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自助领证机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740609阅读:来源:国知局
卡片输送模块30的基座31侧连接有安装座311;所述安装座311与移动平台23连接。
[0059]本实施例中,Z轴横移模块22设置于X轴横移模块21上的,由于Z轴属于垂直方向,其向上运动过程需克服重力,因此将Z轴横移模块设置在承重能力较好的X轴横移模块上可有效提高卡片输送模块30在水平、垂直位置上调整时的精度及机构耐用度。
[0060]实施例4
[0061]如图5、6所示,上述中,所述卡片输送模块30还包括卡片读取单元37,所述卡片读取单元37对应卡片夹持单元34的卡片夹持腔设置。
[0062]通过增设卡片读取单元37,如采用RFID等形式,可对流转过程中的卡片夹持腔内的卡片(诸如感应卡等)进行读取、从而及早获取获取的待传输卡片是否正确,避免出现取卡出错反复存取的情况。
[0063]实施例5
[0064]上述中,所述卡片传输模块30的传送单元35包括驱动器、导轮及传送带;所述驱动器连接导轮,所述传送带套接于导轮上;所述传送带沿Y轴方向对应设置于卡片夹持腔中。
[0065]本实施例中,传送单元35是通过驱动器带动导轮进而联动传送带进而实现对卡片的传送的。该结构适用于在卡片夹持腔的侧壁或上下表面上设置均可。
[0066]实施例6
[0067]最佳的,参见图8、9,所述卡片传输模块30的基座31上设有凹槽。凹槽中固定有导杆321;所述卡片传输模块30的卡片夹持单元34包括两个,每个卡片夹持单元34包括套座341、夹座345及压簧;两个卡片夹持单元34的套座341套接于导杆321上,夹座345与套座341连接,夹座345上设置所述传送单元35,两个卡片夹持单元34的夹座345之间形成所述卡片夹持腔;于两个卡片夹持单元34的套座341与基座31之间还设有压簧。
[0068]本实施例中,在基座31凹槽的导杆中套接的两个卡片夹持单元,不仅在两者间形成一个卡片夹持腔,且从水平方向可实现对进入卡片的一个夹持作用,且在压簧的作用下可确保对进入卡片夹持腔的卡片良好的夹持作用。
[0069]实施例7
[0070]上述中,所述导杆321包括间隔设置的两根;所述每个卡片夹持单元34的套座341中对应每根导杆321设置有一个轴承342,套座341对应基座31还设有套杆343及间距调整杆344,于套杆343上套接有所述压簧。
[0071]本实施例中,采用两根导杆可使得卡片夹持单元在张、合过程更为顺畅,而轴承342则可起到卡片夹持单元与导杆的过渡配合作用。此外,间距调整杆344的设置则可调整两个卡片夹持单元34的最小间距,从而适应不同卡片宽度调整的需要。
[0072]实施例8
[0073]上述中,所述传送单元35包括驱动器351、导轮353及传送带353;于每个卡片夹持单元34的夹座345表面沿Y轴方向设置有多个导轮353,其中一个导轮353与驱动器351相连;所述传送带352套接于多个导轮353间;两个卡片夹持单元34上传送单元35的传送带352的传送面相向设置。
[0074]本实施例中,传送单元35的传送带设置于两个间隔设置的卡片夹持单元34上,且传送带的传送面相向的设置,即整体传送单元是在卡片夹持腔的侧面设置的,通过对卡片的边缘作用进而引导进入卡片夹持腔。该结构可同时确保卡片夹持和传送性,且结构更为紧凑。
[0075]实施例9
[0076]请参阅图10-12,所述卡片入料机构,包括卡舱11,卡舱11的上端设有入卡口 110。下端设有出卡口 111,对应卡舱11的出卡口 111设置有卡托,适配卡托设置有推卡板113,推卡板113与一水平横移装置相连。
[0077]区别于传统采用滚轮分离、输送卡片的入料结构,本实施例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水平横推的方式将卡片依次推出,即可稳定快速的将实现卡舱内卡片的分离,且由于动作机构的变化从根本上克服了传统滚轮使用吸附卡片表面薄膜的问题,使得机构运转的稳定性与可靠性更高。
[0078]实施例10
[0079]上述中,多片卡片90经入卡口 110放入卡舱11,其第一个卡片90落在出卡口 111的卡托上,每当需要卡片入料时,水平横移装置联动推卡板113横移将卡托上的卡片水平推出而后复位,卡舱11中放置的多片卡片的下一片卡片90落到卡托上,而后等待下一次卡片入料。
[0080]可见,本专利的卡片入料机构中,卡舱是用于皇置大量待入料卡片的,而出卡口111的卡托则将皇置的卡片中首张卡片进行承载,以待卡片入料开始后由推卡板水平推出完成卡片的分离、入料。
[0081 ] 实施例11
[0082]上述中,所述水平横移装置包括驱动器12、丝杆122及滑块123;所述滑块123套接在丝杆122上,丝杆122与驱动器12相连;所述滑块123连接所述推卡板113;所述推卡板113包括承托部、连接部及推卡部,推卡板113的连接部与滑块123相连。
[0083]本实施例中水平横移装置采用的是丝杆结构,具有推进更为精准稳定的优势,当然,考虑到更高效率,此处也可采用气缸结构实现。而推卡板113的承托部是用于在推卡过程中为当前卡片以外卡片提供一个承托面,避免过早的落到卡托上阻碍卡片分离、入料,而推卡部则是直接作用于当前需分离、入料卡片的部分。参见图1-3所示的推卡板113实施例中,其结构呈横卧L形状,其垂直部分为连接部1133,与滑块相连,水平部则为承托部1131,而两者交接的则为推卡部1132,其直接作用于待分离、入料卡片90的边缘,实现推送。
[0084]实施例12
[0085]上述中,所述水平横移装置还包括两根导轨121,所述滑块123的中部套接丝杆122,两侧配合套接两根导轨121。
[0086]为了提高滑块123的稳定度,本实施例中在滑块123上额外增加两个导轨121,可起到导向的作用,使得滑块123的水平运动速率更快更稳定。
[0087]实施例13
[0088]上述中,还包括底座,所述水平横移装置固定于底座上,卡舱11与底座相插接且卡舱11的出卡口 111与推卡板113相对应。
[0089]本实施例中,整个机构由底座提供基础,水平横移装置安装其上,且卡舱11也直接与底座插接,由此产品一体性更高,实际在设备中应用后整体的拆装、维护更为方便。
[0090]实施例14
[0091]上述中,所述底座包括底板13,底板13—侧连接有安装板15,另两相对侧连接有安装板15;所述安装板15连接所述水平横移装置;所述安装板15上部设有卡扣141,对应的,于卡舱11上设有卡台114。
[0092]本实施例中,卡舱11是通过卡扣与卡台配合的结构实现与底座之间的扣接,该结构下两者拆装方便可靠,便于维护。
[0093]实施例15
[0094]上述中,所述卡舱11的下部设有插接部115,插接部115的下端面形成所述出卡口111并对应设有卡托;所述卡托包括设置于插接部115端面两相对侧呈相向设置的L字形的托臂112。
[0095]本实施例中卡舱11下部通过插接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