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出进给机构及挤出注塑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25306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挤出进给机构及挤出注塑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挤出注塑机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挤出进给机构及挤出注塑机。



背景技术:

近年来,塑料制品由于其优异的性能与便宜的价格,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越来越普及,注塑机作为塑料加工行业常见的机种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注塑机是一种很传统的依靠油马达传动螺杆推动的一种注塑成型的老产品,其在市场上已经流通30余年,注塑机注塑成型所使用的料分为原料与再生料两种,原料是直接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制得,比如常见的PP、PE、ABS等,注塑机在注塑过程中加热原料是使之呈黏流状态,在加压的情况下,使之通过具有一定形状的口模而成为截面与口模形状相仿的连续体然后通过冷却,使具有一定几何形状和尺寸的塑料由黏流态变为高弹态,最后冷却定型为玻璃态,得到所需要的制品。所谓的再生料为对市场中的注塑产品进行回收,先进行粉碎然后进行热熔重新注塑新的产品。

随着注塑机的普及,注塑产品越来越多,然而由于市场需求量的增多,现有注塑机的生产速度和生产品质需要快速的提高,然而,又由于现有注塑机的规格型号较为固定,并且现有采用的大多为一台挤出机负责一台注塑模具的使用,想要加快生产进程着实是个难题,因此,为了使挤出机适应不同型号的注塑机的使用,并且加快注塑机的生产进程,亟需一种更大行程和生产速率更快的新型注塑机,从而减低生产者的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挤出进给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单独使用现有挤出机的进给行程不能满足实际需要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挤出注塑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现有的传统二板式注塑机在挤出恒定量、连续挤出等方面存在缺陷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挤出进给机构,包括推进组件、滑动组件和挤出组件,所述推进组件通过所述滑动组件带动所述挤出组件做直线往复运动;

所述推进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架、架设在所述第一支撑架上的第一油缸和在所述第一油缸的推动下能够直线往复运动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用于所述第一支撑架通过的通道;

所述滑动组件包括基板和滑动件,所述第一支撑架穿过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基板固定连接;

所述挤出组件设置有挤出机,挤出机设置有螺旋杆,螺旋杆水平架设在所述连接板上,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与所述螺旋杆外部固定连接的凹孔。

进一步地,所述挤出机还包括传动系统,所述传动系统的底部与所述滑动件固定连接,所述基板上设置有与所述滑动件配合使用的滑道。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油缸的尾端与所述挤出机的安全距离不小于所述第一油缸的行程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件为滑块或者链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挤出注塑机,包括上述的挤出进给机构,所述挤出进给机构设置有两个,分别设置在注塑模具的两侧,且分别对应第一注塑口和第二注塑口。

进一步地,所述注塑模具包括两个模体,至少一个所述模体连接有第二油缸。

进一步地,注塑模具采用卧式模具,设置有一个动模体和一个静模体,所述动模体与所述静模体之间设置有导向装置,所述第二油缸通过所述导向装置带动所述动模体开模。

进一步地,注塑模具采用卧式模具,设置有两个动模体,两个所述动模体之间设置有导向装置,所述第二油缸通过所述导向装置带动两个所述动模体开模。

进一步地,注塑模具采用立式模具,设置有两个动模体,两个所述动模体之间设置有导向装置,所述第二油缸通过所述导向装置带动两个所述动模体开模。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装置包括导柱、导套和滚珠,所述导柱、导套和滚珠之间采用点接触滚动式过盈配合,所述导柱和所述导套分别与两个不同的模体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挤出进给机构,在原有挤出机的基础上,增设了滑动组件,现有的挤出机只是单纯依靠挤出机内部的螺旋杆实现物料的推进,本技术方案相当于在原有挤出机的进给行程之上,增加了第一油缸的辅助作用,实际使用时,需要第一油缸带动挤出机先进给一段距离,然后再有挤出机自身的螺旋杆,将物料从机头挤入注塑模具的注塑口,这样能够方便挤出机的使用,同时增加了挤出机的使用行程,可以满足不同型号的模具的需要,加快注塑的时间,加快生产进程,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挤出注塑机,在模具两侧设置两台挤出进给机构,在液压缸的作用下挤出机整体机构向注塑模具方向移动,挤出机机头的注塑口与模具的注塑口一一对应,即注塑模具设置有两个注塑口,工作时,挤出进给机构首先带动挤出机向模具方向移动一段距离,然后由挤出机启动螺旋杆转动将物料塑化且将塑化好的物料通过注塑口强力注入模具型腔中;熔体即液态物料,充满型腔的熔体经过一段时间的保压后,模具继续冷却至熔体固化;冷却固化后保持模具型腔所赋予的形状,最后开模分型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成型制件,然后不断重复该周期的生产过程;本技术方案采用两台或两台以上的挤出机共同连续工作,以实现大挤出量大容量大注件的要求;相较于传统的注塑机设备,使得投资更小,可以节省70-80%的设备费用,并且本技术方案的设备操作简单,维护方便;能更加合理的分布,注塑时间上相较于传统的注塑机注塑时间上更短,能快速充满型腔,并缩短注塑时间、减小锁模压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挤出进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卧式挤出注塑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提供的卧式挤出注塑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实施例4提供的立式挤出注塑机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第一油缸;2-第一支撑架;3-第一推杆;4-连接板;5-滚轮;6-传动系统;7-进料口;8-螺旋杆;9-机头;10-第一固定板;11-导柱;12-导套;13-活动板;14-第一注塑口;15-第二固定板;16-第二油缸;17-第一容腔;18-第二容腔;19-第二注塑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4详细描述挤出进给机构和挤出注塑机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的挤出进给机构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挤出进给机构,包括推进组件、滑动组件和挤出组件,推进组件通过滑动组件带动挤出组件做直线往复运动;

推进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架2、架设在第一支撑架2上的第一油缸1和在第一油缸1的推动下能够直线往复运动的连接板4,连接板4上设置有用于第一支撑架2通过的通道;

滑动组件包括基板和滑动件,第一支撑架2穿过连接板4与基板固定连接;

挤出组件设置有挤出机,挤出机设置有螺旋杆8,螺旋杆8水平架设在连接板4上,连接板4上设置有与螺旋杆8外部固定连接的凹孔。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为,挤出机还包括传动系统6,传动系统6的底部设置有支撑件,传动系统6通过支撑件与滑动件固定连接,基板上设置有与滑动件配合使用的滑道。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滑动件为滚轮5,还可以为链轮或者滑块,并且,基板上设置有用于滚轮5滑行的滑道,或者基板上设置有与链轮配合使用的滚动链条,或者基板上设置有用于滑块滑行的滑轨;或者,本实施例的滑动件为多个结构组合形成滑动的组件,即滑动件为固定块与输送带或传动带的组合,整体能够实现位移的移动即可;并且推进组件是通过滑动件来实现挤出组件的整体机构位移。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为,第一油缸1的尾端与挤出机的安全距离不小于第一油缸1的行程距离。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所示,第一油缸1上设置有第一推杆3,第一油缸1带动第一推杆3,第一推杆3进而通过连接板4带动挤出机向注塑机方向移动,此时,需要确保挤出机的传动系统6下方的支撑件不会与第一油缸1的尾端冲撞,即为了确保使用安全和延长使用寿命。

还需要说明的是,挤出机的螺旋杆8的顶部还设置有进料口7,物料通过进料口7进入螺旋杆8中,并在挤出机的加热装置的作用下,实现物料的塑化,挤出机的机头9部分设置有注塑口,塑化后的物料通过挤出机的注塑口被压入至注塑模具的注塑口。

采用本实施例的挤出进给机构,在原有挤出机的基础上,增设了滑动组件,现有的挤出机只是单纯依靠挤出机内部的螺旋杆8实现物料的推进,本技术方案相当于在原有挤出机的进给行程之上,增加了第一油缸1的辅助作用,实际使用时,需要第一油缸1带动挤出机先进给一段距离,然后再有挤出机自身的螺旋杆8,将物料从机头9挤入注塑模具的注塑口,这样能够方便挤出机的使用,同时增加了挤出机的使用行程,可以满足不同型号的模具的需要,加快注塑的时间,加快生产进程,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挤出注塑机,包括上述实施例1的挤出进给机构,挤出进给机构设置有两个,分别设置在注塑模具的两侧,且分别对应第一注塑口14和第二注塑口19。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为,注塑模具采用卧式模具,设置有一个动模体和一个静模体,动模体与静模体之间设置有导向装置,第二油缸16通过导向装置带动动模体开模。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为,导向装置包括导柱11、导套12和滚珠,导柱11、导套12和滚珠之间采用点接触滚动式过盈配合,导柱11和导套12分别与两个不同的模体连接。

如图2所示,注塑模具包括两个模体,其中,左侧为动模体,右侧为静模体,动模体一侧设置有第一容腔17,静模体一侧设置有第二容腔18,并且,动模体上设置有活动板13,注塑模具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固定板10和第二固定板15,第一固定板10与第一容腔17之间设置有活动板13,导柱11依次通过第一固定板10、活动板13和第二固定板15固定连接,并且导柱11通过导套12和轴承与活动板13连接,第二固定板15外还设置有第二固定板16,第二固定板16穿过第二固定板15带动活动板13直线往复运动,实现开模和闭模的工作过程,其中,活动板13上设置有第一注塑口14,第二固定板15上设置有第二容腔19,第一注塑口14和第二容腔19分别与两台挤出机的两个注塑口配合使用。

采用本实施例的具有两台挤出进给机构的卧式注塑机,采用单侧开模的形式,并且两台挤出机通过两个注塑口同时注料,加快原有卧式注塑机的工作速度,节省生产成本。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挤出注塑机,包括上述实施例1的挤出进给机构,挤出进给机构设置有两个,分别设置在注塑模具的两侧,且分别对应第一注塑口14和第二容腔19。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为,注塑模具采用卧式模具,设置有两个动模体,两个动模体之间设置有导向装置,第二固定板16通过导向装置带动两个动模体开模。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为,导向装置包括导柱11、导套12和滚珠,导柱11、导套12和滚珠之间采用点接触滚动式过盈配合,导柱11和导套12分别与两个不同的模体连接。

如图3所示,注塑模具包括两个模体,其中,左侧为动模体,右侧为动模体,左侧的动模体设置有第一容腔17,右侧的动模体设置有第二容腔18,并且,两个动模体上均设置有活动板13,注塑模具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固定板10和第二固定板15,第一固定板10与第一容腔17之间设置有活动板13,第二固定板15与第二容腔18之间设置有活动板13,导柱11依次通过第一固定板10、活动板13、活动板13和第二固定板15固定连接,并且导柱11通过导套12和轴承与活动板13连接,第二固定板15外还设置有第二固定板16,第一固定板10外也设置有第二固定板16,第二固定板16分别穿过第一固定板10和第二固定板15带动活动板13直线往复运动,实现开模和闭模的工作过程,其中,两个活动板13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注塑口14和第二容腔19,第一注塑口14和第二容腔19分别与两台挤出机的两个注塑口配合使用。

采用本实施例的具有两台挤出进给机构的卧式注塑机,采用两侧开模的形式,并且两台挤出机通过两个注塑口同时注料,加快原有卧式注塑机的工作速度,节省生产成本。

实施例4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挤出注塑机,包括上述实施例1的挤出进给机构,挤出进给机构设置有两个,分别设置在注塑模具的两侧,且分别对应第一注塑口14和第二容腔19。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为,注塑模具采用立式模具,设置有两个动模体,两个动模体之间设置有导向装置,第二固定板16通过导向装置带动两个动模体开模。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为,导向装置包括导柱11、导套12和滚珠,导柱11、导套12和滚珠之间采用点接触滚动式过盈配合,导柱11和导套12分别与两个不同的模体连接。

如图4所示,注塑模具包括两个模体,其中,上部为动模体,下部为动模体,下部的动模体设置有第一容腔17,上部的动模体设置有第二容腔18,并且,两个动模体上均设置有活动板13,注塑模具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固定板10和第二固定板15,第一固定板10与第一容腔17之间设置有活动板13,第二固定板15与第二容腔18之间设置有活动板13,导柱11依次通过第一固定板10、活动板13、活动板13和第二固定板15固定连接,并且导柱11通过导套12和轴承与活动板13连接,第二固定板15外还设置有第二固定板16,第一固定板10外也设置有第二固定板16,第二固定板16分别穿过第一固定板10和第二固定板15带动活动板13直线往复运动,实现开模和闭模的工作过程,其中,第一容腔17和第二容腔18的外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注塑口14和第二容腔19,第一注塑口14和第二容腔19分别与两台挤出机的两个注塑口配合使用。

采用本实施例的具有两台挤出进给机构的卧式注塑机,采用上下同时开模的形式,并且两台挤出机通过两个注塑口同时注料,加快原有立式注塑机的工作速度,节省生产成本。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