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道控水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150484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道控水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管道控水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管道作为石油钻采、炼化、冶金、建筑等行业的必备材料,应用广泛。其往往是在高承压、承重和高扭力状态下运行,同时还会长期受到腐蚀性气体、液体和固体的连续作用。因此对管道的质量要求非常严格,若管道内含缺陷,可能造成管道断裂、泄漏、爆炸和环境污染等重大事故。通常,管道加工完成后要对其进行试水压实验,水压检测完成之后要经过控水工序使管道内的液体流出,防止管道接触液体发生腐蚀。而管道质量较重,往往需要借助一定的辅助机械完成,且控水后需要将管道运输到下一生产线工序,人工搬运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管道控水后可自动流向下一生产工序的管道控水装置。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管道控水装置,它包括支架、气缸、V形托架和控制台,支架上端设置凹槽和导向滑槽,V形托架上的V形槽与支架上端的凹槽相对设置,V形托架的下端与气缸的输出端铰接,V形托架上端一侧通过铰接设置在支架的导向滑槽处,控制台与气缸连接。使用时管道放置在两个平行设置的控水装置上,一端控水装置上的V形托架上升实现控水,控水结束后,两端控水装置的V形托架均上升,V形结构的一端铰接在支架上,当V形托架上升时,V形槽上与支架铰接处高度保持不变,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工件从V形托架的一侧滚动到下一生产工序上。
[0005]所述凹槽为弧形凹槽。弧形结构便于管道工件稳定放置。
[0006]所述V形槽底部为弧形结构。
[0007]所述V形槽底部设置防滑层。防止管道一端升起时滑落。
[0008]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简单升降结构实现管道控水;此外,两个相同结构配合使用,控水结束后可将管道自动输送到下一生产工序,避免人工搬运管道工序,节约劳动力,提高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V形托架未升起时的主视图;
[0010]图2为V形托架未升起时的右视图;
[0011]图3为控水状态下的主视图;
[0012]图4为控水状态下的右视图;
[0013]图5为将工件送出控水装置的主视图;
[0014]图6为将工件送出控水装置的右视图;
[0015]图中:1_支架,2-气缸,3- V形托架,4-控制台,5-凹槽,6-导向滑槽,7-V形槽,8-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0017]如图1~图6所示,一种管道控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支架1、气缸2、V形托架3和控制台4,支架1上端设置凹槽5和导向滑槽6,所述凹槽5为弧形凹槽,V形托架3上的V形槽7与支架1上端的凹槽5相对设置,V形托架3的下端与气缸2的输出端铰接,V形托架3上端一侧通过铰接设置在支架1的导向滑槽6处,控制台4与气缸2连接。所述V形托架的V形槽7底部为弧形结构,所述V形槽7底部设置防滑层。
[0018]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将管道8放置在生产线两端的支架1上后,一端控水装置上的V形托架3上升一定高度将管道8的一端抬起,另一端V形托架3保持不变,待管道8内液体流净以后,两端控水装置的V形托架3均上升,V形托架3绕其与支架1的铰接处转动,V形托架3倾斜到一定程度时工件流向下一生产线。
【主权项】
1.一种管道控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支架(1)、气缸(2)、V形托架(3)和控制台(4),支架(1)上端设置凹槽(5 )和导向滑槽(6 ),V形托架(3 )上的V形槽(7 )与支架(1)上端的凹槽(5)相对设置,V形托架(3)的下端与气缸(2)的输出端铰接,V形托架(3)上端一侧通过铰接设置在支架(1)的导向滑槽(6 )处,控制台(4 )与气缸(2 )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控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5)为弧形凹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控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V形槽(7)底部为弧形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控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V形槽(7)底部设置防滑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道控水装置,它包括支架(1)、气缸(2)、V形托架(3)和控制台(4),支架(1)上端设置凹槽(5)和导向滑槽(6),V形托架(3)上的V形槽(7)与支架(1)上端的凹槽(5)相对设置,V形托架(3)的下端与气缸(2)的输出端铰接,V形托架(3)上端一侧通过铰接设置在支架(1)的导向滑槽(6)处,控制台(4)与气缸(2)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管道控水后可自动流向下一生产线,节约劳动力,提高生产效率。
【IPC分类】B65G7/10
【公开号】CN205060627
【申请号】CN201520799081
【发明人】罗怀灿, 董云清, 李勤, 樊健
【申请人】成都成冶机械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3月2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1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