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圈缠绕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99113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圈缠绕盘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缠绕机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钢圈缠绕盘。
【背景技术】
[0002]传统的缠绕盘盘体厚重、费料,不仅加大了设备运行负荷,安装时也极为不便。老式缠绕盘多采用铁铝合金的金属材料,更加加大了缠绕盘盘体的重量,增加了员工的劳动量,造成资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圈缠绕盘,结构简单,更易于加工,降低生产成本;重量更轻,降低设备运行负荷。
[0004]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钢圈缠绕盘,包括若干瓦块连接件、与瓦块连接件数量相同的缠绕盘组件,缠绕盘组件设置于瓦块连接件的外侧,所述的若干缠绕盘组件组合后呈圆形结构,相邻的缠绕盘组件的中轴线之间的夹角为60°C,缠绕盘组件包括缠绕板、筋板、底连接板,底连接板的下表面通过键固定于瓦块连接件外侧,底连接板的上表面两端各设置有一个筋板,筋板的表面设置有通孔,缠绕板固定于筋板的顶端,缠绕板的两侧表面与筋板的外表面处于同一平面,缠绕板上表面设置有若干卡槽,卡槽与钢丝相嵌合。
[0006]进一步,所述的缠绕盘组件选用钢制材料。
[0007]进一步,所述的筋板表面的通孔面积大于筋板面积的二分之一。
[0008]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0009]本实用新型的缠绕板通过其两侧的筋板与底连接板相连,同时筋板表面设置有通孔,最大限度的减少了缠绕盘组件所使用的材料,使结构更加简单,减轻了盘体重量,降低了设备运行负荷。
[0010]本实用新型使用单一材料进行加工,更易于加工,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钢圈缠绕盘主视图。
[0012]图2是钢圈缠绕盘左视图。
[0013]图3是缠绕盘组件主视图。
[0014]图4是缠绕盘组件左视图。
[0015]图中:
[0016]1.瓦块连接件,2.缠绕盘组件,3.缠绕板,4.筋板,5.底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0018]如图1?图4所示,一种钢圈缠绕盘,包括6个瓦块连接件1、与瓦块连接件I数量相同的缠绕盘组件2,缠绕盘组件2设置于瓦块连接件I的外侧,所述的若干缠绕盘组件2组合后呈圆形结构,相邻的缠绕盘组件2的中轴线之间的夹角为60°C,缠绕盘组件2包括缠绕板3、筋板4、底连接板5,底连接板5的下表面通过键固定于瓦块连接件I外侧,底连接板5的上表面两端各设置有一个筋板4,筋板4的表面设置有通孔,缠绕板3固定于筋板4的顶端,缠绕板3的两侧表面与筋板4的外表面处于同一平面,缠绕板3上表面设置有若干卡槽,卡槽与钢丝相嵌合。
[0019]缠绕板5通过两侧的筋板4与底连接板5相连,同时筋板4表面设置有通孔,通孔面积为筋板4面积的三分之二,最大限度的减少了缠绕盘组件2所使用的材料,使结构更加简单,减轻了盘体重量,降低了设备运行负荷。
[0020]缠绕盘组件2使用单一的钢制材料进行加工,更易于加工生产,降低生产成本。
[0021]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钢圈缠绕盘,包括若干瓦块连接件(I)、与瓦块连接件(I)数量相同的缠绕盘组件(2),缠绕盘组件(2)设置于瓦块连接件(I)的外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若干缠绕盘组件(2)组合后呈圆形结构,相邻的缠绕盘组件(2)的中轴线之间的夹角为60°C,缠绕盘组件(2)包括缠绕板(3)、筋板(4)、底连接板(5),底连接板(5)的下表面通过键固定于瓦块连接件(I)外侧,底连接板(5)的上表面两端各设置有一个筋板(4),筋板(4)的表面设置有通孔,缠绕板(3)固定于筋板(4)的顶端,缠绕板(3)的两侧表面与筋板(4)的外表面处于同一平面,缠绕板(3)上表面设置有若干卡槽,卡槽与钢丝相嵌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圈缠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缠绕盘组件(2)选用钢制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圈缠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筋板(4)表面的通孔面积大于筋板(4)面积的二分之一。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钢圈缠绕盘,包括若干瓦块连接件、与瓦块连接件数量相同的缠绕盘组件,缠绕盘组件设置于瓦块连接件的外侧,所述的若干缠绕盘组件组合后呈圆形结构,相邻的缠绕盘组件的中轴线之间的夹角为60℃,缠绕盘组件包括缠绕板、筋板、底连接板,底连接板的下表面通过键固定于瓦块连接件外侧,底连接板的上表面两端各设置有一个筋板,筋板的表面设置有通孔,缠绕板固定于筋板的顶端,缠绕板的两侧表面与筋板的外表面处于同一平面,缠绕板上表面设置有若干卡槽,卡槽与钢丝相嵌合。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更易于加工,降低生产成本,重量更轻,降低了设备运行负荷。
【IPC分类】B65H75-08
【公开号】CN204416779
【申请号】CN201420815025
【发明人】孙洪勇, 王伟
【申请人】天津隆达伟业橡胶机械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6月24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1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