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机螺筒冷却恒温及余热利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04471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注塑机螺筒冷却恒温及余热利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塑料成型装置,具体指一种注塑机螺筒冷却恒温及余热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塑料制品成型过程中广泛使用到注塑机,由于塑料制品原材料本身有不同的成形温度,就要求注塑机能在不同温度下稳定工作,同时保证原材料符合成形所要求的干燥程度。一般企业在生产中,都是通过对料筒温度的控制来保证塑料制品原材料成形干燥程度的要求,这种方法无法解决原材料在螺筒内的温度控制问题,且耗费了大量电能,造成资源浪费。 中国专利CN201520043U公开了一种注塑机螺筒恒温冷却装置,其包括螺杆、端盖、螺杆冷却液管、法兰、固定轴、固定盖、哈夫和调节杆,所述螺杆设置在注塑机的顶轴上,螺杆与顶轴通过哈夫连接,螺杆与顶轴的连接端内设置有螺纹,螺杆内开有安装槽孔,安装槽孔内设置有螺杆冷却液管,所述螺杆冷却液管两端分别焊接有端盖和固定轴,调节杆一端与固定轴螺纹连接,另一端与螺杆螺纹连接,法兰套装在螺杆外,并通过固定盖固定在注塑机的推力座上,所述的螺杆上设置有螺杆进油口和螺杆出油口,法兰内部设置有进油槽和出油槽,螺杆冷却液管上设置有冷却液管出油口,冷却液管出油口与螺杆出油口位置对应一致,螺杆出油口与法兰内部的出油槽位置对应一致,螺杆进油口与法兰内部的进油槽位置一致。此种装置能实现注塑机螺杆的恒温,但螺杆冷却液管装在螺杆内,容易污染塑料制品原材料,且不能在保持螺杆恒温的同时对原材料进行干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一种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注塑机螺筒冷却恒温及余热利用装置,它在塑料制件成形过程中不但能保持螺筒的恒温状态,还能利用螺筒余热对装入料筒的原材料进行干燥。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难题,本发明设计了一种注塑机螺筒冷却恒温及余热利用装置,它包括螺筒、料筒、螺筒加热圈、螺筒加热圈锁紧螺丝、定位支架,螺筒与料筒的基座安装在一起,料筒的基座固定在定位支架上,螺筒加热圈用螺筒加热圈锁紧螺丝锁紧安装在螺筒外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筒加热圈外面套装有冷却系统恒温罩,冷却系统恒温罩上连接有冷却进气管和冷却排气管,冷却进气管上安装有冷却进气电磁阀,冷却进气管与气体进气总管相连接,气体进气总管上安装有进气总阀门,冷却排气管与气体排气总管相连接,气体排气总管连接到料筒进气管,料筒进气管装在料筒的漏斗口下端,料筒的漏斗口上端安装有料筒排气管,料筒排气管上安装有废气过滤器。所述螺筒加热圈和冷却系统恒温罩之间装有进排气隔板。所述料筒使用金属材料制作而成,并涂有防锈耐高温漆。
所述冷却进气电磁阀与注塑机螺筒温控器相连接。所述冷却系统恒温罩上装有冷却系统恒温罩铰链,用于将套装在螺筒加热圈外的冷却系统恒温罩连接起来。所述冷却系统恒温罩上装有冷却系统恒温罩锁紧螺丝将其锁紧固定。所述冷却系统恒温罩使用金属材料制作而成,采用内外两层的结构,在内外两层中间装有石棉。有益效果注塑机工作时,根据塑料制品原材料所需成形温度的不同,将冷压缩空气通入注塑机螺筒冷却恒温及余热利用装置,冷空气经过冷却系统恒温罩后被加热,通过排气总管进入料筒对塑料制品原材料进行烘干,最后经由废气过滤器排除。
本发明不仅能对螺筒进行自动化恒温控制提高塑料制品的品质,,而且恒温冷却装置安装在注塑机螺筒的外面,与塑料制品原材料是隔绝的,不会发生污染原材料的情况,同时利用注塑机的余热对塑料制品原材料进行干燥,避免了一般注塑机人工干燥需消耗电能且对环境和操作人员健康造成不利影响的缺点。


附图I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冷却系统恒温罩和螺筒加热圈套装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冷却系统恒温罩和螺筒加热圈套装结构示意图。其中,I、螺筒2、料筒3、螺筒加热圈4、螺筒加热圈锁紧螺5、定位支架6、冷却系统恒温罩 7、冷却进气管 8、冷却排气管 9、冷却进气电磁阀10、气体进气总管11、进气总阀门12、气体排气总管13、料筒进气管14、料筒排气管15、废气过滤器16、进排气隔板17、冷却系统恒温罩铰链18、冷却系统恒温罩锁紧螺丝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如附图I和2所示,一种注塑机螺筒冷却恒温及余热利用装置,它包括螺筒I、料筒
2、螺筒加热圈3、螺筒加热圈锁紧螺丝4、定位支架5,螺筒I与料筒2的基座安装在一起,料筒2的基座固定在定位支架5上,料筒2使用金属材料制作而成,并涂有防锈耐高温漆,螺筒加热圈3用螺筒加热圈锁紧螺丝4锁紧安装在螺筒I外面,其中,所述螺筒加热圈3外面套装有冷却系统恒温罩6,冷却系统恒温罩6上装有冷却系统恒温罩锁紧螺丝18将其锁紧固定,螺筒加热圈3和冷却系统恒温罩6之间装有进排气隔板16,冷却系统恒温罩6上连接有冷却进气管7和冷却排气管8,冷却进气管7上安装有冷却进气电磁阀9,冷却进气电磁阀9与注塑机螺筒温控器相连接,冷却进气管7与气体进气总管10相连接,气体进气总管
10上安装有进气总阀门11,冷却排气管8与气体排气总管12相连接,气体排气总管12连接到料筒进气管13,料筒进气管13装在料筒2的漏斗口下端,料筒2的漏斗口上端安装有料筒排气管14,料筒排气管14上安装有废气过滤器15。冷却进气管7和冷却系统恒温罩6的接口处与冷却排气管8和冷却系统恒温罩6的接口处的位置对称分布在冷却系统恒温罩6的两端时,冷却恒温效果最佳。冷却系统恒温罩6上装有冷却系统恒温罩铰链17,用于将套装在螺筒加热圈3外的冷却系统恒温罩6连接起来。如附图3所示为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冷却系统恒温罩和螺筒加热圈套装结构示意图。,它整个连接关系、工作原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只是冷却系统恒温罩6采用了内外两层的结构,在内外两层中间装有石棉。将压缩冷空气进气总阀门11打开与外界压缩气体源连接,注塑机工作时,接通电源,根据制件注塑工艺要求,设定好螺筒I的温度,注塑机螺筒加热圈3开始工作,当螺筒I的温度超过设定值时,注塑机螺筒温控器对冷却进气电磁阀9发出信号,冷却进气电磁阀9打开阀门,冷压缩气体通过冷却进气管7进入冷却系统恒温罩6冷却注塑机螺筒和螺筒加热圈3,经过一段时间后,冷却空气被加热成为热空气后从冷却系统恒温罩6的冷却排气管
8排出到气体排气总管12,通过气体排气总管12到料筒I的料筒进气口 13内。这时的热空气通过料筒I的内夹层开始对原材料烘干,从而使原材料的水分达标,当螺筒I温度经冷却达到设定值时,冷却进气电磁阀9受注塑机螺筒温控器信号控制关闭阀门,整个注塑机螺筒冷却恒温及余热利用装置按此过程循环工作不仅能对螺筒进行自动化的恒温控制提高 塑料制品的品质,而且注塑机螺筒恒温冷却装置安装在注塑机的外面,与塑料制品原材料是隔绝的,不发生污染原材料的情况,同时利用注塑机的余热对塑料制品原材料进行干燥,避免了一般注塑机人工干燥需消耗电能且对环境和操作人员健康造成不利影响的缺点,节约了能源,保护了环境。
权利要求
1.一种注塑机螺筒冷却恒温及余热利用装置,它包括螺筒(I)、料筒(2)、螺筒加热圈(3)、螺筒加热圈锁紧螺丝(4)、定位支架(5),螺筒(I)与料筒(2)的基座安装在一起,料筒(2)的基座固定在定位支架(5)上,螺筒加热圈(3)用螺筒加热圈锁紧螺丝(4)锁紧安装在螺筒(I)外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筒加热圈(3)外面套装有冷却系统恒温罩(6),冷却系统恒温罩(6)上连接有冷却进气管(7)和冷却排气管(8),冷却进气管(7)上安装有冷却进气电磁阀(9),冷却进气管(7)与气体进气总管(10)相连接,气体进气总管(10)上安装有进气总阀门(11),冷却排气管⑶与气体排气总管(12)相连接,气体排气总管(12)连接到料筒进气管(13),料筒进气管(13)装在料筒(2)的漏斗口下端,料筒(2)的漏斗口上端安装有料筒排气管(14),料筒排气管(14)上安装有废气过滤器(15)。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注塑机螺筒冷却恒温及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筒加热圈(3)和冷却系统恒温罩(6)之间装有进排气隔板(16)。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注塑机螺筒冷却恒温及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筒(2)使用金属材料制作而成,并涂有防锈耐高温漆。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注塑机螺筒冷却恒温及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进气电磁阀(9)与注塑机螺筒温控器相连接。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注塑机螺筒冷却恒温及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系统恒温罩(6)上装有冷却系统恒温罩铰链(17),用于将套装在螺筒加热圈(3)外的冷却系统恒温罩(6)连接起来。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注塑机螺筒冷却恒温及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系统恒温罩(6)上装有冷却系统恒温罩锁紧螺丝(18)将其锁紧固定。
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注塑机螺筒冷却恒温及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系统恒温罩(6)使用金属材料制作而成,采用内外两层的结构,在内外两层中间装有石棉。
全文摘要
一种注塑机螺筒冷却恒温及余热利用装置,它包括螺筒、料筒、螺筒加热圈、螺筒加热圈锁紧螺丝、定位支架,所述螺筒加热圈外面套装有冷却系统恒温罩,螺筒加热圈和冷却系统恒温罩之间装有进排气隔板,冷却系统恒温罩上连接有冷却进气管和冷却排气管,冷却进气管上安装有冷却进气电磁阀,冷却进气管与气体进气总管相连接,气体进气总管上安装有进气总阀门,冷却排气管与气体排气总管相连接,气体排气总管连接到料筒进气管,料筒进气管装在料筒的漏斗口下端,料筒的漏斗口上端安装有料筒排气管,料筒排气管上安装废气过滤器。本发明不会发生污染原材料的情况,同时利用注塑机的余热对塑料制品原材料进行干燥,节约电能,保护了环境。
文档编号B29C45/74GK102862278SQ20111018809
公开日2013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6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6日
发明者田晋丽, 刘庆朋, 汪孝运, 周国平, 张现军 申请人:上海金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