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抽真空容器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87861阅读:1070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化抽真空容器盖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化抽真空容器盖,针对现有的容器盖结构为基础设计,引入全新的智能检测控制结构,通过设计测距传感器(5)的实时工作,检测判断容器盖是否盖上尺寸相适应的容器开口端,以此为依据,针对所设计的微型气泵(6)进行智能控制,实现针对容器内空气的抽真空操作,保持容器内存放的物品处于真空环境,提高物品的保存时间与保存质量。
【专利说明】
一种自动化抽真空容器盖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化抽真空容器盖,属于智能家居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容器盖是用于盖在容器开口上的物件,主要是针对容器内的物品实现保护,随着技术水平和生产工艺水平的不断发展,容器盖的结构也在不断改进与创新,诸如专利申请号:201210319458.4,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液体容纳蓄水池的盖子,盖子包括多孔材料的外层;外层再分为不连续的独立隔层。隔层每个都具有到内部容积的通道,用于接收空心球体的填充;中央布置收集元件位于独立隔层的交叉处,一旦填充完球体,该位置实际就是盖子的质心,并允许位于液体容器表面的盖子的快速定位和调整;独立隔层便于控制其中的球体的合并,并允许盖子的简单定位和移除,这在现有技术的装置中是有挑战性的,上述技术方案设计的盖子,提供了所有与球体几何形状典型相关的优点,并且还给盖子提供了可观的保温性能。
[0003]还有专利号:201310175101.8,公开了一种容器盖,提供一种全新的结构,包括外套筒和密封盖,所述密封盖置于外套筒内腔顶部,所述密封盖的侧壁与顶壁之间通过柔性部分连接,所述柔性部分内壁上沿圆周方向连接有多个挡片,密封盖的侧壁内侧设有螺纹部,在密封盖封装到容器上之前,所述柔性部分处于自由状态,每个所述挡片沿轴向向下延伸,在密封盖初始封装到容器上时,所述柔性部分处于沿轴向向下的拉伸状态并使得所述挡片径向向内倾斜,外套筒的顶壁与密封盖的顶壁保持固定,容器开启后再次封闭,所述挡片抵在容器口上方。
[0004]不仅如此,专利申请号:201510361369.X,公开了一种电容器盖体,在盖子背部上设有两根凸出的顶杆,盖子上设有通孔,在盖子的正面上部设有通孔的外周围护体;盖子在背部上设有盖体的围封壁,围封壁外周设有凸出的围封条;顶杆为矩形条状体或圆柱体,顶杆的高度不低于盖子的围封壁的高度;生产时将电容器封装盖两根凸出的顶杆伸入电容器壳内,将电容器内芯件进行定位固定,避免在灌封浇注时发生电容器内芯移动、上浮,引线从中间开孔穿出,再通过外周围护体,使引线不易折伤,同时起到提高灌封质量作用。
[0005]从上述现有技术可以看出,现有的容器盖,不论是结构,还是功能上均做出了不同程度上的改进,但是现有的容器盖在实际应用过程当中,依旧存在着不足之处,众所周知,容器盖的基本目的是针对容器开口实现封盖,针对容器内的物品实现保存,并且大家都知晓现有市面上的很多产品在售卖的时候都会采取真空保存的方法,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因此,现有的容器盖缺乏了这方面的考虑,并没有针对所保存的物品实现真正保护,这在该物品的使用或食用过程中,很容易造成存放物品的变质等情况,因此,现有的容器盖还有待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0006]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采用全新电控设计结构,集智能检测、智能控制技术于一体,具有智能工作抽真空功能的自动化抽真空容器至
ΠΠ O
[0007]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自动化抽真空容器盖,包括容器盖本体,还包括挡板、进气管道、出气管道、控制模块,以及分别与控制模块相连接的电源、测距传感器、微型气栗;电源经过控制模块分别为测距传感器、微型气栗进行供电;挡板的尺寸与容器盖本体内顶面的尺寸相适应,挡板与容器盖本体内顶面相平行的设置于容器盖本体内部,挡板一周的边缘与容器盖本体的内壁密封连接,且挡板与容器盖本体内顶面之间构成腔体;控制模块、电源和微型气栗设置于腔体内部;挡板上设置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口径与进气管道的口径相适应,微型气栗的进气口经进气管道与挡板上的第一通孔密封连接;容器盖本体的顶部设置贯穿其顶部上下面的第二通孔,第二通孔的口径与出气管道的口径相适应,微型气栗的出气口经出气管道与容器盖本体顶部的第二通孔密封连接;容器盖本体内部位于挡板下方的侧壁上设置内螺纹,用于连接尺寸对应的容器;测距传感器设置于挡板下表面的边缘位置,与自动化抽真空容器盖所连对应容器开口边缘的位置相对应。
[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测距传感器为红外测距传感器。
[0009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控制模块为单片机。
[00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源为纽扣电池。
[0011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自动化抽真空容器盖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0012](I)本实用新型设计的自动化抽真空容器盖,针对现有的容器盖结构为基础设计,引入全新的智能检测控制结构,通过设计测距传感器的实时工作,检测判断容器盖是否盖上尺寸相适应的容器开口端,以此为依据,针对所设计的微型气栗进行智能控制,实现针对容器内空气的抽真空操作,保持容器内存放的物品处于真空环境,提高物品的保存时间与保存质量;
[0013](2)本实用新型设计的自动化抽真空容器盖中,针对测距传感器,进一步设计采用红外测距传感器,能够有效适应环境光线不足的情况,保证了所获测距结果的准确性,为后续针对微型气栗的智能控制,提供了稳定的数据保障,进而有效提高了整个设计自动化抽真空容器盖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0014](3)本实用新型设计的自动化抽真空容器盖中,针对控制模块,进一步设计采用单片机,一方面能够适用于后期针对自动化抽真空容器盖的扩展需求,另一方面,简洁的控制架构模式能够便于后期的维护;
[0015](4)本实用新型设计的自动化抽真空容器盖中,针对电源,设计采用纽扣电池,有效控制所设计智能检测控制结构的整体体积,最大限度使得本实用新型所设计自动化抽真空容器盖在体积上与现有的容器盖的体积保持一致,体现了人性化的设计构思,避免实际使用过程中带来的不适,提高了使用感受。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设计自动化抽真空容器盖的结构示意图。
[0017]其中,1.容器盖本体,2.挡板,3.控制模块,4.电源,5.测距传感器,6.微型气栗,7.腔体,8.进气管道,9.出气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9]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设计的一种自动化抽真空容器盖,包括容器盖本体I,还包括挡板2、进气管道8、出气管道9、控制模块3,以及分别与控制模块3相连接的电源4、测距传感器5、微型气栗6;电源4经过控制模块3分别为测距传感器5、微型气栗6进行供电;挡板2的尺寸与容器盖本体I内顶面的尺寸相适应,挡板2与容器盖本体I内顶面相平行的设置于容器盖本体I内部,挡板2—周的边缘与容器盖本体I的内壁密封连接,且挡板2与容器盖本体I内顶面之间构成腔体7;控制模块3、电源4和微型气栗6设置于腔体7内部;挡板2上设置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口径与进气管道8的口径相适应,微型气栗6的进气口经进气管道8与挡板2上的第一通孔密封连接;容器盖本体I的顶部设置贯穿其顶部上下面的第二通孔,第二通孔的口径与出气管道9的口径相适应,微型气栗6的出气口经出气管道9与容器盖本体I顶部的第二通孔密封连接;容器盖本体I内部位于挡板2下方的侧壁上设置内螺纹,用于连接尺寸对应的容器;测距传感器5设置于挡板2下表面的边缘位置,与自动化抽真空容器盖所连对应容器开口边缘的位置相对应。上述技术方案设计的自动化抽真空容器盖,针对现有的容器盖结构为基础设计,引入全新的智能检测控制结构,通过设计测距传感器5的实时工作,检测判断容器盖是否盖上尺寸相适应的容器开口端,以此为依据,针对所设计的微型气栗6进行智能控制,实现针对容器内空气的抽真空操作,保持容器内存放的物品处于真空环境,提尚物品的保存时间与保存质量。
[0020]基于上述设计自动化抽真空容器盖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计了如下优选技术方案:针对测距传感器5,进一步设计采用红外测距传感器,能够有效适应环境光线不足的情况,保证了所获测距结果的准确性,为后续针对微型气栗6的智能控制,提供了稳定的数据保障,进而有效提高了整个设计自动化抽真空容器盖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稳定性;还有针对控制模块3,进一步设计采用单片机,一方面能够适用于后期针对自动化抽真空容器盖的扩展需求,另一方面,简洁的控制架构模式能够便于后期的维护;而且针对电源4,设计采用纽扣电池,有效控制所设计智能检测控制结构的整体体积,最大限度使得本实用新型所设计自动化抽真空容器盖在体积上与现有的容器盖的体积保持一致,体现了人性化的设计构思,避免实际使用过程中带来的不适,提高了使用感受。
[0021]本实用新型设计的自动化抽真空容器盖在实际应用过程当中,包括容器盖本体I,还包括挡板2、进气管道8、出气管道9、单片机,以及分别与单片机相连接的纽扣电池、红外测距传感器、微型气栗6;纽扣电池经过单片机分别为红外测距传感器、微型气栗6进行供电;挡板2的尺寸与容器盖本体I内顶面的尺寸相适应,挡板2与容器盖本体I内顶面相平行的设置于容器盖本体I内部,挡板2—周的边缘与容器盖本体I的内壁密封连接,且挡板2与容器盖本体I内顶面之间构成腔体7;单片机、纽扣电池和微型气栗6设置于腔体7内部;挡板2上设置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口径与进气管道8的口径相适应,微型气栗6的进气口经进气管道8与挡板2上的第一通孔密封连接;容器盖本体I的顶部设置贯穿其顶部上下面的第二通孔,第二通孔的口径与出气管道9的口径相适应,微型气栗6的出气口经出气管道9与容器盖本体I顶部的第二通孔密封连接;容器盖本体I内部位于挡板2下方的侧壁上设置内螺纹,用于连接尺寸对应的容器;红外测距传感器设置于挡板2下表面的边缘位置,与自动化抽真空容器盖所连对应容器开口边缘的位置相对应。实际应用中,所设计的红外测距传感器实时工作,检测其所在位置竖直向下的距离检测结果,并实时上传至单片机当中,单片机针对所获距离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并依据分析结果,做出相应操作,具体的当使用者针对尺寸相对应的容器,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自动化抽真空容器盖时,使用者将将容器盖本体I盖在容器的开口端上,并利用容器盖本体I内侧的内螺纹,旋转容器盖本体I至与容器开口端之间拧紧,在此过程中,由于红外测距传感器设置于挡板2下表面的边缘位置,与自动化抽真空容器盖所连对应容器开口边缘的位置相对应,因此,随着容器开口端边缘与容器盖本体I内部挡板2下表面之间会随着容器盖本体I的旋转逐渐渐近,即红外测距传感器所检测到的距离检测结果会逐渐缩小直至为O,此时,单片机就会根据所获为O的距离检测结果,判断此时容器盖本体I已经拧紧至容器开口端上,则单片机进一步操作与之相连的微型气栗6开始工作,由挡板2上的第一通孔,经容器盖本体I顶部的第二通孔,针对容器内部空气进行抽真空操作,整个实现过程完全自动化操作,无需使用者的额外操作即可实现。
[0022]上面结合说明书附图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主权项】
1.一种自动化抽真空容器盖,包括容器盖本体(I),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挡板(2)、进气管道(8)、出气管道(9)、控制模块(3),以及分别与控制模块(3)相连接的电源(4)、测距传感器(5)、微型气栗(6);电源(4)经过控制模块(3)分别为测距传感器(5)、微型气栗(6)进行供电;挡板(2)的尺寸与容器盖本体(I)内顶面的尺寸相适应,挡板(2)与容器盖本体(I)内顶面相平行的设置于容器盖本体(I)内部,挡板(2)—周的边缘与容器盖本体(I)的内壁密封连接,且挡板(2)与容器盖本体(I)内顶面之间构成腔体(7);控制模块(3)、电源(4)和微型气栗(6)设置于腔体(7)内部;挡板(2)上设置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口径与进气管道(8)的口径相适应,微型气栗(6)的进气口经进气管道(8)与挡板(2)上的第一通孔密封连接;容器盖本体(I)的顶部设置贯穿其顶部上下面的第二通孔,第二通孔的口径与出气管道(9)的口径相适应,微型气栗(6)的出气口经出气管道(9)与容器盖本体(I)顶部的第二通孔密封连接;容器盖本体(I)内部位于挡板(2)下方的侧壁上设置内螺纹,用于连接尺寸对应的容器;测距传感器(5)设置于挡板(2)下表面的边缘位置,与自动化抽真空容器盖所连对应容器开口边缘的位置相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动化抽真空容器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距传感器(5)为红外测距传感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动化抽真空容器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3)为单片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动化抽真空容器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4)为纽扣电池。
【文档编号】B65D51/16GK205470556SQ201620080150
【公开日】2016年8月17日
【申请日】2016年1月27日
【发明人】钱明华, 蔡建青
【申请人】苏州浦灵达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