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清洗立式储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59770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自清洗立式储罐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力容器,具体说是石油化工行业内用于储存石油、酸碱等溶液的自清洗立式储罐。它包括罐体,罐体侧壁的底部有出口,出口上有出液阀,罐体侧壁的顶部有进口,进口上有进液阀,罐体底部有放空口,放空口上有放空阀。罐体侧壁上有人孔,人孔上有盖板。其特点是罐体内有环形喷淋管,环形喷淋管沿着罐体内侧壁的周向布置,环形喷淋管的底部均布有喷淋口。罐体侧壁上有连通管,连通管的一端位于罐体内,且连通管的该端与环形喷淋管相连,连通管另一端位于罐体外,且连通管的该端通过第一驱动泵连接有水箱。放空口通过管道连接有油水泥分离器,且该段管道上有第二驱动泵。对该储罐进行清洗时,消耗的人力较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较少。
【专利说明】
自清洗立式储罐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力容器,具体说是石油化工行业内用于储存石油、酸碱等溶液的自清洗立式储罐。
【背景技术】
[0002]立式储罐因其占地面积小、残留物少等特点被广泛使用到加油站、油田等场合。
[0003]目前,行业内使用的立式储罐包括罐体,该罐体侧壁的底部有出口,出口上有出液阀,罐体侧壁的顶部有进口,进口上有进液阀,罐体底部有放空口,放空口上有放空阀。所述罐体侧壁的中部有人孔,人孔上有盖板。使用时,打开进液阀,将需要存储的石油从进口灌入到罐体中后,关上进液阀即可。立式储罐在使用过程中,其内储存的石油中的泥沙会沉淀到罐体底部,为了保证储罐能正常工作,需要定期对储罐进行清洗。对上述立式储罐进行清洗的方法为人工清洗法,即先打开人孔,工作人员手持高压水枪,从人孔进入到罐体后,用高压水枪将沉淀在罐体底部的泥沙冲洗下来;接着,打开放空口将冲洗水直接排到环境中。这种方式全程需人工参与,消耗的人力较多。且该立式储罐在清洗后产生的混合泥和油的冲洗水直接通过放空口排到环境中,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清洗立式储罐,对该储罐进行清洗时,消耗的人力较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较少。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6]本实用新型的自清洗立式储罐包括呈竖向布置的罐体,该罐体侧壁的底部有出口,出口上有出液阀,罐体侧壁的顶部有进口,进口上有进液阀,罐体底部有放空口,放空口上有放空阀。所述罐体侧壁的中部有人孔,人孔上有盖板。其特点是所述罐体内有环形喷淋管,该环形喷淋管位于罐体的下部,且环形喷淋管沿着罐体内侧壁的周向布置,环形喷淋管的底部均布有喷淋口。所述罐体侧壁上有连通管,连通管与罐体侧壁间呈固定密封状配合,连通管的一端位于罐体内,且连通管的该端与所述环形喷淋管相连,连通管另一端位于罐体外,且连通管的该端通过第一驱动栗连接有水箱。所述放空口通过管道连接有油水泥分离器,且该段管道上有第二驱动栗。
[0007]其中,所述油水泥分离器包括箱体,该箱体内的底部有呈竖向布置的溢流管,该溢流管侧壁的下部连接有进液管,进液管的内径小于溢流管的内径,箱体侧壁的下部有通孔,进液管的外端穿过该通孔伸出到箱体之外,且进液管的外壁与通孔的四周间呈密封状配合,所述罐体的放空口是通过管道与油水泥分离器的进液管的外端相连。所述箱体底部对应溢流管下端的位置处有排污口,排污口通过管道连接有污泥处理装置,且该段管道上有排污阀。所述箱体侧壁的上部有出油口,出油口下边沿的高度高于所述溢流管上边沿的高度,出油口通过管道连接有储油盒。所述箱体侧壁的下部有出水口,出水口上有出水阀。
[0008]对上述方式的改进方案是所述油水泥分离器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水箱相连,且该段管道上有第三驱动栗。这样改进的优点是节省用水。
[0009]采用以上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0010]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自清洗立式储罐的罐体内有环形喷淋管,该环形喷淋管位于罐体的下部,且环形喷淋管沿着罐体内侧壁的周向布置,环形喷淋管的底部均布有喷淋口,罐体侧壁上有连通管,连通管与罐体侧壁间呈固定密封配合,连通管的一端位于罐体内,且连通管的该端与所述环形喷淋管相连,连通管另一端位于罐体外,且连通管的该端通过第一驱动栗连接有水箱吗,放空口通过管道连接有油水泥分离器,且该段管道上有第二驱动栗。需要清洗时,先打开放空阀,同时启动第一驱动栗,第一启动栗将水箱中的水抽到喷淋管中,喷淋管中的水从喷淋口喷出后对罐体底部进行冲洗;接着,启动第二驱动栗,第二驱动栗将冲洗后的水和其中含有泥、油抽到油水泥分离器进行分离处理。整个操作过程几乎不需要人工参与,消耗的人力较少。而且冲洗后产生的含泥、油的水会经过油水泥分离器处理,从而降低了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程度。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自清洗立式储罐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自清洗立式储罐中油水泥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4]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自清洗立式储罐包括呈竖向布置的罐体1,该罐体I由钢制成,罐体I侧壁的底部设置有出口 8,出口 8上有出液阀7,罐体I侧壁的顶部设置有进口 3,进口 3上有进液阀2,罐体I底部设置有放空口 10,放空口 1上有放空阀11。所述罐体I侧壁的中部设置有人孔4,人孔4上设置有盖板5。所述罐体I内安装有环形喷淋管6,该环形喷淋管6位于罐体I的下部,且环形喷淋管6沿着罐体I内侧壁的周向布置,环形喷淋管6的底部均布有喷淋口 9。所述罐体I侧壁上设置有连通管23,连通管23与罐体I侧壁间呈固定密封状配合,连通管23的一端位于罐体I内,且连通管23的该端与所述环形喷淋管6相连,连通管23另一端位于罐体I外,且连通管23的该端通过第一驱动栗24连接有水箱25。所述放空口 10通过管道连接有油水泥分离器,且该段管道上设置有第二驱动栗12。
[0015]所述油水泥分离器包括箱体22,该箱体22内的底部有呈竖向布置的溢流管26,该溢流管26侧壁的下部连接有进液管13,进液管13的内径小于溢流管26的内径,箱体22侧壁的下部加工有通孔,进液管13的外端穿过该通孔伸出到箱体22之外,且进液管13的外壁与通孔的四周间呈密封状配合,所述罐体I的放空口 10是通过管道与油水泥分离器的进液管13的外端相连。所述箱体22底部对应溢流管26下端的位置处设置有排污口 21,排污口 21通过管道连接有污泥处理装置14,且该段管道上有排污阀15。所述箱体22侧壁的上部有出油口20,出油口20下边沿的高度高于所述溢流管26上边沿的高度,出油口20通过管道连接有储油盒16。所述箱体22侧壁的下部设置有出水口 19,出水口 19上设置有出水阀18。
[0016]所述油水泥分离器的出水口19通过管道与所述水箱25相连,且该段管道上有第三驱动栗17。
[0017]需要清洗时,先打开放空阀11,同时启动第一驱动栗24,第一启动栗将水箱25中的水抽到喷淋管中,喷淋管中的水从喷淋口 9喷出后对罐体I底部进行冲洗。接着,启动第二驱动栗12,第二驱动栗12将冲洗后的水和其中含有的泥、油抽到油水泥分离器的进液管13中。然后,含有泥、油的冲洗水从到油水泥分离器的进液管13进入到溢流管26中,随着冲洗水的进入,冲洗水的液面在溢流管26中慢慢上升,同时冲洗水中的泥由于重力的作用沉淀到溢流管26底部。之后,冲洗水和油一起从溢流管26的顶部溢流到箱体22中,并慢慢充满整个箱体22,冲洗水在充满箱体22的过程中,含有的油慢慢悬浮到水面。最后,油从出油口20排到储油盒16中,打开出水阀18、启动第三驱动栗17,冲洗水被抽到水箱25中,打开排污阀15,污泥被排到污泥处理装置14中。
【主权项】
1.自清洗立式储罐,包括呈竖向布置的罐体(I),该罐体(I)侧壁的底部有出口(8 ),出口(8)上有出液阀(7),罐体(I)侧壁的顶部有进口(3),进口(3)上有进液阀(2),罐体(I)底部有放空口(10),放空口(10)上有放空阀(11);所述罐体(I)侧壁的中部有人孔(4),人孔(4)上有盖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I)内有环形喷淋管(6),该环形喷淋管(6)位于罐体(I)的下部,且环形喷淋管(6)沿着罐体(I)内侧壁的周向布置,环形喷淋管(6)的底部均布有喷淋口(9);所述罐体(I)侧壁上有连通管(23),连通管(23)与罐体(I)侧壁间呈固定密封状配合,连通管(23)的一端位于罐体(I)内,且连通管(23)的该端与所述环形喷淋管(6)相连,连通管(23)另一端位于罐体(I)外,且连通管(23)的该端通过第一驱动栗(24)连接有水箱(25);所述放空口(10)通过管道连接有油水泥分离器,且该段管道上有第二驱动栗(1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清洗立式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水泥分离器包括箱体(22),该箱体(22 )内的底部有呈竖向布置的溢流管(26 ),该溢流管(26 )侧壁的下部连接有进液管(13),进液管(13)的内径小于溢流管(26)的内径,箱体(22)侧壁的下部有通孔,进液管(13)的外端穿过该通孔伸出到箱体(22)之外,且进液管(13)的外壁与通孔的四周间呈密封状配合,所述罐体(I)的放空口(10)是通过管道与油水泥分离器的进液管(13)的外端相连;所述箱体(22)底部对应溢流管(26)下端的位置处有排污口( 21),排污口( 21)通过管道连接有污泥处理装置(14),且该段管道上有排污阀(15);所述箱体(22)侧壁的上部有出油口(20),出油口( 20)下边沿的高度高于所述溢流管(26)上边沿的高度,出油口( 20 )通过管道连接有储油盒(16);所述箱体(22)侧壁的下部有出水口(19),出水口(19)上有出水阀(18)。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清洗立式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水泥分离器的出水口(19)通过管道与所述水箱(25)相连,且该段管道上有第三驱动栗(17)。
【文档编号】B65D90/00GK205441524SQ201620186155
【公开日】2016年8月10日
【申请日】2016年3月11日
【发明人】肖雁行
【申请人】无锡东盛石化装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