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板输送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17353发布日期:2021-12-04 12:54阅读:61来源:国知局
面板输送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输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面板输送轮。


背景技术:

2.随着面板产业的蓬勃发展,面板产业中的各种显示器面板更是整个产业中不可或缺的一种零组件。
3.而各种显示器面板都必须先经过清洁程序才能出厂,其清洁的方式是将显示器面板的一面压靠于多个输送杆上进行输送,再配合清洁刷接触显示器面板的另一面进行显示器面板表面的清洁。
4.一般的输送杆主要是由一转轴上套设多个输送轮所构成,输送轮具有中心通孔用以穿套于转轴,而通常转轴上会同时设置有多个输送轮,当有非位于转轴两端的输送轮损坏而须维修或更换时,必须将其一侧的输送轮也依序拆除后才能取得其中的输送轮,拆换工序非常麻烦。因而,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便于拆换的面板输送轮。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面板输送轮,借由第一滚轮分割体及第二滚轮分割体通过磁吸结合,而能便于拆换。
6.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面板输送轮,其包含:
7.一第一滚轮分割体,包含一第一外表面及一第一支撑结构,该第一支撑结构设置于该第一外表面;
8.一第二滚轮分割体,包含一第二外表面及一第二支撑结构,该第二支撑结构设置于该第二外表面;以及
9.一磁吸组件,包含一第一磁吸件及一第二磁吸件,该第一磁吸件设置于该第一滚轮分割体,该第二磁吸件设置于该第二滚轮分割体,该第一滚轮分割体及该第二滚轮分割体通过该磁吸组件磁吸结合,当该第一滚轮分割体及该第二滚轮分割体结合后,该第一外表面与该第二外表面衔接为圆形。
10.在一实施例中,前述第一滚轮分割体还包含二第一结合面分别衔接于第一外表面的两端,第二滚轮分割体还包含二第二结合面分别衔接于第二外表面的两端,各第一结合面及各第二结合面为形状相同的矩形平面。
11.在一实施例中,前述第一磁吸件的数量为二并分别设置于二第一结合面,第二磁吸件的数量为二并分别设置于二第二结合面。
12.在一实施例中,前述第一磁吸件的形状及轮廓对应第一结合面的形状及轮廓,第二磁吸件的形状及轮廓对应第二结合面的形状及轮廓。
13.在一实施例中,前述第一磁吸件的数量为二,各第一磁吸件设置于二第一结合面之间并分别邻近第一结合面,第二磁吸件的数量为二,各第二磁吸件设置于二第二结合面之间并分别邻近第二结合面。
14.在一实施例中,前述第一滚轮分割体还包含第一对位凸块,第一对位凸块分别凸出设置于第一结合面,该第二滚轮分割体还包含第二对位凹槽,第二对位凹槽分别凹陷设置于第二结合面,当第一滚轮分割体与第二滚轮分割体的第一外表面与第二外表面衔接构成圆形时,第一对位凸块容置于第二对位凹槽内。
15.在一实施例中,前述该第一滚轮分割体还包含多个第一对位凸块及多个第一对位凹槽,多个该第一对位凸块凸出设置于其中一该第一结合面,多个该第一对位凹槽凹陷设置于另一该第一结合面,该第二滚轮分割体还包含多个第二对位凸块及多个第二对位凹槽,多个该第二对位凸块凸出设置于其中一该第二结合面,多个该第二对位凹槽凹陷设置于另一该第二结合面,当该第一滚轮分割体与该第二滚轮分割体的第一外表面与第二外表面衔接构成圆形时,各第一对位凸块容置于各第二对位凹槽内,各第二对位凸块容置于各第一对位凹槽内。
16.在一实施例中,前述各第一对位凸块与各第二对位凸块延伸长度的方向不同。
17.在一实施例中,前述第一结合面的内外两侧分别设置一个第一磁吸件,第一结合面内外两侧的第一磁吸件错位设置。
18.在一实施例中,前述第一结合面的两端分别衔接第一外表面及一第一内表面,第一磁吸件相对于第一结合面的面积为1/2的第一结合面的面积,且第一结合面内外两侧的第一磁吸件分别邻近于第一外表面及第一内表面。
19.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面板输送轮之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一;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面板输送轮之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二;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面板输送轮之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面板输送轮之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
24.图5为本实用新型面板输送轮之第四实施例的示意图;
25.图6为本实用新型面板输送轮之第五实施例的示意图;
26.图7为本实用新型面板输送轮之第六实施例的示意图。
27.其中,附图标记
28.10:第一滚轮分割体
29.11:第一外表面
30.12:第一结合面
31.13:第一内表面
32.14:第一支撑结构
33.20:第二滚轮分割体
34.21:第二外表面
35.22:第二结合面
36.23:第二内表面
37.24:第二支撑结构
38.30:磁吸组件
39.31:第一磁吸件
40.32:第二磁吸件
41.40:对位凹槽
42.40a:第一对位凹槽
43.40b:第二对位凹槽
44.50:对位凸块
45.50a:第一对位凸块
46.50b:第二对位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4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
48.请配合参阅图1及图2为本实用新型面板输送轮之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一及示意图二。本实用新型面板输送轮主要由第一滚轮分割体10与第二滚轮分割体20通过磁吸组件30结合所构成。藉由磁吸组件30使第一滚轮分割体10与第二滚轮分割体20可快速且便利地结合,而能便于拆换第一滚轮分割体10或第二滚轮分割体20。藉此,当有多个面板输送轮同时穿设于同一转轴上,且位于中间的面板输送轮有维修或拆换需求时,可以直接拆换标的面板输送轮而不需拆除其两侧之其他面板输送轮,提高维修便利性。
49.参阅图1及图2,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滚轮分割体10为外轮廓为半圆拱形的柱体,第一滚轮分割体10包含有第一外表面11、二第一结合面12、第一内表面13以及第一支撑结构14。于此实施例中,第一外表面11为半圆形轮廓的弧面,二第一结合面12为矩形平面,第一内表面13为半径小于第一外表面11半径的半圆形轮廓弧面,二第一结合面12衔接于第一外表面11与第一内表面13之间,且二第一结合面12分别位于第一外表面11与第一内表面13的两端。本实施例中,各第一结合面12是沿着第一外表面11与第一内表面13两端的法线方向延伸,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
50.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结构14设置于第一外表面11用以支撑、压制或接触显示面板。具体而言,第一支撑结构14可以是多个丛集的毛束、均匀分布于第一外表面11的毛体、由多个毛体构成的毛圈或是覆盖于整个第一外表面11的发泡体,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
51.参阅图1及图2,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滚轮分割体20为外轮廓为半圆拱形的柱体,第二滚轮分割体20包含有第二外表面21、二第二结合面22、第二内表面23以及第二支撑结构24。于此实施例中,第二外表面21为半圆形轮廓的弧面,二第二结合面22为矩形平面,第二内表面23为半径小于第二外表面21半径的半圆形轮廓弧面,二第二结合面22衔接于第二外表面21与第二内表面23之间,且二第二结合面22分别位于第二外表面21与第二内表面23的两端。本实施例中,各第二结合面22是沿着第二外表面21与第二内表面23两端的法线方向延伸,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
52.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支撑结构24设置于第二外表面21用以支撑、压制或接触显示面板。具体而言,第二支撑结构24可以是多个丛集的毛束、均匀分布于第二外表面21的毛体、由多个毛体构成的毛圈或是覆盖于整个第二外表面21的发泡体,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以
此为限。
53.参阅图1及图2,一些实施例中,磁吸组件30包含第一磁吸件31以及第二磁吸件32,第一磁吸件31设置于第一滚轮分割体10,第二磁吸件32设置于第二滚轮分割体20,第一滚轮分割体10及第二滚轮分割体20通过磁吸组件30磁吸结合,当第一滚轮分割体10及第二滚轮分割体20结合后,第一外表面11与第二外表面21衔接为圆形。
54.参阅图3,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磁吸件31及第二磁吸件32的数量分别为单一数量。于此,第一磁吸件31呈半圆拱型并埋设于第一滚轮分割体10内,第二磁吸件32亦呈半圆拱型并埋设于第二滚轮分割体20内,第一磁吸件31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第一滚轮分割体10的各第一结合面12,第二磁吸件32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第二滚轮分割体20的各第二结合面22,藉此,第一滚轮分割体10及第二滚轮分割体20能通过第一磁吸件31及第二磁吸件32磁吸结合。
55.参阅图3,值得说明的是,第一磁吸件31延伸至第一结合面12的端部较佳是呈现平行于第一结合面12的平面,且不限于隐藏或外露于第一结合面12。在第一磁吸件31外露于第一结合面12的实施例中,第一磁吸件31外露于第一结合面12的部分是与第一结合面12共平面。同理,第二磁吸件32延伸至第二结合面22的端部较佳是呈现平行于第二结合面22的平面,且不限于隐藏或外露于第二结合面22。在第二磁吸件32外露于第二结合面22的实施例中,第二磁吸件32外露于第二结合面22的部分是与第二结合面22共平面。
56.参阅图1及图2,一实施例中,第一磁吸件31及第二磁吸件32的数量分别为二,第一磁吸件31的形状及轮廓对应第一结合面12的形状及轮廓而成为矩形片状体,第二磁吸件32的形状及轮廓对应第二结合面22的形状及轮廓而成为矩形片状体。在此,二第一磁吸件31分别设置于二第一结合面12,二第二磁吸件32分别设置于二第二结合面22。藉此,第一滚轮分割体10及第二滚轮分割体20能通过第一磁吸件31及第二磁吸件32磁吸结合。值得说明的是,在此实施例中,第一磁吸件31及第二磁吸件32可以是通过黏胶结合于第一结合面12及第二结合面22,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
57.参阅图4,一实施例中,第一磁吸件31及第二磁吸件32的数量分别为二,第一磁吸件31为形状及轮廓略小于第一结合面12的矩形片状体,第二磁吸件32为形状及轮廓略小于第二结合面22的矩形片状体。在此,二第一磁吸件31埋设于第一滚轮分割体10的二第一结合面12之间并且分别邻近于第一结合面12,二第二磁吸件32埋设于第二滚轮分割体20的二第二结合面22之间并且分别邻近于第二结合面22。藉此,第一滚轮分割体10及第二滚轮分割体20能通过第一磁吸件31及第二磁吸件32磁吸结合,且第一磁吸件31及第二磁吸件32被埋设于第一滚轮分割体10及第二滚轮分割体20内而能具有防锈蚀、防损坏的效果,使整体面板输送轮得以适用于各种不同的使用环境。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各磁吸件31、32与各滚轮分割体10、20可以通过埋入式射出成形(包射)的射出成型技术一体制成,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
58.参阅图5,一实施例中,为提高第一滚轮分割体10与第二滚轮分割体20结合后的稳定性,第一滚轮分割体10与第二滚轮分割体20间更设置可对应接合的对位凹槽40及对位凸块50来辅助定位。为便于清楚说明,设置于第一滚轮分割体10的对位凹槽40下称为第一对位凹槽40a,设置于第一滚轮分割体10的对位凸块50下称为第一对位凸块50a,而设置于第二滚轮分割体20的对位凹槽40下称为第二对位凹槽40b,设置于第二滚轮分割体20的对位
凸块50下称为第二对位凸块50b。
59.参阅图5,一实施例中,第一滚轮分割体10的各第一结合面12上分别凹陷设置第一对位凹槽40a,第二滚轮分割体20的各第二结合面22上分别凸出设置第二对位凸块50b。于本实施例中,第一滚轮分割体10及第二滚轮分割体20亦同时埋设有第一磁吸件31及第二磁吸件32于邻近第一结合面12及第二结合面22处,藉此,当第一滚轮分割体10与第二滚轮分割体20的第一外表面11与第二外表面21衔接构成圆形时,第一结合面12与第二结合面22磁吸结合,且第二对位凸块50b容置于第一对位凹槽40a内。由此可见,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一滚轮分割体10及第二滚轮分割体20相结合时,除了第一磁吸件31与第二磁吸件32间的磁吸力可使两者结合之外,相互对位的第一对位凹槽40a及第二对位凸块50b则能确保第一滚轮分割体10及第二滚轮分割体20结合于正确且确定的位置,更能降低第一滚轮分割体10与第二滚轮分割体20之间的滑动现象,提高第一滚轮分割体10与第二滚轮分割体20结合后的稳定性。
60.参阅图6,一实施例中,第一滚轮分割体10的其中一第一结合面12设置第一对位凸块50a,另一第一结合面12设置第一对位凹槽40a,第二滚轮分割体20的其中一第二结合面22设置第二对位凹槽40b,另一第二结合面22设置第二对位凸块50b,且于此实施例中,第一滚轮分割体10的第一对位凸块50a形状与第二滚轮分割体20的第二对位凸块50b的形状不同,第一滚轮分割体10的第一对位凹槽40a形状对应第二滚轮分割体20的第二对位凸块50b形状,第一滚轮分割体10的第一对位凸块50a形状对应第二滚轮分割体20的第二对位凹槽40b形状。具体而言,第一滚轮分割体10的第一对位凸块50a与第二滚轮分割体20的第二对位凸块50b分别是延伸长度的方向不同的长条形凸块。
61.于本实施例中,第一滚轮分割体10及第二滚轮分割体20亦同时埋设有第一磁吸件31及第二磁吸件32于邻近第一结合面12及第二结合面22处,藉此,当第一滚轮分割体10与第二滚轮分割体20的第一外表面11与第二外表面21衔接构成圆形时,第一结合面12与第二结合面22磁吸结合,且各对位凸块50a、50b容置于各对位凹槽40a、40b内。
62.由此可见,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一滚轮分割体10及第二滚轮分割体20相结合时,除了第一磁吸件31与第二磁吸件32间的磁吸力可使两者结合之外,相互对位的对位凹槽40a、40b及对位凸块50a、50b则能确保第一滚轮分割体10及第二滚轮分割体20结合于正确且确定的位置,更能降低第一滚轮分割体10与第二滚轮分割体20之间的滑动现象,提高第一滚轮分割体10与第二滚轮分割体20结合后的稳定性。且由于第一滚轮分割体10与第二滚轮分割体20的对位凸块50a、50b形状不同,第一滚轮分割体10与第二滚轮分割体20结合时具有特定方向性,藉此,当第一滚轮分割体10与第二滚轮分割体20具有结合方向性需求时,更能在组装时提供防呆效果,确保第一滚轮分割体10与第二滚轮分割体20能正确组装。
63.参阅图7,一实施例中,各滚轮分割体10、20分别埋设有第一磁吸件31及第二磁吸件32,且也分别于第一结合面12及第二结合面22设置第一磁吸件31及第二磁吸件32。于此实施例中,各第一结合面12的内外两侧分别设置一个第一磁吸件31,第一结合面12内外两侧的第一磁吸件31错位设置。具体而言,各第一磁吸件31的面积分别约为第一结合面12的1/2面积,设置于第一结合面12外侧的其中一第一磁吸件31位于第一结合面12邻近于第一内表面13的位置,另一第一磁吸件31则邻近于第一外表面11,如此一来,位于第一结合面12外侧的第一磁吸件31与第一结合面12构成阶梯形态。
64.参阅图7,进一步地,于本实施例中,各第二结合面22的内外两侧分别设置一个第二磁吸件32,各第二磁吸件32的面积分别约为第二结合面22的1/2面积,设置于第二结合面22外侧的其中一第二磁吸件32位于第二结合面22邻近于第二外表面21的位置,另一第二磁吸件32则邻近于第二内表面23,如此一来,位于第二结合面22外侧的第二磁吸件32与第二结合面22构成阶梯形态。
65.而当第一滚轮分割体10与第二滚轮分割体20结合时,第二滚轮分割体20的第二磁吸件32可以分别贴靠于第一滚轮分割体10的第一磁吸件31,且在第一结合面12外侧的第一磁吸件31可与第二结合面22内侧的第二磁吸件32相磁吸,在第二结合面22外侧的第二磁吸件32可与第一结合面12内侧的第一磁吸件31相磁吸。藉此,设置于第一结合面12与第二结合面22外侧的第一磁吸件31及第二磁吸件32本身除了具有磁吸功能也同时具备对位功能,而同样地能确保第一滚轮分割体10与第二滚轮分割体20间的结合稳定性。
66.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