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装置的,特别是钢绳葫芦的基架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10166624阅读:来源:国知局

[0053]10 保持件
[0054]10a 保持孔
[0055]11 螺栓
[0056]12 螺栓
[0057]13 孔
[0058]14a 第一区域
[0059]14b 第二区域
[0060]d 贯穿轴线
[0061]D 旋转轴线
[0062]L 纵轴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63]图1示出的是起吊设备的本实用新型钢绳葫芦1的透视图,该钢绳葫芦具有一个两端支承在一个基架3内的钢绳卷筒2。
[0064]总体长方六面体形的基架3部分地由第一基板4a和第二基板4b组成,钢绳卷筒2支承在它们的彼此相对的第一和第二内侧面4c和4d上。钢绳卷筒2可以围绕一根旋转轴线D旋转并且由一个电动机2a通过一个传动机构2b驱动。第一基板4a和第二基板4b分别构造成长方六面体形或矩形。
[0065]长方六面体形的基架3另一部分由多个,最多四个纵梁组成,在图1中可以看到这些纵梁中的第一纵梁5a、第二纵梁5b和第三纵梁5c。基板4a、4b通过纵梁5a、5b、5c彼此间隔开并相互连接。在这种情况下,纵梁5a、5b、5c设置在第一和第二基板4a、4b的假设的四角形的角内。在第二基板4b中纵梁5a、5b、5c设置在几乎正方形的基板4b的角区域内。第一基板4a相对第二基板4b具有一个矩形的形状,因为这个基板为了固定电动机2a延长超过第三纵梁5c和未示出的、可能的第四纵梁。第一和第二纵梁5a、5b以相应的方式设置在第一基板4a的上部角区域内和第三纵梁5c和可能的第四纵梁设置在第一基板4a的中间的和侧边的区域内。另外,这个第一基板4a在其外侧面4e的区域内收纳传动机构2b,该传动机构将钢绳卷筒2以传动的方式与电动机2a连接。
[0066]纵梁5a、5b构造成实心材料的拉杆并且根据钢绳葫芦1的使用情况设置两至四根纵梁5a、5b、5c,这些纵梁设置在基板4a、4b的选定的或者所有的角内。纵梁5a、5b、5c的目的是将基板4a、4b抗扭地相互连接和在纵梁5a、5b、5c的长度上在所期望的允许误差内实现两个基板4a、4b之间的所期望的间距和平行度。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总共设置有三根纵梁5a、5b、5c。为了不妨碍钢绳卷筒2卷绕和退绕未示出的钢绳,此处未装配第四纵梁。根据需要、应用或安装情况可以将三根纵梁5a、5b、5c或者四根固定在所期望的位置上。
[0067]纵梁5a、5b、5c分别具有第一支承端5d和相对的第二支承端5e。第一支承端5d分别固定在第一基板4a中和第二支承端5e分别固定在第二基板4b中。结合图3和4对第二支承端5e在第二基板4b中的固定的特殊类型加以阐述。
[0068]图1示出的是处于所谓的运行状态中的钢绳葫芦,即在纵梁5a、5b、5c的装配完成后。在这个运行状态中纵梁5a、5b、5c以它们的纵轴线L相对钢绳卷筒2的旋转轴线D平行且向侧面位移地调准。
[0069]在图1中示出的是具有本实用新型的基架2的钢绳葫芦1。这样的钢绳葫芦1作为基础起重装置可以是积木式系统的组成部分和通过支承元件18以不同的方式得到应用。作为所谓的固定式钢绳葫芦-如在图1中示出的那样-这个钢绳葫芦可以固定在一个固定不动的构件上。为此相应的连接件18固定在基板4a、4b上。这个钢绳葫芦1也可以成为一个起重小车的组成部分,在该组成部分内行走机构部件固定在基板4a、4b上。作为可能的起重小车结构形式可以考虑悬挂式起重小车、钢绳葫芦1设置在轨道傍边的单轨起重小车和双轨起重小车。
[0070]基板4a、4b以相应的方式除了支承钢绳卷筒2之外具有不同的其他功能诸如支承电动驱动装置2a、收纳用于钢绳串绕部分的支承横梁、罩住电气设备、实现钢绳葫芦的底脚固定或安装行走机构部件。
[0071]图2示出的是图1所示出的钢绳葫芦的部分剖视的侧视图。可以看到,两个基板4a、4b本身制造成铸件。现在借助图2和3以及4对支承端5d、5e与基板4a、4b之间的连接的结构进行更加详细的阐述。
[0072]图3示出的是图2的第二基板4b区域的局部放大图。如之前关于图1所说明的那样,第二基板4b在四个不同的固定位置上具有用于总共四根纵梁5a、5b、5c或者少于四根纵梁5a、5b、5c的固定可能性。在图3中可以看到用于第一和第三纵梁5a、5c的两个前部的固定位置。为了将纵梁5a、5c利用它们的第二支承端5e固定在第二基板4b上,在第一基板4a中在所期望的固定位置内设置有通孔8。在目前的实施例中,为了实现一种多面搭接的螺栓连接,通孔8沿着纵轴线L的纵方向看构造成具有-通过一个中间空隙分开的-前部部分和后部部分的两部分。因此然后可以简单地将连接件18固定在基板4a、4b上。也可以将通孔18构造成整体的。
[0073]由于纵梁5a、5b、5c构造成具有圆形横截面的拉杆,所以通孔8具有一个略微大于纵梁5a、5b、5c的横截面面积的通过横截面面积。由此纵梁5a、5b、5c与第二基板4b具有形状锁合的接触。由此在运行状态中通孔8的中心贯穿轴线d与纵梁5a、5b、5c的纵轴线
L重合。
[0074]为了沿着和逆着纵梁5a、5b、5c的纵轴线L固定纵梁5a、5b、5c的第二支承端5e,在第二支承端5e中以外端面为起点设置有一个中心沿着纵梁5a,5b, 5c的纵轴线L的方向的、带有内螺纹的保持孔10a。同时每根纵梁5a,5b, 5c分别设置有一个独立的保持件10,该保持件具有一个孔9,螺栓11穿过该孔并插入保持孔10a内,使得第一支承端5d固定在保持件10上。
[0075]其中各个保持件10仅仅覆盖一个单个的通孔8并且通过一个另外的、穿过一个相应的另外的孔13的螺栓12固定在基板4b的外侧面4f上。因此纵梁5a,5b, 5c沿着和逆着该纵梁5a,5b, 5c的纵轴线L保持在基板4b上。
[0076]保持件10为平坦的、板状的钢制构件。
[0077]保持件10具有用于覆盖构造有孔9的通孔8的第一区域14a和用于固定在设置有另外的孔13的基板4b上的第二区域14b。保持件在第一区域14a内构造成圆弧状的和在第二区域14b内构造成梯形的,因而产生一个融合了一个圆弧段和一个部分梯形的形状,该形状大致类似于一个水滴(参见图4)。
[0078]不言而喻,第一纵梁端部5d也可以相应地固定在第一基板4a内。
[0079]由于第二支承端5e通过保持件10利用螺栓11在通孔8内的这种方式的固定可以在移除保持件10之后将分别配属的纵梁5a、5b、5c从第二基板4b中沿着其纵轴线L抽出。由此无需移除钢绳卷筒2就能够改变纵梁5a、5b、5c的位置或数量。
【主权项】
1.起重装置,包括:具有至少两个基板(4a,4b)的基架(3);至少两根具有第一支承端(5d)和相对的第二支承端(5e)的纵梁(5a,5b,5c),所述纵梁将基板(4a,4b)相互连接并且彼此间隔开,其中纵梁(5a,5b,5c)的第一支承端(5d)和第二支承端(5e)如下地、能够拆卸地固定在起重装置的基板(4a,4b)上和所述至少两个基板(4a,4b)中的一个如下地构造,即,纵梁(5a,5b,5c)能够沿着其纵轴线(L)的方向和穿过所述至少两个基板(4a,4b)中的一个安装或拆卸,为此在所述至少两个基板(4a,4b)的基板(4b)中的一个内设置有用于导入纵梁(5a,5b,5c)的通孔(8),纵梁(5a,5b,5c)的支承端(5e)分别插入并固定在通孔(8)中的一个内和纵梁(5a,5b,5c)的支承端(5e)通过保持件(10)沿着和逆着纵梁(5a,5b,5c)的纵轴线(L)的方向固定在基板(4b)上,为此保持件(10)固定在基板(4b)的外侧面(4f)上,其特征在于,每根纵梁(5a,5b,5c)分别设置有独立的保持件(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装置,其特征在于,各个保持件(10)只覆盖通孔(8)。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起重装置,其特征在于,纵梁(5a,5b,5c)的支承端(5e)具有保持孔(10a),和该支承端(5e)通过插入保持孔(10a)内的紧固件固定在保持件(10)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装置,其特征在于,各个保持件(10)通过紧固件固定在基板(4b)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装置,其特征在于,保持件(10)为平坦的板状构件。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装置,其特征在于,保持件(10)具有用于覆盖通孔(8)的第一区域(14a)。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装置,其特征在于,保持件(10)具有用于固定在基板(4a)上的第二区域(14b)。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起重装置是钢绳葫芦(1)。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起重装置,其特征在于,纵梁(5a,5b,5c)的支承端(5e)具有保持孔(10a),和该支承端(5e)通过插入保持孔(10a)内的螺栓(11)固定在保持件(10)上。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起重装置,其特征在于,各个保持件(10)通过螺栓(12)固定在基板(4b)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起重装置,特别是钢绳葫芦(1),其包括:一个具有至少两个基板(4a,4b)的基架(3);至少两根具有第一支承端(5d)和相对的第二支承端(5e)的纵梁(5a,5b,5c),这些纵梁将基板(4a,4b)相互连接并且彼此间隔开,其中纵梁(5a,5b,5c)的第一支承端(5d)和第二支承端(5e)如下地、能够拆卸地固定在起重装置的基板(4a,4b)上和所述至少两个基板(4a,4b)中的一个如下地构造,即纵梁(5a,5b,5c)能够沿着其纵轴线(L)的方向和穿过所述至少两个基板(4a,4b)中的一个安装或拆卸,为此在所述至少两个基板(4a,4b)的基板(4b)中的一个内设置有用于导入纵梁(5a,5b,5c)的通孔(8),纵梁(5a,5b,5c)的支承端(5e)分别插入并固定在通孔(8)中的一个内和纵梁(5a,5b,5c)的支承端(5e)通过一个保持件(10)沿着和逆着纵梁(5a,5b,5c)的纵轴线(L)的方向固定在基板(4b)上,为此保持件(10)固定在基板(4b)的外侧面(4e)上,其中为了使简单的装配、拆卸或改造成为可能,每根纵梁(5a,5b,5c)分别设置有一个独立的保持件(10)。
【IPC分类】B66D1/28
【公开号】CN205076733
【申请号】CN201520647450
【发明人】奥利弗·莫尔, 艾哈迈德·乌祖
【申请人】特雷克斯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3月9日
【申请日】2015年8月25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