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束管内层包封冷却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25671阅读:623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束管内层包封冷却箱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箱,尤其是一种集束管内层包封冷却箱。



背景技术:

随着塑料管材行业的迅速发展,在资源和能源越来越紧张的现代,蜂窝材料是一种很有优势的材料,因其具有轻质高强的优点,能节约大量的原材料。从而使得高产量挤出机的广泛应用,管件的牵引速度也随之提高。这就要求管件在生产过程中冷却要更加快速充分,冷却水箱作为主要的冷却定型部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牵引速度的提高,传统冷却箱冷却效率不高,冷却效果不佳,降低了集束管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集束管内层包封冷却箱,解决现有冷却箱冷却效率不高,冷却效果不佳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现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

一种集束管内层包封冷却箱,包括箱体、底座、集水箱和控制箱,所述箱体由底座支撑,箱体上设有若干冷却水箱,箱体两端设有进料口以及出料口,箱体靠近进料口侧面设有控制箱,箱体靠近进料口的顶部设有通气阀以及水压表,箱体侧面设出水口,出水口高于进料口与出料口,箱体侧面设有密封盖,所述箱体侧面设有气缸,箱体底部设有集水箱,所述底座设有第一水泵以及第二水泵,底座靠近进料口端设有输水支架,底座靠近出料口端设有电机,所述底座两端底部设有滑轮,所述集水箱内设有辅助冷却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进料口侧面设有若干进水口,进水口与输水支架由水管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冷却水箱内部设有管件冷却部件。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水泵与集水箱以及第二水泵由水管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水泵与出水口由水管连接。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提供一种集束管内层包封冷却箱,通过较长的冷却定型通道和较多的冷却水箱使管件的冷却效果更好,采用具有辅助冷却效果的集水箱可以控制循环的冷却水温度,节约用水的同时提高冷却效率,提升产品质量,弥补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合理,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机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集束管内层包封冷却箱,包括箱体1、底座10、集水箱5和控制箱18,所述箱体1由底座10支撑,箱体1上设有若干冷却水箱2,所述箱体1两端设有进料口3以及出料口4,箱体1靠近进料口3侧面设有控制箱18,箱体1靠近进料口3的顶部设有通气阀6以及水压表7,所述箱体1侧面设出水口15,出水口15高于进料口3与出料口4,箱体1侧面设有密封盖8,所述箱体1侧面设有气缸13,箱体1底部设有集水箱5,所述底座10设有第一水泵9以及第二水泵14,底座10靠近进料口3端设有输水支架11,底座10靠近出料口4端设有电机17,底座10两端底部设有滑轮16,所述集水箱5内设有辅助冷却装置,所述进料口3侧面设有若干进水口12,进水口12与输水支架11由水管连接,所述冷却水箱2内部设有管件冷却部件,所述第一水泵9与集水箱5以及第二水泵14由水管连接,所述第二水泵14与出水口15由水管连接。

实际工作时,冷却水由集水箱5通过输水支架11用水管输入进水口12,再从若干进水口12进入冷却水箱2内部,当冷却水到达出水口15高度时,由于出水口15高于进料口3与出料口4,水能完全覆盖达到全面冷却,这时冷却水由第二水泵14从出水口15吸出送入第一水泵9,第一水泵9送入集水箱5,这时在用集水箱5里的辅助冷却系统进行冷却水的的冷却,冷却好后再送入冷却水箱2内如此循环,既节省用水又有冷却效率,当集束管送入进料口3后,经过若干冷却水箱2的冷却再从出料口5牵引出来,底座10上的电机17带动滑轮16可以移动,必要时移动既方便又快捷。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