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收纳物的收纳装置及收纳方法

文档序号:9509573阅读:419来源:国知局
被收纳物的收纳装置及收纳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将湿润物等被收纳物收纳至容器内的收纳装置及收纳方法,尤其涉及使用在容器内往复运动的压入部件来进行压入的技术。
【背景技术】
[0002]—直以来,在农产品的加工工序、食品制造工序中,有大量湿润物、例如动植物性残渣物以副产物形式产生的问题。这种残渣物被当成废弃物丢弃,对生产者来说成本增加,而从环保方面来说也不佳。
[0003]此外,虽然部分废弃物会作为饲料或肥料再次利用,但从残渣物的特性上来说,因容易腐烂而必须在本地迅速地用掉,或者必须经过干燥或杀菌等工序后才能流通。
[0004]从农产品产生的残渣物在同一地域会同时大量地产生,因此在本地利用上限制较大。此外,从消耗方来说最好能持续地得到供给。因此,尝试着加工成可保存状态并提升流通性。
[0005]例如,本案申请人在专利文献1中提供一种利用动植物性残渣物制造干燥发酵肥料等的制造装置。该发明中公开的技术是,在发酵槽内储存并堆积残渣物,利用发酵热有效地进行干燥,由此制造肥料等。
[0006]此外,在专利文献2公开的堆肥制造装置中公开的技术是,让发酵菌溶液浸透农林畜牧废弃物、生活垃圾等处理物进行一次处理,然后加入水分调整剂进行搅拌混合,并将好氧发酵后的处理物密封装袋。
[0007]【背景技术】文献
[0008]专利文献
[0009]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221617号
[0010]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公开平11-314990号

【发明内容】

[0011]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0012]如上所述,为了解决动植物性残渣物流通时容易腐烂、容易产生恶臭等问题,目前常见方法是使用干燥、发酵等的手段来进行加工。
[0013]但是,这些方法不仅麻烦且成本高,而且需要一定规模的生产设备,并不能轻易地引入各种生产现场。
[0014]本发明是鉴于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研究而成,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湿润物以可流通的状态收纳至容器的收纳装置及方法,尤其提供用简单装置构成便能收纳大量湿润物,同时也经得起长时间流通的技术。
[0015]解决问题的手段
[0016]为了解决所述问题,本发明使用以下手段。
[0017]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提供一种被收纳物的收纳装置,将被收纳物收纳至容器内,其特征在于包含:压入部件,一边相对于容器的开口部往复运动一边压入被收纳物;及连杆机构,用来使压入部件往复运动;
[0018]在所述压入部件上具备:贯通压入部件内的贯通路,用来将被收纳物从压入部件的非压入面导入,并从压入面放出至容器内;及第一开闭器件,在压入面附近打开或闭合贯通路;且第一开闭器件构成为,在被收纳物压入时闭合,在被收纳物放出时打开,在维持被收纳物导入压入部件时的温度的状态下,在容器内加压被收纳物而进行收纳。
[0019]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所述收纳装置还具备第二开闭器件,所述第二开闭器件在比第一开闭器件更靠非压入面侧,打开或闭合贯通路,且构成为,第一开闭器件与第二开闭器件同时或延迟闭合,该第二开闭器件与该第一开闭器件同时或延迟打开。
[0020]根据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所述被收纳物为湿润物。
[0021]根据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明,第一开闭器件在闭合状态下构成压入部件的压入面的至少一部分。
[0022]根据技术方案5所述的发明,贯通路的形状为,配设第一开闭器件或第二开闭器件的至少任一个的部位的口径逐渐变大。
[0023]根据技术方案6所述的发明,第一开闭器件利用对收纳至容器内的已收纳被收纳物进行挤压时的斥力而闭合。
[0024]根据技术方案7所述的发明,所述的收纳装置具备传感器器件,所述传感器器件检测压入部件往复运动中的位置,在下死点附近的特定位置,控制第一开闭器件和第二开闭器件闭合。
[0025]根据技术方案8所述的发明,收纳装置设有容器袋体的固定部,将被收纳物压入袋体内。
[0026]根据技术方案9所述的发明,被收纳物为动植物性残渣物。
[0027]根据技术方案10所述的发明,还能提供一种将被收纳物收纳至容器内的收纳方法。
[0028]本方法的特征在于,使用一边相对于容器的开口部往复运动一边压入被收纳物的压入部件,将被收纳物从压入部件的非压入面侧穿过贯通路后导入压入面侧,
[0029]然后,在放出被收纳物的工序中,将在压入面附近打开或闭合贯通路的第一开闭器件打开,将被收纳物放出至容器内,
[0030]另一方面,在压入被收纳物的工序中,闭合第一开闭器件,用包括闭合状态的第一开闭器件在内的压入面挤压容器内的被收纳物,由此进行压入,并在维持被收纳物导入压入部件时的温度的状态下,在容器内加压被收纳物而进行收纳。
[0031]根据技术方案11所述的发明,在所述收纳方法中,在放出被收纳物的工序中,打开第一开闭器件之后或同时,将在比第一开闭器件更靠非压入面侧打开或闭合所述贯通路的第二开闭器件打开,另一方面,在压入被收纳物的工序中,闭合第二开闭器件之后或同时,闭合该第一开闭器件,并用包括闭合状态的第一开闭器件在内的压入面挤压容器内的被收纳物,由此进行压入。
[0032]发明效果
[0033]根据本发明,将被收纳物从压入部件收纳至容器内时,能够加压后再收纳,因此会变成密封状态而可防止腐烂等。此外,以本发明的时序打开或闭合第一开闭器件及第二开闭器件,由此能够有效地进行收纳,因此收纳效率提升。
[0034]此外,能够在产生被收纳物的同时连续地进行收纳,从而能防止被收纳物因收纳过程的温度变化引起的品质变化。
【附图说明】
[0035]图1是本发明的收纳装置的实施例。
[0036]图2是本发明的收纳方法的流程图。
[0037]图3是本发明的收纳装置的第二形态。
[0038]图4是本发明的收纳装置的第三形态。
[0039]图5是本发明的收纳装置的第四形态。
[0040]符号的说明
[0041]1 收纳装置
[0042]10压入部件
[0043]10a非压入面
[0044]10b压入面
[0045]10c 侧面
[0046]11第一挡闸
[0047]12第二挡闸
[0048]13贯通路
[0049]13a 空间
[0050]13b正上部
[0051]14连杆部件
[0052]2 袋体
[0053]21湿润物
[0054]22固定部件
[0055]23 托盘
【具体实施方式】
[0056]下面,基于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收纳装置的实施例。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本实施例,可以在权利要求所记载的范围内适当地进行变更。
[0057]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本发明的收纳装置⑴在作为容器的例如树脂制的袋体(2)内收纳被收纳物例如湿润物(21),且包含:活塞状的压入部件(10),一边相对于袋体(2)的开口部(20)往复运动一边压入湿润物(21);及连杆机构(14),用来使压入部件
(10)往复运动。
[0058]连杆机构(14)只要是能让压入部件(10)相对于开口部(20)往复运动的机构,可为熟知的任何形状。本发明中,连杆机构可以构成为利用电动机等动力源而动作,也可以构成为手动运动。以下的实施例中省略了连杆机构的说明,但所有实施例均具备未图示的连杆机构。
[0059]所述压入部件(1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