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铸件除湿炉输送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85278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一种铸件除湿炉输送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铸件除湿炉输送车。
【背景技术】
[0002]蜡膜进行铸造是利用制作成相同形状的蜡制品外部包裹铸造腔再将融化的铸铁倒入其中制成产品,铸造腔在导入融化的铸铁前需要对腔内多余的水分与蜡蒸发与融化,这样在铸造腔内倒入融化的铸铁时才能杂质少效果好,且在铸造腔内倒入融化的铸铁时需要在高温下进行,这样融化的铸铁才能冷却均匀,产品质量更高,现在市面上大多数除湿加热的设备成本较高,操作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高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制作成本低、使用效果好的铸件除湿炉输送车。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0005]一种铸件除湿炉输送车,包括车体、支撑钢、延伸部、支撑筋、轮架、车轮、凸出沿、轨道,所述的车体投影呈L形且利用砖块堆砌成型,车体下安装有支撑钢,支撑钢沿车体的侧壁固定,在车体后方的支撑钢上一体式设有延伸部,延伸部与车体背面焊接有若干支撑筋,车体下两侧支撑钢上焊接有轮架,两轮架上均安装有两车轮,车轮内侧为凸出沿,车轮安放于轨道上,且凸出沿在两轨道之间。
[0006]作为优选,所述的轮架上设有防护板。
[000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条件在于:结构简单牢固,操作方便,制作成本低,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如图1所示,一种铸件除湿炉输送车,包括车体1、支撑钢2、延伸部3、支撑筋4、轮架5、车轮7、凸出沿8、轨道9,所述的车体I投影呈L形且利用砖块堆砌成型,车体I下安装有支撑钢2,支撑钢2沿车体I的侧壁固定,在车体I后方的支撑钢2上一体式设有延伸部3,延伸部3与车体I背面焊接有若干支撑筋4,车体I下两侧支撑钢2上焊接有轮架5,两轮架5上均安装有两车轮7,车轮7内侧为凸出沿8,车轮7安放于轨道9上,且凸出沿8在两轨道9之间。所述的轮架5上设有防护板6。本实用新型的车体I有砖块砌成,制造方便且砖块在加热环境下使用效果好,支撑钢4沿车体I侧壁固定,使得车体I牢固稳定,延伸部3与车体I背面焊接的若干支撑筋4,使得车体I背面不会因为长期使用而倾倒,轮架5上的防护板6放置在使用过程中损坏车轮7,通过车轮7在轨道9上滚动能够移动车体1,且车轮7上的凸出沿8在轨道9上有很好的导向作用,移动时不会移出轨道9,铸件只需放置于车体I上即可人工手拉支撑筋4移动车体I推入除湿炉,进行操作,操作非常方便。
【主权项】
1.一种铸件除湿炉输送车,包括车体(I)、支撑钢(2)、延伸部(3)、支撑筋(4)、轮架(5 )、车轮(7 )、凸出沿(8 )、轨道(9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体(I)投影呈L形且利用砖块堆砌成型,车体(I)下安装有支撑钢(2 ),支撑钢(2 )沿车体(I)的侧壁固定,在车体(I)后方的支撑钢(2)上一体式设有延伸部(3),延伸部(3)与车体(I)背面焊接有若干支撑筋(4),车体(I)下两侧支撑钢(2)上焊接有轮架(5),两轮架(5)上均安装有两车轮(7),车轮(7)内侧为凸出沿(8),车轮(7)安放于轨道(9)上,且凸出沿(8)在两轨道(9)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件除湿炉输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轮架(5)上设有防护板(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铸件除湿炉输送车,包括车体、支撑钢、延伸部、支撑筋、轮架、车轮、凸出沿、轨道,所述的车体投影呈L形且利用砖块堆砌成型,车体下安装有支撑钢,支撑钢沿车体的侧壁固定,在车体后方的支撑钢上一体式设有延伸部,延伸部与车体背面焊接有若干支撑筋,车体下两侧支撑钢上焊接有轮架,两轮架上均安装有两车轮,车轮内侧为凸出沿,车轮安放于轨道上,且凸出沿在两轨道之间。所述的轮架上设有防护板。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条件在于:结构简单牢固,操作方便,制作成本低,使用效果好。
【IPC分类】B65G35/00
【公开号】CN204642993
【申请号】CN201520118192
【发明人】林芳梅
【申请人】浙江万喜精密铸造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2月2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