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纱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69686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绕纱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按照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缠绕多根连续通入的纱的绕纱机。
这种绕纱机用于纺纱设备中将新纺出的复纱缠绕成纱轴。为此,多个纱轴套筒互相毗邻地套在悬臂放置的纱轴心轴上,并且均匀地每个被一根纱缠绕。这里同时可有10个纱轴毗邻形成,所以纱轴心轴的悬臂的长度超过1米。
为了实现高于6,000米/分的高纱速,纱轴心轴根据纱轴直径从缠绕一个纱轴的开始到结尾(缠绕周期)必须经过一个从约2,000转/分到3000转/分的转数区域。这里必须特别避免引起不可抑制的振动的临界转数,以便不破坏纱轴心轴的单边轴承。当励磁频率与纱轴心轴的固有频率重合时,出现临界转数。由于大的转数范围和在缠绕周期中旋转质量不断变化、并由此而影响临界转数,可能出现这样的临界转数。另外,特别是在一个缠绕周期结尾时,出现由纱轴作用到纱轴心轴上的很大的载重,它导致纱轴心轴弯曲。
由DE 19534914(Bag.2246)已知一绕纱机,其中在纱轴心轴的自由端布置有一个支持装置。支持装置有一纱轴心轴自由端连接的支座,这样纱轴心轴在自由端有一支承座。这一支持装置做成可偏转的,以便使引导纱轴心轴的心轴托架可活动。为此,心轴托架及支持装置是被驱动的。为更换纱轴考虑了一个将纱轴心轴与支持装置脱离连接、并从心轴托架中取出的夹持机构。这一绕纱机具有很大的很难掌握的机器麻烦。此外,支持装置的驱动和心轴托架的驱动必须完全同步进行,以便在纱轴心轴上不出现扭曲。
从US 5,234,173已知一很相似的绕纱装置。然而,这里可以设有为更换纱轴用的纱轴心轴脱离连接的夹持机构,因为支持装置做成可摇摆的,以致于为更换绕满的纱轴可取出纱轴心轴。然而,这一已知绕纱装置有一缺点,即支持装置为完成一转动运动和一摇摆运动,要求一很综合的构造,后者特别是具有不充分的对夹持纱轴心轴振动的稳定性。
从US 4,304,364已知另一个绕纱机。其中在缠绕周期中在纱轴心轴的自由端置入一具有一锥体的夹持机构,后者在纱轴心轴自由端同纱轴心轴中的锥体成对地协同动作。这个支持装置做成可摇摆的,以便能在纱轴心轴上进行纱轴更换。在这个绕纱机中纱轴心轴布置在机架的固定地方,以致于仅为推卸纱轴心轴才需要支持装置的运动。但这一情况中,在非承载状态中也必须使纱轴心轴和支持装置很准确地对准,以便能在没有纱轴心轴扭曲下连接。
从DE 4240920已知一绕纱机,其中2个纱轴心轴布置在一个可转动的心轴托架上,并通过心轴托架的转动交替地转到缠绕区和更换区。为了抑制振动,在绕纱机的机架中布置有一吸振器。这种吸振器仅在一比较狭小的频率范围表明有合理的消振特性。然而,用它不能消除绕纱机在整个转数范围上的振动。相反,只能使临界转数在频率上移位。临界转数的移动在极端情况下能导致绕纱机的中断。
据此,本发明以以下任务为根据,即改进开始时提到的那种绕纱机,使纱轴心轴用简单方法可在支持装置上连接,它使不依赖于心轴托架的运动在整个有很大转数范围的操作转数区域中缠绕多根纱成为可能。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完成一可用于特别是在低转数区、在具有长于1米的长纱轴心轴的大承重中的绕纱机。
这个任务将在按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绕纱机中通过这一权利要求的特征解决。
本发明的特征是在不妨碍心轴托架运动的情况下,在缠绕周期中进行纱轴心轴的支承。为此,支持装置有2个连接元件。连接元件之一固定在绕纱机机架的固定地方,另一连接元件与纱轴心轴连接。两个连接元件为纱轴心轴的连接协同动作。通过心轴托架的运动,连接元件可互相连接和相互脱离。按本发明的绕纱机的特别优点在于在缠绕周期结束后,为了用空套筒更换绕满的纱轴,纱轴心轴可通过心轴托架转到一更换区。此时支持装置的互相相对运动的连接元件分开。在纱轴心轴上的连接元件做成能使纱轴更换不受阻碍。在用空套筒更换了绕满的纱轴之后,纱轴心轴将通过心轴托架移回缠绕区。这时两个连接元件将共同进入连接,从而纱轴心轴在纱轴心轴自由端上的支承将生效。
在本发明的一特别有优点的改进中,连接元件通过一磁力相互连接。这一改进的特征是可没有纱轴心轴和支持装置之间的对中而产生吸力,后者在纱轴心轴的整个转数区域中有效。因为在纱轴心轴和连接机构之间的连接与纱轴心轴和支持装置的相互之间的相对位置无关,也存在只在缠绕周期的一段时间内使连接工作的可能。以此在非临界区纱轴心轴能不连接支持装置而操作。只有在缠绕进行到纱轴心轴受很大承重之后,才进行支持装置与纱轴心轴的连接。
除纱轴心轴卸载之外,磁吸力还导致纱轴心轴自由端的稳定化,并由此导致很强的减振。特别由此而能减小机械振动。因此,按本发明的绕纱机特别适用于缠绕大直径的纱轴。这里纱轴心轴可在小于2,500转/分的转数下操作。
按权利要求3的绕纱机的改进特别适宜于在纱轴心轴自由端施加大的支持力或支承力时。特别是在很长悬臂的纱轴心轴中可大大减小弯曲载荷及由此而大大减少纱轴心轴的弯曲。
按照权利要求4的本发明的绕纱机的构造对抑制纱轴心轴的振动有优点。为此,为连接用的磁体用缓冲元件弹性地固定在支持装置上。作为缓冲元件可能是例如橡皮缓冲器。
为了保证在缠绕周期中纱轴的增大,纱轴心轴将用移动的心轴托架转动。根据按权利要求4的本发明的改进,在纱轴心轴的偏移运动中,纱轴心轴在支持装置上的连接可保持。以此可避免在纱轴心轴上的不连续振动现象,这导致纱轴的均匀缠绕。
按权利要求6的绕纱机的改进具有特别在静止的心轴托架时能在纱轴心轴上产生较大吸力、而在心轴托架运动时产生较小吸力的优点。这个机构由此而在分段驱动的心轴托架中特别合适。而在使用一电磁体时,也有在缠绕周期中产生变化的吸力的可能性。由此可在临界转数区域产生一相应的大的吸力。也有使纱轴心轴和支持装置间的连接在非临界转数区域完全脱开的可能性。由此可在缠绕周期的开始在纱轴心轴大转数时减小摩擦损耗。
在按权利要求7的绕纱机的特别优先的结构中,纱轴心轴可用简单方法连接到支持装置上。为此,在纱轴心轴的自由端置入一磁性端面板,它与可转动地装入在纱轴心轴中的挺杆连接。这个端面板同挺杆相对于纱轴心轴可轴向相对运动,以致于端面板通过磁力可从一非工作位置向一工作位置移动。工作位置由磁体的接触面上的接触确定。为了使纱轴心轴在不断长大的缠绕直径中在连接状态下转动成为可能,接触表面和端面板与纱轴心轴相垂直,这样端面板可沿接触面滑动。为了使滑动阻力尽量小,接触面可例如是涂层的。
在按权利要求8的绕纱机的另一有优点的构造中,纱轴心轴和支持装置间的连接是可在缠绕周期的整个区域或部分区域上连接的。为此,接触面由一磁性接触面板形成。磁体在接触面对面布置在接触面板上。为了在纱轴心轴上施加大的吸力或者覆盖纱轴心轴的很大活动区域,按权利要求9的绕纱机的改进特别有优点。
按权利要求11的绕纱机构造中具有端面板可相对于纱轴心轴进行小的相对运动,以便例如平衡在接触面板上接触误差的优点。
在本发明一特别优先的改进中,连接元件做成使在纱轴心轴和支持装置之间出现形状相合的连接。由此在缠绕周期中纱轴心轴主要是无振动地和没有不允许的偏移地放置的。支持装置固定在纱轴心轴机架的固定地方。
按权利要求14的改进,连接元件做成一个沟槽和导入沟槽的销钉。为此按本发明的绕纱机在纱轴心轴的自由端有一销钉,它形状相合地嵌入支持装置的沟槽中。支持装置的沟槽有一曲线,它与通过心轴托架运动的纱轴心轴的导轨完全相同,这样,纱轴心轴的销钉在心轴托架的运动中在沟槽中滑动。
因为在纱轴心轴上的主要载荷只在纱轴的缠绕(缠绕周期)中出现,按权利要求15的本发明的绕纱机改进有特别优点。这里沟槽只在纱轴心轴导轨的部分区域上伸展,这部分区域是由纱轴心轴例如在大载荷时通过的。为了使纱轴心轴在支持装置上的连接成为可能,支持装置在沟槽中有一承接纱轴心轴的入口和出口。通过按本发明的绕纱机的这一个构造,纱轴心轴在支持装置上的连接可用简单方法通过心轴托架的运动进行。为此,沟槽及入口和出口可布置在销钉的运动平面上。然而也可以为了连接的情况,把销钉移动到一允许在支持装置上连接的位置。
在这一结构中,纱轴的更换可不受阻的进行。为此,纱轴通过心轴托架移动到更换区,在这里销钉通过支持装置的出口从沟槽中滑出。由此,纱轴心轴端可为更换纱轴而自由接近。
按权利要求16的本发明的绕纱机的一个特别有优点的改进可优先地用于在缠绕周期中纱轴心轴保持位置固定的绕纱机中。通过支持装置的卡槽预先给定纱轴心轴的位置。
按权利要求17的本发明的绕纱机的构造特别适合于通过驱动的心轴托架按不断长大的纱轴直径,改变加压辊和纱轴心轴间的轴距。
为了保持销钉和支持装置间的相对运动尽量小,按权利要求18的改进,销钉以其端部可旋转地放置在纱轴心轴的自由端面上。为了这里在销钉和支持装置间能传递和承受足够的吸力,销钉有一导入支持装置沟槽中的轴肩。
然而,也可以把销钉与纱轴心轴固定连接。在这种情况下,支承在轴肩和销钉之间实现。因此轴肩环形地套在销钉上。
按权利要求19的绕纱机构造具有销钉能相对于纱轴心轴进行小的相对运动、以便例如平衡导入支持装置的偏差的优点。
按权利要求22的本发明的绕纱机结构对抑制纱轴心轴的振动有优点。为此,在销钉的轴肩和支持装置的沟槽之间嵌入了弹性润滑剂。另一优点在于在沟槽和销钉摩擦副中不出现明显的磨损。
在本发明的一个特别有优点的改进中,销钉做成相对于纱轴心轴对着弹簧轴向运动的。以此将保证在纱轴心轴的支持装置的沟槽与销钉之间的连接期间,在整个连接时间内保持轴向连接。
为了保持在纱的缠绕中的连续过程,按权利要求24,绕纱机装备了2个纱轴心轴,后者互相错开布置在心轴托架上。心轴托架同一旋转驱动连接。当第1个纱轴心轴的纱轴达到应有尺寸时,纱轴心轴与支持装置间的连接脱开。通过心轴托架的旋转,第2个纱轴心轴及其空套筒转入缠绕区。同时第一个纱轴心轴到达更换区,在这里绕满的纱轴可脱下。在缠绕中第2个纱轴心轴在其自由端面上,比如通过电磁体的活化,与支持装置连接。
在使用带有2个纱轴心轴的绕纱机时,按权利要求25的改进,2个纱轴心轴都做成带一个销钉。这里第1个纱轴心轴的销钉通过出口从支持装置的沟槽滑出。通过心轴托架的转动第2个纱轴心轴及其空套筒将转入缠绕区。这里第2个纱轴心轴的销钉自主地通过入口导入支持装置的沟槽中。同时第1个纱轴心轴到达更换区,在这里绕满的纱轴可脱下。在缠绕中第2个纱轴心轴在其自由端面上与支持装置连接。
本发明的其它有优点的改进,以及驱动按本发明的绕纱机的方法,在从属权利要求中。
按权利要求28的本发明的方法的特征是仅在缠绕周期的临界阶段发生纱轴心轴的连接。在现有技术中已知的方法有缺点,即纱轴心轴的驱动必须做成使纱轴心轴在整个缠绕周期中相对于2个支承位置的摩擦驱动。在按本发明的方法中,纱轴心轴的摩擦连接可在缠绕周期中解除。为此,使在纱轴心轴自由端上的吸力变为0。只有例如当达到低转数区域时,这时在纱轴心轴上缠紧的线轴导致纱轴心轴较大的承重,吸力才为纱轴心轴的支承调整到最大值。
在按权利要求29的特别优先的方法方案中,吸力将通过一带可控的场强的电磁体产生。由此给出了不论纱的缠绕、还是纱轴心轴的连接,都可用一电控单元完成的可能性。
在一个在缠绕周期中纱轴心轴通过心轴托架的、根据加压辊与纱轴心轴间轴距增大的运动而运动的绕纱机中,按权利要求30的方法方案可特别有优点的应用。在这种情况中,在心轴托架运动中调整到一不导致心轴托架的明显运动阻力的吸力,仅在静止的心轴托架中支承的吸力才升高。
按本发明的绕纱机及其优点将根据附图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示意表示按本发明的绕纱机的第一实施例的正视图;图2示意表示图1中的绕纱机的侧视图;图3和图4示意表示通过一带有与之耦合的纱轴心轴的支持装置的实施例的横截面;图5示意表示支持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视图;图6示意表示按本发明的绕纱机的另一实施例的正视图;图7示意表示图6中的绕纱机的侧视图;图8示意表示通过一带有与之耦合的纱轴心轴的支持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横截面;图9示意表示通过一支持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横截面;图10示意表示通过一带有与之耦合的纱轴心轴的支持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横截面。
在图1和图2中示意地示出了按本发明的绕纱机的第一个实施例。除非另外特别指出,下面的描述适用于这两个图。
绕纱机具有1个机架1。在机架1中利用一轴承(28)装入一可转动的心轴托架27(图2)。心轴托架27与一回转驱动装置6相连接,并可借助于这个回转驱动装置6按箭头方向29运动。在心轴托架27上悬臂地可旋转地装入2个纱轴心轴2和3。纱轴心轴2这里借助于心轴电机4驱动,后者在纱轴心轴2的轴向延伸方向上装在心轴支架27上。纱轴心轴3与心轴电机5连接,后者也是在纱轴心轴3的轴向延伸方向上装在心轴支架27上。在纱轴心轴2上缠绕纱轴8。总共6个纱轴同时在纱轴心轴2上缠绕。缠绕点的个数是举例性质的。绕纱机可有10个以内的缠绕点。为此,在每个缠绕点处有一根纱12通过一导纱器11进入摆动机构10。导纱器11这里是固定在一支架16上。支架16支承在一摆动托架7上。摆动托架7与机架1固定连接。在摆动托架7上毗邻布置摆动机构10。在纱程中在摆动机构10之下布置有一加压辊9。加压辊9以其轴17置入摇杆臂15中。摇杆臂15通过一旋转轴承26同摆动托架7相连接。加压辊9以一一定的压力紧靠在纱轴8的纱轴表面上。在缠绕中这样控制心轴电机4,亦,使纱轴8的圆周速度保持不变。为此,为了控制要不断地获取加压辊9的圆周速度。
在纱轴心轴2的自由端,在离纱轴心轴2的端面一定距离处,布置有一个支持装置18。支持装置18有一托架19,它与摆动托架7固定连接。在托架19上作为第一连接元件弹性地置入了磁体20。为此,在托架19和磁体20之间放置了一个弹性缓冲元件21。磁体20比如做成永久磁铁。在磁体20的一接触面44上装有一端面板22作为第二连接元件。该第二连接元件装在纱轴心轴2的自由端上。为此,端面板22是与一挺杆23固定连接的。挺杆23是可旋转地置入纱轴心轴2内的。这里端面板22可与挺杆23有一相对于纱轴心轴2的轴向相对运动。如在图1中所示,纱轴心轴2的端面板22是轴向偏移的,并处于一工作位置。在这一工作位置中,端面板22通过磁力与支持装置18的磁体20力锁合地互相连接。
在纱轴心轴3的自由端上也布置有端面板24。该端面板24与可转动的挺杆25连接。这里端面板24位于非工作位置。这里端面板24靠在纱轴心轴3的端面上。
绕纱机连续地导入纱12。这里纱穿过导纱器11,并到达摆动机构10。摆动机构这里做成翼形摆动,其中在二个相邻平面上翼片以互相相反的旋转方向旋转驱动。纱12在这里交替地由翼片在一个摆动动程中往复带动。在每个摆动动程结尾发生由一个平面的翼片向相邻平面的另一翼片的过渡。纱部分地缠绕加压辊9,并落在纱轴8上,这里纱轴心轴2是顺时针驱动的。
缠绕过程的控制原理从EPO 374536(Bag.1670)中已知,在这方面在本说明中将援引这个文件。这里在缠绕操作中,心轴托架27由通过加压辊9的偏转而控制的回转驱动装置6相应于纱轴8在缠绕周期中不断增大的直径在缠绕区中继续转动。为此,借助于一传感器40获取加压辊9的位置,且当偏离应有位置时,向控制装置41发出一相应的信号。控制装置41与回转驱动装置6连接。
如在图2中所示,磁体20做成在整个缠绕周期中使纱轴心轴2的接触面板32保持耦合在磁体20上。这里在心轴托架27转动中,接触面板32在永久磁铁20的接触面44上滑动。由回转驱动装置6施加到纱轴心轴2上的转矩超过这里磁吸力。在本结构中以此使在纱轴心轴2自由端上的支持吸力在整个缠绕周期中保持恒定。
然而,这里磁体20也可做成使纱轴心轴2只在整个缠绕周期的部分区域上与支持装置18相耦合。一旦纱轴心轴同端面板一起通过心轴托架27的转动运动进到磁体20的作用区,则端面板从其非工作位置通过磁力进入工作位置。纱轴心轴以此无需其它辅助手段可自动耦合。同样发生端面板22从磁体20上脱离耦合,当离开磁体20的作用区时,端面板22自主地例如通过弹簧力移回到非工作位置。这里端面板可做成如图3中所示。
在图3和图4中以横截面图表示了支持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如同它可能在图1所示的绕纱机中使用的那样。这里纱轴心轴2及其自由端是在横截面图中表示的。在纱轴心轴2的圆周上紧套上一套筒14。在套筒14上缠绕纱轴8。为此,纱轴心轴2被驱动旋转。纱轴心轴2在自由端作成空筒形。一衬套35在端部在纱轴心轴2的外壳内,通过多个弹性支承元件36与纱轴心轴2的外壳不转动地连接。衬套35在中心有一轴承孔42。在轴承孔42中有一挺杆23可转动地装在轴承37中。这里挺杆23的一个端部从纱轴心轴的前端伸出。在这个端部上有一端面板22与挺杆23相连接。在另一端挺杆23有一个帽39。挺杆23的这个位于纱轴心轴内部的端部也位于衬套35之外。在帽39和衬套35之间同心地在挺杆23圆周上布置有压力弹簧38。压力弹簧38对挺杆23施加轴向的向纱轴心轴2的支承端方向的弹簧力。
在图3中表示了端面板22同挺杆23一起保持在非工作位置的状态。这里端面板22紧靠在纱轴心轴2的前端上。支持装置18相距一距离A位于端面板22对面。支持装置这里具有一托架19。托架19-如在图2中所示-固定在机架上。在托架19上固定着一电磁体30。电磁体30具有一电磁线圈43,后者置入一外壳31中。外壳31通过销钉34和33与托架19相连接。在外壳31和托架19之间布置有一弹性缓冲元件21。弹性缓冲元件21最好由弹性材料制造。由外壳31形成的接触面44朝向纱轴心轴2的端面。这里接触面44同时是电磁体30的极面。一接触面板32紧靠在接触面44上。接触面板32优选由一铁磁材料制成,以使它能由电磁体30磁化。
在图3中表示电磁体30未工作的状态。端面板22靠在纱轴心轴2的端面上。
在图4中表示电磁体30工作的状态。由此,端面板22由其非工作位置通过磁力移到一工作位置。端面板22以整个表面靠在接触面32上。由此可从支持装置18向纱轴心轴2的自由端传递很大的吸力。
通过电磁体的弹性嵌装可平衡在接触面板32的表面和端面板22之间的对准误差。此外,端面板22同挺杆23一起相对于纱轴心轴2外壳弹性安放。因此,在图3和图4中表示的按本发明的绕纱机的实施方案,特别适合于抑制出现在纱轴心轴2上的振动。
此外,这个结构还有一优点,即电磁体30产生的吸力是可变的。以此可平衡在缠绕周期中在纱轴心轴上出现的重量变化。另外,还有可能在心轴托架的旋转驱动动作中控制电磁体,以便产生较小的吸力。为此,电磁体将用控制装置41控制。尽管有连接的心轴,由旋转驱动施加的转距仍可保持在低水平。
在按图3和图4的绕纱机实施结构中,也有可能把托架19用一摆动轴承固定到机架上。在这种结构中,支持装置18通过心轴托架27的转动运动而移动。这种结构具有接触面板32只须稍大于端面板22的优点。这时支持装置18可通过与纱轴心轴2连接从非工作位置转出。一旦电磁体30不工作了,支持装置18就回到其非工作位置,以便预备好与第二个纱轴心轴连接。
在图5中表示了支持装置的另一实施例。这里示出了支持装置的顶视图。支持装置具有托架19。在托架19上多个电磁体30相毗邻地装在一外壳内。接触面板32紧靠在电磁体的极面上。这一结构对产生很大吸力特别适宜。接触面板32做成使端面板至少在缠绕周期的部分区域上紧靠在接触面板32上。
在图6和图7中示意地表示了按本发明的绕纱机的另一实施例。如果不特别指出,以下的描述对这两个图有效。
按图6和图7的绕纱机在其构造中与按图1和图2的绕纱机实施例的构造差别仅在于支持装置的构成。因此这里将援引图1和图2的描述,而仅就不同之处加以如下说明。
在纱轴心轴2的自由端,在离纱轴心轴2的端面一定距离处,布置有一个支持装置18。支持装置18与摆动托架7固定连接。在图6中支持装置18是以横截面表示的。支持装置18做成平板状,基本垂直于纱轴心轴。在朝向支持装置18的纱轴心轴的表面上有一作为第一连接元件的沟槽45。第二连接元件销钉46形锁合地进入其中。销钉46在纱轴心轴2的自由端面上可旋转地置入纱轴心轴2。
在图7中,以顶视图表示了该支持装置。沟槽45伸展在导路56的部分区域上。后者是纱轴心轴2或3由心轴托架27转动而形成。沟槽45有一与导路56完全相同的走向。在沟槽45的两端,在支持装置上形成一入口48和一出口49。入口48和出口49是在心轴托架27的旋转方向上相继布置的,以使每个纱轴心轴同新的要绕纱的套筒及其销钉通过进入沟槽45的入口到达缠绕位置。为此,在纱轴心轴3的自由端也设置了一个销钉47作为连接装置。销钉47也可通过心轴托架27的转动运动导入支持装置18的沟槽45。
如在图7中所示,沟槽45在支持装置中做成使纱轴心轴2的销钉46在整个缠绕周期中在支持装置18的沟槽45中保持连接。当心轴托架27转动时,销钉46在沟槽45中沿着其滑动。在这个结构中,纱轴心轴2的自由端以此在整个缠绕周期中保持定位。在纱轴8在纱轴心轴2上缠绕完毕后,纱轴心轴2将通过心轴托架27的转动,从缠绕区转到更换区。这时布置在纱轴心轴2的自由端上的销钉46沿着支持装置的沟槽45滑动,并将通过出口49最后从支持装置18中脱离耦合。与此同时,纱轴心轴3同空套筒13一起转到缠绕区。在进入缠绕区前不久,纱轴心轴3的销钉47通过入口48进入支持装置18的沟槽45。销钉47是形锁合地导入沟槽45。现在可以换纱,以使新的纱轴可在纱轴心轴上缠绕。
这里举例性地给出在图7中导路56的被支持装置18覆盖的区域,在该区域中实现纱轴心轴自由端的定位。根据要求,这个其中纱轴心轴同支持装置相连接的区域可以变换。仅为绕满的纱轴的更换和推上空套筒,导路的一段必须不被支持装置覆盖。
在图8中以横截面图表示了支持装置的另一实施例,如同它可能在图6中的绕纱机中使用的那样。纱轴心轴2这里同其自由端是以横截面图表示的。在纱轴心轴2的圆周上紧套上纱轴套筒14。在纱轴套筒14上将缠绕纱轴8。为此,纱轴心轴将被旋转驱动。纱轴心轴2在自由端做成空筒形。在端部在纱轴心轴2的外壳内,一衬套35通过多个弹性支承元件36不转动地与纱轴心轴2的外壳连接。衬套35在中心有一轴承孔42。在轴承孔42中有一销钉50可转动地装在轴承37中。这里销钉50的一端从纱轴心轴的前端伸出。在这个端部有一轴肩51与销钉50连接。在相反方向上销钉50有一帽39。销钉50的这个位于纱轴心轴内部的端部也位于衬套35之外。在帽39和衬套35之间同心地在销钉50圆周上布置有拉力弹簧38。拉力弹簧38对销钉50施加轴向的向支持装置18方向的弹簧力。由此,轴肩51将保持在与纱轴心轴的端面相对的支持装置18的沟槽45中。
在沟槽45的壁与轴肩51之间布置有滑动元件52。滑动元件最好做成弹性的,并罩在轴肩51的外面。轴肩51通过滑动元件形锁合地保持在沟槽45中。其中滑动元件的任务首先是使销钉在支持装置的沟槽中在很大程度上没有磨损的滑动成为可能。此外,通过销钉在支持装置上的弹性的形锁合的连接,附加地实现对振动的抑制。另外,通过弹性滑动元件可平衡在纱轴心轴或轴肩与沟槽之间的对准误差。
为了能通过对套筒的从纱轴心轴上简单的推卸进行纱轴更换,把销钉50同轴肩51在外形尺寸上做成比纱轴心轴2的外径小一点。
在图9中表示了支持装置的另一实施例。这里支持装置18以纵截面示出。支持装置有一沟槽45。在沟槽端部中各设有一个用于纱轴心轴进入耦合的入口48和脱离耦合的出口49。在沟槽走向的中部在沟槽壁中设有一卡槽53,支持装置18的这一结构特别可用于纱轴心轴在缠绕周期中保持位置不变的绕纱机中。为此,为形成纱轴的偏移运动,将通过在图7中表示的绕纱机的加压辊9的摇杆臂15、或者通过一在其上布置有加压辊和摆动机构的滑板进行。
支持装置及相耦合的纱轴心轴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地以横截面图示于图10中。为此,在支持装置18中做进去一T形沟槽55。这里轴肩51将导入沟槽55的较宽的部分中。在轴肩51和沟槽55的壁之间布置有滑垫54。销钉50通过沟槽开口57与轴肩51连接。在绕纱机的这一结构中也能有优点地把轴向作用于纱轴心轴上的力在两个方向上由支持装置18承受。这一结构特别适宜于产生很大的吸力。
附图标记表1机架2纱轴心轴3纱轴心轴4心轴电机5心轴电机6回转驱动装置7摆动托架8纱轴9加压辊10摆动机构11导纱器12纱13空套筒14套筒15摇杆臂16支架17轴
18支持装置19托架20磁体21缓冲元件22端面板23挺杆24端面板25挺杆26旋转轴承27心轴托架28轴承29旋转方向30电磁体31外壳32接触面板33销钉34销钉35衬套36支承元件37轴承38弹簧39帽40传感器41控制装置42轴承孔43电磁线圈44接触面45沟槽46销钉
47销钉48入口49出口50销钉51轴肩52滑动元件53卡槽54滑垫55沟槽56导路57沟槽开口
权利要求
1.一种绕纱机,用于把多根连续通入的纱(12)每根缠绕成一个纱轴(8),它具有承接纱轴(8)的纱轴心轴(2)和一个支持装置(18),该纱轴心轴(2)悬臂地、可转动地置于一活动心轴托架(27)上,该支持装置(18)布置在纱轴心轴(2)的自由端上、并能使纱轴心轴(2)的旋转运动不受阻地耦合在纱轴心轴(2)的端面上,其特征为支持装置(18)有两个协同作用的、在耦合的纱轴心轴(2)上相互相对运动的连接元件(20,22;45,46),一个连接元件(20,45)是位置固定的,而另一个连接元件(22,46)与纱轴心轴(2)连接,其中连接元件(20,22;45,46)通过心轴托架(27)的运动可互相连接和脱离。
2.按照权利要求1的绕纱机,其特征为连接元件(20,22)可通过磁力耦合。
3.按照权利要求2的绕纱机,其特征为连接元件由一磁体20和一可磁化的端面板(22)构成,磁体(20)刚性地与机架连接,而可磁化的端面板(22)可旋转地置于纱轴心轴(2)的端部,其中端面板通过心轴托架的运动到达磁体(20)的作用力范围中。
4.按照权利要求2或3的绕纱机,其特征为磁体(20)用一弹性缓冲元件(21)固定于支持装置(18)上。
5.按照权利要求2至4中之一的绕纱机,其特征为磁体做成永久磁铁(20),它产生一比心轴托架(27)的回转驱动装置(6)产生的驱动力矩小的磁吸力。
6.按照权利要求2至4中之一的绕纱机,其特征为磁体做成电磁体(30),它在其磁场场强方面是可控制的。
7.按照权利要求3至6中之一的绕纱机,其特征为支持装置(18)有一与机架(1)连接的托架(19),在托架(19)上磁体(20)设有接触面(44),而可磁化的端面板(22)与一可旋转地置入纱轴心轴(2)中的、并可轴向活动的挺杆(23)相连接,这样,端面板(22)在离开一段距离相对的磁体(20)旁通过磁力可由一非工作位置轴向移动到由在接触面(44)上的接触确定的工作位置。
8.按照权利要求7的绕纱机,其特征为接触面(44)由一可磁化的接触面板(32)构成,后者伸展在由纱轴心轴(2)在缠绕周期中通过的运动轨道的整个区域或部分区域上。
9.按照权利要求8的绕纱机,其特征为多个磁体(30)在一个平面上相毗邻地布置在接触面板(32)上。
10.按照权利要求7至9中之一的绕纱机,其特征为端面板(22)与弹簧(38)这样连接,以便在未连接的纱轴心轴的情况下,端面板(22)由弹簧力可保持在非工作位置。
11.按照权利要求7至10中之一的绕纱机,其特征为端面板(22)通过弹性支承元件(36)与纱轴心轴(2)相连接。
12.按照权利要求11的绕纱机,其特征为挺杆(23)置入一衬套(35)中,它在圆周上通过弹性支承元件(36)支承于纱轴心轴(2)的外壳上。
13.按照权利要求1的绕纱机,其特征为连接元件(45,46)可形锁合地互相连接。
14.按照权利要求13的绕纱机,其特征为连接元件由一销钉(46)和一沟槽(45)构成,销钉(46)安在纱轴心轴(2)的自由端上,销钉(46)形锁合地嵌入支持装置(18)的沟槽(45)中,支持装置的沟槽(45)有一与纱轴心轴(2)的导路(56)完全一样的曲线,于是纱轴心轴(2)的销钉(46)在心轴托架(27)运动期间滑入沟槽(45)。
15.按照权利要求13的绕纱机,其特征为沟槽(45)伸展在导路(56)的部分区域上,且支持装置(18)在沟槽(45)的一端有一承接销钉(46)进入沟槽(45)的入口(48),而在沟槽(45)的另一端有一从沟槽(45)中放出销钉(46)的出口(49)。
16.按照权利要求15的绕纱机,其特征为在沟槽(45)中,在入口(48)和出口(49)之间做成一卡槽(53),它在纱轴缠绕(缠绕周期)中支承销钉。
17.按照权利要求15的绕纱机,其特征为沟槽(45)在入口(48)和出口(49)之间有一均匀的横截面,并伸展在导轨(56)的部分区域上,后者在纱轴缠绕(缠绕周期)中由纱轴心轴(2)通过。
18.按照权利要求14至17中之一的绕纱机,其特征为销钉(46)以其一端可转动地置于纱轴心轴(2)的自由端面,在另一端有一轴肩(51),后者形锁合地导入沟槽(45),且销钉(46)及轴肩(51)在尺寸上等于或小于纱轴心轴的直径。
19.按照权利要求18的绕纱机,其特征为销钉(46)通过一弹性支承元件(36)与纱轴心轴(2)连接。
20.按照权利要求19的绕纱机,其特征为销钉(46)置入一衬套(35)中,后者在圆周上通过弹性支承元件(36)支承于纱轴心轴(2)的外壳上。
21.按照权利要求18至20中之一的绕纱机,其特征为销钉(46)做成相对于纱轴心轴(2)是可逆着弹簧(38)的弹簧力而动的。
22.按照权利要求18至21中之一的绕纱机,其特征为在销钉(46)和支持装置(18)的沟槽(45)之间嵌入一弹性滑动装置(52)。
23.按照权利要求18至22中之一的绕纱机,其特征为支持装置(18)的沟槽(55)有一T形或L形横截面,这里销钉(50)的轴肩(51)导入沟槽的较宽部分。
24.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之一的绕纱机,其特征为心轴托架(27)使成纱轴回转器,在其上与纱轴心轴(2)错开约180°偏心地布置有第二个纱轴心轴(3),通过纱轴心轴回转器(27)的转动,纱轴心轴(2,3)可交替地转入缠绕区和更换区,且在其中纱轴心轴(2,3)在缠绕区可与支持装置(18)连接。
25.按照权利要求24的绕纱机,其特征为纱轴心轴(2,3)在缠绕区每个以一个连接在纱轴心轴(2,3)自由端上的销钉(46,47)可嵌入支持装置(18)的沟槽(45)中。
26.用于操纵如权利要求1至25中之一的绕纱机的方法,其中多根纱缠绕成纱轴,纱轴相毗邻地紧套在纱轴心轴上,纱轴心轴悬臂地可转动地置于一可动的心轴托架上,且纱轴心轴在自由端可与一支持装置连接,其特征为纱轴心轴通过心轴托架的运动可自主地与支持装置连接和脱离。
27.按照权利要求26的方法,其特征为纱轴心轴仅在纱轴缠绕(缠绕周期)中与支持装置连接。
28.绕纱机的操纵方法,在绕纱机中多根纱缠绕成纱轴,纱轴紧套在纱轴心轴上,纱轴心轴悬臂地可转动地置于一心轴托架上,且在缠绕周期中纱轴心轴在自由端通过一吸力支承,其特征为吸力在缠绕周期中是可变化的。
29.按照权利要求28的方法,其特征为吸力由一有可控场强的电磁体产生。
30.按照权利要求29的方法,其特征为在加压辊和纱轴心轴之间的轴距通过可驱动的、活动的心轴托架,根据不断长大的纱轴心轴而变化,并且电磁体在心轴托架移动中控制在一场强,它小于在静止的心轴托架时的场强。
全文摘要
本发明说明一个把多根连续通入的纱每根缠绕成一纱轴的绕纱机。纱轴将在一悬臂地可转动地放置的纱轴心轴上形成。纱轴心轴置于一活动的心轴支架中。在纱轴心轴的自由端考虑了一个在固定地点的支持装置,它能在纱轴心轴的旋转运动不受阻的情况下连接到纱轴心轴的端面,以便以一吸力在自由端支承纱轴心轴。按本发明的纱轴心轴和支持装置是通过2个连接元件可在心轴托架运动不受阻的情况下互相连接的。
文档编号B65H54/02GK1223958SQ9910095
公开日1999年7月28日 申请日期1999年1月15日 优先权日1998年1月17日
发明者克劳斯·沃尔夫, 约尔格·斯潘林格, 乌韦·巴德 申请人:巴马格股份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