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线型转子用密炼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20717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切线型转子用密炼室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密炼机,具体地说是一种切线型转子用密炼室。



背景技术:

密炼机橡胶混炼是橡胶制造流程的第一步,它是指在密炼机中将各种配合剂混入生胶中制成质量均匀的混炼胶的生产过程。橡胶混炼过程是橡胶加工工艺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工艺过程之一,决定着橡胶制造后续工序的功效,对产品的性能具有相当大的影响。

在混炼过程中,温度的控制至关重要,温度过高,胶料易过早硫化,温度过低,胶料流动性下降,混炼性能下降;由于现有的密炼室内壁为光滑内壁,胶料的流动性差,且在炼胶过程中散热效果差,温度无法精确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控制温度的切线型转子用密炼室。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其发明目的的,一种切线型转子用密炼室,它包括用于设置两转子的本体,本体内壁两侧分布有与两转子的转子棱配合的沟槽,各沟槽的宽度相等。

本实用新型为与切线型转子配合,所述的本体内壁上沟槽包括长沟槽段、短沟槽段两部分,长沟槽段、短沟槽段内的沟槽相对于转子轴向倾斜布置,长沟槽段内沟槽与短沟槽段内沟槽的倾斜角度相等但倾斜方向相反;本体内壁两侧的沟槽根据长沟槽段、短沟槽段反向分布。

本实用新型长沟槽段内沟槽与短沟槽段内沟槽的倾斜角度为15 °~25°。

本实用新型长沟槽段内沟槽与短沟槽段内沟槽均为半圆形槽,半圆形槽的直径为4㎜~8㎜。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较好的实现了发明目的,其结构简单,在密炼室内壁增加沟槽,一是加大了胶料与密炼室内壁的接触,从而增加了胶料和密炼室内壁之间的摩擦,摩擦阻力增加,胶料因摩擦力而产生拉伸流动;通过与密炼机转子相配合,使胶料在密炼室内形成对流,产生轴向流动和交互作用,使胶料沿着密炼室沟槽向前流动,提高胶料的流动性;二是会使密炼室内表面积增大,有利于炼胶过程中热量的散失,提高散热效果,使温度控制更加精确,进而提高胶料的物理机械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 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由图1、图2可知,一种切线型转子用密炼室,它包括用于设置两转子的本体1,本体1内壁两侧分布有与两转子的转子棱配合的沟槽,各沟槽的宽度相等。

本实用新型为与切线型转子配合,所述的本体1内壁上沟槽包括长沟槽段3、短沟槽段2两部分,长沟槽段3、短沟槽段2内的沟槽相对于转子轴向倾斜布置,长沟槽段3内沟槽与短沟槽段2内沟槽的倾斜角度相等但倾斜方向相反;本体1内壁两侧的沟槽根据长沟槽段3、短沟槽段2反向分布。

本实用新型长沟槽段3内沟槽与短沟槽段2内沟槽的倾斜角度为15°~25°。

本实施例长沟槽段3内沟槽与短沟槽段2内沟槽的倾斜角度为20°。

本实用新型长沟槽段3内沟槽与短沟槽段2内沟槽均为半圆形槽,半圆形槽的直径为4㎜~8㎜。

本实施例长沟槽段3内沟槽与短沟槽段2内沟槽均为半圆形槽,半圆形槽的直径为5㎜。

一种混炼方法,它包括用于设置两转子的密炼室,转子上设有长棱、短棱,在密炼室内壁两侧加工有与两转子上长棱、短棱配合的沟槽,混炼时增大胶料与密炼室内壁之间的摩擦力,摩擦阻力增加,胶料因摩擦力而产生拉伸流动,增加散热效果,降低温度,进而提高胶料的物理机械性能。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沟槽包括长沟槽段3、短沟槽段2两部分,长沟槽段3、短沟槽段2内的沟槽相对于转子轴向倾斜布置,长沟槽段3内沟槽与短沟槽段2内沟槽的倾斜角度相等但倾斜方向相反;本体1内壁两侧的沟槽根据长沟槽段3、短沟槽段2反向分布,两转子的长棱分别与密炼室内壁两侧长沟槽段3上的沟槽配合,两转子的短棱分别与密炼室内壁两侧短沟槽段2上的沟槽配合,胶料在密炼室内形成对流,产生轴向流动和交互作用,使胶料沿着密炼室内壁的沟槽向前流动。

本实用新型长沟槽段3内沟槽与短沟槽段2内沟槽的倾斜角度为15°~25°。

本实施例长沟槽段3内沟槽与短沟槽段2内沟槽的倾斜角度为20°。

本实用新型长沟槽段3内沟槽与短沟槽段2内沟槽均为半圆形槽,使密炼室内表面积增大,有利于炼胶过程中热量的散失,提高散热效果,使温度控制更加精确,半圆形槽的直径为4㎜~8㎜。

本实施例长沟槽段3内沟槽与短沟槽段2内沟槽均为半圆形槽,半圆形槽的直径为5㎜。

密炼机一般由密炼室、两个相对回转的转子、上顶栓、下顶栓、测温系统、加热和冷却系统、排气系统、安全装置、排料装置和记录装置组成。工作时,两转子相对回转,将来自加料口的物料夹住带入辊缝受到转子的挤压和剪切,穿过辊缝后碰到下顶拴尖棱被分成两部分,分别沿前后室壁与转子之间缝隙再回到辊隙上方。在绕转子流动的一周中,物料处处受到剪切和摩擦作用,使胶料的温度急剧上升,粘度降低,增加了橡胶在配合剂表面的湿润性,使橡胶与配合剂表面充分接触。配合剂团块随胶料一起通过转子与转子间隙、转子与上、下顶拴、密炼室内壁的间隙,受到剪切而破碎,被拉伸变形的橡胶包围,稳定在破碎状态。同时,转子上的凸棱使胶料沿转子的轴向运动,起到搅拌混合作用,使配合剂在胶料中混合均匀。配合剂如此反复剪切破碎,胶料反复产生变形和恢复变形,转子凸棱的不断搅拌,使配合剂在胶料中分散均匀,并达到一定的分散度。

本实用新型所述转子为切线型转子,它包括设置在转子本体上的长棱、短棱,两转子平行设置在密炼室内,两转子的长棱分别与密炼室内壁两侧长沟槽段3上的沟槽配合,两转子的短棱分别与密炼室内壁上短沟槽段2上的沟槽配合。混炼时,胶料在密炼室内形成对流,产生轴向流动和交互作用,使胶料沿着密炼室内壁沟槽向前流动,提高胶料的流动性,增加散热效果,降低温度,进而提高胶料的物理机械性能。

实施例2:

本实施例长沟槽段3内沟槽与短沟槽段2内沟槽的倾斜角度为25°。

本实施例长沟槽段3内沟槽与短沟槽段2内沟槽均为半圆形槽,半圆形槽的直径为6㎜。余同实施例1。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