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送机构及图像形成设备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241548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传送机构及图像形成设备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传送机构及图像形成设备。
【背景技术】
[0002]日本特开2012-188247号公报公开了下面的结构。S卩,根据日本特开2012-188247号公报公开的构造,在图像形成部执行图像形成的同时,传送辊对的辊相互挤压。沿传送路径从第一探测单元到传送辊对的传送路径长度定义为第一基准长度,当经过传送路径的片材在片材传送方向上的长度小于第一基准长度时,控制器控制配准辊对,以使配准辊对在图像形成在片材的第一面上之前摆动;当经过传送路径的片材在片材传送方向上的长度等于或大于第一基准长度时,控制器控制配准辊对,以使配准辊对在图像形成在片材的第一面上之前不摆动。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抑制传送对象的歪斜,所述歪斜是在传送对象在传送方向上的长度等于或大于预定长度的情况下因传送构件使传送对象在与传送方向相交的相交方向上移动而造成的。
[0004]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一种传送机构包括:弓I导构件,该引导构件引导待被传送的具有前端及后端的传送对象,所述引导构件包括弯曲部,该弯曲部是所述引导构件的弯曲部分;以及传送构件,该传送构件在传送方向上布置在所述弯曲部的下游,所述传送方向是所述传送对象沿所述引导构件传送所沿的方向,所述传送构件传送所述传送对象,并且所述传送构件使所述传送对象在与所述传送方向相交的相交方向上移动,其中,当所述传送对象在所述传送方向上的长度等于或大于预定的规定长度时,所述传送构件不沿所述相交方向移动所述传送对象,所述预定的规定长度大于所述传送构件与所述弯曲部之间的距离。
[0005]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所述引导构件包括线性部以及连接部,所述线性部具有线性形状,所述线性部在所述连接部处连接至所述弯曲部,并且所述预定的规定长度小于所述传送构件与如下位置之间的距离,该位置即所述弯曲部与穿过所述连接部并垂直于所述线性部的线相交之处。
[0006]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根据待被传送的所述传送对象的类型改变所述规定长度的值,并且,当所述传送对象在所述传送方向上的长度等于或大于改变之后的规定长度值时,所述传送构件不沿所述相交方向移动所述传送对象。
[0007]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的图像形成设备包括根据本发明的第一至第三方面的任一方面的传送机构以及图像形成部,该图像形成部在由所述传送机构传送的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
[0008]借助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构造,与即便传送对象在传送方向上的长度等于或大于预定长度仍由传送构件使传送对象在相交方向上移动的情况相比,能抑制在传送方向上的长度等于或大于预定长度的传送对象的歪斜。
[0009]借助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构造,与以下情况相比能抑制在传送方向上的长度等于或大于预定长度的传送对象的歪斜,所述情况即:即便传送对象在传送方向上的长度等于或大于当传送对象的前端到达传送构件时,传送对象的尾端侧置于弯曲部的从连接部到如下位置的范围中时的长度也会借助传送构件使传送对象在相交方向上移动,该位置即弯曲部与穿过连接部的线相交并垂直于线性部。
[0010]借助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构造,与尽管传送对象的类型改变也不改变规定长度值的情况相比,即便有可能导致歪斜的规定长度根据传送对象的类型变化,也能适当抑制传送对象的歪斜。
[0011]借助本发明的第四方面的构造,与不设置本构造的传送机构的情况相比,能抑制形成在传送对象上的图像的取向(位置)相对于传送对象偏移。
【附图说明】
[0012]将基于以下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在附图中:
[0013]图1是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的构造的示意图;
[0014]图2是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单元的构造的示意图;
[0015]图3是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传送路径的构造的示意图;
[0016]图4是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配准辊对的构造的示意图;
[0017]图5A与图5B是示出记录介质沿z方向移动时的校正操作的示意图;以及
[0018]图6A与图6B示出了由记录介质沿z方向移动时的校正操作引起的歪斜。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将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
[0020](图像形成设备10的构造)
[0021]首先描述根据当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10的构造。图1是图像形成设备10的构造的示意图。下面描述中涉及的X、-X、Y(上)、-Y(下)、Z及-Z方向由附图中的箭头方向表示。同样在附图中,其中带有“X”的圆形符号表示从图面的前方延伸至后方的箭头,并且其中具有圆点的圆形符号表示从图面的后方延伸至前方的箭头。
[0022]如图1中所示,图像形成设备10包括图像形成设备本体11 (壳体),图像形成设备10的部件被容纳在该图像形成设备本体中。多个片材容器12、图像形成部14、传送机构16及控制器20布置在图像形成设备本体11中。诸如纸张之类的记录介质P(各自作为传送对象的实施例)被收容在片材容器12中。图像形成部14在记录介质P上形成图像。传送机构16将记录介质P从片材容器12传送至图像形成部14。控制器20控制图像形成设备10的部件的运行。
[0023]图像形成部14包括图像形成单元22Y、22M、22C及22K(下文称作图像形成单元22Y至22K)、中间转印带24、第一转印辊26及第二转印辊28。图像形成单元22Y至22K分别形成黄色(Y)、品红色(M)、青色(C)及黑色(K)色调剂图像。由图像形成单元22Y至22K形成的色调剂图像被转印到中间转印带24上。第一转印辊26将图像形成单元22Y至22K形成的色调剂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24上。第二转印辊28将已由第一转印辊26转印到中间转印带24上的色调剂图像从中间转印带24转印到记录介质P上。图像形成部14的构造不限于上述构造。图像形成部14可使用任一构造,只要借助该构造能使图像形成在记录介质P上即可。
[0024]图像形成单元22Y至22K在中间转印带24的Y方向侧(上侧)沿X方向布置。如图2中所示,图像形成单元22Y至22K各自包括可在单方向(例如,图2中的顺时针方向)上旋转的感光体32。由于图像形成单元22Y至22K彼此相似构造,图2中所示的图像形成单元22Y的构造作为图像形成单元22Y至22K的构造的代表。
[0025]充电器23、曝光装置36、显影装置38以及清洁装置40围绕感光体32在感光体32的旋转方向上从上游侧开始依次设置。充电器23使感光体32带电。已由充电器23充电的感光体32借助曝光装置36曝光,从而在感光体32上形成静电潜像。显影装置38使利用曝光装置36形成在感光体32上的静电潜像显影,从而形成色调剂图像。使清洁装置40接触感光体32以移除感光体32上的色调剂。
[0026]曝光装置36根据从控制器20 (参见图1)传送的图像信号形成静电潜像。从控制器20传送的图像信号的实施例包括例如控制器20获取的来自外部装置的图像信号。
[0027]显影装置38包括显影剂供应体38A及多个传送部件38B。显影剂供应体38A向感光体32供应显影剂。传送部件38B在搅拌显影剂的同时传送待馈送至显影剂供应体38A的显影剂。
[0028]返还来参照图1,色调剂容器39设置在曝光装置36的上方。色调剂容器39容纳待供应至图像形成单元22Y至22K的显影装置38的色调剂。
[0029]中间转印带24具有环形形状,并且布置在图像形成单元22Y至22K的-Y侧(下侧)。张架辊41、42、43、44及45设置在中间转印带24的内周侧,中间转印带24张架在这些张架辊上。中间转印带24在接触感光体32的同时通过例如张架辊43的旋转而沿循环路径(旋转的)在单方向(例如,图1中的逆时针方向)上运动。张架辊42用作与第二转印辊28对置的对置辊。
[0030]各个第一转印辊26与相应的一个感光体32对置,中间转印带24被夹在第一转印棍26与感光体32之间。第一转印棍26与各感光体32之间的咬合区被定义为第一转印位置,形成在各感光体32上的色调剂图像在该第一转印位置被转印到中间转印带24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