第二物品22放置在所述第二容纳空间11201和所述第三容纳空间11301上,然后将所述第三物品23放置在所述第四容纳空间11303上。
[0139]
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缓冲包装装置10中,通过所述第一充气单元111、所述第二充气单元112和所述第三充气单元113的设置和配合,从而为所述服务器20中的所述第一物品21、所述第二物品22以及所述第三物品23提供多重缓冲保护,因此即使所述缓冲包装装置10在运输过程中受到外力冲击,由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缓冲包装装置10具有多重缓冲保护的设置,因此不仅能保护所述服务器20的物理外观不受损坏,而且在多重缓冲保护的作用下,外力到达所述服务器20时已被稀释,因此不会对所述服务器形成外力冲击,
从而保护所述服务器内部的精密度不受影响。
[0140]
另外,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缓冲包装装置10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缓冲包装装置10可以根据所述待包装物品20所包括的元件数量对所述容纳空间的数量进行改变,比如通过对结构的变形而进一步增加容纳空间的数量等,只要确保各容纳空间内放置的所述待包装物品20的外周都能被所述缓冲包装装置10提供缓冲保护,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缓冲包装装置的保护范围。
[0141]
同时,由上述可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缓冲包装装置10通过将所述第一充气单元111、所述第二充气单元112和所述第三充气单元113相互配合而使所述缓冲包装装置10形成一个整体并具有适合容纳所述第一物品21、所述第二物品 22以及所述第三物品23的不同的容纳空间。
[0142]
换句话说,通过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缓冲包装装置10不仅能同时为包括多元件的所述服务器20同时提供缓冲包装,而且各元件之间被彼此区分,因此即使在运输过程中所述缓冲包装装置10受到外力的冲击,也不会导致其内部所包装的物品彼此之间形成碰撞而受到损坏。
[0143]
除此以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或具体需求对所述待包装物品 20的种类进行变化,比如将所述待包装物品20改为其他多元件的物品等,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0144]
也就是说,只要在本实用新型上述揭露的基础上,采用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近似的技术方案,解决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近似的技术问题,并且达到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近似的技术效果,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以此为限。
[0145]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0146]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所述原理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