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约穿越空间的箱体输送合流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317033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一种节约穿越空间的箱体输送合流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输送机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节约穿越空间的箱体输送合流系统。
【背景技术】
[0002]在物流配送中心系统规划中,通常会存在由三条输送机汇流合并至一条输送机并穿过连廊巷道进行输送的情况,这时由于建筑巷道墙体间内宽的限制,在三条输送机合并的设备规划中,传统汇流方式的设计通常会占用大量的维护通道及设备维护空间,给未来的设备维护带来不便,因此,设计一种新型的节约空间的汇流系统,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节约穿越空间的箱体输送合流系统,比传统的汇流方式节约巷道内宽占比近20%。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节约穿越空间的箱体输送合流系统,包括供给输送机、汇流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供给输送机包括左侧供给输送机、中间供给输送机、右侧供给输送机,并且左侧供给输送机、中间供给输送机、右侧供给输送机为从左至右并排连接;位于中间供给输送机的输出口采用对中输送机连接汇流输送机的输入口 ;位于对中输送机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汇流滑槽的输出口,左右两侧的汇流滑槽的输入口分别采用左侧排队输送机及右侧排队输送机与左侧供给输送机及右侧供给输送机连接;所述的箱体输送合流系统内部设有软件控制模块。
[0005]所述的汇流滑槽呈内侧低外侧高倾斜状布置。
[0006]位于左侧供给输送机及右侧供给输送机的外侧分别设有维修通道,位于维修通道的外侧设有建筑墙体。
[0007]所述的对中输送机上的滚轮呈内侧高外侧低倾斜状布置。
[0008]软件流程具体如下:
Ca)左侧供给输送机、中间供给输送机、右侧供给输送机供给输送箱体;
(b)对中输送机判断是否清空,是则中间供给输送机则直接向对中输送机输送箱体,左侧供给输送机及右侧供给输送机先后通过左右两侧的汇流滑槽向对中输送机输送箱体;否则左侧供给输送机、中间供给输送机、右侧供给输送机暂存箱体,等待对中输送机清空;
(c)对中输送机再次判断是否清空,是则中间供给输送机则直接向对中输送机输送箱体,左侧供给输送机及右侧供给输送机先后通过左右两侧的汇流滑槽向对中输送机输送箱体;否则左侧供给输送机、中间供给输送机、右侧供给输送机暂存箱体,等待对中输送机清空;
(d)左侧供给输送机、中间供给输送机、右侧供给输送机输送至对中输送机上的箱体,经对中输送机的对中滚轮结构调节后,箱体位于对中输送机的正中位置;
Ce)经过对中输送机调节后的箱体被输送至汇流输送机上继续后续输送工作。
[0009]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提供一种节约穿越空间的箱体输送合流系统,合流方式比传统的汇流方式节约巷道内宽占比近20% ;并且对中输送机的输送机滚筒的布置上带有一定的角度,确保经汇流滑槽过来的箱体能自动对中,方便输送到汇流输送机上时可以居中输送,设计安装紧凑,节约巷道内宽占用空间。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发明结构立体图。
[0011 ] 图2为本发明结构俯视图。
[0012]图3为本发明软件流程图。
[0013]参见图1,图2,I为中间供给输送机,2为左侧供给输送机,3为右侧供给输送机,4为右侧排队输送机,5为左侧排队输送机,6为汇流滑槽,7为汇流输送机,8为建筑墙体,9为维修通道,10为对中输送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0015]如图1,图2所示,供给输送机包括左侧供给输送机2、中间供给输送机1、右侧供给输送机3,并且左侧供给输送机2、中间供给输送机1、右侧供给输送机3为从左至右并排连接;位于中间供给输送机I的输出口采用对中输送机10连接汇流输送机7的输入口 ;位于对中输送机10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汇流滑槽6的输出口,左右两侧的汇流滑槽6的输入口分别米用左侧排队输送机5及右侧排队输送机4与左侧供给输送机2及右侧供给输送机3连接;所述的箱体输送合流系统内部设有软件控制模块。
[0016]汇流滑槽6呈内侧低外侧高倾斜状布置。
[0017]位于左侧供给输送机2及右侧供给输送机3的外侧分别设有维修通道9,位于维修通道9的外侧设有建筑墙体8。
[0018]对中输送机10上的滚轮呈内侧高外侧低倾斜状布置。
[0019]如图3所示,软件流程具体如下:
Ca)左侧供给输送机、中间供给输送机、右侧供给输送机供给输送箱体;
(b)对中输送机判断是否清空,是则中间供给输送机则直接向对中输送机输送箱体,左侧供给输送机及右侧供给输送机先后通过左右两侧的汇流滑槽向对中输送机输送箱体;否则左侧供给输送机、中间供给输送机、右侧供给输送机暂存箱体,等待对中输送机清空;
(c)对中输送机再次判断是否清空,是则中间供给输送机则直接向对中输送机输送箱体,左侧供给输送机及右侧供给输送机先后通过左右两侧的汇流滑槽向对中输送机输送箱体;否则左侧供给输送机、中间供给输送机、右侧供给输送机暂存箱体,等待对中输送机清空;
(d)左侧供给输送机、中间供给输送机、右侧供给输送机输送至对中输送机上的箱体,经对中输送机的对中滚轮结构调节后,箱体位于对中输送机的正中位置;
Ce)经过对中输送机调节后的箱体被输送至汇流输送机上继续后续输送工作。
[0020]通过左侧供给输送机2、中间供给输送机1、右侧供给输送机3输送过来的箱体沿图1,图2所示的箭头方向输送,当到达汇流滑槽6前面时,系统检测对中输送机10上面是否有箱体,如果对中输送机10上有箱体,则来自于左侧供给输送机2及右侧供给输送机3的箱体暂停于左侧排队输送机5及右侧排队输送机4上等待对中输送机10上清空后,中间供给输送机I的箱体优先于左侧排队输送机5及右侧排队输送机4上等待的箱体,中间供给输送机I的箱体输送完后,再开始左侧排队输送机5及右侧排队输送机4上的箱体进行输送。
[0021]中间供给输送机I输送过来的箱体经对中输送机10自动对中后输送到汇流输送机7上进行后续输送。
[0022]左侧供给输送机2及右侧供给输送机3输送过来的箱体经汇流滑槽6输送到对中输送机10上以后,通过对中输送机10对称倾斜的滚筒设计,使箱体自动运行至对中输送机10的中心位置,然后再输送到汇流输送机7上进行后续输送。
[0023]左侧供给输送机2、中间供给输送机1、右侧供给输送机3平行安装,向汇流输送机7合流的过程中通过汇流滑槽6及对中输送机10进行合并,此合流方式比传统的汇流方式节约巷道内宽占比近20% ;对中输送机10在输送机滚筒的布置上带有一定的角度,确保经汇流滑槽6过来的箱体能自动对中,方便输送到汇流输送机7上时可以居中输送。
【主权项】
1.一种节约穿越空间的箱体输送合流系统,包括供给输送机、汇流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供给输送机包括左侧供给输送机(2)、中间供给输送机(1)、右侧供给输送机(3),并且左侧供给输送机(2)、中间供给输送机(1)、右侧供给输送机(3)为从左至右并排连接;位于中间供给输送机(I)的输出口采用对中输送机(10)连接汇流输送机(7)的输入口 ;位于对中输送机(10)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汇流滑槽(6)的输出口,左右两侧的汇流滑槽(6 )的输入口分别米用左侧排队输送机(5 )及右侧排队输送机(4)与左侧供给输送机(2 )及右侧供给输送机(3)连接;所述的箱体输送合流系统内部设有软件控制模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约穿越空间的箱体输送合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汇流滑槽(6)呈内侧低外侧高倾斜状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约穿越空间的箱体输送合流系统,其特征在于:位于左侧供给输送机(2)及右侧供给输送机(3)的外侧分别设有维修通道(9),位于维修通道(9)的外侧设有建筑墙体(8)。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约穿越空间的箱体输送合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中输送机(10 )上的滚轮呈内侧高外侧低倾斜状布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约穿越空间的箱体输送合流系统,其特征在于:软件流程具体如下: Ca)左侧供给输送机、中间供给输送机、右侧供给输送机供给输送箱体; (b)对中输送机判断是否清空,是则中间供给输送机则直接向对中输送机输送箱体,左侧供给输送机及右侧供给输送机先后通过左右两侧的汇流滑槽向对中输送机输送箱体;否则左侧供给输送机、中间供给输送机、右侧供给输送机暂存箱体,等待对中输送机清空; (C)对中输送机再次判断是否清空,是则中间供给输送机则直接向对中输送机输送箱体,左侧供给输送机及右侧供给输送机先后通过左右两侧的汇流滑槽向对中输送机输送箱体;否则左侧供给输送机、中间供给输送机、右侧供给输送机暂存箱体,等待对中输送机清空; (d)左侧供给输送机、中间供给输送机、右侧供给输送机输送至对中输送机上的箱体,经对中输送机的对中滚轮结构调节后,箱体位于对中输送机的正中位置; (e )经过对中输送机调节后的箱体被输送至汇流输送机上继续后续输送工作。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输送机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节约穿越空间的箱体输送合流系统。一种节约穿越空间的箱体输送合流系统,包括供给输送机、汇流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供给输送机包括左侧供给输送机、中间供给输送机、右侧供给输送机,并且左侧供给输送机、中间供给输送机、右侧供给输送机为从左至右并排连接。同现有技术相比,提供一种节约穿越空间的箱体输送合流系统,合流方式比传统的汇流方式节约巷道内宽占比近20%;并且对中输送机的输送机滚筒的布置上带有一定的角度,确保经汇流滑槽过来的箱体能自动对中,方便输送到汇流输送机上时可以居中输送,设计安装紧凑,节约巷道内宽占用空间。
【IPC分类】B65G47/68
【公开号】CN105035718
【申请号】CN201510373309
【发明人】刘国梁
【申请人】伯曼机械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1月11日
【申请日】2015年6月3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