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盘与具有此承载盘的承载盘堆叠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28578阅读:426来源:国知局
承载盘与具有此承载盘的承载盘堆叠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承载盘堆叠结构,包含至少二承载盘。二承载盘彼此堆叠。每一承载盘包含一底板、多个缓冲凸肋及至少一止挡凸肋。底板具有相对的一第一面及一第二面。这些缓冲凸肋彼此分离,并凸出于第一面,且这些缓冲凸肋与第一面共同围绕一置物空间。止挡凸肋凸出于第二面。止挡凸肋位于其中一缓冲凸肋远离置物空间的一侧。其中,上方的承载盘的止挡凸肋位于下方的承载盘中和上方止挡凸肋相邻的缓冲凸肋的摆动路径。
【专利说明】
承载盘与具有此承载盘的承载盘堆叠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承载盘与具有此承载盘的承载盘堆叠结构,特别是一种具有缓冲凸肋与止挡凸肋的承载盘以及具有此承载盘的承载盘堆叠结构。
【背景技术】
[0002]多媒体科技的进步,多半受惠于半导体元件或人机显示装置的飞跃性进步。就目前显示装置而言,虽然仍以具有高画质、空间利用效率佳、低消耗功率、无辐射等优越特性的平面显示装置为主流,但由于有机发光显示模块(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OLED)具有轻薄、可挠曲式、易携性、全彩高亮度、省电、可视角广及无影像残影等优点,故俨然成为未来显示器的新趋势。
[0003]—般而言,在显示装置的制造过程中,显示模块会以承载盘进行装载,并以包装箱进行装箱后,再将其运送至定点进行组装、加工及测试等动作。然而,由于有机发光显示模块较为脆弱,常常可能从外部看不出撞击痕迹,但在功能上却会出现缺陷,故仍有加强承载盘对于显示模块的防护效果的必要,以避免显示模块在运送过程中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承载盘与具有此承载盘的承载盘堆叠结构,来加强承载盘对于显示模块的防护效果的必要,进而避免显示模块在运送过程中损坏。
[0005]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揭露的承载盘堆叠结构,包含至少二承载盘。二承载盘彼此堆叠。每一承载盘包含一底板、多个缓冲凸肋及至少一止挡凸肋。底板具有相对的一第一面及一第二面。这些缓冲凸肋彼此分离,并凸出于第一面,且这些缓冲凸肋与第一面共同围绕一置物空间。止挡凸肋凸出于第二面。止挡凸肋位于其中一缓冲凸肋远离置物空间的一侧。其中,上方的承载盘的止挡凸肋位于下方的承载盘中和上方止挡凸肋相邻的缓冲凸肋的摆动路径。
[0006]上述的承载盘堆叠结构的一实施例中,该至少一止挡凸肋的数量为多个,该些止挡凸肋分别位于该些缓冲凸肋远离该置物空间的一侧。
[0007]上述的承载盘堆叠结构的一实施例中,该止挡凸肋包含一止挡部与一支撑部,该止挡部平行于和该止挡部同侧的该缓冲凸肋,该支撑部自该止挡部朝远离该缓冲凸肋延伸。
[0008]上述的承载盘堆叠结构的一实施例中,该底板更具有一凹槽,该凹槽自该第一面朝该第二面凹陷,该凹槽具有相对的一第三面及一第四面,该第三面与该第一面同向,并与该第一面保持一段差,该些缓冲凸肋凸出于该第三面,该止挡凸肋凸出于该第四面。
[0009]上述的承载盘堆叠结构的一实施例中,该置物空间用以供一显示模块放置,该显示模块具有一空隙,该空隙具有一宽度D,其中一该缓冲凸肋穿过该空隙,穿过该空隙的该缓冲凸肋具有一宽度W,该止挡凸肋与该缓冲凸肋的间距X大于0,小于等于(D-W)。
[0010]上述的承载盘堆叠结构的一实施例中,该止挡凸肋与该缓冲凸肋的间距X大于0,小于该缓冲凸肋的高度Hl。
[0011]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所揭露的承载盘,包含一底板、多个缓冲凸肋及至少一止挡凸肋。底板具有相对的一第一面及一第二面。这些缓冲凸肋彼此分离,并凸出于第一面,且这些缓冲凸肋与第一面共同围绕一置物空间。止挡凸肋凸出于第二面。止挡凸肋位于其中一缓冲凸肋远离置物空间的一侧。
[0012]上述的承载盘的一实施例中,该至少一止挡凸肋的数量为多个,该些止挡凸肋分别位于该些缓冲凸肋远离该置物空间的一侧。
[0013]上述的承载盘的一实施例中,该止挡凸肋包含一止挡部与该支撑部,该止挡部平行于和该止挡部同侧的该缓冲凸肋,该支撑部自该止挡部朝远离该缓冲凸肋延伸。
[0014]上述的承载盘的一实施例中,该底板更具有一凹槽,该凹槽自该第一面朝该第二面凹陷,该凹槽具有相对的一第三面及一第四面,该第三面与该第一面同向,并与该第一面保持一段差,该些缓冲凸肋凸出于该第三面,该止挡凸肋凸出于该第四面。
[0015]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承载盘与具有此承载盘的承载盘堆叠结构,缓冲凸肋可相对底板摆动,使得承载盘受到撞击时,缓冲凸肋能够吸收部分撞击力道,进而提升承载盘对放置于承载盘上的显示模块的保护效果。
[0016]此外,上方承载盘的止挡凸肋位于下方承载盘的缓冲凸肋的摆动路径,使得止挡凸肋能够限制缓冲凸肋的摆动角度。如此一来,能够避免大幅度摆动的缓冲凸肋拉扯到显示模块的电路板的状况发生,进而进一步提升承载盘对放置于承载盘上的显示模块的保护效果。
[0017]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附图说明】
[0018]图1A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述的承载盘堆叠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0019]图1B为图1A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0020]图1C为图1B的分解示意图。
[0021]图2为图1B的俯视不意图。
[0022]图3A为图1B的剖面示意图。
[0023]图3B为图3A的放大示意图。
[0024]图4为图3A的缓冲凸肋受外力撞击而抵靠于止挡凸肋的剖面示意图。
[0025]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所述的承载盘堆叠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0026]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所述的承载盘堆叠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0027]图7为图6的剖面示意图。
[0028]图8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所述的承载盘堆叠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0029]图9为图8的剖面示意图。
[0030]图10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所述的承载盘堆叠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0031]其中,附图标记
[0032]I承载盘堆叠结构
[0033]10、10,、10a、10b、10b,、10c、10c,、10d 承载盘
[0034]20显示模块
[0035]22显示板
[0036]24电路板
[0037]26空隙
[0038]100底板
[0039]HO第一面
[0040]120第二面[0041 ]150凹槽
[0042]151第三面
[0043]152第四面
[0044]160补强结构
[0045]200环形侧墙
[0046]301?304缓冲凸肋
[0047]400止挡凸肋
[0048]410止挡部
[0049]420支撑部
[0050]500置物空间[0051 ]D宽度
[0052]W宽度
[0053]LI段差
[0054]H1、H2高度
[0055]X间距
【具体实施方式】
[005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以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方案及功效,但并非作为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0057]请参阅图1A至图2。图1A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述的承载盘堆叠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1B为图1A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1C为图1B的分解示意图。图2为图1B的俯视示意图。
[0058]本实施例的承载盘堆叠结构I包含两个承载盘10、10’。二承载盘10、10’彼此堆叠,且承载盘10堆叠于承载盘10’的上方。每一承载盘10、10’皆承载有多个显示模块20。每一个显示模块20例如为有机发光显示模块,包含一显示板22及一电路板24。电路板24衔接于显示板22的一侧,且部分电路板24与显示板22相分离并保持一空隙26。空隙26有具有宽度D。
[0059]值得注意的是,前述的承载盘10、10’的堆叠数量为二,是为了方便描述,但并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承载盘的堆叠数量也可以为三个以上。
[0060]请参阅图2至图4。图3A为图1B的剖面示意图。图3B为图3A的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3A的缓冲凸肋受外力撞击而抵靠于止挡凸肋的剖面示意图。
[0061 ] 每一承载盘10、10’包含一底板100、一环形侧墙200、多个缓冲凸肋301?304及多个止挡凸肋400。
[0062]底板100具有一第一面110、一第二面120及一凹槽150。第二面120相对于第一面110。凹槽150自第一面110朝第二面120凹陷。凹槽150具有相对的一第三面151及一第四面152。第三面151与第一面110同向,并与第一面110保持一段差LI。凹槽150的功效后一并说明。
[0063]此外,本实施例的底板100更具有多个补强结构160。补强结构160例如为底板100向下凹陷所形成的结构,藉此来增加底板100的结构强度。但并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补强结构160也可以为凸出底板100的肋条。
[0064]环形侧墙200连接于底板100的周缘,并凸出于底板100的第一面110。上方的承载盘10的环形侧墙200可叠置于下方的承载盘10’的环形侧墙200,以令承载盘10、10’彼此堆叠。其中,图式中,环形侧墙200的外形仅呈现出L形而非「口字形」的原因是为了清楚呈现本案技术重点,故仅截取承载盘10、10’的一个角落呈现。
[0065]环形侧墙200将这些缓冲凸肋301?304环绕于内。这些缓冲凸肋301?304彼此分离,并凸出于凹槽150的第三面151。其中,缓冲凸肋301?304具有一高度Hl,高度Hl例如为7.8毫米。缓冲凸肋301?304的高度Hl大于第一面110与第三面151间的段差LI,使得这些缓冲凸肋301?304与第一面110共同围绕一置物空间500。详细来说,缓冲凸肋301与缓冲凸肋302分别位于置物空间500的相对两侧。缓冲凸肋303与缓冲凸肋304介于缓冲凸肋301与缓冲凸肋302之间,并分别位于置物空间500的相对两侧,使得这些缓冲凸肋301?304共同围绕出方形的置物空间500。
[0066]上述的显示模块20的显示板22放置于置物空间500内,且这些缓冲凸肋301?304分别抵靠于电子元件显示模块20的显示板22的各侧。显示模块20的电路板24从缓冲凸肋302与缓冲凸肋304之间延伸出于置物空间500外,且缓冲凸肋304位于电子元件显示模块20的空隙26内。
[0067]此外,与环形侧墙200相比,因缓冲凸肋301?304无需顾及承载盘10、10’的堆叠稳定性,故缓冲凸肋301?304的结构强度可设计小于环形侧墙200的结构强度,并使这些缓冲凸肋301?304能够相对底板100摆动,以减缓撞击力对显示模块20的影响。再者,由于在缓冲凸肋301?304处具有凹槽150的设计,故可加大缓冲凸肋301?304的高度,使缓冲凸肋301?304的摆动效果较为显著,进而进一步提升缓冲凸肋301?304对显示模块20的缓冲能力。
[0068]再者,在本实施例中,缓冲凸肋301与缓冲凸肋302的数量皆为二,且两缓冲凸肋301与两缓冲凸肋302皆保持一间隙。间隙的设置能够让使用者更方便地拿取位于置物空间500的显示模块20。
[0069]值得注意的是,缓冲凸肋301?304的高度Hl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其他实施例中,下方承载盘10’的缓冲凸肋301?304只要不要抵靠于上方承载盘10即可。因若下方承载盘10’的缓冲凸肋301?304抵靠于上方承载盘10,则可能减弱下方承载盘10’的缓冲凸肋301?304的摆动能力。
[0070]这些止挡凸肋400的数量匹配于这些缓冲凸肋301?304的数量。这些止挡凸肋400凸出于凹槽150的第四面152—高度H2,高度H2例如为1.6毫米。这些止挡凸肋400分别位于这些缓冲凸肋301?304远离置物空间500的一侧。也就是说,这些缓冲凸肋301?304与这些止挡凸肋400分别位于底板100的上下两侧,且这些止挡凸肋400位于这些缓冲凸肋301?304的外围。
[0071]以缓冲凸肋304为例,当两承载盘10、10’彼此堆叠时,上方的承载盘10的止挡凸肋400位于下方的承载盘10’中和上方止挡凸肋400相邻的缓冲凸肋304的摆动路径(图3A的虚线范围),使得止挡凸肋400能够限制缓冲凸肋304的摆动角度。
[0072]此外,如图3B所示,缓冲凸肋304具有一宽度W,缓冲凸肋304与相邻的止挡凸肋400间具有一间距X,且间距X应大于0,小于等于空隙26的宽度D与缓冲凸肋304的宽度W的差值(D-W),以避免缓冲凸肋304摆动(如图4所示)时,缓冲凸肋304拉扯到电路板24。
[0073]再者,如图3B所示,缓冲凸肋304与相邻的止挡凸肋400间的间距X应大于0,小于缓冲凸肋的高度H,以避免间距X过大而导致缓冲凸肋304无法碰触到相邻的止挡凸肋400。藉此,可避免止挡凸肋400丧失对缓冲凸肋304的止挡效果。
[0074]如图4所示,当承载盘10、10’受到外力撞击时,显示模块20会推抵缓冲凸肋304。透过缓冲凸肋304的辅助可使得撞击作用时间从5.74毫秒拉长至6.7毫秒,进而降低撞击所造成的冲击力。
[0075]请参阅图5。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所述的承载盘堆叠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0076]本实施例与图1的实施例的差异在于,本实施例的承载盘1a仅针对显示模块20结构脆弱处进行保护。详细来说,本实施例的承载盘1a的止挡凸肋400的数量变成单个,仅在缓冲凸肋304的外侧设有止挡凸肋400而已。其原因在于,以本实施例为例,因显示模块20结构最脆弱处位于显示板22与电路板24的交界处,故可仅在邻近于显示板22与电路板24的交界处的缓冲凸肋304旁设置止挡凸肋400,以达到对显示模块20最基本的保护。
[0077]由于图1的实施例中的补强结构160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故在其他实施例中,亦可不具有补强结构。请参阅图6与图7。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所述的承载盘堆叠结构的俯视示意图。图7为图6的剖面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承载盘1b、1b ’的底板100不具有补强结构160(如图1B与图2所示)。
[0078]由于图1的实施例中的凹槽150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故在其他实施例中,亦可不具有凹槽。请参阅图8与图9。图8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所述的承载盘堆叠结构的俯视不意图。图9为图8的#1』面不意图。本实施例的承载盘10c、10c’的底板100不具有凹槽150(如图1B与图2所示)。
[0079]图1的实施例中的止挡凸肋400的外形为直条状,但其外形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请参阅图10。图10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所述的承载盘堆叠结构的俯视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承载盘1d的止挡凸肋400也可以为T字形。详细来说,止挡凸肋400包含一止挡部410与支撑部420。止挡部410平行于和止挡部410同侧的缓冲凸肋301?304。支撑部420自止挡部410朝远离缓冲凸肋301?304延伸,以提升止挡凸肋400的止挡效果。
[0080]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承载盘与具有此承载盘的承载盘堆叠结构,缓冲凸肋可相对底板摆动,使得承载盘受到撞击时,缓冲凸肋能够吸收部分撞击力道,进而提升承载盘对放置于承载盘上的显示模块的保护效果。
[0081]此外,上方承载盘的止挡凸肋位于下方承载盘的缓冲凸肋的摆动路径,使得止挡凸肋能够限制缓冲凸肋的摆动角度。如此一来,能够避免大幅度摆动的缓冲凸肋拉扯到显示模块的电路板的状况发生,进而进一步提升承载盘对放置于承载盘上的显示模块的保护效果。
[0082]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承载盘堆叠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至少二承载盘,该二承载盘彼此堆叠,且每一该承载盘包含: 一底板,具有相对的一第一面及一第二面; 多个缓冲凸肋,该些缓冲凸肋彼此分离,并凸出于该第一面,且该些缓冲凸肋与该第一面共同围绕一置物空间;以及 至少一止挡凸肋,凸出于该第二面,该止挡凸肋位于其中一该缓冲凸肋远离该置物空间的一侧; 其中,上方的该承载盘的该止挡凸肋位于下方的该承载盘中和上方该止挡凸肋相邻的该缓冲凸肋的摆动路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载盘堆叠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止挡凸肋的数量为多个,该些止挡凸肋分别位于该些缓冲凸肋远离该置物空间的一侧。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载盘堆叠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止挡凸肋包含一止挡部与一支撑部,该止挡部平行于和该止挡部同侧的该缓冲凸肋,该支撑部自该止挡部朝远离该缓冲凸肋延伸。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载盘堆叠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底板更具有一凹槽,该凹槽自该第一面朝该第二面凹陷,该凹槽具有相对的一第三面及一第四面,该第三面与该第一面同向,并与该第一面保持一段差,该些缓冲凸肋凸出于该第三面,该止挡凸肋凸出于该第四面。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载盘堆叠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置物空间用以供一显示模块放置,该显示模块具有一空隙,该空隙具有一宽度D,其中一该缓冲凸肋穿过该空隙,穿过该空隙的该缓冲凸肋具有一宽度W,该止挡凸肋与该缓冲凸肋的间距X大于O,小于等于D-W。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载盘堆叠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止挡凸肋与该缓冲凸肋的间距X大于O,小于该缓冲凸肋的高度H1。7.一种承载盘,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底板,具有相对的一第一面及一第二面; 多个缓冲凸肋,该些缓冲凸肋彼此分离,并凸出于该第一面,且该些缓冲凸肋与该第一面共同围绕一置物空间;以及 至少一止挡凸肋,凸出于该第二面,该止挡凸肋位于其中一该缓冲凸肋远离该置物空间的一侧。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承载盘,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止挡凸肋的数量为多个,该些止挡凸肋分别位于该些缓冲凸肋远离该置物空间的一侧。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承载盘,其特征在于,该止挡凸肋包含一止挡部与一支撑部,该止挡部平行于和该止挡部同侧的该缓冲凸肋,该支撑部自该止挡部朝远离该缓冲凸肋延伸。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承载盘,其特征在于,该底板更具有一凹槽,该凹槽自该第一面朝该第二面凹陷,该凹槽具有相对的一第三面及一第四面,该第三面与该第一面同向,并与该第一面保持一段差,该些缓冲凸肋凸出于该第三面,该止挡凸肋凸出于该第四面。
【文档编号】B65D81/05GK205615954SQ201620324102
【公开日】2016年10月5日
【申请日】2016年4月18日
【发明人】杨智凱, 陈士琦, 丁崇宽
【申请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