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轿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048679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梯轿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在电梯上的电梯轿架,属于一种电梯部件。
【背景技术】
[0002]随着高层建筑越来越多,电梯的用量也在激增,截至2013年底,全国电梯保有量为300.45万台,其中新增电梯为63.3万台,电梯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重要,其运行的平稳性和舒适性也备受使用者关注,电梯载人部分为轿厢,而轿厢外是固定轿厢的轿架,曳引比2:1结构的电梯是在轿架上部或下部增加返绳轮,钢丝绳经过返绳轮后到驱动主机,靠驱动主机的转动来带动电梯的运行,而电梯沿着竖直方向的导轨上下运动,在运动的过程中会产生振动,此类振动只能通过安装和导轨等的质量去弱化而不能消除。通常轿厢和轿架之间配有减震措施,隔离轿架运行时因导轨的不平整等原因造成的振动,提高电梯运行舒适感,降低振动和运行噪声。当返绳轮在轿架上部时也会在返绳轮和轿架上梁之间增加减震,降低从钢丝绳及返绳轮自身转动产生的振动等传递到轿架,并由轿架传递到轿厢。而返绳轮在轿架底部的结构,返绳轮和轿架之间并未增加减震措施,此种结构在电梯运行时少了一层减震机构会导致电梯运行效果比返绳轮在上部时的结构差很多。受限与井道结构的影响以及电梯标准对顶层空间的要求,有些电梯返绳轮无法在轿架上部布置,而必须布置在轿架下部,故针对返绳轮固定在轿架下部时运行效果差,振动和噪声大的问题急需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梯轿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返绳轮固定在轿架下部时运行效果差,振动和噪声大的问题。
[0004]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梯轿架,包括由上梁、两侧的立柱以及下部的下梁组成的框架,下梁上固定有方框状的轿底托架,下梁上通过螺栓组件装配有轮梁架,轮梁架上装配有反绳轮,轿底托架的四角部位设置有用于轿厢接触配合的轿底减震垫,轮梁架的上部设置有与下梁接触配合的轮梁架上减震垫,轮梁架的侧面设置有与下梁接触配合的轮梁架侧减震垫。
[0005]所述的螺栓组件的螺栓杆上套设有减震套。
[0006]所述的下梁为U形梁,所述轮梁架的上部伸入下梁的开口内,所述的轮梁架上减震垫处于下梁的开口内并与下梁的底部接触配合,所述的轮梁架侧减震垫与下梁的开口的口沿处接触配合。
[0007]所述的下梁开口处的口沿具有与轮梁架侧减震垫接触的外翻沿。
[0008]所述的轮梁架侧减震垫通过固定凸设在轮梁架侧面上的凸筋设置在轮梁架上,轮梁架侧减震垫固定设置在所述凸筋上。
[0009]本实用新型的轿底托架的四角部位设置有用于轿厢接触配合的轿底减震垫,轮梁架的上部设置有与下梁接触配合的轮梁架上减震垫,轮梁架的侧面设置有与下梁接触配合的轮梁架侧减震垫,轮梁架上减震垫和轮梁架侧减震垫大大减小了反绳轮向下梁传递的震动,轿底减震垫又大幅降低了下梁向轿厢传递的震动,提高电梯运行的舒适性并降低运行噪声,极大提高电梯运行的平稳性。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种电梯轿架的实施例,在图1和图2中,其框架为方形框架,由相互平行的上梁1和下梁2以及处在两侧上下端分别与上梁和下梁连接的两个立柱3装配而成,在下梁2上固定有方框状的轿底托架4,框架竖直设置,轿底托架4所在水平设置有,也就是说轿底托架4横躺在下梁2上。下梁2上通过螺栓组件5装配有轮梁架6,轮梁架6处在下梁2的下侧,轮梁架6上装配有反绳轮7。在螺栓组件5的螺栓杆上套设有减震套8,这样在螺栓杆组件将下梁和轮梁架固定好以后,减震套8使得两这个之间具有一定的弹性震动空间,能起到良好的减震作用,隔断来自轮梁架的震动。轿底托架4的四角部位设置有的轿底减震垫9,轿底减震垫9用于轿厢接触配合,起减震作用,阻隔传递给轿厢的震动。在轮梁架6的上部设置有与下梁2接触配合的轮梁架上减震垫10,在轮梁架6的侧面设置有与下梁2接触配合的轮梁架侧减震垫11。这里的下梁2的横截面为U形的梁,其开口朝向下方,轮梁架6的一部分嵌入下梁的开口内,轮梁架上减震垫10处于下梁的开口内,并且与轮梁架6的上部以及下梁的底部接触配合。下梁开口处的口沿具有外翻的外翻沿12,外翻沿12的存在使得下梁的横截面呈Ω状,在轮梁架6的侧面上凸设有的凸筋13,轮梁架侧减震垫11固定设置在凸筋13上,轮梁架侧减震垫11与下梁2的外翻沿12接触配合。
[0013]本实施例中给了一种具体的结构,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仅局限于本实施例中的记载的具体形式,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知的等同结构替换也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电梯轿架,包括由上梁、两侧的立柱以及下部的下梁组成的框架,下梁上固定有方框状的轿底托架,下梁上通过螺栓组件装配有轮梁架,轮梁架上装配有反绳轮,其特征在于:轿底托架的四角部位设置有用于轿厢接触配合的轿底减震垫,轮梁架的上部设置有与下梁接触配合的轮梁架上减震垫,轮梁架的侧面设置有与下梁接触配合的轮梁架侧减震垫。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栓组件的螺栓杆上套设有减震套。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梁为U形梁,所述轮梁架的上部伸入下梁的开口内,所述的轮梁架上减震垫处于下梁的开口内并与下梁的底部接触配合,所述的轮梁架侧减震垫与下梁的开口的口沿处接触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梁开口处的口沿具有与轮梁架侧减震垫接触的外翻沿。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梯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轮梁架侧减震垫通过固定凸设在轮梁架侧面上的凸筋设置在轮梁架上,轮梁架侧减震垫固定设置在所述凸筋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梯轿架,其框架的下梁上固定有方框状的轿底托架,下梁上通过螺栓组件装配有轮梁架,轮梁架上装配有反绳轮,轿底托架的四角部位设置有用于轿厢接触配合的轿底减震垫,轮梁架的上部设置有与下梁接触配合的轮梁架上减震垫,轮梁架的侧面设置有与下梁接触配合的轮梁架侧减震垫。本实用新型的轿底托架的四角部位设置有用于轿厢接触配合的轿底减震垫,轮梁架的上部和侧面分别设置了下梁接触配合的轮梁架上减震垫和轮梁架侧减震垫,轮梁架上减震垫和轮梁架侧减震垫大大减小了反绳轮向下梁传递的震动,轿底减震垫又大幅降低了下梁向轿厢传递的震动,提高电梯运行的舒适性并降低运行噪声,极大提高电梯运行的平稳性。
【IPC分类】B66B11/02
【公开号】CN204958064
【申请号】CN201520567533
【发明人】高起鹏, 贺敏鹏, 李京春
【申请人】西继迅达(许昌)电梯有限公司, 许昌博玛曳引机制造有限公司, 许昌奥仕达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1月13日
【申请日】2015年7月3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