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模支撑板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25448阅读:607来源:国知局
动模支撑板组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模支撑板组件。



背景技术:

现有的模具一般配备有动模支撑板组件,现有的动模支撑板组件一般包括导向件、与导向件滑动配合的动模支撑板。所述动模支撑板用于安装支撑动模,而在移模时,动模支撑板沿着导向件滑动,而在锁模时,锁模力加载在动模支撑板的左上端角、左下端角、右上端角、右下端角该四个端角处,造成动模支撑板曲挠变形量较大,从而导致锁模精度的提高受到一定的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模支撑板组件,其通过合理设置受力模板、动模支撑板、中心连接体及其连接关系,并利用受力模板的锁模力承受部承受锁模力,因而,在锁模过程中,与现有的动模支撑板组件相比,本发明可减小动模支撑板的曲挠变形量。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动模支撑板组件,包括受力模板、与受力模板呈相对设置的动模支撑板、连接在受力模板中心部位与动模支撑板之间的中心连接体、导轨、以及可移动地安装在导轨上的移动座;所述移动座与动模支撑板连接;所述受力模板还具有位于中心部位外围并用于承受锁模力的锁模力承受部。

所述锁模力承受部靠近动模支撑板的一侧设置有受力主筋,所述受力主筋与中心连接体连接。

所述受力模板具有若干个锁模力承受部;各锁模力承受部靠近动模支撑板的一侧均设置有受力主筋,所有的受力主筋绕中心连接体圆周排列。

所述锁模力承受部的数量为四个;各锁模力承受部靠近动模支撑板的一侧均设置有一个受力主筋。

任意相邻的两个受力主筋呈间隔设置。

所述受力主筋上设置有拉杆穿插通孔,该拉杆穿插通孔往远离动模支撑板方向延伸至受力模板并贯穿受力模板远离动模支撑板的一侧。

拉杆穿插通孔用于供模具的拉杆穿插。

动模支撑板远离受力模板的一侧用于安装动模。

所述移动座连接在动模支撑板的底部。

所述受力模板的左上端角、左下端角、右上端角、右下端角均形成为锁模力承受部。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通过采用受力模板、动模支撑板、中心连接体的结合设计,并通过利用受力模板的锁模力承受部直接承受锁模力,使得曲挠变形主要发生在受力模板上,而且,受力模板的中心部位通过中心连接体与动模支撑板连接,可避免动模支撑板随着受力模板作出相同的变形,可减少受力模板的变形的传递,因而,在锁模过程中,与现有的动模支撑板组件相比,本发明可减小动模支撑板的曲挠变形量,从而可提高锁模精度;同时,动模支撑板的曲挠变形量较小,可减少对移动座移动的影响,适于采用滚珠式导轨,为实现高速移模提供必要条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侧视图;

图3为图2的A-A向剖视图;

其中,1、受力模板;11、锁模力承受部;12、中心部位;2、中心连接体;3、动模支撑板;4、导轨;5、移动座;6、受力主筋;61、拉杆穿插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3所示,动模支撑板组件,包括受力模板1、与受力模板1呈相对设置的动模支撑板3、连接在受力模板1中心部位12与动模支撑板3之间的中心连接体2、导轨4、以及可移动地安装在导轨4上的移动座5;所述移动座5与动模支撑板3连接;所述受力模板1还具有位于中心部位12外围并用于承受锁模力的锁模力承受部11。具体的,动模支撑板3远离受力模板1的一侧用于安装动模。

而在移模时,移动座5连同动模支撑板3、受力模板1沿导轨4移动;而在锁模时,锁模力施加于受力模板1的锁模力承受部11上,而通过利用受力模板1的锁模力承受部11直接承受锁模力,使得曲挠变形主要发生在受力模板1上,而且,受力模板1的中心部位12通过中心连接体2与动模支撑板3连接,可避免动模支撑板3随着受力模板1作出相同的变形,可减少受力模板1的变形的传递,因而,在锁模过程中,与现有的动模支撑板组件相比,本发明可减小动模支撑板3的曲挠变形量,从而可提高锁模精度;同时,动模支撑板3的曲挠变形量较小,可减少对移动座5移动的影响,适于采用滚珠式导轨,为实现高速移模提供必要条件。

优选的,所述锁模力承受部11靠近动模支撑板3的一侧设置有受力主筋6,所述受力主筋6与中心连接体2连接,以提高受力模板1的刚性,从而可延长其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受力模板1具有若干个锁模力承受部11;各锁模力承受部11靠近动模支撑板3的一侧均设置有受力主筋6,所有的受力主筋6绕中心连接体2圆周排列。而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可进一步提高刚性。

具体的,所述锁模力承受部11的数量为四个;各锁模力承受部11靠近动模支撑板3的一侧设置有一个受力主筋6。任意相邻的两个受力主筋6呈间隔设置。

优选的,所述受力主筋6上设置有拉杆穿插通孔61,该拉杆穿插通孔61往远离动模支撑板3方向延伸至受力模板1并贯穿受力模板1远离动模支撑板3的一侧。而在使用时,模具的拉杆穿设于拉杆穿插通孔61内,以在受力模板1移动时起到导向支撑作用。

具体的,所述移动座5连接在动模支撑板3的底部。

具体的,该动模支撑板组件包括相互平行的两导轨4,每个导轨4上均可移动地安装有移动座5,各移动座5均与动模支撑板3连接。而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可提高动模支撑板3移动的稳定性。

具体的,所述动模支撑板3包括支撑板体、设置在支撑板体下端的支脚,所述移动座5连接在支脚上,而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可方便于安装。

具体的,所述受力模板1的左上端角、左下端角、右上端角、右下端角均形成为锁模力承受部11。当然,除了将受力模板1的四个端角形成为锁模力承受部11之外,还可将受力模板1的其他部位形成为锁模力承受部11,只要位于受力模板1的中心部位12的外围即可。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