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静脉针针座的上料方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76289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安全静脉针针座的上料方式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安全静脉针针座的上料方式,包括:步骤一:通过错位出料装置将不规则的排列放置的针座,按特定的顺序排列;步骤二:通过旋转移料装置,抓取定位件中的针座,将之变成垂直状态下的针座;步骤三:通过水平调向装置对针座同步旋转90°;步骤四:通过CCD检测装置用以拍照显示当前检测的针座装配面的朝向;步骤五:通过旋转调向装置调整针座的前后方向,使得针座装配面朝向相同;步骤六:通过将调向后的一组针座送入配件组装流水上,进行下一步的配件组装。本发明提供的上料方式,分别通过错位出料装置和旋转移料装置,将不规则排列的针座整齐划一排列判断其是否为合格针座,并通过旋转调向装置,能够精确定位出针座的装配面。
【专利说明】
一种安全静脉针针座的上料方式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的制造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安全静脉针针座的上料方式。
【背景技术】
[0002]医用配件种类很多,例如输液器是医疗中常用的一种辅助器具,主要用于静脉输液,它是经过无菌处理的、建立静脉与药液之间通道的重要的一次性医疗耗材。组装成输液器的医用配件包括静脉针、护帽、药液过滤器、用于控制药液流速的调节器、滴壶、瓶塞穿刺器、进气管空气过滤器等。各医用配件通过导管连接起来,药液从导管中流通。其中调节器能够针对不同时间,不同人员调节不同的药液输入速度,提高效率的同时保障输液人员的安全和舒适度。在生产组装输液器时,需要将各个医用配件移动到其载具上,再通过载具移送到相应的装配工位与输液器导管进行装配。
[0003]中国发明专利(CN 104524662 A)公开了一种医用针座组装的上料机构,属于医疗器械的组装设备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柱状医用针座不易上料等技术问题。本上料机构包括安装座和能够输送针座的进料轨道,安装座上开设有通孔,通孔内活动插接有挂料板,挂料板上连接有能够带动挂料板在通孔内前后移动的驱动件一,挂料板一端能够伸出通孔外且该端部边缘上开设有能够挂接医用针座的缺口,进料轨道能够将针座移送至挂料板的缺口内,上料机构还包括圆形的导向通槽,当挂料板前端伸出通孔外时导向通槽位于缺口的正下方。
[0004]但是,上述提供的上料机构中所采用的上料方式,对于回转体结构的针座虽然能够准确定位出上下两端的位置,但对于回转体针座的装配面不能准确的定位,为后期各个针座的组装带来一定的困难,进而延长了针座的组装时间。

【发明内容】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旨在提供一种安全静脉针针座的上料方式,能够精确定位出回转体针座的装配面,实现每次移料中每一个针座的方向均相同,从而节约后续的装配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
[0006]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安全静脉针针座的上料方式,包括:步骤一:通过错位出料装置将不规则的排列放置的针座,按特定的顺序排列,进行错位输送;步骤二:通过旋转移料装置,抓取定位件中水平放置的针座,变成垂直状态下的针座,并将垂直状态的针座插入水平调向装置的针座治具中;步骤三:通过水平调向装置对针座同步旋转90°,使得针座的装配面为水平调向装置的前进方向或者反向;步骤四:通过CCD检测装置用以拍照显示当前检测的针座装配面的朝向,并将比对结果记录在CCD检测装置中;步骤五:通过旋转调向装置调整针座的前后方向,使得针座治具中的每一个针座装配面朝向相同,并适用于下一步的装配;步骤六:通过将调向后的一组针座送入配件组装流水上,进行下一步的配件组装。
[0007]优选的,所述步骤一包括:步骤Al:分别通过第一左右平移气缸、前后平移气缸以及上下平移气缸调整错位单元的位置,使得错位单元中定位件上的奇数位条形凹槽与平送底板上针座输送通道的位置相对应;步骤A2:通过第二左右平移组件拉动限位连接块,使得指型限位件远离条形凹槽一侧的豁口;步骤A3:将若干个针座依次放入两个振动盘的针座输送通道上,且在振动盘的振动作用,将位置不规则的针座调整为可进入平送底板上针座输送通道的方向;步骤A4:在进入针座输送通道中的前一组针座在后一组针座的推动下前进,进而进入奇数位的条形凹槽中;步骤A5:通过光纤传感器检测奇数位的条形凹槽内是否均具有针座,同时后一组的针座在定位气缸的作用下,预留在针座输送通道的输出口;步骤A6:通过第一左右平移气缸调整错位单元的水平位置,使得错位单元中定位件上的偶数位条形凹槽与平送底板上针座输送通道的位置相对应;步骤A7:将定位气缸放开对后一组针座的限制,使其输入偶数位的条形凹槽中,并通过光纤传感器检测偶数位条形凹槽中是否均具有针座;步骤AS:通过第二左右平移气缸推动限位连接块,使得指型限位件卡住条形凹槽中的针座,且针座的轴线方向与条形凹槽的长度方向相平齐,完成一次针座的输送。
[0008]优选的,所述步骤二包括:步骤BI:通过第一水平气缸驱动第一平移滑板移动,使得翻板上的第一夹紧气缸靠近定位件;步骤B2:接通第一垂直气缸,驱动第一垂直气缸的活塞杆下移,从而推动翻转固定板下移,使得第一夹紧气缸下端的夹紧块靠近定位件中的针座;步骤B3:连通第一夹紧气缸,驱动第一夹紧气缸的活塞杆下移,使得夹紧块张开,卡入针座;步骤B4:第一夹紧气缸的活塞杆上移,使得夹紧块夹紧针座;步骤B5:通过第一垂直气缸的活塞杆上移,带动针座上移,并通过翻转气缸作用摆杆,使得主动翻转轴旋转90°,使得水平状态下的针座变成垂直状态下的针座;通过第一水平气缸拖动第一平移滑板回移,并再次驱动第一垂直气缸的活塞杆下移,将针座插入水平调向装置的针座治具中,完成针座的一次移料。
[0009]优选的,所述步骤三包括:步骤Cl:将一组针座安插于针座治具中,且止推气缸的活塞杆伸入止推气缸的缸体内,摆块向左偏移45°,同时随动器安装板远离缓冲组件;步骤C2:启动止推气缸,使得止推气缸的活塞杆伸出缸体,并推动安装块在第三滑动组件上移动,进而通过接头使得随动器安装板向右移动,从而使得摆块在水平方向转动;步骤C3:当摆块转动至向右偏转45°,即摆块沿水平方向逆时针旋转90°时,随动器安装板上的牵引块触碰缓冲组件,停止随动器安装板的移动;步骤C4:启动电缸,驱动摆动单元在第一滑动组件的作用下,沿电缸的滑轨向右移动,将针座送入下一个工位,完成针座的一侧调向。
[0010]优选的,所述步骤四包括:步骤Dl:通过水平调向装置中电缸,将旋转90°以后的针座传输至旋转调向装置的正下方,同时通过CCD检测装置将传输过程中的每一个针座装配面的当前状态拍摄下来,并存储于CCD检测装置中;步骤D2:根据拍摄到的针座照片,比对正确装配位置的针座,根据比对结果,通过第二夹紧组件抓取不符合装配位置的针座,并上移;步骤D3:通过电磁阀驱动旋转组件旋转,并通过旋转轴带动第二夹紧组件旋转,使得第二夹紧组件中的针座旋转,使得旋转后的针座符合装配状态;步骤D4:将旋转后针座插入水平调向装置的针座治具中,完成一次针座调向,并将相同朝向的针座通过第二平移单元送入下一个工位。
[0011]上述技术方案的积极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的上料方式,将每一组针座分别通过错位出料装置和旋转移料装置,将不规则排列的针座整齐划一排列,并且放置的位置适于下一步工作的顺利进行,另外通过CCD检测装置逐个拍照检测每一个针座,判断其是否为合格针座,同时通过旋转调向装置,能够精确定位出回转体针座的装配面,实现每次移料中每一个针座的方向均相同,从而节约后续的装配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安全静脉针针座的上料方式的实施例中上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安全静脉针针座的上料方式的实施例中上料机构在另一方向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错位出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正视图;
图5为图3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图4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图4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图3中错位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3中错位单元的局部示意图;
图10为图1中旋转移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的后视图;
图12为图2中CCD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中水平调向装置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中摆动单元和止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3中缺少治具安装架的摆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5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17为摆动单元中摆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摆动组件中旋转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图18的仰视图;
图20为图1中旋转调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图20的正视图;
图22为图20的后视图;
图23为图21状态下缺少旋转座的正视图
图24为本发明的一种安全静脉针针座的上料方式的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图25为图24中步骤一的结构框图;
图26为图24中步骤二的结构框图;
图27为图24中步骤三的结构框图;
图28为图24中步骤五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1至28对本发明提供的安全静脉针针座的上料方式作具体阐述。
[0014]图1为一种安全静脉针针座的上料方式的实施例中上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安全静脉针针座的上料方式的实施例中上料机构在另一方向上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上料机构,用以针座的输送,该上料机构包括:一错位出料装置
1、一旋转移料装置2、一 CCD检测装置3、一水平调向装置4以及一旋转调向装置5。
[0015]在本实施例中,错位出料装置I所在的位置定义为上料机构的后方向;水平调向装置4所在的位置定义为上料机构的前方向。
[0016]具体的,错位出料装置1、旋转移料装置2、水平调向装置4、CCD检测装置3以及旋转调向装置5依次设置于针座上料的流水线上,其中,错位出料装置I用以将针座依次排列,并以水平状态输出;旋转移料装置2用以将针座从水平状态变成垂直状态,并将针座送入水平调向装置4中;水平调向装置4用以针座的水平调向,将每一个针座同步旋转90°,使得针座的装配面为水平调向装置4的前进方向或者反向;CCD检测装置3用以拍照显示当前检测的针座装配面的朝向,并将比对结果记录在CCD检测装置3中;旋转调向装置5用以将不同朝向的针座的装配面调整为一致,便于针座的后续装配。
[0017]图3为图2中错位出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错位出料装置I包括:一振动单元、一平送单元、一错位单元、一基板11以及调整单元。
[0018]具体的,平送单元位于振动单元和错位单元之间,将振动单元中的针座依次进入平送单元,进而通过平送单元送至错位单元中,调节单元的一端与基板11相连,另一端与错位单元相连,用以调整错位单元的空间位置,方便错位单元上的针座输入口与平送单元上的针座输出口相对齐。
[0019]图5为图3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8为图3中错位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5和图8所示;错位单元包括若干个定位件141、若干个指型限位件142、一限位连接块143以及一固定板144,其中,固定板144呈条状,一端安装于调整单元上,另一端沿固定板144的宽度方向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槽口,且槽口贯通固定板144的前后两侧面;若干个定位件141分别安装于每一个槽口内,并通过螺纹紧固件固定,且每一个定位件141的一侧开设有一条形凹槽1411,作为针座的出料通道;若干个指型限位件142,每一个指型限位件142的一端与限位连接块143相连,另一端与开设有条形凹槽1411 一侧的定位件141上的豁口 1414相配套;其中,限位连接块143与固定板144之间为滑动连接。
[0020]图6为图4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5和图6所示,调整单元包括:一上下平移组件、一第一平移支撑板151、一左右平移组件、一第二平移支撑板152、一前后平移组件,其中,上下平移组件包括两组对称设置于基板11左右两侧的立柱套筒子组件153,且立柱套筒子组件153的一端贯穿第一平移支撑板151,并与安装在基板11上的底板111相连,另一端与一第一连接板145相连,用以调整错位单元的上下位置;左右平移组件包括两组对称设置于第一平移支撑板151左右两侧的第一滑轨滑块子组件154,且每组第一滑轨滑块子组件154包括两个滑轨和两个滑块,用以调整错位单元的左右位置;第二平移支撑板152安装于第一滑轨滑块子组件154上;前后平移组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于第二平移支撑板152左右两侧的第二滑轨滑块子组件155;用以调整错位单元的前后位置。
[0021 ]图4为图3的正视图;图7为图4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4和图7所示;上下平移组件还包括一上下平移气缸156,且上下平移气缸156的活塞杆通过一方向气缸连接块1561与第一平移支撑板151相连,上下平移气缸156的缸体固定于底板111上;左右平移组件还包括一第一左右平移气缸157,且第一左右平移气缸157的活塞杆通过一侧T形气缸连接块1571与第二平移支撑板152相连,第一左右平移气缸157的缸体与第一平移支撑板151相连;前后平移组件包括一前后平移气缸158,且前后平移气缸158的活塞杆通过一正T形气缸连接块1581与错位单元相连,前后平移气缸158的缸体与第二平移支撑板152相连,且上下平移气缸156、第一左右平移气缸157以及前后平移气缸158均与外部气源相连。
[0022]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3和图5所示,左右平移组件还包括一第二左右平移气缸159,且第二左右平移气缸159的活塞杆通过一 L形气缸连接块1591与错位单元相连,第二左右平移气缸159的缸体通过一 Z形气缸连接块1592与错位单元相连,用以移动错位单元中的限位连接块143,其中,Z形气缸连接块1592与错位单元相连。
[0023]图9为图3中错位单元的局部示意图;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9所示,错位单元还包括三组第三滑轨滑块子组件150,且第三滑轨滑块子组件150沿固定板144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作为限位连接块143在第三滑轨滑块子组件150的作用下,沿固定板144左右移动。
[0024]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3和图5所示,错位单元还包括若干个光纤传感器146,其中,光纤传感器146的一端通过螺母安装于定位件141上,并贯通定位件141的一侧,且伸入条形凹槽1411中,光纤传感器146的另一端与限位连接块143上的第一U形凹槽1431相配套,其中,光纤传感器146与条形凹槽1411分居于定位件141的两侧。
[0025]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4和图5所示,平送单元还包括两个定位气缸安装板135、四个支撑块136以及若干个定位气缸137。
[0026]具体的,两个定位气缸安装板135呈条形,且位于平送底板132的针座的输出端,并靠近错位单元;每两个支撑块136分别位于平送底板132的两侧,且支撑块136的一端与定位气缸安装板135相连,另一端与平送底板132相连;若干个定位气缸137分成两组,且每一组定位气缸137的一端安装于定位气缸安装板135上,另一端与外部气源相连,其中,每一个定位气缸137出气嘴的位置与针座盖板133上的缺口相对应,将气缸中排出的气体固定平送底板132上针座输送通道中的针座,使得每一列针座输送通道中的针座同步输出。
[0027]图10为图1中旋转移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10的后视图;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0和图11所示,旋转移料装置2包括:一第一框形支架21、一第一平移单元、一第一升降单元、一翻转固定板22以及一旋转单元。
[0028]具体的,第一平移单元包括两个对称设置于框支架上端面左右两侧的第一平移组件221;第一升降单元包括两组对称设置于第一框形支架21左右两侧的第一升降组件231,且第一升降组件231安装在固定于第一平移组件221上的第一平移滑板222,并贯穿第一平移滑板222;翻转固定板22呈平板状,且一端与第一升降组件231相连;旋转单元包括一旋转组件,且旋转组件的两端分别通过左支板241和右支板242与翻转固定板22的另一端相连;其中,第一平移单元还包括一第一水平气缸223,且第一水平气缸223的缸体通过第一气缸固定座2231固定于第一框形支架21上,第一水平气缸223的活塞杆通过第一气缸固定块2232与第一平移滑板222相连;第一升降单兀还包括一第一垂直气缸232,且第一垂直气缸232的缸体卡接于第一平移滑板222上,第一垂直气缸232的活塞杆贯穿第一平移滑板222,并通过第一气缸连接块2321固定于翻转固定板22上;旋转组件包括一主动翻转轴243、一从动翻转轴244、一摆杆245、一气缸连接件246、一翻转气缸247、若干个第一夹紧组件248以及一翻板249,其中,主动翻转轴243的一?而与翻板249的一?而相卡接,主动翻转轴243的另一立而穿透左支板241与摆杆245的一端相连;从动翻转轴244的一端与翻板249的另一端相卡接,从动翻转轴244的另一端与右支板242相连;摆杆245的另一端与气缸连接件246的一端相连,气缸连接件246的另一端与翻转气缸247相连,且翻转气缸247的缸体通过翻转支架2471与翻转固定板22相连,若干个第一夹紧组件248沿旋转组件的翻板249的长度方向均匀阵列分布,用以夹取医用配件流水线中出料装置上的针座,通过翻转气缸247,带动摆杆245摆动,从而使得主动翻转轴243旋转,进而通过翻板249带动从动翻转轴244旋转。
[0029]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1所示,第一夹紧组件248包括一第一夹紧气缸2481、两个第一连接块2482以及两个第一夹块2483,其中,第一夹紧气缸2481通过螺纹紧固件固定于翻板249上,并与外部气源相连;两个第一连接块2482的一端分别卡接于第一夹紧气缸2481的活塞杆端;两个第一夹块2483的一端分别与两第一连接块2482活动连接,两个第一夹块2483的另一端拼接而成的外轮廓与针座的外轮廓相匹配。
[0030]图12为图2中CCD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2所示,CXD检测装置3包括一相机支架31、一相机固定板32、一第一调整板33、一相机34、后光源支板35、前光源支板36、一第二调整板37以及一光源38,其中,相机支架31的一端与底板相连,另一端与相机固定板32相连,第一调整板33的一端通过螺纹紧固件与相机固定板32相连,第一调整板33的另一端与相机34相连,通过改变第一调整板33在相机固定板32上的前后位置,从而改变相机34的拍摄距离;后光源支板35的一端与相机固定板32相连,另一端通过螺纹紧固件与第二调整板37的一端相连;前光源支板36的一端与第二调整板37的一端相连,另一端与光源38相连,通过调节第一调整板33和第二调整板37,改变相机34镜头与光源38之间的距离,提高照片的清晰度。
[0031]图13为图1中水平调向装置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图13中水平调向装置的正视局部图;如图13和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安全静脉针针座的水平调向装置,用以针座的水平调向,该水平调向装置包括:一电缸底板41、一电缸42、一第一滑动组件43、一摆动单元44以及一止推单元45。
[0032]具体的,一电缸底板41呈一条形板状,一电缸42的一端嵌装于电缸底板41上,另一端设置一电机421,并通过电机421的电源线与外部电源连通;一第一滑动组件43的一侧安装于电缸42的滑轨上,另一侧与摆动单元44相连,通过电缸42,使得摆动单元44在第一滑动组件43的作用下在电缸42的滑轨上移动;止推单元45安装于摆动单元44上,通过止推单元45驱动摆动单元44中的摆块4452在水平方向上转动。
[0033]图14为图13中摆动单元和止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4所示,摆动单元44包括一治具安装架441、一安装底板442、一随动器安装板443、一第二滑动组件444以及若干个摆动组件445。
[0034]具体的,安装底板442呈条形板状,其中,安装底板44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条形凹槽4421,且第一条形凹槽4421贯穿安装底板442的左右两端;治具安装架441呈一倒置U形,且安装于安装底板442的另一侧;第二滑动组件444安装于安装底板442的第一条形凹槽4421中;随动器安装板443安装于第二滑动组件444上;若干个摆动组件445的一端与治具安装架441相连,另一端通过螺纹紧固件与随动器安装板443相连;其中,若干个摆动组件445沿治具安装架441的长度方向呈阵列均匀设置。
[0035]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4所示,止推单元45包括:一止推气缸451、一第三滑动组件452、一安装块453、一牵引块454以及一接头455。
[0036]具体的,止推气缸451缸体的两端分别通过一L形弯板固定于治具安装架441的一端,且止推气缸451的轴线方向与治具安装架441的长度方向相平行;第三滑动组件452安装于治具安装架441的另一端;牵引块454安装于随动器安装板443的一端,并与第三滑动组件452同侧;安装块453安装于第三滑动组件452上,且安装块453的一端与止推气缸451的活塞杆端相连,安装块453的另一端通过接头455与牵引块454相连,其中,接头455的一端与安装块453采用螺纹连接,接头455的另一端卡接于牵引块454上,通过止推气缸451,带动安装块453在第三滑动组件452上移动,进而通过牵引块454,使得随动器安装板443在第二滑动组件444上移动,从而改变摆动组件445的水平转动角度。
[0037]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4所示,水平调向装置还包括一缓冲组件46,且缓冲组件46的一端与治具安装架441相连,另一端为悬空端,用以减缓随动器安装板443碰触缓冲组件46后的移动速度。
[0038]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4所不,缓冲组件46包括一L形缓冲板461和一缓冲柱462,其中,L形缓冲板461的一端通过螺纹紧固件与治具安装架441相连,另一端为自由端;缓冲柱462嵌装于L形缓冲板461的自由端。
[0039]图15为图13中缺少治具安装架的摆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16为图13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5和图16所示,摆动组件445包括一旋转子组件4451和一摆块4452,其中,旋转子组件4451的一端嵌套于摆块4452的一端,旋转子组件4451的另一端用以安插针座;摆块4452的另一端通过螺纹紧固件安装于随动器安装板443上,当随动器安装板443左右移动时,通过螺纹紧固件,带动摆块4452水平转动,从而带动旋转子组件4451的旋转。
[0040]图17为摆动单元中摆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8为摆动组件中旋转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7为图18的仰视图;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25至图27所示,旋转子组件4451嵌套于摆块4452上,并通过摆块4452上的螺纹孔锁紧,使得旋转子组件4451的轴线方向与摆块4452的长度方向呈一直角。
[0041]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7和图18所述,旋转子组件4451包括一针座治具44511、一旋转轴44512以及两个滚珠轴承44513,其中,针座治具44511连接于旋转轴44512的一端,两个滚珠轴承44513依次沿旋转轴44512的轴线方向套装于旋转轴44512上,且其中一个滚珠轴承44513靠近针座治具44511,另一个滚珠轴承44513靠近摆块4452。
[0042]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7和图18所示,旋转子组件4451包括两个卡簧44514,其中,两个卡簧44514分别卡接于旋转轴44512上,且其中一个卡簧44514位于靠近针座治具44511—端的滚珠轴承44513的上端;另一个卡簧44514位于靠近摆块4452—端的滚珠轴承44513的下端,用以定位滚珠轴承44513在旋转轴44512上的位置。
[0043]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4所示,第二滑动组件444包括一长条滑轨4441和若干个滑块4442,其中,长条滑轨4441安装于安装底板442的第一条形凹槽4421中,并通过螺纹紧固件固定于安装底板442上,若干个滑块4442均匀设置于长条滑轨4441上,并与长条滑轨4441之间采用卡接的方式连接,使得随动器安装板443的移动更加的平稳。
[0044]图20为图1中旋转调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1为图20的正视图;图22为图20的后视图;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20、图21以及图22所示,旋转调向装置5包括:一第二框形支架51、一第二平移单元、一第二平移滑板52、一第二升降单元以及一调向单元。
[0045]具体的,第二平移单元包括两组对称设置于第二框形支架51左右两侧的第二平移组件531;第二平移滑板52的两端分别与左右两侧的第二平移组件531相连,并通过螺纹紧固件固定;第二升降单元包括两组对称设置于第二平移滑板52左右两端的第二升降组件541,且第二升降组件541的一端贯穿第二平移滑板52,并与一升降板542相连;调向单元包括两个对称设置于升降板542左右两端的支撑连接板556;其中,第二平移单元还包括一第二水平气缸532,且第二水平气缸532的缸体通过第二气缸固定座5321固定于第二框形支架51上,第二水平气缸532的活塞杆通过第二气缸固定块5322与第二平移滑板52相连;第二升降单元还包括一第二垂直气缸543,且第二垂直气缸543的缸体卡接于第二平移滑板52上,第二垂直气缸543的活塞杆贯穿第二平移滑板52,并通过第二气缸连接块5431固定于升降板542上;调向单元还包括一旋转座551、若干个旋转组件552以及若干个第二夹紧组件553、两个电磁阀座554以及若干个电磁阀555;其中,旋转座551的两端分别与左右两侧的支撑连接板556相连;若干个旋转组件552位于旋转座551的上侧,并沿旋转座551的长度方向呈阵列均匀设置;若干个第二夹紧组件553位于旋转座551的下侧,并沿旋转座551的长度方向呈阵列均匀设置,且每一个第二夹紧组件553的位置与每一个旋转组件552的位置一一对应;两个电磁阀座554用过电磁阀垫板557与旋转座551相连;若干个电磁阀555分成两组,分别对称分布于电磁阀垫板557的左右两侧,且每一个电磁阀555与对应的旋转组件552相连,通过电磁阀555控制旋转组件552的转动。
[0046]图23为图21状态下缺少旋转座的正视图;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23所示,旋转组件552包括一旋转气缸5521、一旋转气缸安装板5522、一旋转轴5523、一旋转轴承5524以及一固定环5525,其中,旋转气缸5521的缸体安装于旋转气缸安装板5522上,旋转气缸5521的活塞杆贯穿旋转气缸安装板5522,并与旋转轴5523相连;旋转气缸安装板5522固定于旋转座551上;旋转轴承5524和固定环5525依次嵌套于旋转轴5523上。
[0047]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23所示,第二夹紧组件553包括一第二夹紧气缸5531、两个第二连接块5532以及两个第二夹块5533,其中,第二夹紧气缸5531的缸体嵌入旋转轴5523中,并与外部气源相连;两个第二连接块5532的一端分别卡接于第二夹紧气缸5531的活塞杆端;两个第二夹块5533的一端分别与两第二连接块5532活动连接,两个第二夹块5533的另一端拼接而成的外轮廓与针座的外轮廓相匹配。
[0048]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23所示,第二平移单元还包括四个第二缓冲组件533,且四个第二缓冲组件533分别位于第二方形通孔511的各个部角上,用以缓冲第二平移滑板52水平移动时达到设定位置时的速度。
[0049]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20所示,第二升降组件541包括两根第二立柱5411、两个第二安装座5412以及一第三连接板5413,其中,两个第二安装座5412对称设置于第二平移滑板52的前后两侧,并通过螺纹紧固件固定于第二平移滑板52上;两根第二立柱5411的一端分别插入两个第二安装座5412中,并与升降板542相连,两根第二立柱5411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接板5413相连,保证第二立柱5411同步上升与下降,进而保证升降板542的左右两侧同步上升与下降。
[0050]图24为一种安全静脉针针座的上料方式的实施例的结构框图;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24所示,安全静脉针针座的上料方式:
步骤一:通过错位出料装置I将不规则的排列放置的针座,按特定的顺序排列,进行错位输送;
步骤二:通过旋转移料装置2,抓取定位件141中水平放置的针座,变成垂直状态下的针座,并将垂直状态的滑套插入水平调向装置4的针座治具44511中;
步骤三:通过水平调向装置4对针座同步旋转90°,使得针座的装配面为水平调向装置4的前进方向或者反向;
步骤四:通过CCD检测装置3用以拍照显示当前检测的针座装配面的朝向,并将比对结果记录在CCD检测装置3中;
步骤五:通过旋转调向装置5调整针座的前后方向,使得针座治具44511中的每一个针座装配面朝向相同,并适用于下一步的装配;
步骤六:通过将调向后的一组针座送入配件组装流水上,进行下一步的配件组装。
[0051 ]图25为图24中步骤一的结构框图;如图25所示:
步骤Al:分别通过第一左右平移气缸157、前后平移气缸158以及上下平移气缸156调整错位单元的位置,使得错位单元中定位件141上的奇数位条形凹槽145与平送底板132上针座输送通道的位置相对应;
步骤A2:通过第二左右平移组件拉动限位连接块143,使得指型限位件142远离条形凹槽145—侧的豁口 ;
步骤A3:将若干个针座依次放入两个振动盘122的针座输送通道上,且在振动盘122的振动作用,将位置不规则的针座调整为可进入平送底板132上针座输送通道的方向;
步骤A4:在进入针座输送通道中的前一组针座在后一组针座的推动下前进,进而进入奇数位的条形凹槽145中;
步骤A5:通过光纤传感器146检测奇数位的条形凹槽145内是否均具有针座,同时后一组的针座在定位气缸137的作用下,预留在针座输送通道的输出口 ;
步骤A6:通过第一左右平移气缸157调整错位单元的水平位置,使得错位单元中定位件141上的偶数位条形凹槽145与平送底板132上针座输送通道的位置相对应;
步骤A7:将定位气缸137放开对后一组针座的限制,使其输入偶数位的条形凹槽145中,并通过光纤传感器146检测偶数位条形凹槽145中是否均具有针座;
步骤A8:通过第二左右平移气缸159推动限位连接块143,使得指型限位件142卡住条形凹槽145中的针座,且针座的轴线方向与条形凹槽145的长度方向相平齐,完成一次针座的输送。
[0052 ]图26为图24中步骤二的结构框图;如图26所示:
步骤B1:通过第一水平气缸223驱动第一平移滑板222移动,使得翻板249上的第一夹紧气缸2481靠近定位件141;
步骤B2:接通第一垂直气缸232,驱动第一垂直气缸232的活塞杆下移,从而推动翻转固定板22下移,使得第一夹紧气缸2481下端的夹紧块靠近定位件141中的针座;
步骤B3:连通第一夹紧气缸2481,驱动第一夹紧气缸2481的活塞杆下移,使得夹紧块张开,卡入针座;
步骤B4:第一夹紧气缸2481的活塞杆上移,使得夹紧块夹紧针座;
步骤B5:通过第一垂直气缸232的活塞杆上移,带动针座上移,并通过翻转气缸247作用摆杆245,使得主动翻转轴243旋转90°,使得水平状态下的针座变成垂直状态下的针座;步骤B6:通过第一水平气缸223拖动第一平移滑板222回移,并再次驱动第一垂直气缸232的活塞杆下移,将针座插入水平调向装置4的针座治具44511中,完成针座的一次移料。
[0053 ] 图27为图24中步骤三的结构框图:如图27所示:
步骤Cl:将一组针座安插于针座治具44511中,且止推气缸451的活塞杆伸入止推气缸451的缸体内,摆块4452向左偏移45°,同时随动器安装板443远离缓冲组件46;
步骤C2:启动止推气缸451,使得止推气缸451的活塞杆伸出缸体,并推动安装块453在第三滑动组件452上移动,进而通过接头455使得随动器安装板443向右移动,从而使得摆块4452在水平方向转动;
步骤C3:当摆块4452转动至向右偏转45°,即摆块4452沿水平方向逆时针旋转90°时,随动器安装板443上的牵引块454触碰缓冲组件46,停止随动器安装板443的移动;
步骤C4:启动电缸42,驱动摆动单元44在第一滑动组件43的作用下,沿电缸42的滑轨向右移动,将针座送入下一个工位,完成针座的一侧调向。
[0054]图28为图24中步骤五的结构框图;如图28所示:
步骤DI:通过水平调向装置4中电缸,将旋转90°以后的针座传输至旋转调向装置5的正下方,同时通过CCD检测装置3将传输过程中的每一个针座装配面的当前状态拍摄下来,并存储于CCD检测装置3中;
步骤D2:根据拍摄到的针座照片,比对正确装配位置的针座,根据比对结果,通过第二夹紧组件553抓取不符合装配位置的针座,并上移;
步骤D3:通过电磁阀555驱动旋转组件552旋转,并通过旋转轴5523带动第二夹紧组件553旋转,使得第二夹紧组件553中的针座旋转,使得旋转后的针座符合装配状态;
步骤D4:将旋转后针座插入水平调向装置4的针座治具44511中,完成一次针座调向,并将相同朝向的针座通过第二平移单元送入下一个工位;
本实施例提供的上料方式,将每一组针座分别通过错位出料装置和旋转移料装置,将不规则排列的针座整齐划一排列,并且放置的位置适于下一步工作的顺利进行,另外通过CCD检测装置逐个拍照检测每一个针座,判断其是否为合格针座,同时通过旋转调向装置,能够精确定位出回转体针座的装配面,实现每次移料中每一个针座的方向均相同,从而节约后续的装配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
[0055]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安全静脉针针座的上料方式,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一:通过错位出料装置将不规则的排列放置的针座,按特定的顺序排列,进行错位输送; 步骤二:通过旋转移料装置,抓取定位件中水平放置的针座,变成垂直状态下的针座,并将垂直状态的针座插入水平调向装置的针座治具中; 步骤三:通过水平调向装置对针座同步旋转90°,使得针座的装配面为水平调向装置的前进方向或者反向; 步骤四:通过CCD检测装置用以拍照显示当前检测的针座装配面的朝向,并将比对结果记录在CCD检测装置中; 步骤五:通过旋转调向装置调整针座的前后方向,使得针座治具中的每一个针座装配面朝向相同,并适用于下一步的装配; 步骤六:通过将调向后的一组针座送入配件组装流水上,进行下一步的配件组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包括: 步骤Al:分别通过第一左右平移气缸、前后平移气缸以及上下平移气缸调整错位单元的位置,使得错位单元中定位件上的奇数位条形凹槽与平送底板上针座输送通道的位置相对应; 步骤A2:通过第二左右平移组件拉动限位连接块,使得指型限位件远离条形凹槽一侧的豁口; 步骤A3:将若干个针座依次放入两个振动盘的针座输送通道上,且在振动盘的振动作用,将位置不规则的针座调整为可进入平送底板上针座输送通道的方向; 步骤A4:在进入针座输送通道中的前一组针座在后一组针座的推动下前进,进而进入奇数位的条形凹槽中; 步骤A5:通过光纤传感器检测奇数位的条形凹槽内是否均具有针座,同时后一组的针座在定位气缸的作用下,预留在针座输送通道的输出口; 步骤A6:通过第一左右平移气缸调整错位单元的水平位置,使得错位单元中定位件上的偶数位条形凹槽与平送底板上针座输送通道的位置相对应; 步骤A7:将定位气缸放开对后一组针座的限制,使其输入偶数位的条形凹槽中,并通过光纤传感器检测偶数位条形凹槽中是否均具有针座; 步骤AS:通过第二左右平移气缸推动限位连接块,使得指型限位件卡住条形凹槽中的针座,且针座的轴线方向与条形凹槽的长度方向相平齐,完成一次针座的输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包括: 步骤B1:通过第一水平气缸驱动第一平移滑板移动,使得翻板上的第一夹紧气缸靠近定位件; 步骤B2:接通第一垂直气缸,驱动第一垂直气缸的活塞杆下移,从而推动翻转固定板下移,使得第一夹紧气缸下端的夹紧块靠近定位件中的针座; 步骤B3:连通第一夹紧气缸,驱动第一夹紧气缸的活塞杆下移,使得夹紧块张开,卡入针座; 步骤B4:第一夹紧气缸的活塞杆上移,使得夹紧块夹紧针座; 步骤B5:通过第一垂直气缸的活塞杆上移,带动针座上移,并通过翻转气缸作用摆杆,使得主动翻转轴旋转90°,使得水平状态下的针座变成垂直状态下的针座; 步骤B6:通过第一水平气缸拖动第一平移滑板回移,并再次驱动第一垂直气缸的活塞杆下移,将针座插入水平调向装置的针座治具中,完成针座的一次移料。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包括: 步骤Cl:将一组针座安插于针座治具中,且止推气缸的活塞杆伸入止推气缸的缸体内,摆块向左偏移45°,同时随动器安装板远离缓冲组件; 步骤C2:启动止推气缸,使得止推气缸的活塞杆伸出缸体,并推动安装块在第三滑动组件上移动,进而通过接头使得随动器安装板向右移动,从而使得摆块在水平方向转动; 步骤C3:当摆块转动至向右偏转45°,即摆块沿水平方向逆时针旋转90°时,随动器安装板上的牵引块触碰缓冲组件,停止随动器安装板的移动; 步骤C4:启动电缸,驱动摆动单元在第一滑动组件的作用下,沿电缸的滑轨向右移动,将针座送入下一个工位,完成针座的一侧调向。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包括: 步骤Dl:通过水平调向装置中电缸,将旋转90°以后的针座传输至旋转调向装置的正下方,同时通过CCD检测装置将传输过程中的每一个针座装配面的当前状态拍摄下来,并存储于CCD检测装置中; 步骤D2:根据拍摄到的针座照片,比对正确装配位置的针座,根据比对结果,通过第二夹紧组件抓取不符合装配位置的针座,并上移; 步骤D3:通过电磁阀驱动旋转组件旋转,并通过旋转轴带动第二夹紧组件旋转,使得第二夹紧组件中的针座旋转,使得旋转后的针座符合装配状态; 步骤D4:将旋转后针座插入水平调向装置的针座治具中,完成一次针座调向,并将相同朝向的针座通过第二平移单元送入下一个工位。
【文档编号】B65G47/14GK106044122SQ201610569742
【公开日】2016年10月26日
【申请日】2016年7月20日
【发明人】梁启明
【申请人】梁启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