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立型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15522阅读:639来源:国知局
直立型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直立型袋。
【背景技术】
[0002]在野外活动或军事训练时,为了不另外准备加热工具而简便地加热内容物,市场中正在销售由一次性包装构成的袋。以往的袋由能取食的内容物、容纳内容物的内容物容纳部、用于加热内容物的发热体及配备使得能够从外部投入用于使发热体反应的反应液体的反应液体投入部等构成。
[0003]就以往的袋而言,在利用反应液体投入部使反应液体注入而使发热体发热期间,使用者应使袋立起并抓住,使得反应液体不流出到外部,在取食内容物期间,也不能放倒袋,而需要用一只手抓住袋,存在用另一只手取食的不便。
[0004]另外,在使用者用手抓住袋期间,因发热反应,热传递到手,因而使用者持续抓住袋,存在感到负担的问题。
[0005]另外,当发热体存在于袋中央的内容物容纳部两侧时,需要把反应液体投入两侧,因而在使用上存在麻烦。
[0006]另外,一般而言,左右的发热体容纳部以在中央包围内容物容纳部的形态配置,利用因发热体的反应而产生的热,加热中央的内容物容纳部,相当量的热通过发热体容纳部的外侧片泄漏,存在导致热损失及使用者不便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7]技术课题
[0008]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使得稳定直立的直立型袋。
[0009]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使向使用者身体或外部的热传递实现最小化的直立型袋。
[0010]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向一侧的发热体容纳部投入反应液体,能够使两侧的发热体全部反应的直立型袋。
[0011]解决课题的方案
[0012]所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借助于以下直立型袋而达成,所述直立型袋的特征在于,包括:发热体,其与反应液体反应,引起发热反应;第一包体,其在第一片与第二片之间形成有能够容纳所述发热体的空间;第二包体,其在第三片与第四片之间形成有能够容纳所述发热体的空间;内容物容纳部,其由所述第一包体的第二片、所述第二包体的第三片、连接所述第二片及所述第三片的下部并向上侧或下侧折叠的底部构成;以及反应液体通过部,其连通所述第一包体与所述第二包体之间。
[0013]其中,优选所述反应液体通过部贯通粘合了所述第二片与所述第三片的粘合部而形成;或所述反应液体通过部由所述第二片与所述第三片的边缘的一部分从所述第一片及第四片的边缘弯曲及粘合而形成。
[0014]另外,优选所述反应液体通过部形成于在所述底部向上侧折叠时比曲折部更靠上部的位置。
[0015]所述第一片、所述第二片、所述第三片及所述第四片可以由多个片材构成;在所述片材之间可以形成有空气间隙;所述片材中至少一个可以由绝热片材构成。
[0016]另外,优选所述第一片与第四片中至少某一个以上还包括能够注入反应液体的反应液体注入部;在所述第一包体与所述第二包体,还包括容纳反应液体的反应液体包。
[0017]发明效果
[0018]根据如上所述构成的直立型袋,具有以下内容中至少某一种效果。
[0019]第一,在保管袋的情况下,使袋的体积最小化,在使用袋的情况下,使得稳定地直立,使得内容物取食便利。
[0020]第二,当出现发热反应时,使得向使用者的身体或外部的热传递最小化。
[0021]第三,只向一侧的发热体容纳部注入反应液体,便能够使存在于袋两侧的发热体全部反应。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直立型袋的立体图,
[0023]图2是第一实施例的直立型袋的剖面图,
[0024]图3是第一实施例的直立型袋的放大剖面图,
[0025]图4是第二实施例的直立型袋的立体图,
[0026]图5是第二实施例的直立型袋的放大剖面图,
[0027]图6是第三实施例的直立型袋的剖面图,
[0028]图7是第四实施例的直立型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0030]图1是第一实施例的袋100的立体图,图2是袋100的剖面图,图3是放大了反应液体通过部170的剖面图,图4是第二实施例的袋200的立体图,图5是放大了第二实施例的袋200的反应液体通过部270的剖面图,图6是显示第三实施例的袋300的第一片310与第四片340包括空气间隙(air-gap) 318、348的情形的剖面图,图7是显示包括第四实施例的反应液体包480的袋400的立体图。
[0031]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直立型袋100如图1及图2所示,由第一包体101、第二包体102及在第一包体101与第二包体102之间形成的内容物容纳部160构成。
[0032]第一包体101只粘合边缘部分而形成,使得在第一片110与第二片120的中央形成有空间,在借助于第一片I1与第二片120的粘合而形成的中央的空间容纳发热体10。
[0033]发热体10作为与反应液体反应而引起发热反应的物质,可以由液体或固体构成。但是,为了防止发热体10放出到外部,固体被用作更优选的材料。由固体构成的发热体10可以由氧化钙(CaO)、氢氧化钙(Ca(OH)2)、氯化镁(MgCl2)、铁(Fe)及铝(Al)中的一种或其以上构成。
[0034]粘合工序可以使用依次叠放第一片110、发热体10、第二片120并对四部分的边缘进行粘合的方法,或使用把第一片110与第二片120首先除了上部之外的边缘粘合成“C”字形状,通过所述上部投入发热体10后,粘合所述上部进行密封的方法等。
[0035]第二包体102是粘合第三片130与第四片140的边缘部分而形成,与第一包体101一样,在借助于第三片130与第四片140的粘合而形成的空间容纳发热体10。这种片110、120、130、140的粘合可以使用热粘合或尚频粘合等。
[0036]构成袋100的外表面的第一片110如图2所示,由多个片材112、114、116构成,第四片140也与第一片110—样,由多个片材142、144、146构成。如果在袋100内发生热,则热将传递到与袋100接触的使用者的身体或外部,为了使这种热传递最小化,最优选第一片110与第四片140由多层构成。另外,如此以多层形成第一片110与第四片140,还能够保护发热体10或内容物不受到外部冲击,在一同带有反应液体包的情况下,能够防止反应液体包因外部的力而破损,出现不必要的发热体10反应。
[0037]存在于第一片110及第四片140最外层的片材112、142由绝热片材构成,使得向使用者的热传递能够进一步最小化。根据情况,所述绝热片材不仅是最外层片材112、142,也可以应用于此外的片材114、116、144、146,可以将所述绝热片材应用多个以上,制作第一片110及第四片140。优选所述绝热片材由聚氨酯、聚苯乙烯、硅酸钙保温材料等构成。
[0038]第一包体101的第二片120与第二包体102的第三片130可以与第一片110及第四片140 —样地具有多个片材。例如,第二片可以由2张片材122、124构成,在多个片材122、124之间,可以形成有空气间隙126。与第二片120 —样,第三片130也可以在2张片材132、134与片材132、134之间包括空气间隙136。
[0039]在第二片120及第三片130由一层构成的情况下,当在第二片120及第三片130发生微细的针孔时,发生发热体10、反应液体及发热体10反应时产生的反应气体等流入内容物容纳部160的情形。为防止这种情况,使第二片120及第三片130分别具有多个片材122、124、132、134。
[0040]空气间隙126、136发挥保护内容物容纳部160中容纳的内容物不受外部冲击的作用,使得不会因外部冲击而破损或变形。空气间隙126相互粘合片材122、124的边缘部分而形成,使得在中央形成空间。这种方式也可以应用于第三片130的空气间隙136。
[0041]第二片120与第三片130在纵向上存在的两端部相互粘合,在第二片120及第三片130的下部粘合底部150。底部150包括曲折部152,以便向袋100的上侧或下侧折叠。
[0042]底部150平时以折叠的状态存在,在需要使袋100直立的情况下,向第一片110及第四片140的方向拉开底部150并放于地面,则袋100可以直立。如果底部150处于折叠状态,则袋100的体积减小,容易保管,如果展开底部150,则袋100可以直立,容易取食存在于袋100内的内容物。不仅如此,在发热体10引起发热反应期间,如果使袋100直立,那么即使使用者不用手抓住也可以,因而具有使用者不会感受到热的优点。
[0043]如上所述,由第二片120、第三片130及底部150形成的内容物容纳部160在袋100的内部形成。内容物容纳部160能够容纳诸如食物等的内容物,所述食物等借助于发热体10的发热而加热。在食物直接在内容物容纳部160中的情况下,优选利用对身体无害的材料制作第二片120、第三片130及底部150。
[0044]在第一包体101与第二包体102中,包括连通它们之间的反应液体通过部170。反应液体通过部170如图3的放大剖面图所示,形成得第一包体101与第二包体102连通,以便流入第一包体101的反应液体也传递到第二包体102。根据情况,也可以采用流入第二包体102的反应液体传递到第一包体101的方式。第一实施例的反应液体通过部170以使粘合第一包体101的第二片120与第二包体102的第三片130的一部分而形成的粘合部贯通的方法进行制作。当使所述粘合部贯通时,使得反应液体不流出到内容物容纳部160,而只传递到第二包体102。
[0045]优选反应液体通过部160形成为在底部150向上侧折叠时,位于比曲折部更靠上部。当反应液体通过部160存在于比曲折部152更下部时,会妨碍底部150完全展开。只有底部150按既定间隔展开才能直立,因而如果反应液体通过部170存在于比曲折部152更靠下部,则第二片120与第三片130在靠近底部150之处粘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