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渍上胶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44244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含渍上胶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含渍上胶机,尤指一种用于具有填充粉体胶液的含 渍上胶机。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科技的进步,电子产品的种类越来越多,电子产品的产量也
越来越大,因此电子产品的必要组件-电路板(circuitboard)的需求量也日益增
一般电子产品内的电子组件都需插设在电路板上,而现今的电路板为了 能供高功率及高热量的电子组件插设,电路板本身的散热能力也必须提升, 才能避免热量聚集于电路板中,进而损耗所述电子组件的功能。因此如何增 加电路板的热传导率,能快速地将电子组件产生的热能通过电路板快速排 散,为目前业者所欲解决的共同问题。
一般常用增加电路板热传导率的技术手段为利用一绝缘散热贴合层将 电路板与一金属板压合或贴合成一体,通过金属板的高热传导率将电子组件 的热能快速排散,通常该金属板的材料为铝。该绝缘散热贴合层,除了能够 提供金属板与电路板之间的贴合固定功能外,其本身也具有良好的热传导 率。
该绝缘散热贴合层通常是由一玻璃纤维布(glass fabric)为主体,然后利用 一含渍上胶机将该玻璃纤维布浸渍于环氧树脂胶液(epoxy resin vanish)中,使 得该玻璃纤维布表面涂布上一层环氧树脂胶液而形成一环氧树脂胶片。而为 了使该环氧树脂胶片的散热能力更好,会在该环氧树脂胶液中混入大量的无 机填充粉体。
现有的含渍上胶机,例如日本专利第JP2006123221A号,其包括一供料 模块、 一槽体、 一吸料模块及一上胶模块。该供料模块能持续提供混合填充 粉体的环氧树脂胶液进入至该槽体内,而该吸料模块也会持续吸取槽体内的环氧树脂胶液,使得槽体内的胶液能够循环地流动,减缓胶液内的填充粉体 沉降。之后,该上胶模块将玻璃纤维布浸渍入槽体内一段时间,使得该胶液 能涂布于该玻璃纤维布上。
然而现有的含渍上胶机仍有以下缺点
该环氧树脂胶液虽能够在槽体内持续流动,但是该胶液的流动速度不能 太快,否则槽体内易产生气泡,而该气泡附着于玻璃纤维布时,会影响玻璃 纤维布的附着能力。因此在胶液流动速度有限的情况下,填充粉体仍会持续 地沉降于槽体底部,使得槽体底部的填充粉体数量过多,而槽体上部的粉体 数量不足。
这样容易造成涂布于玻璃纤维布的胶液所含的填充粉体不足或不均,进 而使其所制成的绝缘散热贴合层的散热效果不佳。
由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点的含渍上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渍上胶机,其具有一混料模块, 可将含渍槽内粉体浓度差异较大的胶液相互调合。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含渍上胶机,包括 一含渍槽,其
具有两个混料口,分别设置于该含渍槽的上部及下部; 一供料模块,其具有
一供料槽及一输料管,该供料槽内储存有一胶液,该输料管的一端连接至该
供料槽,而另一端连接至该含渍槽;以及一混料模块,其一端连接至该混料 口,另一端连接至另一个混料口。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含渍槽上部的胶液含有的粉体浓度较
低,而含渍槽底部的胶液含有的粉体浓度较高,通过该混料模块能将粉体浓 度较低的胶液输送至含渍槽底部,以稀释粉体浓度较高的胶液,让含渍槽内 各部分的胶液含有的粉体浓度能较均匀。
另外,也能将底部粉体浓度较高的胶液输送至含渍槽上部,增加上部的 胶液的粉体浓度。
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 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及附图,然而附图仅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
5用新型加以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含渍上胶机的系统架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含渍上胶机的另一系统架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含渍上胶机的含渍槽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含渍上胶机的第二实施例的系统架构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含渍槽11容置空间
12排液口13胶液
14混料口15辅助混料口
20供料模块21供料槽
22胶液槽23具粉体的胶液槽
24输料管30回料模块
31回料泵40混料模块
41混料泵50上胶模块
51出布滚轮52收布滚轮
53导轮组54去胶滚轮
60布料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l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的含渍上胶机,其包括一含渍槽io、
-一供料模块20、 一回料模块30、 一泡料模块40、 一上胶模块50及一布料 60,该含渍上胶机可用于一环氧树脂胶片的制作。
该含渍槽10为一上端开放的槽体,其内部具有一容置空间11,而下端 具有一与容置空间11相通的排液口 12,该容置空间11可以储存后述供料模 块20输送的胶液13。另外该含渍槽10的上部及下部各具有一混料口 14, 其各与该容置空间11相连通。
该供料模块20由一供料槽21、 一胶液槽22及一具粉体的胶液槽23所 构成,该胶液槽22及具粉体的胶液槽23分别单独连接至供料槽21,而该供料槽21的一端具有一输料管24,其连接至该含渍槽10的容置空间11中。 该胶液槽22内储存有一纯环氧树脂胶液(不含有无机填充粉体),而具粉 体的胶液槽23则储存有一含有高浓度无机填充粉体的环氧树脂胶液,两者 (纯环氧树脂胶液及具高浓度无机填充粉体的环氧树脂胶液)会被输送到该 供料槽21内,并在该供料槽21中混合成含有适当粉体浓度的环氧树脂胶液
13。 该混合后的胶液13再由该输料管24输送至该含渍槽10内。 该回料模块30则位于该含渍槽10与供料模块20之间,该回料模块30
的主体为一回料泵31,其一端连接该含渍槽10的排液口 12,而另一端连接 至该供料模块20的供料槽21中,该回料模块30的回料泵31能提供一动力 吸取该含渍槽10内的胶液13,然后将其输送回该供料槽21内。
因为胶液13中的粉体比重较大,故粉体自然地会往含渍槽IO底部沉降。 通过回料模块30与供料模块20的配合,能不断地让含渍槽10底部含有过 多粉体的胶液13流回至供料槽21内,重新调整其粉体的比例,然后再输送 回含渍槽10中。且循环地补充新的胶液13能让含渍槽10内的胶液13不断 地流动,也能减缓胶液13中的粉体沉降。
该混料模块40与回料模块30的构造类似,主体为一混料泵41,其一端 连接至该含渍槽10上部的混料口 14,另一端连接至含渍槽10下部的混料口
14。 该混料泵41能提供一动力由上部的混料口 14吸取该含渍槽10内的胶 液13,然后输送至下部的混料口 14处。由此,能将上部粉体浓度较低的胶 液13输送至含渍槽10底部,以稀释底部粉体浓度较高的胶液13,让含渍槽 10上下部分的胶液13含有的粉体浓度能较均匀。
另外请参阅图2所示,该混料模块40也能将底部粉体浓度较高的胶液 13输送至含渍槽10上部,增加上部的胶液13的粉体浓度。
该上胶模块50具有一出布滚轮51、 一收布滚轮52、 一导轮组53及两 个去胶滚轮54,该出布滚轮51及收布滚轮52分别设置于该含渍槽10外, 该导轮组53设置于该含渍槽10内,而这两个去胶滚轮54也设置于该含渍 槽10外,并位于该收布滚轮52与该导轮组53之间。
该布料60为一玻璃纤维布,其先成捆地巻绕于该出布滚轮51上,然后 再由该出布滚轮51的一端拉出。接着将该拉出的布料60巻绕于该导轮组53 上,由此改变布料60的移动方向,使布料60能够沉浸于含渍槽10内一段
7吋间后再离开,让胶液13能够涂布于该布料60中。
离开该含渍槽10的布料60接着会通过两个去胶滚轮54之间,两个去 胶滚轮54能将布料60上多余的胶液13去除,使得通过该去胶滚轮54后的 布料60上的胶液13都具有一致的厚度。其作用原理如下该两个去胶滚轮 54的间隙略大于该布料60的厚度,而左侧的去胶滚轮54为顺时针方向旋转, 右侧的去胶滚轮54为逆时针方向旋转,与布料60通过的方向相反;由此, 当布料60上的胶液13过厚而接触到两个去胶滚轮54时,会被两个去胶滚 轮54往外排离掉。
通过两个去胶滚轮54的布料60会再通过一加热炉(图未示)将布料60 上的胶液13固化,完成该环氧树脂胶片的制作。最后,再将该变成环氧树 脂胶片的布料60巻收于该收布滚轮52上。
请参阅图3所示,通常含渍槽10使用一段时间后会清洗其槽内,故为 了方便清洗该含渍槽10,该上胶模块50的导轮组53不会固定于含渍槽10 的槽体内,而是另外以其它支架(图未示)固定。由此,欲清洗含渍槽10 时,只要将含渍槽IO先往下平移,既可使得该导轮组53离开该含渍槽10, 而供料模块20、回料模块30及混料模块40本身都能方便地从含渍槽10上 拆离。
请参阅图4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不同之 处在于该含渍槽IO下部另具有一辅助混料口 15,其位于该下部的混料口 14的相对侧。而该混料模块40—端连接至上部的混料口 14,另一端除了连 接原本下部的混料口 14外,另外还连接至该辅助混料口 15。
由此,当混料模块40将上部的胶液13输送至含渍槽10底部时,能同 时由下部的混料口 14和辅助混料口 15输送至槽内,进而同时稀释底部两侧 的胶液13,因此能更有效地让含渍槽10各部分的胶液13含有的粉体浓度一 致。尤其当含渍槽10的体积较大时,辅助混料口 15的功效越明显。
该辅助混料口 15也可以设置于含渍槽IO上部(图未示),让混料模块40 能将底部粉体浓度高的胶液13同时由含渍槽10上部的混料口 14及辅助混 料口 15混入该含渍槽IO上部的胶液13中。
另外,辅助混料口 15的数目也不限定一个,可以依需求设置多个辅助 混料口 15。当辅助混料口 15的数目越多时,混料模块40越能均匀地将含渍槽10各部分的胶液13相互混合。
通过上述本实用新型含渍上胶机的技术内容,可达到以下效果
1、 该回料模块30能让含渍槽10内的胶液13循环流动,减缓胶液13 中的粉体沉降。并且可将粉体比例过多的胶液13输送回供料槽21内重新调 整,然后再重新输送至含渍槽10中。
2、 该混料模块40能将含渍槽10内粉体浓度差异较大的胶液13相互调 合,由此使得含渍槽IO各部分的胶液13含有的粉体浓度能较均匀。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于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 利保护范围,故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为的等效变化,均同 理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含渍上胶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含渍槽,其具有两个混料口,分别设置于该含渍槽的上部及下部;一供料模块,其具有一供料槽及一输料管,该供料槽内储存有一胶液,该输料管的一端连接至该供料槽,而另一端连接至该含渍槽;以及一混料模块,其一端连接至该混料口,另一端连接至另一个混料口。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渍上胶机,其特征在于,该含渍槽具有至少 一个辅助混料口,其设置于该含渍槽上,该混料模块的一端连接至该辅助 混料口。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渍上胶机,其特征在于,该辅助混料口为一 个,其位于该含渍槽的下部。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渍上胶机,其特征在于,该辅助混料口为一 个,其位于该含渍槽的上部。
5、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渍上胶机,其特征在于,该混料模块具有一 混料泵,其提供一动力吸取该含渍槽的胶液。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渍上胶机,其特征在于,该含渍槽具有一设 置于该含渍槽下端的排液口,该含渍上胶机还包括一回料模块,其一端连 接至该含渍槽的排液口 ,其另一端连接至该供料模块的供料槽。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含渍上胶机,其特征在于,该回料模块具有一 回料泵,其提供一动力吸取该含渍槽的胶液至该供料模块的供料槽内。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渍上胶机,其特征在于,该含渍上胶机还包 括一上胶模块及一布料,该上胶模块具有一出布滚轮、 一收布滚轮及一导 轮组,该出布滚轮及收布滚轮设置于该含渍槽外,该导轮组设置于该含渍 槽内;该布料巻绕于该出布滚轮、该导轮组及该收布滚轮。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含渍上胶机,其特征在于,该上胶模块具有两 个去胶滚轮,其设置于该含渍槽外,并位于该收布滚轮与该导轮组之间, 该布料通过所述两个去胶滚轮之间。
10、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含渍上胶机,其特征在于,该布料为一玻璃纤维布。
11、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渍上胶机,其特征在于,该供料模块具有 一胶液槽及一具粉体的胶液槽,其各连接至该供料槽。
12、 如权利要求ll所述的含渍上胶机,其特征在于,该胶液槽内储存 有环氧树脂胶液。
13、 如权利要求ll所述的含渍上胶机,其特征在于,该具粉体的胶液槽内储存有无机填充粉体及环氧树脂胶液。
专利摘要一种含渍上胶机,包括一含渍槽,其上部及下部各具有一混料口;一供料模块,具有一供料槽及一输料管,该供料槽内储存有一胶液,该输料管的一端连接至该供料槽,而另一端连接至该含渍槽;以及一混料模块,其一端连接至该混料口,另一端连接至另一个混料口;由此,该混料模块能将含渍槽内粉体浓度差异较大的胶液相互调合,使得含渍槽各部分的胶液含有的粉体浓度较均匀。
文档编号B29C70/40GK201264363SQ200820114000
公开日2009年7月1日 申请日期2008年6月30日 优先权日2008年6月30日
发明者陈文仁, 陈正益 申请人:联茂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