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盖压塑机的模具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12344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瓶盖压塑机的模具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料瓶盖的成型模具结构,特别指具有冷却液循环通道及压缩空气管路的压塑模具结构。
技术背景塑料瓶盖压塑机是一种将预定量的热融塑料置入一凹模中,再利用一凸模加压成型的塑料成型机具。于实际生产过程发现,刚成型的塑料塑件因尚具有温度而仍处于弹性状态,因此非常不利于利用其它机构将塑件移出,所以,在塑料成型的制程中,大部分会保留一段时间让成型的塑件冷却,然而,模具在长时间的生产过程中当会逐渐蓄积热量,若没有妥善的进行散热处理,势必不利于塑件的降温,最有可能的影响就是造成稼动率的降低; 此外,瓶盖的螺纹部分与模具间具有较大的干涉作用,对退模动作存在相当程度的影响,因此,为使模具得到降温作用,并降低瓶盖成品的退模难度,有必要生产一较佳的模具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瓶盖压塑机的模具结构,其设有冷却液及压缩空气通道的模具结构,以使模具得到冷却作用,并藉压缩空气辅助塑件退模。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瓶盖压塑机的模具结构,具有数组位置相对的上模块及下模块,平均设置于旋转的模具架上,该上模块设有凸模,该下模块则设有凹模;该上模块更包括有退模连杆,连接到连动杆,该退模连杆随着连动杆的导引做上下位移;该上模块具有导套,被固定件固定在该模具架上,该导套下端设有内径与导套相同的外筒,一内筒由下往上经过导套及外筒穿出,与连结座螺合;其特点是所述凸模由第一顶模与第二顶模块组合后螺固于该内筒的下端所构成,使上述三者构成瓶盖塑件的内面;该第二顶模具有圆管形的外环颈,外环颈设有高度不同的上穿孔及下穿孔,该外环颈螺固于内筒的下端,并令内筒的内壁内缩而使上穿孔与下穿孔相互连通;该第一顶模具有内环颈,该内环颈造有穿孔,在与第二顶模螺合后,使该穿孔恰与下穿孔对正,且内环颈的上缘不超过上穿孔;该内筒中央设有间隔管,于该间隔管中央设置有空气导管,由一分配头限制于该连结座与该第一顶模及该第二顶模间;该连结座轴向设有与内筒相通的圆腔,该圆腔径向开设有上水孔及下水孔,该上水孔及下水孔向外各装一冷却液接头,该分配头为圆柱状螺塞,轴向造有通孔,径向则分别造有高低设置且穿通的上开口及下开口,将该分配头组设于连结座内时,于该上开口及下开口间设有第一凹槽,于上开口上方则设有第二凹槽,以将该间隔管及空气导管分别限制于该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处,该间隔管的下端介于位置相对于上穿孔与下穿孔间的高度;该第一顶模与第二顶模间及第二顶模与内筒间分别造置有逃气缝,由该第一顶模中央向外造设连通上述二处逃气缝的通气道。如此,外部的压缩空气从外部通过通孔经空气导管由通气道至逃气缝排出,在退模的时机上,藉由高压空气由模穴内面协助推出瓶盖塑件;而外部的冷却液也可由上水孔进入由空气导管与间隔管所局限出的内层空间,并在迂回循环后从间隔管与内筒间的外层空间回流而由下水孔导出,达到冷却模具的效果。

图I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剖面组合示意图。图2是图I所示顶模周边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是图I所示连结座周边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流体动作示意图。标号说明[0015]I.上模块11.导套[0016]111.固定件112.弹性件[0017]12.外筒13.内筒[0018]14.连结座141.圆腔[0019]142.上水孔143.下水孔[0020]144.冷却液接头15.第一顶模[0021]151.内环颈152.穿孔[0022]153.逃气缝154.通气道[0023]16.第二顶模161.外环颈[0024]162.上穿孔163.下穿孔[0025]17.间隔管18.空气导管[0026]2.下模块3.模具架[0027]4.退模连杆41.滑套[0028]42.推缘43.进气口[0029]44.压缩空气接头5.连动杆[0030]60.分配头61.通孔[0031]62.上开口63.下开口[0032]64.第一凹槽65.第二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功效及其它优点能进一步被了解,兹以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细说明如后。首先,请参考图I所示,揭示本实用新型瓶盖压塑机的模具结构的较佳实施例,该些模具具有数组位置相对的上模块I及下模块2,平均设置于一旋转的模具架3上,该上模块I设有凸模,该下模块2则设有凹模;该上模块I更包括有退模连杆4,连接到连动杆5, 该退模连杆4随着连动杆5的导引做上下位移。上模块I具有导套11,被固定件111固定在模具架3上,导套11下端设有内径与导套11相同的外筒12,一内筒13由下往上经过导套11及外筒12穿出后与连结座14螺合,在连结座14及导套11上端之间更设有弹性件112,使该外筒12可向下做适当距离的轴向位移并自行回复。如图2所示,第一顶模15与第二顶模16组合后螺固于内筒13的下端,使上述三者构成瓶盖塑件的内面;该第二顶模16具有圆管形的外环颈161,外环颈161设有高度不同的上穿孔162及下穿孔163,该外环颈161螺固于内筒13的下端,并令内筒13的内壁内缩而使上穿孔162与下穿孔163可相互连通;该第一顶模15具有内环颈151,该内环颈151 造有穿孔152,在与第二顶模16螺合后,使该穿孔152恰与下穿孔163对正,且内环颈151 的上缘不超过上穿孔162。请参阅图3所示,其中该内筒13中央设有间隔管17,于该间隔管17中央更设置有空气导管18,由一分配头60限制于连结座14与第一顶模15及第二顶模16间;该连结座 14轴向设有与内筒13相通的圆腔141,该圆腔141径向开设有上水孔142及下水孔143,向外各装一冷却液接头144,该分配头60为圆柱状螺塞,轴向造有通孔61,向外可组接压缩空气接头(未示出),径向则分别造有高低设置且穿通的上开口 62及下开口 63,将该分配头 60组设于连结座14内时,于该上开口 62及下开口 63间设有第一凹槽64,于上开口 62上方则设有第二凹槽65,以将该间隔管17及空气导管18分别限制于该第一凹槽64及第二凹槽65处;由此可看出,外部的压缩空气可由外部通过通孔61经由空气导管18进到模具内部;而外部的冷却液也可由上水孔142进入由空气导管18与间隔管17所局限出的内层空间,并在迂回循环后(于文后叙述)从间隔管17与内筒13间的外层空间回流而由下水孔 143导出。请再参阅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结构中,其空气导管18抵于第一顶模15的内环颈151内,于该第一顶模15与第二顶模16间及第二顶模16与内筒13间分别设置有约0. 015mm的逃气缝153,由该第一顶模15中央向外造设连通上述二处逃气缝153的通气道154,故,在退模过程,高压空气可以通过空气导管18经由通气道154由各逃气缝153排出,借着高压空气由瓶盖塑品内面施力作用,协助将瓶盖塑件推出模具。另外,间隔管17的下端介于位置相对于上穿孔162与下穿孔163间的高度,故,冷却液可由间隔管17内层依序经过下穿孔163及上穿孔162回流至间隔管17外层,达到冷却液循环冷却的作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结构中,其退模连杆4连结有滑套41,该滑套41随着连动杆5 的连动在导套11外轴向移动,该滑套41前端具有推缘42,用以推出已成型的瓶盖塑件;于该滑套41的一侧更设有进气口 43,经外接压缩空气接头44,同样可在退模过程由模穴上方协助推出瓶盖塑件。
权利要求1. 一种瓶盖压塑机的模具结构,具有数组位置相对的上模块及下模块,平均设置于旋转的模具架上,该上模块设有凸模,该下模块则设有凹模;该上模块更包括有退模连杆,连接到连动杆,该退模连杆随着连动杆的导引做上下位移;该上模块具有导套,被固定件固定在该模具架上,该导套下端设有内径与导套相同的外筒,一内筒由下往上经过导套及外筒穿出,与连结座螺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模由第一顶模与第二顶模块组合后螺固于该内筒的下端所构成,使上述三者构成瓶盖塑件的内面;该第二顶模具有圆管形的外环颈,外环颈设有高度不同的上穿孔及下穿孔,该外环颈螺固于内筒的下端,并令内筒的内壁内缩而使上穿孔与下穿孔相互连通;该第一顶模具有内环颈,该内环颈造有穿孔,在与第二顶模螺合后,使该穿孔恰与下穿孔对正,且内环颈的上缘不超过上穿孔;该内筒中央设有间隔管,于该间隔管中央设置有空气导管,由一分配头限制于该连结座与该第一顶模及该第二顶模间;该连结座轴向设有与内筒相通的圆腔,该圆腔径向开设有上水孔及下水孔,该上水孔及下水孔向外各装一冷却液接头,该分配头为圆柱状螺塞,轴向造有通孔,径向则分别造有高低设置且穿通的上开口及下开口,将该分配头组设于连结座内时,于该上开口及下开口间设有第一凹槽,于上开口上方则设有第二凹槽,以将该间隔管及空气导管分别限制于该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处,该间隔管的下端介于位置相对于上穿孔与下穿孔间的高度;该第一顶模与第二顶模间及第二顶模与内筒间分别造置有逃气缝,由该第一顶模中央向外造设连通上述二处逃气缝的通气道;外部的压缩空气从外部通过通孔经空气导管由通气道至逃气缝排出;而外部的冷却液也可由上水孔进入由空气导管与间隔管所局限出的内层空间,并在迂回循环后从间隔管与内筒间的外层空间回流而由下水孔导出。
专利摘要一种瓶盖压塑机的模具结构,包含具有凸模的上模块,设于模具架上,该上模块具有内筒,该内筒中央设有间隔管,于该间隔管的中央更设置有空气导管,由一分配头限制于一连结座与凸模间;据此,外部的压缩空气可由外部经由空气导管进到模具内部,在退模的时机上,藉由高压空气由模穴内面协助推出瓶盖塑件;而外部的冷却液也可流经空气导管与间隔管所局限出的内层空间,在迂回循环后从间隔管与内筒间的外层空间回流而出,达到冷却模具的效果。
文档编号B29C43/42GK202344743SQ20112045300
公开日2012年7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6日
发明者杨富翔 申请人:杨富翔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