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刚线十一线机电气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86653发布日期:2022-04-09 09:16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一种金刚线十一线机电气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金刚线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刚线十一线机电气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2.金刚石切割线是把莫氏硬度为10的金刚石微粉颗粒,电镀在高碳钢线之上形成。在金刚石线切割机的带动下,金刚线会在运动过程中产生切割能力,从而对物件进行磨削。目前的金刚线生产线上都有在线检测系统,用于检测成品刚线的直径、镀层厚度、出刃率、出刃高度、团聚等情况,但目前的在线检测系统多是在金刚线的移动过程中实时监测,即,是在金刚线运动的过程中进行检测,但这样可能会出现金刚线晃动造成的拍照不清晰,影响在线检测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提供金刚线静态检测的金刚线十一线机电气控制系统。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金刚线十一线机电气控制系统,包括设置在金刚线生产线尾部的出线检测机构,所述出线检测机构包括依次布设的出线辊、第一边辊、第二边辊、抬升辊、末辊和收线轮,所述第一边辊和第二边辊齐平且低于出线辊和抬升辊,所述抬升辊和末辊齐平且高于收线轮,所述抬升辊和末辊之间设置有光学检测组件,所述光学检测组件与抬升辊之间设置有可相向运动将金刚线夹紧固定的第一夹持组件;
6.所述第一边辊和第二边辊之间设置有储线机构,所述储线机构包括齐平设置在第一边辊和第二边辊之间的n个定辊、通过动架并排设置的n+1个动辊以及驱动动架上下移动的动力机构,所述定辊的两侧预留有允许所述动辊上下穿过的间隔空间,所述动辊上下移动能够沿垂直金刚线输送平面的方向调整金刚线在储线机构内的暂存长度。
7.进一步的,所述光学检测组件与末辊之间设置有第二夹持组件。
8.进一步的,所述动架包括框架和设置在框架上且向下伸出的固定腿,所述动辊的转动装配在固定腿上。
9.进一步的,所述框架的四角间隔设置有立柱,所述框架的四角设置有可沿立柱表面滚动的边轮。
10.进一步的,所述动辊的表面设置有对应金刚线设置有11个线槽。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上夹条、下夹条和设置在上夹条和下夹条两端的用于同步带动两者运动的边力机构。
12.进一步的,所述边力机构包括设置在上夹条和下夹条两端外侧的推拉电磁铁,四个推拉电磁铁同步运动,推拉电磁铁伸长使上夹条和下夹条相互靠近且夹紧金刚线。
13.进一步的,所述边力机构包括铰接在上夹条和下夹条两侧的动臂,位于同一侧的
动臂末端铰接在一可水平移动的动块上,所述动块远离动臂的一端水平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连接在动臂上。
14.进一步的,所述动块内设置有沿垂直于上夹条的方向水平贯穿的槽型孔,所述槽型孔内穿设有位置固定的定棒,所述定棒与槽型孔滑动连接。
15.在进行金刚线检测时,电控系统停止收线轮转动,同时第一夹持组件和储线机构开始动作,第一夹持组件夹住金刚线,动辊从定辊下方向上升起将后续输送来的金刚线暂存在储线机构中,从而在第一夹持组件与末辊之间的金刚线基本上处于静止状态,然后光学检测组件对金刚线进行检测,电控系统可根据检测结果来进行金刚砂生产过中环节的调控,如控制加砂量等;检测完毕后,第一夹持组件松开,收线轮开始转动收线,同时动辊下移,将储线机构中的金刚线也收回到收线轮上。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7.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夹持组件、收线轮和储线机构的配合能做实现在光学检测组件进行检测时,被检测的那一部分的金刚线处于静止状态,实现金刚线的静态检测,检测结果更加的准确,且检测前后金刚线生产线无需停机,不会影响生产正常进行。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动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侧的动块结构示意图。
21.图中,收线轮1、出线辊2、第一边辊3、第二边辊4、抬升辊5、光学检测组件6、相机61、侧光源62、下光源63、末辊7、定辊8、固定腿9、动辊10、线槽101、框架11、边轮12、升起后的动辊13、立柱14、支撑板15、第一夹持组件17、第二夹持组件18、上夹条20、下夹条21、动臂22、动块23、槽型孔24、定棒25。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金刚线十一线机电气控制系统,包括设置在金刚线生产线尾部的出线检测机构,所述出线检测机构包括依次布设的出线辊2、第一边辊3、第二边辊4、抬升辊5、末辊7和收线轮1,所述第一边辊3和第二边辊4齐平且低于出线辊2和抬升辊5,所述抬升辊5和末辊7齐平且高于收线轮1,所述抬升辊5和末辊7之间设置有光学检测组件6,所述光学检测组件6与抬升辊5之间设置有可相向运动将金刚线夹紧固定的第一夹持组件17;
24.所述第一边辊3和第二边辊4之间设置有储线机构,所述储线机构包括齐平设置在第一边辊3和第二边辊4之间的n个定辊8、通过动架并排设置的n+1个动辊10以及驱动动架上下移动的动力机构,所述定辊8的两侧预留有允许所述动辊10上下穿过的间隔空间,所述动辊10上下移动能够沿垂直金刚线输送平面的方向调整金刚线在储线机构内的暂存长度。
25.所述光学检测组件6在金刚线检测中很常见,一般包括向下垂直设置的相机61、倾斜设置在相机61一侧的侧光源62、设置在相机61正下方的下光源63以及用于固定相机61 的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可以将相机61的位置固定或上下调整相机61的位置;本实施例中由于为金刚线十一线机,因此,相机61的数量对应11根金刚线设置11个。
26.在金刚线正常输送时,动辊10运动到最低端,该位置在定辊8的下方,如图1中实线的动辊10的位置,从而动辊10此时并没有接触到输送中的金刚线;在进行金刚线检测时,电控系统停止收线轮1转动,控制动辊10从定辊8下方向上升起、将后续输送来的金刚线暂存在储线机构中,同时第一夹持组件17夹住金刚线,从而在第一夹持组件17与末辊 7之间的金刚线基本上处于静止状态,然后光学检测组件6对金刚线进行检测,此时动辊 10的位置如图1中虚线的动辊10所示,第一夹持组件17和第二夹持组件18的位置如图 1中虚线的夹持组件所示;检测完毕后,第一夹持组件17松开,收线轮1开始转动收线,同时动辊10下移,将储线机构中的金刚线也收回到收线轮1上。
27.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所述光学检测组件6与末辊7之间设置有第二夹持组件18,第一夹持组件17与第二夹持组件18结构相同,且同步动作,从而可以将光学检测组件6 前后的金刚线夹住固定。
28.进一步的,如图1至图2所示,所述动架包括框架11和设置在框架11上且向下伸出的固定腿9,所述动辊10的转动装配在固定腿9上。
29.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所述框架11的四角间隔设置有立柱14,所述框架11的四角设置有可沿立柱14表面滚动的边轮12,在立柱14上设置有限位动辊10最低位置的挡块;所述框架11的两侧设置有支撑板15,所述动力机构包括活塞杆设置在支撑板15上表面或下表面的顶升气缸,通过顶升气缸驱动动辊10运动;或,所述动力机构包括设置在支撑板 15上的滚珠螺母、与所述滚珠螺母配合的丝杆以及驱动丝杆转动的电机,即通过滚珠丝杠副来带动动辊10运动。
30.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所述动辊10的表面设置有对应金刚线设置有11个线槽101。
31.进一步的,如图1、图3所示,所述第一夹持组件17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上夹条20、下夹条21和设置在上夹条20和下夹条21两端的用于同步带动两者运动的边力机构。
3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边力机构包括设置在上夹条20和下夹条21两端外侧的推拉电磁铁,四个推拉电磁铁同步运动,推拉电磁铁伸长使上夹条20和下夹条21相互靠近且夹紧金刚线。
33.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边力机构包括铰接在上夹条20和下夹条21两侧的动臂22,位于同一侧的动臂22末端铰接在一可水平移动的动块23上,所述动块23远离动臂22的一端水平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连接在动块23上;优选的,所述动块23内设置有沿垂直于上夹条20的方向水平贯穿的槽型孔24,所述槽型孔24内穿设有位置固定的定棒25,所述定棒25与槽型孔24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定棒25的上下表面与槽型孔24的上下内壁为面接触,从而能够将动块23定位在水平的状态。
34.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