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橡胶加工机转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71325阅读:40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橡胶加工机转子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橡胶塑料加工机械,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橡胶加工机转子。



背景技术:

转子是密炼机的核心部件,转子的结构决定密炼机的性能和效率。密炼机转子分剪切型和啮合型。剪切型密炼机转子断面为椭圆型,由于剪切型密炼机两转子中心距大于一个转子最大回转直径,造成转子之间对物料不起混炼作用,有部分停滞现象。传统型啮合型密炼机两转子中心距小于一个转子最大回转直径,两转子速比为1:1,能克服混炼停滞现象,但是传统型啮合型密炼机由于转子前角大、棱宽,导致转子与混炼室之间具有低强度的分布混炼和分散混炼,且转子具有加工精度要求高,生产成本高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安装方便,具有高分布混炼和高分散混炼的新型橡胶加工机转子,以提高炼胶的质量和炼胶的效率。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橡胶加工机转子,包括前转子和后转子;在所述前转子和后转子上分别设有四条棱结构,四条棱结构呈柱状结构,在所述四条棱结构上设有左旋长棱、左旋短棱、右旋长棱和右旋短棱;所述前转子与所述后转子的交互作用使得转子断面空腔由大到小、再由小到大周期性变化,增强对胶料的分散混炼,前转子与后转子棱峰与密炼室内壁之间产生高强度深度混炼和分布混炼,提高了炼胶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前转子的四条棱结构在沿轴向剪开的展开图中,棱峰按象限分布;在第一象限中,所述右旋长棱从前端0°处以一定的螺旋角延伸,所述左旋短棱从后端0°处以一定的螺旋角延伸;在第三象限中,所述右旋短棱从前端180°处以一定的螺旋角延伸,所述左旋长棱从后端180°处以一定的螺旋角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后转子的四条棱结构在沿轴向剪开的展开图中,棱峰按象限分布;在第二象限中,所述右旋长棱从后端90°处以一定的螺旋角延伸,所述左旋短棱从前端90°处以一定的螺旋角延伸;在第四象限中,所述右旋短棱从后端270°处以一定的螺旋角延伸,所述左旋长棱从前端270°处以一定的螺旋角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左旋长棱与所述右旋长棱的长度相等,旋向相反,螺旋角相等;所述左旋短棱与所述右旋短棱的长度相等,旋向相反,螺旋角相等;所述左旋长棱与所述右旋长棱的螺旋角与所述左旋短棱与所述右旋短棱的螺旋角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前转子与所述后转子安装时,按固定的相位差γ≥10°角摆放;所述前转子的第一和第三象限与所述后转子的第二和四象限对应安装。

进一步地,所述前转子与所述后转子相对旋转时,中心距小于一个转子最大回转直径,速比为1:1。

进一步地,所述前转子与所述后转子的断面轮廓为双摆线形式,所述前转子与后转子的断面轮廓包括双摆线曲线、棱宽圆弧、非工作面圆弧和基圆圆弧;所述前转子的双摆线曲线与所述后转子的非工作面圆弧啮合,所述前转子的非工作面圆弧与所述后转子的双摆线曲线啮合。

本发明还涉及了一种新型橡胶加工机转子的工作原理,具体步骤如下:前转子与后转子装配时存在固定的相位差γ≥10°,前转子的第一和第三象限与后转子的第二和四象限对应安装;动力输入,前转子与后转子同步回转,胶料进入密炼室;前转子的右旋长棱和左旋短棱推动胶料进入密炼室的中心及后转子的无棱区域,同步转动90°之后,后转子的右旋长棱和左旋短棱推动胶料进入密炼室的中心及前转子的无棱区域;通过下顶栓的分流,胶料分别进入密炼室的左腔和右腔,如此往复进行。在转子啮合时,前转子与后转子的交互作用使得转子断面空腔由大到小、再由小到大周期性变化,增强了对胶料的分散混炼,前转子与后转子棱峰与密炼室内壁之间产生了高强度深度混炼和分布混炼,使胶料产生顺时针和逆时针两个方向的循环流动,增强了炼胶的分布性,提高了炼胶的分散性,从而提高了炼胶的效果。

本发明与现有的密炼机转子相比,所能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前、后转子断面采用双摆线啮合方式,既能达到等速比转动又具有高的分布混炼和分散混炼特点;

2、本发明前、后转子上分别分布四条棱结构,使得转子断面空腔由大到小、再由小到大周期性变化,增强对胶料的分散混炼,强化了前、后转子之间胶料的混炼效果;

3、本发明前、后转子的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安装方便,降低了转子的生产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立体图

图2:本发明棱峰排布图

图3:本发明双摆线断面剖视图

图4:本发明断面空腔变化图

图中:1、前转子;2、后转子;3、四条棱结构;4、左旋长棱;5、左旋短棱;6、右旋长棱;7、右旋短棱;8、双摆线曲线;9、棱宽圆弧;10、非工作面圆弧;11、基圆圆弧;12、密炼室;13、下顶栓;14、左腔;15、右腔;16、转子断面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包括前转子1和后转子2;所述前转子1和后转子2的主体上分别设置四条棱结构3,所述四条棱结构3包括左旋长棱4、左旋短棱5、右旋长棱6和右旋短棱7。前转子1的四条棱结构3在展开图中,棱峰按象限分布;在第一象限中,右旋长棱6从前端0°处以一定的螺旋角延伸,左旋短棱5从后端0°处以一定的螺旋角延伸;在第三象限中,右旋短棱7从前端180°处以一定的螺旋角延伸,左旋长棱4从后端180°处以一定的螺旋角延伸。后转子2的四条棱结构3在展开图中,棱峰按象限分布;在第二象限中,右旋长棱6从后端90°处以一定的螺旋角延伸,左旋短棱5从前端90°处以一定的螺旋角延伸;在第四象限中,右旋短棱7从后端270°处以一定的螺旋角延伸,左旋长棱4从前端270°处以一定的螺旋角延伸。前转子1与后转子2的断面轮廓为双摆线形式,前转子1与后转子2的断面轮廓包括双摆线曲线8、棱宽圆弧9、非工作面圆弧10和基圆圆弧11;前转子1的双摆线曲线8与后转子2的非工作面圆弧10啮合,前转子1的非工作面圆弧10与后转子2的双摆线曲线8啮合。安装时,前转子1与后转子2按固定的相位差γ≥10°角摆放,前转子1的第一和第三象限与后转子2的第二和第四象限对应安装。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具体步骤如下:前转子1与后转子2装配时存在固定的相位差γ≥10°,前转子1的第一和第三象限与后转子2的第二和第四象限对应安装;动力输入,前转子1与后转子2同步回转,胶料进入密炼室12;前转子1的右旋长棱6和左旋短棱5推动胶料进入密炼室12的中心及后转子2的无棱区域,同步转动90°之后,后转子2的右旋长棱6和左旋短棱5推动胶料进入密炼室12的中心及前转子1的无棱区域;通过下顶栓13的分流,胶料分别进入密炼室12的左腔14和右腔15,如此往复进行。在啮合时,前转子1与后转子2的交互作用使得前转子1与后转子2之间的转子断面空腔16由大到小、再由小到大周期性变化,增强对胶料的分散混炼,前转子1与后转子2的棱峰与密炼室12内壁之间产生高强度深度混炼和分布混炼,使胶料产生顺时针和逆时针两个方向的循环流动,增强了炼胶的分布性,提高了炼胶的分散性,从而提高了炼胶的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