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冷却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78638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管材生产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真空冷却箱。



背景技术:

现有管材生产过程中,需对挤出管材进行冷却,与传统传热方式相比,真空冷却降温快速且干净卫生,现有的真空冷却大多采用喷淋形式,虽然能够达到冷却管材的需求,但由于管材在真空冷却箱内停留时间比较短,一些较厚的管材通过真空冷却箱后未能完全冷却,由于自重容易产生变形引发生产不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真空冷却箱,将现有的冷却箱分为两部分,且在冷却箱上设置移动机构和升降机构,方便冷却箱的移动和升降。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第一冷却箱、第二冷却箱,第一冷却箱内设有与水箱相连的真空管和溢水管,水箱上连接有真空泵和水泵,第一冷却箱支架下方设有移动结构,移动机构包括齿盘,齿盘上连接有移动丝杆,移动丝杆一端设置在固定座上,移动丝杆另一端连接有万向节,万向节另一端与移动电机相连,固定座置于导轨上;第一冷却箱箱体两端设有进口和出口;第二冷却箱和第一冷却箱下方支架上均设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包括滚轮轴,滚轮轴两端设有滚轮,滚轮轴上设有调节丝杆,调节丝杆上设有调节螺母。

第一冷却箱置于导轨上,第一冷却箱的进口处设有支撑座,支撑座置于托板上,托板位于导轨的支撑杆上。

第一冷却箱下方机架上设有支架,支架上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上设有滑轨,滑轨上设有滑板,滑板上设有风机,风机的出口朝向第一冷却箱的出口。

水箱上连接有水泵,水泵上设有排水管。

第二冷却箱、支撑座第一冷却箱的高度相配合。

真空管在第一冷却箱内的高度大于溢水管的高度。

支撑座由2-4个半圆环形托轮座组成,托轮座上设有螺栓孔,螺栓孔内设有螺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取两段式冷却方式,管材首先进行真空初步冷却,初步冷却之后利用无真空冷却,第一阶段冷却过程中管材表面冷却成型,而两段冷却箱中间设置有支撑座,再次冷却时防止管材太长中间发生变形。且第一冷却箱上设置有移动机构,可以调整第一冷却箱和第二冷却箱之间的距离,两个冷却箱下方设置有升降机构,可以调整冷却箱的高度,适应不同口径管材的需求。两段冷却缩短了真空箱带负压长度,传统长度是6m,而本实用新型真空箱的长度是4m,减少了管胚在负压环境内的停留时间,避免了负压波动、冷却水内气泡被负压析出等因素对管材质量的影响,同时(相比传统设计结构,减少真空泵和水泵数量,节约生产能耗)减小真空泵负载,节约生产能耗;本实用新型设计能够有效提升生产效率、产品质量、节能减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升降机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支撑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一种真空冷却箱,包括第一冷却箱16、第二冷却箱20,第一冷却箱16内设有与水箱4相连的真空管12和溢水管11,水箱4上连接有真空泵2和水泵7,第一冷却箱16支架下方设有移动结构,移动机构包括齿盘6,齿盘6上连接有移动丝杆9,移动丝杆9一端设置在固定座10上,移动丝杆9另一端连接有万向节5,万向节5另一端与移动电机3相连,固定座10置于导轨1-1上;第一冷却箱16箱体两端设有进口16-1和出口16-2;第二冷却箱20和第一冷却箱16下方支架上均设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包括滚轮轴18-3,滚轮轴18-3两端设有滚轮18-2,滚轮轴18-3上设有调节丝杆18,调节丝杆18上设有调节螺母18-1。

第一冷却箱16置于导轨1-1上,第一冷却箱16的进口16-1处设有支撑座17-3,支撑座17-3置于托板17-1上,托板17-1位于导轨的支撑杆17上。

第一冷却箱16下方机架上设有支架1,支架1上设有支撑板15,支撑板15上设有滑轨13,滑轨13上设有滑板,滑板上设有风机14,风机14的出口朝向第一冷却箱16的出口。第二冷却箱20置于导轨1-1上,第二冷却箱20的进口19处设有支撑座17-3,支撑座17-3置于托板10-1上,托板10-1位于导轨的支撑杆10上。

工作过程:首先利用升降机构上的调节丝杆18和调节螺母18-1对第二冷却箱20和第一冷却箱16的高度进行调节,将两个冷却箱进口和出口的高度调节一致,之后根据管材的粗细及重量,调整移动机构,移动电机3带动移动丝杆9运动,进而使得第一冷却箱16在导轨1-1上滑动,调节两个冷却箱之间的距离,还可以调节定径套与模具之间的距离,防止冷却箱之间距离过大,导致管材因自重造成的变形,进而影响管材质量;调整之后,挤出管材进入第一冷却箱16内进行冷却,第一冷却箱16内充满冷水,由于管材在水中运动相对来说幅度较小,因此水流对管材的影响较小,第一冷却箱16内设有真空管12,真空管12与水箱4相连,水箱4上设有真空泵2,真空泵2使第一冷却箱16内的环境变为真空,同时第一冷却箱16内设有溢水管11,真空管12在第二冷却箱内的高度大于溢水管11的高度,当第一冷却箱16内的水流超出事先规定的高度时,水通过溢水管11流入水箱4,水箱4上连接有水泵7,水泵7上设有排水管6,多余的水通过排水管6排出。经过第一冷却箱16冷却的管材,进行下一环节的处理,为防止管材上的水分影响下一环节的处理,在第一冷却箱16下方设置风机14,风机14的出口朝向管材的方向,当管材从冷却箱出来时风机将管材表面水分吹干,同时也能吹走管材表面粘附的其他杂质。管材通过导轨1-1上设置的支撑座17-3,到达第二冷却箱20内进行再一步冷却。

第一冷却箱16下方机架上设有支架1,支架1上设有支撑板15,支撑板15上设有滑轨13,滑轨13上设有滑板,滑板上设有风机14,风机14的出口朝向第一冷却箱16的出口。当停止工作时,可以通过滑板将风机14收进机架内,节省空间。

优选的,第二冷却箱20、支撑座17-3第一冷却箱16的高度相配合。由于管材口径不一,因此通过升降机构调整两个冷却箱的高度,进而使之与支撑座17-3的高度一致,防止高度不一造成的管材弯曲变形等。

进一步的,支撑座17-3是两个冷却箱之间的桥梁,防止两个冷却箱之间距离过大且管材过重造成管材变形,支撑座17-3应当适应不同口径的管材需求,因此支撑座17-3由2-4个半圆环形托轮座17-2组成,托轮座17-2上设有螺栓孔,螺栓孔内设有螺栓17-4。不同直径半圆环托轮座17-2为同圆心半圆环,在托轮座17-2的相同位置设置螺栓孔,通过螺栓17-4将不同之间的托轮座17-2固定起来,适应不同管材的需求,管材直径较小时,可以在支撑座17-3内设置多个托轮座17-2,通过螺栓17-4固定而管材之间较大时,通过松紧螺栓相应的减少托轮座17-2。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